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活著》這本小說好幾天了,裡面的情節在腦海裡還是揮之不去。尤其是關於家珍的那些情節。其實,整本書中對於家珍的情況並沒有過多的筆墨,對她的想法和行為也沒有過深的研究,可是這個女人就是讓人難以忘懷。
通篇讀下來,我覺得家珍是個很矛盾的女人,因為她的身上有柔弱,有無能,有沒有主見的特點,也有堅強,果敢,獨當一面的閃光點。她就好像是水,自然而然的就融合了這些看似不可能融合的點,讓她的形象在人心中深刻且立體。
我想,其實很多人都喜歡家珍,她不是現代社會的女性形象,但是也不完全是那個年代裡的女性模樣,她簡單又深厚,溫柔又懦弱,是一個很容易讓人有好感,不討厭的女人,也是一個讓人從心裡疼惜,又有點恨鐵不成鋼的女人,更是一個讓人意外又欽佩的女人。
這樣的女人,是很難得的,所以福貴遇到她,是運氣爆棚,也是福氣繞身。
福貴還是地主少爺的時候,經常在縣裡眠花宿柳,在賭場醉生夢死。放在我家鄉來說,那妥妥就是一個丟料,是人都會說一句,這男人要不得。
對於這些,家珍並沒有採取什麼行動,她只是默默接受,沒有任何反抗的將苦楚都埋在了心底。她安靜的待在福貴的身後,做著委屈自己的賢妻,看得人心裡著實難受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情節就是福貴在賭場賭紅了眼,家珍挺著肚子跪在地上求他回去,可是卻換來福貴的兩頓打罵。最後只能自己扶著肚子慢慢的往回走,走到自家的門口,看著自己的老爹,也只是在角落裡小聲的哭泣,哭完沒有訴苦,沒有告狀,自己默默的轉過身,孤單的離去,烏黑的路走了十幾裡才到家。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當時的想法是,這要是我的男人,我絕對要打他一個腦袋開花。這日子沒法過了。家珍沒有,她的想法大概是,忍忍就好了。這種以夫為天,委屈我忍的性格,放在現代看來怎麼想都是懦弱無能。
本來以為家珍就這麼懦弱無能下去了,後面的事情卻又出乎我的意料。福貴賭輸了家產,瞬間從少爺變成了窮光蛋。如果按照正常發展,家珍必然是跟著福貴一起共患難的。可是家珍的爹來接她回去,家珍並沒有鬧著不回去,她直接選擇了收拾東西就轟轟烈烈的回了自己家。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有點爽,因為家珍的這個選擇,其實就是對自己的婚姻無聲的反抗了,讓人覺得她終於勇敢了一回。
她本就是好人家的女孩兒,家裡也有薄產,苦不到她。雖然福貴家一開始也有錢,可是那些委屈還是留在了家珍的心底,這是她表現出自己想法的一個機會。她握住了,且還是堅定的握住了,選擇做得果敢又利索。
人都是多面的,溫柔的人或許會顯得懦弱,懦弱的人也會有剛強果敢的時候。
有一次福貴在城裡亂來後回到家裡,家珍高高興興的給福貴端來酒菜。福貴納悶,以為家珍有什麼很高興的事情,結果就在吃菜的時候發現,每一道蔬菜下面都放有一塊不大不小的豬肉。
福貴明白家珍的意思,女人看上去各不相同,但是很多地方都是一樣的。家珍用這種隱晦的方式來敲打福貴,讓他回頭,雖然沒有啥作用,但是可以看得出來,她並不糊塗。相反她很聰明,
特別是從福貴家被接回自己家這件事情,她雖然是對自己多年婚姻的反抗,是為自己叫屈,但是何嘗不是對福貴的考驗呢,她其實就是對自己往後的人生賭了一把,她是想看看福貴的往後,是否真的浪子回了頭。
她此時應該是有打算以後回去的,當然具體回不回其實是取決於福貴的作為。如果福貴改了,她回去,只會得到福貴更多的珍惜和尊重,因為福貴是對不起她的,她的地位會跟之前完全是兩回事。如果福貴沒有改,那她就可以選擇不回去,這對她而言並沒有什麼損失。
