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裡的家珍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女人?看完後,我沉默了

2020-09-03 蓁蓁讀書

看完《活著》這本小說好幾天了,裡面的情節在腦海裡還是揮之不去。尤其是關於家珍的那些情節。其實,整本書中對於家珍的情況並沒有過多的筆墨,對她的想法和行為也沒有過深的研究,可是這個女人就是讓人難以忘懷。

通篇讀下來,我覺得家珍是個很矛盾的女人,因為她的身上有柔弱,有無能,有沒有主見的特點,也有堅強,果敢,獨當一面的閃光點。她就好像是水,自然而然的就融合了這些看似不可能融合的點,讓她的形象在人心中深刻且立體。

我想,其實很多人都喜歡家珍,她不是現代社會的女性形象,但是也不完全是那個年代裡的女性模樣,她簡單又深厚,溫柔又懦弱,是一個很容易讓人有好感,不討厭的女人,也是一個讓人從心裡疼惜,又有點恨鐵不成鋼的女人,更是一個讓人意外又欽佩的女人。

這樣的女人,是很難得的,所以福貴遇到她,是運氣爆棚,也是福氣繞身。


看似懦弱無能,卻又利索果敢

福貴還是地主少爺的時候,經常在縣裡眠花宿柳,在賭場醉生夢死。放在我家鄉來說,那妥妥就是一個丟料,是人都會說一句,這男人要不得。

對於這些,家珍並沒有採取什麼行動,她只是默默接受,沒有任何反抗的將苦楚都埋在了心底。她安靜的待在福貴的身後,做著委屈自己的賢妻,看得人心裡著實難受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情節就是福貴在賭場賭紅了眼,家珍挺著肚子跪在地上求他回去,可是卻換來福貴的兩頓打罵。最後只能自己扶著肚子慢慢的往回走,走到自家的門口,看著自己的老爹,也只是在角落裡小聲的哭泣,哭完沒有訴苦,沒有告狀,自己默默的轉過身,孤單的離去,烏黑的路走了十幾裡才到家。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當時的想法是,這要是我的男人,我絕對要打他一個腦袋開花。這日子沒法過了。家珍沒有,她的想法大概是,忍忍就好了。這種以夫為天,委屈我忍的性格,放在現代看來怎麼想都是懦弱無能。

本來以為家珍就這麼懦弱無能下去了,後面的事情卻又出乎我的意料。福貴賭輸了家產,瞬間從少爺變成了窮光蛋。如果按照正常發展,家珍必然是跟著福貴一起共患難的。可是家珍的爹來接她回去,家珍並沒有鬧著不回去,她直接選擇了收拾東西就轟轟烈烈的回了自己家。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有點爽,因為家珍的這個選擇,其實就是對自己的婚姻無聲的反抗了,讓人覺得她終於勇敢了一回。

她本就是好人家的女孩兒,家裡也有薄產,苦不到她。雖然福貴家一開始也有錢,可是那些委屈還是留在了家珍的心底,這是她表現出自己想法的一個機會。她握住了,且還是堅定的握住了,選擇做得果敢又利索。

人都是多面的,溫柔的人或許會顯得懦弱,懦弱的人也會有剛強果敢的時候。

看似糊裡糊塗,其實大智若愚

有一次福貴在城裡亂來後回到家裡,家珍高高興興的給福貴端來酒菜。福貴納悶,以為家珍有什麼很高興的事情,結果就在吃菜的時候發現,每一道蔬菜下面都放有一塊不大不小的豬肉。

福貴明白家珍的意思,女人看上去各不相同,但是很多地方都是一樣的。家珍用這種隱晦的方式來敲打福貴,讓他回頭,雖然沒有啥作用,但是可以看得出來,她並不糊塗。相反她很聰明,

特別是從福貴家被接回自己家這件事情,她雖然是對自己多年婚姻的反抗,是為自己叫屈,但是何嘗不是對福貴的考驗呢,她其實就是對自己往後的人生賭了一把,她是想看看福貴的往後,是否真的浪子回了頭。

