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志東做怪像)
小韓,大名韓智東,他常以小韓自稱,我也就稱呼他小韓,20年不變。之所以寫小韓,在於他是我的第一位連友,自從他闖入我生活,我的連藏便走出象牙塔,結束了封閉狀態,開始同外界交往。因此我很感謝小
韓,感謝這位連環畫收藏的後生好友。
1986年8月《中國連環畫》雜誌披露了我收藏連環畫的簡況後,沒多久我便接到一封信。信是一位小夥子寄來的,他自稱也是連環畫愛好者,願意同我建立聯繫,彼此進行交流,署名韓智東。
我沒有回信,而是在收到信的第二天,按信封上地址,騎著車登門去拜訪,結識這位難得的同好。在朝外金臺路社科院新聞所大樓後面,有一座院子,沿北牆是一溜平房,小韓就住在靠西頭的房子裡。我敲開 了他家門,進屋一看,典型的單身男子漢居
所,顯得有些凌亂。眼前的主人20多歲,不修邊幅,卻透出精明幹練。我自報了家門,對方熱情地伸出手來,
告訴我他就是小韓。他沒料到我會如此迅捷地充當不速之客,忙搬來把椅子讓我坐下。我告訴他由於離得不遠,所以主動找上門來,我喜歡直截了當,免去了客套俗禮。
話題很快進入連環畫,小韓彎下腰,從床底下拉出一個大紙盒,乖乖! 裡面盛滿連環畫。他說全是從市少年宮圖書館弄來的,有三千多冊。他把品相好的挑出來,剩下一堆類似破爛的舊書就堆在盒裡。我對又髒又舊的書不感興趣,就與他互相介紹各自的收藏,請他到我家做客。
我倆就這樣結識了。雖說初次見面,但絲毫沒有陌生感,更像是老朋友一樣自然和習以為常。
後來小韓常來我家,送我一些書,我逐漸知道他買書愛買複本,為的是送朋友或進行交換。他畢竟年輕,頭腦靈活,除了跑新華書店外,還經常到中國書店去物色大開本連環畫,甚至去廢品收購站撿漏。別說,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常常有意外收穫,還讓我與他同享收穫的喜悅。
小韓結婚後搬入新居,家裡有了女主人,一切井井有條,透出整潔和溫馨。他的藏書和其他藏品很豐富,碼放在柜子裡,來客一目了然,對他的潛心收藏讚賞不已,留下深刻印象。
事物都處在變化之中。當小韓第二次搬家,遷入條件優越的公寓樓,他的興趣愛好又上了檔次,不再滿足於一般印刷品,而是關注手稿,即連環畫原稿以及書報刊的插圖題圖等原件,他傾注精力和財力收購畫家和名人的手稿,其價值自然與連環畫不可同日而語。
(韓志東與池晨光等福建連友)
我不曾料到,發展到後來,他竟然將自己十餘年辛苦保存的小開本連環畫,一次性全部轉讓掉,決心之大絲毫不留尾巴。緊接著,又親自和委託朋友將大開本連環畫送到拍賣場。如今他只剩下近年來花重金購進的原件手稿。我當然知道,手稿的價值遠高於印刷品。小韓的精明,使他處事有超前意識和行動,用他的話說:「如今玩的是原稿,來勁多了!」
小韓遠離了連環畫,這指的是出版物;小韓離連環畫更近了,因為他已收藏了許多手稿原件。這就是小韓,這就是我的第一位連友,一個步入中年走向成熟的藏家!
(本文作者:王家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