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難怪甄嬛會淪落甘露寺,竟是咎由自取,聽崔槿汐怎麼說?

2020-09-15 L娛音嫋嫋

導語:愛情裡最忌虛偽,不能以心換心真誠相待。真正相愛的兩顆心,彼此是會有感應的,這就是所謂的「心有靈犀」。

甄嬛被逼迫離開皇宮以後,卻哭天喊地,以一副受害人的姿態來博得人們的同情,自稱是「被辜負、被欺騙」白白付出了幾年的真情。然後把皇帝指責成一個虛情假意、涼薄冰冷的偽君子,自己卻是楚楚可憐的無辜受害者,事實真是這樣的嗎?

崔槿汐一番話揭開了事情的本來面目,其實,甄嬛並非無辜,在這場失敗的愛情裡,甄嬛才是那個「始作俑者。」

1、皇帝與甄嬛的愛情,從開始就是虛的

甄嬛與皇帝的愛情,從一開始就是虛的。甄嬛在入宮之前,就心系果郡王,曾經在神佛面前許願:「神靈保佑,不要讓信女選入皇宮,還是被皇帝撂牌子賜花吧。信女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

此刻的甄嬛,早已聞得果郡王風流雅名,內心裡已芳心暗許,不進宮或許還有機會,一旦進宮,可能永遠都沒機會了。所以,她暗暗祈禱:「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

這說明,她心中那個理想的配偶既不是皇帝,也不是溫實初

甄嬛進宮後曾對崔槿汐和浣碧說過,聽聞果郡王最擅長六藝……等等,這說明,甄嬛在進宮之前,就對果郡王傾慕已久、視作男神了。作為粉絲的甄嬛很喜歡搜集男神的各種信息資料,甚至深扒細掘。

皇帝在後宮花園裡第一次邂逅甄嬛的時候,謊稱自己是果郡王,甄嬛明知有詐卻故意不點破,與他將錯就錯的假戲真做下去。「果郡王」在經常有嬪妃活動的後宮花園裡亂溜達的事,根本就不可能發生。

果郡王偶爾進宮留宿,皇帝就會把他安排在遠離嬪妃住所的一座「孤島」上,四面環水,有去無回。甄嬛探望眉莊那次,果郡王就在湖中泛舟,正要去他夜宿的地方。

所以說,假如真是果郡王,不可能連隨從也不帶,就任由他一個人在後花園裡亂竄,嬪妃活動之所,乃是外男禁地。此人怎麼可能是果郡王呢?顯然是皇宮之主嘛。甄嬛卻選擇了「看透不說透,繼續做朋友」,可見心機之深。

2、崔槿汐一語道破甄嬛對皇帝的「真心」

原著原文中,崔槿汐曾在凌雲峰一語道破甄嬛對皇帝的「真情與真心。」

甄嬛與果郡王正式同居以後,自然是郎情妾意、柔情似水。崔槿汐看在眼裡,喜在心頭。有一日,果郡王因皇命到異地出差,甄嬛為了排解寂寞無聊,便撫琴弄曲,以「長相思」的泠泠七弦來寄託她的相思之苦。

槿汐日夕相伴在側,偶爾在聽琴時往香爐中添入一小塊香片,便有清香輕緩地逸出。如斯安寧的時光,槿汐輕聲道:「所謂神仙眷侶,奴婢此生只見過兩對,除了現在的王爺和娘子,只有當年的皇上和純元皇后。」

甄嬛愉悅微笑,明知她說的是自己和允禮,卻偏偏還要問一句:「槿汐你眼裡,什麼樣子才當得起神仙眷侶這四個字?」

她道:「娘子從前和皇上,絕對當不起神仙眷侶這四個字。」

甄嬛垂下眼瞼,神色便有些蕭索,道:「這個自然。」

崔槿汐道:「若論容貌氣度,皇上和娘子自然也算登對。當然王爺與娘子也是一對璧人。所謂神仙眷侶,外貌自然要郎才女貌,相益得彰,不能是無鹽配周郎、小喬嫁武大。然而僅僅形貌匹配是遠遠稱不上神仙眷侶的。」

