電影《芙蓉鎮》海報
很多人看《芙蓉鎮》,都把它當做一部革命題材電影來看,看到家國情懷的大基調,但是,重溫這部老電影,我卻看到了它的藝術魅力。
電影《芙蓉鎮》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一部老片子,該片根據古華所著同名小說改編,謝晉執導,劉曉慶、姜文主演,豆瓣評分高達9.1分。影片以小人物命運的變遷傳達出深廣的社會內涵,繼承和發揚了我國現實主義電影的優良傳統。在1987年第7屆金雞獎上獲得最佳故事片等獎項,是一部歷久彌新的佳作。
影片講述了 60年代初,湘西芙蓉鎮胡玉音同丈夫黎桂桂擺了個米豆腐攤子,做著小本買賣,生意興隆,卻遭到李國香妒忌。在李國香升官後,查封了胡玉音的新房,逼死她的丈夫黎桂桂,將她逼入絕境,就連幫助過他們的糧站主任谷燕山、黨支部書記黎滿庚均受牽連而遭審查。
走投無路的胡玉音和同樣命運的秦書田一起掃大街維持生計。秦書田給她以真誠的關懷和幫助,兩人逐漸相愛並有了愛情的結晶。但是,因為他們的身份問題,不但沒有被批准結婚,反而大禍臨頭,雙雙被判刑。胡玉音忍辱負重,終於等到平反,重新開始了新生活。
很多人看完這部電影都會感覺心情即沉重又感動,那是因為這部電影看似稀疏平常的日常生活場景下卻折射著人性的善與惡,人生的絕望與希望。
單看故事情節不足以賞析這部高分電影。今天,我將從電影的「藝術特色、矛盾衝突、情感表達「這三個方面來進一步剖析這部電影的魅力。此外,在文章的第四部分,我會談談這部電影帶給我的幾點思考和啟發。
這部電影是以文革為創作背景的,可以說是一部大題材電影。但與很多寫時代的大題材電影不同,《芙蓉鎮》並沒有突出刻畫那些諸如「批鬥」的場面,而是從小人物的生活入手,側面折射出大時代背景下人們生活的酸甜苦辣。從芙蓉鎮這樣一個並不起眼的小鎮入手,以小見大地反應出人性的醜陋與明媚。
①管中窺豹、以小見大,用小人物胡玉音的故事折射逆境中的人性特質
電影的女主角胡玉音是一個勤勞的女人,她不怕苦不怕累,起早貪黑地磨豆腐賣豆腐,憑藉自己的努力在鎮上蓋起了新房,存了積蓄。好日子剛開始卻被嫉妒她的李國香算計,不但查封了她的豆腐攤,霸佔了她的新房,還把她的丈夫逼死。此時的胡玉音被生活狠狠踹了一腳,一夜之間,胡玉音從「錦衣玉食」淪落到了「無家可歸」。
從電影中可以看到,身處逆境的胡玉音一家是絕望的。不可否認,總有一些身處逆境的人,會因為看不到前方的道路,失去了生的希望,就像胡玉音的丈夫黎桂桂,他受不住生活的重擊選擇了輕生。
但是我認為,身處逆境的人也會拼命掙扎,就算在犄角旮旯苟且偷生,內心也總有一絲期許在。就如同胡玉音,在人生低谷沒有輕生,她接受了組織安排,去掃大街,依舊憑藉自己的勞動頑強地活著。這是人性的一種倔強和不服輸,有著這份倔強,生活才慢慢向著光明的方向緩緩前行。
②色彩單一,暗色係為主,時間線集中在黃昏黑夜,側面烘託黑暗的背景環境
細心的影迷就會發現,這部電影的主色調是非常灰暗的,電影裡的故事也基本都發生在黃昏和夜晚。
在我看來,影片以黑色與灰色為主色調,是導演巧妙地運用了電影的一種表現手法——視覺元素色彩作用。張藝謀曾經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說過,巧妙運用電影視覺元素色彩能喚起人情感波動因素。
影片中的暗色調使人聯想到死亡、憂愁,產生失望、黑暗、陰險、罪惡的感覺,這正是對當時社會背景的含蓄刻畫。影片雖然沒有故意說明那個時代的黑暗,卻讓觀眾感受到那種黑暗時時刻刻都瀰漫在芙蓉鎮每個角落。這樣,就算電影沒有出現特別刻畫「血淋淋」的畫面,都能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
③畫面淳樸自然,平鋪直敘,用日常生活場景引起共鳴