有的人看著糊塗,其實什麼都明白。做個明白人,才能及時的解決問題,找到答案。
全文看下來,家珍是個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人。
福貴混蛋的時候,她想要福貴回頭,想要福貴回家。福貴家道中落後,她沒有怎麼猶豫的跟隨自己的爹回去了,此時她想的是不再讓自己委屈,也想給自己一個更明確的以後。
等到福貴真的改了以後,她回來了。換回麻布粗衣服,穿上草鞋子,開始下田上地,陪著福貴過苦日子了。這個時候,她確定了,福貴以後會待她好,會給她尊重,會給她依靠。她知道他們以後真的可以相伴到老。
愛這個事情,很難說清楚道明白,或許對於家珍而言,那些委屈已經過去,我要未來,有你相伴,貧窮也好,富貴也罷,在一起就好。
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前面的路都是點著燈的,有光亮一直指引著他們堅定的走下去。
初初看家珍的時候,知道她家境不錯,帶著孩子,忍著日子,覺得這個女人真的很柔弱。可是看到福貴被迫去押送大炮,意外上了戰場之後,家珍一個人帶兩個孩子,照顧一個老人,家裡沒有什麼錢,最後可以撐下來,真的很不容易。
後來福貴回來以後,地裡,田裡,家裡,孩子,她樣樣操勞,即便是生病了,也努力去做事,突然就覺得,這個女人哪裡跟柔弱佔了邊,她把自己活成了一棵大樹,可以撐起一個家,頂起一片天的大樹。那個年代,或許有不少這樣的女人,家珍只是其中一個。卻總是讓人覺得為她心疼。
女人都是希望有人疼的,沒有的時候就會努力讓自己變得堅強。家珍不是菟絲花,而是經歷過風吹雨打的小草,很有現代女性身上的剛強。
這沒有什麼不好,因為只有自己撐得起來,才能不被他人左右,才能毫無顧忌的做自己。
看《活著》的時候,我們都習慣的覺得福貴很不容易,可是福貴經歷的大部分痛苦,何嘗又不是家珍經歷的痛苦。
家珍經歷的痛苦,福貴卻不一定經歷過。她不算嫁了個好男人,恩愛是有的,但是接踵而來的背叛和家暴,讓她受盡了委屈,也忍夠了痛苦。雖然後來福貴變好了,珍惜她了,她也沒有過過一天如同珍寶的日子。
一個女人撐起一個家,一個女人天天下地做活,即便後來她只想著在福貴身邊就夠了,那也不能抵消了她那些窮苦的生活,那些年的恐懼和擔憂,那些年的傷痛和委屈。
後來兒子意外過世,女兒死於難產,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傷,即便是夫妻一體的福貴,也不一定能體會家珍內心的痛苦。
所以鳳霞走後,家珍終於還是沒有撐下去,但是家珍死前的話卻一直讓我印象深刻,她說有福貴送葬,她很安心。她覺得生前福貴對她好,兒女都孝順,她已經很滿足。
很少有人對死這麼豁達,對生前那麼感恩。人死前想的或許都是遺憾,但是家珍沒有,她很滿足,走得乾乾淨淨,平平安安。在她自己看來,也算是圓滿。
家珍的一生,也很苦。但是她也始終都在認真的活著。她柔弱又聰明,懦弱又堅強,果敢又豁達,她無怨無悔的過完了自己的一生,終得了她自己的圓滿。
人生海海,歲月無常,我們都不是家珍,但是我們又都是家珍。因為活著都不易,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痛苦,每個人也都有每個人的幸福,每個人也都有每個人的選擇,所以有了不一樣的人生。唯一相同的,大概就是,我們都應該好好活著,將自己活成樹,活成草,往後回看,或許荊棘叢生,或許痛苦重重,只要自己認真活過,無悔無怨,就是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