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說《聊齋》之牡丹仙子

2020-09-09 會講故事的明月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講個牡丹仙子的故事。

話說在洛陽有個叫吳恆的公子,特別喜愛牡丹,他聽說山東曹州的牡丹名滿齊魯,就想去看看。這年恰好因為有別的事來到曹州,吳恆就借住在一家官宦人家的花園裡。當時是二月天,牡丹還沒開放。他整天在園中徘徊,注視著那幼芽,希望它早日開花。不久,牡丹漸漸含苞待放,而他的盤纏確快用完了。無奈他便就找了些衣服當了,而自己則整日流連於牡丹園中。

一天凌晨,吳恆來到牡丹花園,看見一位姑娘和一位老婆婆已經先在那裡。他懷疑是富貴人家的家眷,就趕緊回來了。黃昏時候,他又去,又看見她們,於是就躲在一旁。遠遠地偷看。只見那姑娘穿著十分豔麗,令人眼花繚亂。吳恆迷惑不解,轉念一想:這一定是位仙人,人間哪有這麼美麗的女子!他轉過假山,正好遇到老婆婆,那姑娘正坐在石頭上,他們相互看見都吃了一驚。老婆婆用身子擋住姑娘,呵叱吳恆說:「大膽狂生,你想幹什麼?」吳恆立刻上前施禮說:「姑娘必定是神仙!」老婆婆斥責他說:「如此妄言,就該捆起來送到縣官那裡!」姑娘則微笑著對老婆婆說:「我們走吧!」於是就轉過假山走了。吳恆望著姑娘的背影,心想那姑娘如果回家告訴父母,必定有人來辱罵他。便後悔自己魯莽冒失,但又暗自慶幸姑娘臉上沒有怒容。回到住處,他一會兒後悔,一會兒害怕,折騰了一夜晚就病倒了。第二天太陽老高了,不見有人來興師問罪的,吳恆心情才慢慢平靜下來。他回想起姑娘的音容笑貌,又轉害怕為想念了。這樣過了三天,憔悴得快要死了。

這天深夜,僕人已經睡熟了,吳恆還點著蠟燭沒睡。忽然上次見過的那個老婆婆走了進來,手中捧著個杯子說:「這是我家葛巾姑娘親手調和的毒藥,要你趕快喝了。」吳恆聽了非常害怕說:「我與姑娘從來沒有什麼怨仇,何至於賜我死呢!不過既然是姑娘親手調和的,與其相思得病,不如服毒死了好!」於是接過杯子就喝了下去。老婆婆笑著接過杯子走了。吳恆覺得藥味又涼又香,不像是毒藥。一會兒,覺得胸中寬鬆舒暢,頭腦清爽,不久就酣然入睡了。一覺醒來,紅日滿窗。吳恆試著起來,病全好了,心中更加相信姑娘是神仙。

一天,吳恆正在園中散步,忽然在樹林深處,迎面遇見那姑娘。幸好沒有別人,吳恆高興極了,立即跪在地上。姑娘過來拉他,吳恆忽然聞到姑娘身上有種奇異的香氣,就手握著姑娘雪白的手腕站起來,只覺她皮膚柔軟細膩,令人骨節慾酥。正想說話,老婆婆忽然來了。姑娘趕緊叫吳恆藏到石頭後面,指著南邊說:「夜裡你用梯子翻過牆去,見四面紅窗的房子,就是我住的地方。」說完便匆匆走了。

夜裡,吳恆搬了梯子登上南邊的牆頭,看見牆裡邊已經有個梯子放在那兒。於是高興地踩著梯子下去,果然看見有座四面紅窗的房子。走到窗前聽到屋裡有下棋的聲音,不敢往前走。在外面站了很長時間,只好又翻牆頭回去。一會兒,再過來,棋子的聲音仍然頻頻作響。吳恆慢慢靠近窗戶偷看,見姑娘同一個素色衣服的美女正在下棋,老婆婆也坐在那兒,有一個丫鬟在旁邊侍候。

吳恆見了只好又返回去。這樣一夜往返了三次,三更天,吳恆伏在梯子上,聽到老婆婆出來說:「梯子!誰放在這裡的?」叫丫鬟來一起把梯子搬走了。吳恆爬上牆頭,想下去沒有梯子,只好悶悶不樂地回去了。