電影中,胡玉音賣豆腐的情節刻畫的非常自然,一群顧客圍在一起逗趣,就像胡同口一起嗑著瓜子嘮嗑的日常畫面。但是,在胡玉音被「整治」後,導演用門可羅雀的場景代替批鬥的場景,來表現同樣的這群人對她避之不及,唯恐自己受到牽連的心理變化。非常貼近現實。
我覺得,《芙蓉鎮》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在於它的敘事手法很簡單,是按照故事發展的時間順序平鋪直敘的。
故事裡的人物仿佛就是身邊的鄰居朋友,充滿著人情味,讓觀眾感覺很熟悉,這樣,故事的主線也十分自然流暢了。這就更容易將觀眾帶入到故事情節中,更容易調動觀眾的觀影感受。
戲劇創作講究「沒有衝突就沒有戲」。比如《雷雨》這樣的戲劇就將矛盾衝突表現的十分淋漓盡致。但是在電影《芙蓉鎮》裡,除了胡玉音和李國香兩個人物的正面衝突這一主線之外,還有三條暗線將電影串聯完整。正是這三條暗線,才引發我們對人性的思考,以及對堅強樂觀的歌頌。
①小人物與大時代:在大歷史背景下,小人物的命運身不由已
電影的歷史背景是文革以及文革前後十幾年的故事,眾所周知,那個時代是比較激進的。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李國香作為一名幹部,一方面她是絕對服從上級命令的,另一方面,李國香又將上級命令作為解決私人恩怨的工具。
胡玉音是大歷史背景下的一個小人物,雖然她勤勞,善良,能吃苦,但是依然過了半輩子艱苦的人生。秦書田也是如此,他原是縣文化館館長,是鎮上最有文化的人,卻被打成右派,被罰掃大街,成為別人不屑一顧的人。
似乎小人物萬般努力,在大時代的潮水面前,也只不過是浮萍,如扁舟,如落葉,難以逆流而上,不得不默默承受這一切。
在我看來,或許放在現在,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那麼好的人卻過著那麼糟糕的日子,但事實上,他們只是那個時代下千千萬萬小人物的縮影,人物的渺小在蒼茫的廣闊時空中,只能成為時代的一枚棋子。
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以史為鑑,不讓悲劇重演。
②人性的善與惡:利益權衡下,人性的善與惡相生相伴
電影裡,最圓滑的人應該是胡玉音的初戀黎滿庚。他和胡玉音是兩情相悅的一對,但因為胡玉音出身不好,黎滿庚選擇服從組織安排,沒有娶胡玉音。為了彌補他的遺憾,他經常照顧胡玉音的生意,幫了胡玉音很多忙,胡玉音也認他做「乾哥」,十分信任他。
「運動」發起後,胡玉音把自己存的1500塊錢交給了最信任的「乾哥」黎滿庚保管,黎滿庚想幫她卻又害怕全家被牽連。他內心充滿了巨大的矛盾,權衡利弊後,又一次地選擇做「壞人」,出賣了胡玉音,以保住黨籍公職。
我認為,人性的善與惡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大多數人都是心存善意的,但是在特殊條件下,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會去做一些傷害別人的事情。
人性的善與惡相生相伴,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我們能做的只有時刻保持清醒,審時度勢,避免讓自己處於尷尬的境地。
③絕望與希望:逆境中,絕望與希望並存
電影裡,雖然胡玉音新房被沒收,但是她終究是有一間破屋子住,有一份掃大街的工作去做,甚至還有秦書田陪著她走過人生低谷。在胡玉音難產命垂一線,似乎真的行至絕境時,老黨員谷燕山出現,不顧一切救了她們母子的命。
我一直都覺得,人生的絕望與希望並存,陰暗與光明同在,天無絕人之路,天亦明暗兩清!人也是這樣,脆弱卻也堅強,渺小卻也偉大,感性卻也理智。
《芙蓉鎮》這部電影情感表達細膩又激烈,突出表現在女主角胡玉音和男主角秦書田這兩個人物身上。