她此時應該是有打算以後回去的,當然具體回不回其實是取決於福貴的作為。如果福貴改了,她回去,只會得到福貴更多的珍惜和尊重,因為福貴是對不起她的,她的地位會跟之前完全是兩回事。如果福貴沒有改,那她就可以選擇不回去,這對她而言並沒有什麼損失。

有的人看著糊塗,其實什麼都明白。做個明白人,才能及時的解決問題,找到答案。


了解自我,目標明確

全文看下來,家珍是個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人。

福貴混蛋的時候,她想要福貴回頭,想要福貴回家。福貴家道中落後,她沒有怎麼猶豫的跟隨自己的爹回去了,此時她想的是不再讓自己委屈,也想給自己一個更明確的以後。

等到福貴真的改了以後,她回來了。換回麻布粗衣服,穿上草鞋子,開始下田上地,陪著福貴過苦日子了。這個時候,她確定了,福貴以後會待她好,會給她尊重,會給她依靠。她知道他們以後真的可以相伴到老。

愛這個事情,很難說清楚道明白,或許對於家珍而言,那些委屈已經過去,我要未來,有你相伴,貧窮也好,富貴也罷,在一起就好。

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前面的路都是點著燈的,有光亮一直指引著他們堅定的走下去。

看著柔弱,其實堅強

初初看家珍的時候,知道她家境不錯,帶著孩子,忍著日子,覺得這個女人真的很柔弱。可是看到福貴被迫去押送大炮,意外上了戰場之後,家珍一個人帶兩個孩子,照顧一個老人,家裡沒有什麼錢,最後可以撐下來,真的很不容易。

後來福貴回來以後,地裡,田裡,家裡,孩子,她樣樣操勞,即便是生病了,也努力去做事,突然就覺得,這個女人哪裡跟柔弱佔了邊,她把自己活成了一棵大樹,可以撐起一個家,頂起一片天的大樹。那個年代,或許有不少這樣的女人,家珍只是其中一個。卻總是讓人覺得為她心疼。

女人都是希望有人疼的,沒有的時候就會努力讓自己變得堅強。家珍不是菟絲花,而是經歷過風吹雨打的小草,很有現代女性身上的剛強。

這沒有什麼不好,因為只有自己撐得起來,才能不被他人左右,才能毫無顧忌的做自己。


開闊又豁達

看《活著》的時候,我們都習慣的覺得福貴很不容易,可是福貴經歷的大部分痛苦,何嘗又不是家珍經歷的痛苦。

家珍經歷的痛苦,福貴卻不一定經歷過。她不算嫁了個好男人,恩愛是有的,但是接踵而來的背叛和家暴,讓她受盡了委屈,也忍夠了痛苦。雖然後來福貴變好了,珍惜她了,她也沒有過過一天如同珍寶的日子。

一個女人撐起一個家,一個女人天天下地做活,即便後來她只想著在福貴身邊就夠了,那也不能抵消了她那些窮苦的生活,那些年的恐懼和擔憂,那些年的傷痛和委屈。

後來兒子意外過世,女兒死於難產,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傷,即便是夫妻一體的福貴,也不一定能體會家珍內心的痛苦。

所以鳳霞走後,家珍終於還是沒有撐下去,但是家珍死前的話卻一直讓我印象深刻,她說有福貴送葬,她很安心。她覺得生前福貴對她好,兒女都孝順,她已經很滿足。

很少有人對死這麼豁達,對生前那麼感恩。人死前想的或許都是遺憾,但是家珍沒有,她很滿足,走得乾乾淨淨,平平安安。在她自己看來,也算是圓滿。

家珍的一生,也很苦。但是她也始終都在認真的活著。她柔弱又聰明,懦弱又堅強,果敢又豁達,她無怨無悔的過完了自己的一生,終得了她自己的圓滿。

人生海海,歲月無常,我們都不是家珍,但是我們又都是家珍。因為活著都不易,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痛苦,每個人也都有每個人的幸福,每個人也都有每個人的選擇,所以有了不一樣的人生。唯一相同的,大概就是,我們都應該好好活著,將自己活成樹,活成草,往後回看,或許荊棘叢生,或許痛苦重重,只要自己認真活過,無悔無怨,就是圓滿。