第二天夜裡吳恆又去,梯子已經放在那兒。幸虧寂靜無人,吳恆進去,看見姑娘獨自坐著,似乎在想什麼事。看見吳恆,姑娘吃驚地站起來,羞羞答答地斜過身子站著。吳恆作了個揖說:「我自以為福分淺薄,恐怕同仙人沒有緣份,想不到會有今天!」說著就親熱地擁抱她,只覺得她腰身纖細只有一把,呼出的氣息像蘭花那麼清香。姑娘說:「你怎麼這樣性急?」吳恆說:「好事多磨,慢了怕鬼嫉妒!」話沒說完,就聽見遠處有人說話。姑娘急忙說:「是玉板妹子來了,你可暫時藏到床底下!」吳恆聽從了。不一會兒,一個女子進來,笑著說:「敗軍之將,還敢和我再戰一場嗎?我已經烹好了茶,特來邀你痛痛快快地玩一夜。」姑娘藉口睏倦推辭。玉板再三請求,姑娘坐著堅決不去。玉板說:「如此戀戀不捨,是不是有男人藏在房裡?」於是強拉著她出門走了。吳恆從床下爬出來,搜索姑娘的枕頭蓆子,希望得到一件姑娘遺留的東西。可是房中並沒有香味等物,只有床頭上放著一個水晶如意,上邊繫著條紫巾,芳香潔淨,十分可愛。於是吳恆揣到懷裡,翻牆回到住處。吳恆把如意珍藏起來,希望她能來尋找。

隔了一夜,姑娘果然來了,笑著說:「我向來以為你是個正人君子,想不到你竟是個小偷!」吳恆說:「確實如此!之所以偶然一次不做君子,是希望能得到如意。」說著就把她攬在懷裡,偎抱之間,覺得她鼻息汗氣,無處不香,吳恆就說:「我本來就認為你是仙人,如今更知道不是假的。有幸得到你的賞識,真是三生有緣!只是怕像杜蘭香的下嫁,終成離恨!」姑娘笑著說:「你多慮了。我不過是鍾情的少女,偶然為情愛動了心。這件事你一定要謹慎秘密,怕那些愛搬弄是非的人,捏造黑白;那樣你不能插翅飛走,我也不能乘風駕雲,遭受災禍而分離比好離好散就更慘了!」吳恆認為她說得很對,但始終認為她是仙人,就再三詢問她的姓氏。姑娘說:「你既然認為我是神仙,仙人何必留姓傳名呢?」吳恆問:「那老婆婆是什麼人?」姑娘說;「她是桑姥姥,我小時受過她的照顧,所以待她與別的僕人不同。」接著就起來想走,說:「我那裡耳目多,在外面不能待得時間太長,有空我還會再來。」臨別的時候,向吳恆討還如意,說:「這不是我的東西,是玉板遺留在我那兒的。」吳恆問:「玉板是誰?」女郎說:「就是昨天那個姑娘是我的叔伯妹妹。」吳恆於是把如意還給她,她就走了。

姑娘走後,吳恆的被子枕頭都沾染了異香。從此姑娘每隔兩三晚上就來一趟。吳恆迷戀她,不再想回家;但是盤纏全花光了,就想把馬賣掉。姑娘知道以後,說:「你為了我的緣故,才花光了盤纏,又典當了衣服,我實在過意不去。現在你又要賣馬,一千多裡路你怎麼回去?我有點積蓄,可以幫你一點忙。」吳恆推辭說:「感謝你對我的真情,無論怎樣我也無法報答你。如再貪心花費你的錢財,我還怎麼做人呢?」姑娘堅決要給他,說:「就算是暫時借給你吧!」接著拉著吳恆的胳膊,來到一株桑樹下,指著一塊石頭說:「搬了它。」吳恆就把石頭搬了。姑娘拔下頭上的簪子,在土上刺了幾十下,又說:「把土扒開。」吳恆照做了,只見土裡埋著一個甕。姑娘把手伸進甕裡,取出將近五十兩銀子。吳恆拉住她的胳膊制止,她不聽,又拿出十幾錠銀子。吳恆強迫著放回去一半,把甕掩埋好了。

