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餘華曾經憑藉《活著》於2004年3月榮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這部作品先後被改編成了電影和電視劇。出版多年,時至今日,仍然長盛不衰。
《活著》講述的故事其實很簡單,是大時代背景下一個小人物一生的辛酸苦辣。主人公福貴歷經了種種歷史風波和社會變革,就像一艘小船行進在驚濤駭浪之中,這輩子什麼風雨都見過了。
他的親人都比他先離開這個世界,最後只剩一頭牛和福貴相依為命,共度晚年。
我們讀《活著》,讀的是福貴的一生,讀的是他和家人之間的牽絆。其中,福貴的妻子家珍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女人。
從家珍的這一生可以感受到舊時代女性的一些悲哀。
福貴的人生經歷其實很豐富,從一個把妓女當馬騎的放蕩富二代,到一貧如洗的農民。
他經歷了從天堂到地獄的轉化,只是這其中的路無論如何曲折,妻子家珍對他都不離不棄,路的盡頭再黑暗,兩個人相互扶持總好過一個人單打獨鬥。
能娶到家珍,福貴是幸運的。
如今的時代是號召離婚自由,家珍的時代卻是號召離婚可恥。
縱然福貴在作為喜歡吃喝嫖賭的富二代之時,家珍對丈夫的行為仍然毫無怨言。
丈夫在外賭博多日不歸,已經懷孕七八個月的家珍便去賭場下跪,跪著求福貴回家。福貴的回應卻是對自己的妻子拳打腳踢,打的他都感覺乏味了,家珍這個倔強的女人仍然只要求他回家。
無奈之下的福貴只能給錢找了2個人把家珍架了出去,懷孕的妻子怎麼會比賭博更重要呢。
書看到這裡,不得不感嘆福貴真的渣到了極點,妻子走十幾裡的路來找丈夫回家,丈夫對孕妻卻是一頓暴打,誰又能忍受這樣的丈夫?
然而家珍可以忍受,當後來福貴問家珍當時恨他打她嗎?家珍只是輕輕地說了一句不恨。
舊時代的女人對於出嫁從夫這個思想實在是貫徹的過於狠了點。
家珍和福貴本來就不是自由戀愛的結果,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那一日,單身的福貴在路上看到了去讀夜校的家珍,家珍的美麗讓他決定要將家珍娶回家。
一個是米行老闆的女兒,一個是地主家的傻兒子,本也算得上是門當戶對。奈何婚後很長一段時間,福貴都不做人。
再漂亮的女人一旦娶回家了,也就成了擺設,家花哪有野花香呢。
然而家珍面對丈夫的出軌,只想著他能回家就好。正如後來福貴賭博輸掉了家裡的百畝良田,萬貫家產,家珍照樣會安慰丈夫:只要以後不賭博就行了。
家珍對福貴從不曾有過一句重話,從來都是溫言細語。
面對喜歡吃喝嫖賭的福貴,不離不棄的家珍對福貴是愛情嗎?
與其說是愛情,更多的是舊時代對女性的洗腦思想讓女人以為丈夫就是天,哪怕這天都要塌了,也不能逃離。
那個時代的女人從來都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即使嫁的丈夫不是人,這日子也要過下去。
家珍跟著福貴何曾過過幾天好日子,物質富裕的時候,丈夫卻又整日在外鬼混。丈夫洗心革面的時候,卻又是物質極度貧乏的時候。
辛苦一生,為福貴養育了2個兒女,一個女兒成了啞巴,後來難產死了,一個兒子被人抽血抽死了。
最後福貴和家珍兩人相依為命,家珍臨死前還想著下輩子和福貴繼續做夫妻。
這讓人不禁想到了《浮生六記》,芸娘跟著沈復後,一輩子窮困潦倒,顛沛流離,甚至生病都沒錢醫,她死之前卻希望和沈復來生再續前緣。
實事求是地說,不再吃喝嫖賭的福貴實在是比沈復好多了,至少福貴還懂得做個辛勤的農民,每日努力辛苦養家,然而還是讓人替家珍惋惜。
那個時代以及之前的時代,女子犧牲的都太多。
從女子不能離婚,不敢離婚,到如今自由離婚,時代一直都在進步。
縱然如此,也會有些一旦結了就很難離掉的婚。
像前段時間的新聞,長期被家暴的女子為了和丈夫離婚,不惜跳樓摔成了癱瘓。
女子最終如願離了婚,雖然這代價慘重了點,然而她覺得是值得的,她終於從這痛苦的婚姻中解脫了。
婚姻的好與壞之間,對於很多人來說影響的卻往往是一生。
家珍等來了浪子回頭,可現實中很多浪子不僅不回頭,還要打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