相關焦點

  • 《活著》「好女人」家珍:一生受盡磨難,卻堅守兩個字
    與此同時,她也很堅強的活著。家珍還是一個非常勇敢的女子,苦難的境遇,將她逼到無路可走,也沒有說過一句抱怨的話,依舊堅強勇敢的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前行。放到任何一個時代裡,家珍都是女性的典範。家珍值得人佩服的,就是敢於直面生活的各種磨難,敢於做出人生中,特別重大的決定。
  • 重讀《活著》:福貴,你配不上這麼好的家珍
    家道中落,家珍並沒有放棄福貴,而是選擇回到他身邊,然而她的陪伴卻只是一時沒有一世。在經歷亡家,喪妻,失去子女,白髮人送黑髮人,歷經世間滄桑和磨難後,福貴最終孤獨地活在人世,與一頭老牛作伴。許多人看完小說,都為書中福貴苦難的一生流淚。而我看完這部小說,卻為家珍的悲慘經歷唏噓不已。
  • 《活著》:她是米行的小姐,一個善良、不畏貧寒的女子——家珍
    家珍老實本分,對徐福貴非常容忍徐福貴有錢的時候,家珍知道他在外面和別的女人鬼混,但是卻從來沒有說過自己這個不爭氣的丈夫。 家珍的老實、本分其實也助長了徐福貴的氣焰。,以至於徐福貴敗光了家產後,賈珍心裡都還心疼著自己的丈夫,餘華是這樣描寫家珍得知富貴輸光錢後的做法的:家珍也哭了,她一邊替我捶背一邊說:&34;從小說中的描寫可以看出,家珍對徐福貴的關心,多餘對家中以後生活境遇的擔憂
  • 《活著》:家珍為何跟娘家斷絕關係,也要回到婆家,原因無非3點
    女性三從四德那個年代,在很多女人眼裡,出嫁後已經不屬於娘家人了,丈夫就是自己的天。不管是曾經家纏萬貫的婆家,還是落魄後的丈夫,在家珍心裡,都是自己的家,不嫌棄,不拋棄。很多人問:當時富貴家敗落,家珍的爹接她回家的時候為什麼要跟著回去?想必是,當時家珍懷孕,要想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條件,跟著娘家爹走是最好的選擇。
  • 《活著》:福貴對家珍拳打腳踢,家珍為何對福貴仍然不離不棄?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餘華曾經憑藉《活著》於2004年3月榮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這部作品先後被改編成了電影和電視劇。出版多年,時至今日,仍然長盛不衰。《活著》講述的故事其實很簡單,是大時代背景下一個小人物一生的辛酸苦辣。
  • 餘華《活著》中富貴的妻子,(家珍)「剛柔並濟」的愛情觀很值得
    讀過《活著》這本書的人,一定了解富貴早期的生活,出生於地主之家,整天不學無術,沉溺於奢靡生活之中。在作品中,對富貴那段生活的「放縱」最為傳神的一段描述,是每次富貴在宿娼或賭博後,會讓妓女背著他回家(早期的富貴不願自己走路,喜歡他人背著,當時出門是由僕人長根背,回來是由妓女背),期間路過老丈人家的商鋪時,總會停留下來打招呼,對此,家珍的父親被氣的不行。不久,富貴因賭輸盡了家產,他父親含恨去世,就在此時,家珍的父親想要將家珍接走。
  • 餘華《活著》:那個死得很好的女人,活得更好
    要知道福貴可是個曾經嫖妓賭博、輸光家產的敗家子,什麼樣的女人能讓一個曾經沒心肝的男人最後說出這樣溫情的話來。從餘華的筆下來看,家珍是封建時代裡少有的好女人,是腐朽世風裡的一輪白月光。看到這裡,我不禁感嘆,家珍這樣一個好女人嫁給福貴這樣一個渾人,真是不值。可男尊女卑的時代裡,女子一旦嫁人後便以丈夫為天,在沒有什麼主動權的情況下,家珍宿命裡獨有的智慧和勇敢顯得尤為可貴。