一天夜裡,姑娘告訴吳恆說:「近幾天有些流言,看情景我們不能長聚了。這事我們不能不先商量一下。」吳恆吃驚地說:「這可怎麼辦?我一向小心謹慎。如今為了你的緣故,就像寡婦喪失了平日的操守,不能也作不了自己的主。我一切聽你的,刀鋸斧鉞也顧不得了!」姑娘出主意說一塊逃走,叫吳恆先回家,約定到洛陽相會。於是吳恆就收拾行裝回家,準備回家後再來迎她。他剛到家門口,姑娘的車子也到了,於是一同進門拜見家人。街坊四鄰都驚奇地來祝賀,並不知道他們是偷著逃出來的。吳恆暗暗擔心,姑娘卻很坦然,告訴吳恆說:「不要說在千裡之外尋訪不到,就是知道了,我是世代顯貴人家的女兒,家裡也不敢把我怎樣!」

吳恆有個弟弟叫吳庵,這年十七歲。姑娘看到他,對吳恆說:「這個弟弟很聰明,前途比你強多了。」吳庵先前已定下了完婚的日期,不料未婚妻忽然死了。姑娘說:「我妹妹玉板,你曾經偷偷地見過,相貌很不錯,跟弟弟年齡相仿,結為夫婦可稱是天生的一對。」吳恆一聽就笑了,用開玩笑的口氣請她說媒。姑娘說:「如一定要娶她,並不很難。」吳恆高興地說:「有什麼辦法?」姑娘說:「妹子同我最要好。只要兩匹馬駕一輛輕車,派個老婆子跑個來回就行了。」吳恆害怕他們自己過去的事會暴露,不敢聽從她的主意。姑娘一再說:「沒有妨礙。」就讓駕車,打發桑姥姥去接。幾天後,來到曹州,快到門口時,桑姥姥下了車,叫車夫在路上等著,自己乘黑夜進了院子。過了很久,才同一個女子一塊出來,上車就往回走。夜裡就睡在車裡,五更天再走。姑娘計算她們歸來的日子,叫吳庵身穿盛裝去迎接。大約迎出五十裡,才相遇。吳庵上車同她們一塊回到家中,鼓樂齊奏,洞房花燭,拜堂成親。從此兄弟倆都娶了個漂亮媳婦,家境也一天天富裕起來。

突然一天,幾十個騎馬的強盜闖進吳恆的家。吳恆帶領全家登上樓頂避禍。強盜進來,把樓圍住。吳恆俯下身子問:「我們可有仇?」回答說:「沒仇!但有兩件事相求:一是聽說兩位夫人的美貌是世上沒有的,請讓我們見一見;再有一件是我們五十八個人,每人向你們討五百兩銀子。」說完,強盜們把柴草堆在樓下,擺出放火燒樓的架勢來威脅。吳恆只答應了給他們每人五百兩銀子,強盜不滿意,要放火燒樓,家人嚇得要命。姑娘要同玉板下樓,吳恆勸說她們,不聽。二人穿著華麗的衣服下了樓,站在離地面只差三層的臺階上,對強盜說:「我姐妹都是仙女,暫時來到塵世間,還怕什麼強盜!我就是賜給你們萬兩黃金,恐怕你們也不敢接受!」強盜們聽了一齊仰拜,連聲說:「不敢。」姐妹二人正想回樓上,一個強盜說:「這是欺騙我們!」姑娘聽了,返回身站住說:「你想幹什麼?趁早說出來,還不算晚!」強盜們你看我,我看你,沒有一個說話的。姐妹倆從容地上樓去了。強盜們抬頭看不見她倆了才一鬨而散。

兩年以後,姐妹倆各生了個孩子,這才自己透露說:「我家姓魏,母親被封為曹國夫人。」吳恆懷疑曹州沒有姓魏的官宦家。而且如果是大戶人家丟失了女兒,怎麼能耽擱到現在也不聞不問呢?不敢追根問底,心裡卻很奇怪,就藉口有事又去了曹州。進曹州境內察訪,官宦世族根本沒有姓魏的。於是,吳恆仍舊借住在舊主人家。忽然看見牆壁上有贈曹國夫人的詩,他感到很奇怪,就向主人打聽。主人笑了,請他去看看曹國夫人。到那兒一看,卻是一棵牡丹,和房簷一樣高。吳恆問主人花名的由來,主人說這棵牡丹在曹州名列第一,所以同人開玩笑,封它為曹國夫人。吳恆問它屬什麼品種,主人說:「葛巾紫。」吳恆心中更驚奇,懷疑姑娘是花妖。