胡玉音是帶著絕望與怨恨苟且偷生的,但是秦書田卻截然相反。他被打成右派,但他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的追求沒有泯滅。他在掃大街時教胡玉音跳舞,他敢於幫助胡玉音,敢於去愛,敢於享受生命應有的權利,心中充滿光明和希望,堅信黑暗終究會過去。
就算他們最後以「違反規定結婚」的理由被判刑,秦書田還是告訴胡玉音:「無論如何要活著,哪怕像狗一樣地活著。」正是這句話,讓胡玉音拾起勇氣,頑強地面對生活的苦難。秦書田最終用他的堅強和樂觀感染了胡玉音。
故事的結尾秦書田被平反,回到了芙蓉鎮,他們一家終於團聚。十幾年的苦難終於還是過去了,日子終於變好了。
我想,謝晉導演通過男女主人公絕望與樂觀、悲傷與欣喜這樣矛盾又融合的情感是要告訴我們:生活不會一直處在低谷,在逆境中堅強樂觀地活著,總會盼來好日子。
就如普希金詩作《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寫的那樣: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鬱的日子裡須要鎮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兒永遠嚮往著未來;
現在卻常是憂鬱。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這部電影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很多人看到了它家國情懷的大基調,我卻得到了另外一些思考和啟發。
①適者生存,要學會審時度勢
電影裡,胡玉音確實有點太高調了。雖然她勤勞勇敢,但是她沒有很好地認清當時的社會大形勢,在人人仇富的年代,還蓋起了新房。這樣顯眼的舉動自然會引起一些人的妒忌,以此來做文章。
我認為,適應環境,對形勢有一定的鑑別,學會審時度勢,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就如同嚴復在《天演論》裡說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
②處在低谷也不要看輕自己
胡玉音掃大街時總是低著頭的,她內心是自卑的,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可秦書田就截然相反,他幽默樂觀,用自己詼諧的方式默默反抗著,他還要結婚,要生孩子,他覺得自己有作為一個人的基本權利。
我很贊同電影裡秦書田的做法,就算別人都否認自己,自己也不能妄自菲薄。當我們身處逆境,更要想想自己的長處,這樣就不會喪失自信,悶悶不樂。
人活在世上,應該充滿信心的活著,而不是夾雜著自卑地活著。低谷時,別看輕自己,生活依然充滿陽光和樂趣。
③在逆境中做好眼前的事就是一種堅強和樂觀
電影裡,胡玉音和秦書田是沒有辦法去改變現狀的,於是他們選擇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他們每天晨起掃大街,做好自己的工作。緣分來了就愛,有了寶寶就結婚,就算沒有一個人願意來參加他們的婚禮,他們還是自己給自己置辦了婚禮酒席。
在我看來,在我們無力改變現狀的時候,用心做好眼前的事情就是一種堅強和樂觀。對生活不卑不亢,對過往學會放下,對未來抱有期待,做好眼前的事情,日子總會變好的。
小結一下:
這部電影的場景至始至終都在芙蓉鎮這條街上發生,故事看起來稀疏平常,卻暗流湧動。對人性的深入刻畫正是它最成功的地方,相比起現在很多電影要麼無釐頭搞笑,要麼過分賣慘,要麼中規中矩如流水帳,的確出彩不少。
現在一些電影只是調動了觀眾的情緒,消費情緒,卻缺少對人性的思考、對矛盾的深挖,也許這也是現在電影市場需要改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