  • 《活著》:現實生活裡還有家珍這種女人嗎?
    張藝謀導演的《活著》裡,鞏俐憑藉家珍這個角色,讓很多外國人熟知。在講述電影美學的著名教科書《認識電影》裡,有一張鞏俐飾演家珍的照片。 家珍餘華的小說《活著》裡是個狠角色:她和福貴算是白頭到老,福貴一生出軌多次,但終究無法「逃脫」家珍的手掌心
  • 《活著》:三個女人三臺戲,戲說一生的幸福
    讀了《活著》這本書,大多數讀者都覺得福貴的人生很悲慘,是失敗者,失去了所有的家人,也是成功者,成功的活了下來。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感嘆:這種事千萬不要發生在我身上。有讀者在看的時候,腦子裡已經在想,如果我遇到這種事會怎麼辦,這至少說明,作為讀者,局外人,我們已經進入到小說裡了。
  • 《活著》:福貴從渣男變暖男,妻子家珍功不可沒,她有啥秘訣?
    小說中的主人公福貴,一個早年靠著家產吃喝嫖賭的少爺,最後變成了一個顧家,愛妻,愛子的溫情暖男。都說,要改變一個人其實很難。究竟是什麼原因,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讓福貴發生了這麼大的改變?後來福貴說:家珍是個好女人。
  • 為了活著而活著:《活著》
    福貴有一個女兒鳳霞,此時妻子家珍再次有孕在身,家珍勸福貴不要再賭,福貴推脫後便昏昏睡去。家珍說有慶從小沒有睡過一個好覺,現在可以踏實睡了。家珍後悔不該讓有慶去學校,而福貴則難過的一句話都說不出。最初,張藝謀看中了餘華的小說《河邊的錯誤》,為了全面了解他,張藝謀要求看他的所有作品。餘華就給了張藝謀《活著》的清樣,張藝謀看完小說後,被深深感動,於是決定改拍《活著》,之後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和主創人員溝通,最後張藝謀用最平常的方法講了一個平常家庭的故事。
  • 《活著》全家八口人最後只剩一人苟活,女人對婚姻的選擇有多重要
    看完後,我不僅感嘆老天的報應報錯了人,怎麼讓無辜的人都一個人的離去,而非得留最有罪的人在世上?前段時間上映的電視劇《我是餘歡水》裡面說過這麼一個道理,把惡人身邊最在乎的人都拿走,留著罪孽深重的他孤單的在世上承受內心的煎熬,這比要他立即死去更讓人折磨,更生不如死,這才是最深的懲罰。
  • 好景總不長——看連環畫《活著》
    我沒讀過餘華的小說《活著》,只是聽說評價挺好。剛才,在今日頭條裡看了連環畫,寫了這樣一句評論:活著的背後,是小人物的悲苦和辛酸,而在悲苦面前,辛酸已經不值一提了。說實話,我看著看著,不禁流淚了:一個地方是有慶死了,福貴不敢告訴病重的家珍,天天去墳頭看兒子;後來家珍知道了,福貴背她到兒子墳頭去——這裡失子這痛,可謂是人生最大的悲苦了。
  • 《活著》:婚姻裡不要睡錯床
    今天聽完了餘華的《活著》,很多感觸。尤其是家珍對富貴的愛和付出,二喜對鳳霞的愛。富貴是地主少爺,是個遊手好閒吃喝玩樂的主,娶了家珍之後還是繼續逛妓院,更嚴重帶妓女回家。家珍一直不哭不鬧,只有有一次給他做了幾樣菜。
  • 《活著》一個民國富二代的後半生是中國人的痛