回到家後,不敢質問,只是述說那首贈曹國夫人的詩,觀察姑娘的表情。姑娘聽了立刻皺起眉頭,變了臉色,猛然走出房門,呼喊玉板把孩子抱來,對吳恆說:「三年前,我感激你對我的思念,才嫁給你報答你!如今你既然猜疑我,怎麼能夠再在一起生活!」就和玉板舉起孩子遠遠地拋出去,孩子落在地上一下子不見了。吳恆驚得目瞪口呆,此時兩個女子也忽然不見了。吳恆見狀悔恨不已,才知道姐妹原來是牡丹仙子。

幾天後,孩子落地的地方長出兩棵牡丹,一夜間就長到一尺多高。當年就開了花,一棵紫的,一棵白的,花朵大得像盤子,比平常的葛巾、玉板花瓣更加繁茂細碎。幾年後,枝繁葉茂,各長成一大片花叢。把花移栽到別的地方,又變成了別的品種,誰也叫不出名字。從此牡丹的繁榮茂盛,洛陽可算是天下無雙了。

相關焦點

  • 明月說《聊齋》芭蕉仙子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講個芭蕉仙子的奇幻故事。話說有個叫朱福來公子,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八九歲時,被叔叔收養。叔叔是朝廷國子監祭酒,家裡很有錢,但沒兒子,他很疼愛朱福來,像對自己親兒子一樣。朱福來十四歲時,被幾個浪蕩子弟引誘去嫖妓宿娼,整天混在妓院裡不回家。當時有個從金陵來的妓女,朱福來很喜歡她,被她迷住了。
  • 聊齋故事:百花仙子為凡人丈夫放棄仙籍,王母大發善心妙點鴛鴦譜
    從此,趙福其與小蘭每晚都在花圃相見,兩人互生情愫無話不談,終於有一日相擁而臥,一夜無眠天快亮之時,小蘭趕緊穿衣告辭,趙福其希望小蘭能住在花圃,不要再夜裡來白天去。小蘭笑著說:來日方長。小蘭和趙福其一直在花圃生活,兩人相安無事地生活了一年多,百花仙子還替趙福其生了一個漂亮的女兒,取名牡丹。突然有一日,小蘭一手抱著牡丹,一手拉起趙福其便往外跑,趙福其滿臉驚訝,剛跑到花圃之外趙福其知道了原因。他看到自己的四周都是將軍打扮的人,他們不是騎馬而是騰雲,看得出來這些人都是天兵天將。而他們來的目的正是要帶走犯了天規的百花仙子。
  • 故事:娶了牡丹仙子當老婆,他自作孽將日子過成渣
    其實他老婆靈兒是個牡丹花仙子,前身是阿達家的院子一棵牡丹,修煉了好幾百年,在阿達十幾歲的時候,有賊人想偷挖了牡丹,到城裡賣高價錢,阿達拼命趕走了賊,還被賊打傷了一條腿。牡丹花修煉成仙后,感念阿達的救護之恩,化成美女來報恩,她以十年為期,只是阿達不知道罷了。
  • 花木神話故事:桂花仙子的傳說(下)
    深夜子時,雲開霧散,一輪明月掛在中天,人們再仔細望,月亮中也有一株和剛才老黿送還的四季桂一模一樣桂花樹,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月宮中缺少一株天下第一的桂花樹,嫦娥神跑到天庭報告了多少次,王母娘娘一著急,招來牡丹、桃花、石榴等眾仙子,要她們快快想辦法。眾仙子說,只有下界的八桂姑娘能做這件事。王母娘娘揮揮手,要大家速速下去引渡,同時傳旨封她為桂花仙子。
  • 牡丹:天下男兒皆薄倖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這只是東華上仙和牡丹仙子的一個賭注,賭人間的真愛是否能大過一切,因為費長房這一選擇,牡丹仙子輸了,一句「天下男兒皆薄倖」,她轉身回了天庭!然而,牡丹仙子真的輸了嗎?費長房先救母又真的錯了嗎?
  • 明月說《聊齋》之《折獄》費公斷案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給大家講個費公斷案的故事。押到堂上正要按律懲戒,其中有一個叫周成的害怕被打,於是就對費縣令說:「小人的錢糧已經籌辦足了,帶在身上正要去交納。」說著便從腰裡取出裝銀子包袱,交給費縣令驗視。費縣令查看了包袱,便問他:「你家住在哪裡?」周成回答說:「周村。」費縣令又問:「那離西崖村幾裡路?」周回答說:「五六裡。」「前段時間西崖村被殺的賈六是你什麼人?」周成回答說:「小人我不認識什麼賈六。」
