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王產生回家鄉創業的念頭後,他積極在北京尋找並向朋友們打聽著可以帶回去經營的項目信息。老天眷顧,他找到了環境自動監測儀項目和節能燈項目。雖然並不知道這項目是否可行,能否在家鄉落地,但他決然地辭去了北京平穩的工作,攥著這兩個項目就毅然決然地回到了家鄉,信心滿滿地開始了自己創業之路。
打工不易,創業就更是難了呀。但他沒有資本可以投入,這是其一;其二是聽說做市場是要靠關係的,特別在東北更是要講究關係經濟的,而老王無關係可資利用。在初始混沌地走市場的情況下,他就只好先不註冊自己的公司,而是先拿著項目去試探市場需求,致力於在行業內先露個臉,混個臉熟,讓市場上,讓企業的人員知道有他這麼個做該項目的人。
老王是對自己創業沒有任何經驗的,他只是憑著自己對市場的理解,在開創一份自己的天地。無關係,他就自己親自跑去企業,從最基層的「環保專工」那裡開始著手,了解企業對環保產品的需求情況,贏得環保人員的好感及對產品的認同,再打聽到其企業上級管理部門和主管領導其人,進一步去做上級的工作,一步步深入。無資本,他就借北京公司的名義開展工作,打出自己的名牌,推動產品得到市場認知和認可。
然而,雖然經歷了對多個城市的工業企業進行大範圍地聯繫與洽談,大半年過去了,老王仍然沒能拿到一個訂單。但終歸是對市場有了基本的了解,也讓當地用戶市場知道了有這麼一家公司和這個人在專業從事這方面的銷售工作,而最關鍵的是他挖掘出了許多潛在的客戶並進行了深入地溝通。
市場銷售的「正經」做法是自上而下,用錢鋪路,壓著下邊企業或部門產生訂購單,而老王卻採取的是自下而上的這個最笨的辦法,更無錢鋪路,老王的市場打開方式難以奏效。但在老王這種完全不是時下「正經」銷售套路的固執努力下,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普遍培養,重點攻堅,到了2006年底,老王終於做成了他人生中為自己而做成的第一單生意,賣出了一臺COD水質自動監測儀,12.8萬元進價,24萬元賣出,資金與繳稅由北京公司全部負責,他開發市場後就等著拿錢了。
老王在北京是見過大錢的,也為公司掙過大錢的,但這次為自己開拓的業務並賺到的錢,才是最令老王欣喜異常的,這不僅證明了自己可以單獨做市場,也找到並證明了自己由下而上、誠實守信的營銷之路的「正經」性。從老王在北京打拼市場的經驗,以及其自己的理解中認為,靠關係的營銷是不能長久的,一是即使你有那麼多的關係可資利用,但總有用盡的時候,到那個時候,仍然需要去開發市場。二是市場那麼的大,如果有關係,可以將眼光放長遠些,將這些關係先儲存起來備用,先期自行主動去打市場,積極地搶佔市場,打出自己的名氣和信譽,當市場萎縮時,再去動用這些關係,那才是關係發揮作用的關鍵時候。
這第一年的成績,令老王美滋滋地開始計劃著自己的成功之路,第一年賺了10萬,第二年翻倍就是20萬,第三年翻倍就是40--50萬了,第四年即可達到百萬。這第一單的勝利和他的設想,令他看到了希望,似乎人生財務自由的目標近在咫尺,這更敦促和激勵他前行並無所畏懼。
第二年,他努力拓展用戶,一人單獨駕車跑遍了本省及黑龍江省幾乎各個大小城市的工業企業,將產品和自己的名片分發到行業各處,並極力地講解著國家政策,以及他所代理的產品的性價比的優越性等等,期待增加銷售額。他的做法奏效,超額實現了第二年的目標。
善因善果。老王在正財上小有收穫,偏財上也樂不可支。在老王不斷擴大勢力範圍,大舉拿單之時,隨之而來的是資金流短缺,這可難壞了老王,他不想借錢,也無處可借,更不願以貸款做生意。而在此時,股市大好,老王所持股票紛紛上漲,再買入股票也隨盤上漲。在業務需要而無資金時,老王就從股市裡提出些資金,再需要再提,當提出本金後核算,老王已賺三倍有餘。那年老王的命理上說:正偏財均得。
這其中,也有丟單的時候,但老王不很去抱怨,更不去用懊喪和氣餒來為難自己,他心裡自我解嘲地寬慰自己想:丟了就丟了吧,說明那不是我的錢,所以我做不成這單。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然後,他就抖擻精神,又把眼光投向下一個目標企業去努力爭取。
但第三年,即2008年伊始,一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來臨了,他的計劃落空了,老王開始遇到了磨難,不但銷售停步,而且已經成交的銷售,10%的質保金能否順利收回也成了問題,那質保金可是佔利潤的比例是較大一部分的呀。
老王看到客觀現實,也不氣餒,繼續為他的目標而奮鬥。但是,按照他的思維方式去經商,多是與社會市場不接洽的,或叫不接地氣,特別是在經濟蕭條的形勢下,他更是舉步維艱。他也曾失落,在外地進行售後服務期間,技術設備調試總是出現不穩定情況,供應商也派不出人來,這令他感覺是那麼的無助,他只好打起精神,自己投入調試的研究之中,想盡各種辦法來解決設備不穩定問題。在那個時候,老王第一次知道到什麼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感覺了。這次的挫折讓他曾一度眼淚就要流出眼眶,但他懂得市場是不相信眼淚的,他只能抬起頭,讓淚水含在眼眶裡,最後流到心裡。當時,他一人在現場,靠電話溝通,一點點找原因,一步步排除問題,反覆進行試驗,終於還是將問題解決掉。但老王自己感覺到,這次似乎耗盡了他對走自我經商道路的心志和體力。
在以後幾年慘澹的經營中,老王也學著聯合其他公司去「圍標」,但最後,老王卻被圍了進去,成了為他人做嫁衣裳。老王只好苦笑一下,市場是險惡的,玩不起了,他不適合也不喜歡這份職業。老王一度陷入了人生的谷底,陰鬱寫在了他的臉上,他本來俊朗明快的臉龐開始出現了「走樣」,頭髮也開始變少了,似變老的歷程在他身上已經開始啟動了。
後來那些年,老天爺可能去別處旅遊去了,無暇持續關注老王。他邊努力做業務,邊挨著經濟危機帶來的蕭條,但終是未能實現他設想的四級連跳。
最後,老王認命了,他認識到,而且也只能承認,在這個社會經濟模式下,他不是一塊做生意的料。好吧,就此罷手,老王決定不再自己做公司經商,放棄經商之路。他相信自己的相信未來命,或可能會有神明的指引,走上更廣闊的世界,也未可知。
但下一步的路在何方?老王還沒有方向。路在何方?他只是憑著自己的「相信未來命」的理念,並以虔誠的心和自己給自己鼓動起來的信心在期待,他知道他的命運之神不會棄他於不顧的,他依然對生活充滿信心。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