    她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卻沒有表現出一絲不滿,一如往常孝順公婆,細心服侍丈夫,撫育子女。她是典型的傳統女人。福貴年輕的前半生活著就是為了享樂,就是為了好玩。他氣嶽父,氣私塾先生,氣自己的父親,純粹是生活太優越,閒出來沒事幹,找樂子。福貴輸掉了全部家產,父親賣房子賣地,幫福貴還清了賭債,不久就去世了。土地和金錢沒有了,一家人從豪宅搬出來,住到破舊的茅草屋裡。
  • 《福貴》:福貴荒唐,家珍卻愛他一生,因他有珍貴的「赤子之心」
    文|若水《福貴》改編自餘華的《活著》,劉敏濤飾演家珍前些年看電視劇《當時的家珍身邊已有追求者,但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家珍對追她的潘少爺總是躲閃排斥,不來電。但看到福貴後,她頓時心生歡喜。不知不覺她的心向著純真無欺,綻放著燦爛的福貴偏離了。
  • 《活著》原著中那個困苦半生,仍許諾來世的女人
    在《活著》原著中,陳家珍即是兒媳,又是妻子,同時又是母親。如果在現代社會,恐怕很難找到家珍這樣的女性。夫家發達的時候,她逆來順受。夫家潦倒的時候,她不離不棄。她既能做有錢人家的少奶奶,也能當得了佃農的女人。她隨遇而安,並且滿足於生活中細微的幸福。家珍本是城裡米行老闆的女兒,她穿著月白色的旗袍,腳上的高跟鞋敲在石板路上,滴滴答答 像是在下雨。
  • 《活著》:一個小人物的故事,卻展示出了生命的偉大
    在福貴欠下巨額賭債,把房子都輸了以後,家珍並沒有離他而去,只是想著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的。福貴以前總是對她非打即罵,她也沒有記恨。一方面是天然性格所致,但另一方面我認為與封建社會對女性的思想禁錮也有很大關係,夫為妻綱為古代三綱五常之一,身處舊時代,家珍自然也免不了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對家庭完整的嚮往和對丈夫的依賴塑造了這樣一個典型舊時代婦女的形象。
  • 也許,只有你才能告訴我為什麼——活著
    活著就是死裡逃生國共內戰期間,福貴被國軍抓了壯丁,後又被共軍俘虜了,雖然算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但身子沒傷沒殘,連吃飯的傢伙——那箱皮影道具都沒丟失,還得到了一張參加過革命的證明。活著就是相夫教子家珍在影片中的出場是府上少爺的妻子,但丈夫好賭成性。她一直念念不忘的就是相夫教子,最初毅然帶著孩子離開福貴回娘家的原因並不是福貴敗光了家產,她那時還並不知道福貴賭博的輸贏,而是因為管不住丈夫和不想讓孩子學壞,在當時這個善良女人的腦子裡相夫教子就是她活著的責任所在,如果不能履行責任她就寧肯放棄。
  • 家珍被老丈人拉走了,還懷著富貴的孩子。富貴時時想著家珍
    「鳳霞,趕緊向龍老爺行禮」鳳霞學著福貴的樣子向龍二哈哈腰「是,龍老爺」福貴時常想著家珍,還有她肚子裡的孩子,家珍走後兩個多月,託人少來口信,說是生了,老丈人給取名叫有慶。「有慶姓什麼」「姓徐啊」母親扭著小腳匆匆去田裡告訴福貴,說著說著就哭了,福貴一聽家珍生了兒子,扔掉鋤頭就往城裡跑,跑了沒幾步停下了,我進城裡老丈人還不得把我打出來。「娘,你趕緊收拾收拾,去看家珍他們」母親一遍遍說去看家珍,可是過了幾天也沒有動靜,福貴有不好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