  • 明月說《聊齋》之《太原獄》,清官巧斷冤案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來講個清官巧斷冤案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清朝乾隆年間。說在山西太原有一戶姓張的人家,婆、媳二人都是寡婦。婆婆張氏人到中年,不守婦道。這個縣官也是個昏官,聽信了張氏一面之詞,於是就把兒媳傳喚到堂。詢問通姦之事。兒媳又羞又惱,在上堂乾脆說出了姦夫的姓名,並說是婆婆張氏跟那人私通,不是自己。於是二人便在堂上爭執不休。縣官無奈 只好又把王七也拘拿了來,結果王七申辯說:「小人並沒有與她們私通,是她們婆媳不合,所以胡說八道冤枉我!」縣官聽後大怒道:「胡說,一村上百人,怎麼單單冤枉你!」於是讓手下將王七重打了一頓。
  • 明月說《聊齋》之申文正殺龜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講個申文正殺龜的故事。話說在陝西的涇河邊上,有個讀書人,姓申名文正。無奈之下妻子對丈夫說:「要不,你去偷吧?」申文正聽後生氣地說:「我是讀書人的後代,不能光宗耀祖道也罷了,怎能去敗壞門戶、羞辱祖宗呢?與其做強盜活著,還不如餓死!」妻子聽後氣憤地說:「你想活著又怕丟臉嗎?世上沒有田產又能過日子的,只有兩條路:如果你不去做強盜,那我只好去當娼妓了!」申文正大怒,跟妻子吵罵起來,妻子無奈含忿去睡下了。
  • 明月說《聊齋》:《丁前溪》一個滴水恩,湧泉報的故事
    明月說聊齋,今天講個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故事。少年說:「實不相瞞,我家窮得無草餵馬,這還是娘子讓我從屋頂上撤下來的茅草呢!」丁前溪越發奇怪,以為這是主人藉此向他要錢。天亮後,見雨已停,他便收拾好行李,拿出銀子給少年,少年不要。丁前溪硬塞給他,少年無可奈何,拿著銀子進屋請示女主人。一會兒出來把銀子還給丁前溪,並說:「娘子說:我們不是靠這個來賺錢吃飯的。主人在外,常常好幾天不帶一分錢;你是客人,怎麼能向你索要報酬呢?」
  • 一個美麗的傳說——百花仙子
    他開天闢地後,叫他的大兒子司管九宵,為萬神之尊,人稱「玉帝」;叫他的二兒子司管九州,為人間之祖,人稱「黃帝」;叫他的女兒育出百花,給天地增美,人稱「花神」。盤古開天闢地盤古開天闢地用力過猛,傷了五臟六腑,他在臨死時,把女兒叫到跟前,拿出一包百花種子,說:
  • 明月說《聊齋》之《王六郎》:人鬼一家親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講個人鬼一家親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明朝嘉靖年間,在山東淄川縣有個叫許義的人。許義是個豪爽之人,於是就邀少年同飲,少年也不推辭,二人便坐在岸邊對飲起來。喝了一夜,二人都很高興,可是起網一看,竟連一條魚也未能打到。許義有些喪氣,他見天快亮了,就準備收網回家。這時少年起立躬身說:「哥哥和我喝了一夜酒,耽誤了打魚,小弟到下遊去為你趕魚。」說罷,起身朝下遊飄然走去。許義還在發愣,那少年已經回來了,對許藝說:哥哥快準備撒網,大群魚來了!」
  • 聊齋:水潭仙子
    那鹿白唇,長角,全身斑紋,矯健如同烈馬,獵戶從未見過此等稀奇之物。他循著鹿奔跑的方向以及趟開的草木進行追蹤,趕了幾十裡地,可是也不見蹤影。 獵戶有些疲倦了,他坐下來準備吃些隨身攜帶的乾糧,拿起水壺喝水時,才發覺自己趕得太急,水壺中的水在顛簸之中都已經散盡。他乾渴難耐,拖著身子四處尋找水源,可這深山密林,四周聽不見流水之聲,哪裡去尋。他向四周望去,前面有一座小山峰。
  • 明月說《聊齋》之《靈蛇》:萬物多有靈,眾生皆有情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俗話說萬物皆有靈,那麼今天咱們就講個靈蛇的故事。許義揮手趕它說:「走吧!世上沒有百年不散的宴席。從此以後,你隱身在深山大谷中,將來一定能修練成一條神龍。蛇箱怎麼可以長期居住呢?」二青好象聽懂了許義的話,消失在草叢中。許義剛要離開,二青又回來,許義怎麼趕它也不走,還用頭碰蛇箱,而小青在箱裡也不停地竄動。許義恍然大悟說:「原來你是想和小青告別呀?」於是就打開蛇箱。小青從箱裡徑直竄出來,二青與它交頭吐舌,好像互相囑咐話語。
  • 明月說《聊齋》之《冤獄》:昏官造冤案,神明辯是非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說個昏官製造冤惹怒神明顯靈的故事。朱成見到媒婆後便開玩笑說:「剛才我碰見你家鄰居趙武的娘子,真是既文雅又秀麗,你如果為我保媒,她就可以。」媒婆知道朱成愛開玩笑,並未當真也開玩笑說:「那你先殺了她男人,我再替你想辦法。」朱成聽了笑著說:「好,就這麼說定了。」沒料到,不久,趙武出門討債,回來的路上竟被人殺死在野外。
  • 小說力作 ‖ 黑牡丹 白牡丹
    我立即轉告秋雨:是牡丹。她高興並致謝。事情到此可算結束了,我這個二傳手裁判也該下崗了。不料次日一大早,葉東送來兩盆花說:以前只知道老師愛好文學和音樂,昨晚才曉得老師還愛花。我就送兩盆來,一盆黑牡丹,一盆白牡丹。說著把花放到陽臺上,匆匆告辭而去。  我有些發懵,站在陽臺上沉吟:  牡丹花開人人愛,不請自來上陽臺。
  • 故事:新聊齋:冒牌嫦娥
    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金華秀才楊雲安,父親是個生意人,常年在京城做生意,因此家中頗富。那仙子點點頭,笑著說:是的,剛才公子月下吟詩,小女子嫦娥正在月宮樹下看星星,聽公子之詩甚為有理,也能感受你那寂寞的心靈。
  • 明月說《聊齋》之九山王:一個中式版的基督山復仇記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講個中式版的基督山復仇記。算命先生一進屋見到李生就驚呼:「公子相貌不凡,有帝王之相,乃真龍天子也!」李生聽了大吃一驚,覺得這是無稽之談。可算命先生卻鄭重其事地堅持這樣說。李生半信半疑,對算命先生說:「哪有白手起家而成了帝王的?」算命先生說:「不然!自古帝王君主有很多是出身匹夫的,你看遠有漢高祖劉邦,近有前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不都是平民嗎?有誰生下來就是天子的呢?」
  • 花仙葛巾-86版《聊齋》24/25集
    書生常大用慕名曹中牡丹,前去觀賞,借住在牡丹園中,園中有些百年牡丹,其中兩株紫色、白色牡丹是花中之王,已經修煉成仙。牡丹葛巾紫和玉版白有當地惡少要挖走紫色和白色牡丹,由於常公子出面阻止才沒有挖走,紫白牡丹仙子因為公子得救
  • 明月說《聊齋》之《公孫夏》:嚴監生冥界買官記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講個不憑藉真才實學而靠花錢買官最後落得人財兩空的故事。客人說:「我叫公孫夏,是當今十一皇子家的座上客。最近聽說你整理行裝要去京城活動個縣官做,我認為既然這樣,何不直接 活動當個太守,那不更好嗎?」嚴監生聽後忙躬身道:「只是我的錢太少,所以不敢有更高的想法。」客人聽了,大笑說願意幫忙,可以替他出一半錢,並約好時間讓嚴監生派人到他住所去拿。嚴監生很高興,要求貴人再給以引薦些其他門路。
  • 明月說《聊齋》之:人鬼奇緣
    女子像是受不了,說:「如此狂暴,難怪人家不敢告訴你!」王義才開始詢問她。女子說:「我姓伍,名叫秋月。先父是名儒,精通易理,對我很愛憐。但說我不長壽,所以不令我嫁人。我到了十五歲時果然死了,父親便把我埋在閣東,墳墓和地一樣平,墳上也沒標誌;只在棺材一邊立了片石塊,寫著『女秋月,葬無冢,三十年,嫁王義』。現在已過了三十年,正好你來了,我很高興,急著想主動見你,心裡害羞,所以借做夢和你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