槿汐娓娓道:「娘子知道是什麼緣故麼?奴婢旁觀者清,娘子對皇上,雖有真心,卻更多算計;皇上對娘子,也不能說是無情,但那情是虛的很了,若非這樣,娘子也不會到今日這步田地。

何況娘子和皇上之間,尊卑太明。不似與十七王,坦然相對、真心相待,無尊卑之分,無猜疑芥蒂,是彼此都用上了全副心思的,情趣心志也都是相投,這才算是神仙眷侶啊。」

看了吧,正所謂「旁觀者清」,甄嬛自以為聰明,其實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罷了。她言之鑿鑿對皇帝「一片痴心錯付」,實際上,她對皇帝從未付出過什麼真心。

崔槿汐說的明白:「雖然有幾分真心,但卻更多算計。」而對果郡王,甄嬛卻能放下戒備、放下心機,全身心投入。

這已經說明,甄嬛對皇上從來就沒有「痴心一片過」,而皇帝亦是拿她當替身,二人在愛情裡從來都沒有真正的交付過自我,無非是半斤對八兩。

正是甄嬛的自作聰明,精於算計,才被皇帝所警覺、厭惡,心生猜忌。正如崔槿汐所說:「若非這樣,娘子也不至於會落到這步田地。」這有點因果報應的意味哈?

相關焦點

  • 甄嬛傳:難怪崔槿汐會效忠甄嬛,你看當初提拔她的人是誰?
    哪怕甄嬛到天涯海角,她也要誓死追隨?1、權衡下的抉擇甄嬛要去甘露寺修行,崔槿汐原本可以不走的,但她卻義無反顧的選擇了追隨。僅僅因為她的忠心?其實,也不盡然。崔槿汐深切地明白:在宜修眼裡,自己亦是純元皇后的「餘孽」,她留在宮裡,宜修不會善待她的。
  • 甄嬛傳一一一為什麼說崔槿汐是甄嬛的忠僕?看她對甄嬛的三大貢獻
    浣碧、流朱和崔槿汐,只有崔槿汐陪甄嬛走到了最後,說她是忠僕,相信沒有人會反對!在裝病避寵的日子裡,才看出崔槿汐不是見異思遷之人,後來才慢慢與之交心。甄嬛小產後雖復寵卻不願侍寢,是崔槿汐提醒她「欲擒故縱的重點是擒而不是縱」,甄嬛才如夢初醒侍寢皇上。
  • 甄嬛傳:神秘莫測的崔槿汐,難道是太后與果郡王的雙面間諜?
    導語:《甄嬛傳》中的崔槿汐是個神秘莫測的人物,城府極深,沉穩練達,對宮中的一切陰謀都能洞若觀火,處變不驚。她的淡定從容讓人越來越覺得她的不簡單。總覺得崔槿汐一定有著不為人知的深層背景。2、崔槿汐開了一個不合時宜的玩笑,卻瞬間令人無限遐想來到甘露寺後,甄嬛也逐漸接受了現實,對崔槿汐道:&34;槿汐柔聲道:&34;
  • 《甄嬛傳》甄嬛從甘露寺回宮後,皇后為什麼不打胎了?
    《甄嬛傳》中甄嬛,甘露寺回宮,那可是風風火火,排場極大,皇上為了甄嬛能夠順利回宮,不惜直接將她抬旗,現在甄嬛腹中地孩子,是皇上最為看重又珍惜的。這些年,後宮但凡有了妃嬪懷孕,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理由流產,其背後的幕後黑手就是皇后。
  • 甄嬛傳:甄嬛已經對果郡王撕下面具,他卻偏要執迷不悟自尋死路
    導語:甄嬛早在甘露寺就已經對果郡王撕下自己「聖潔」的面具,而果郡王卻仍要自欺欺人。有句話叫做「好良言難勸該死的鬼」;還有一句話叫執迷不悟。而《甄嬛傳》中的果郡王就是這樣人。甄嬛在甘露寺接到果郡王的死訊後,忙不迭地與崔槿汐謀劃回宮。計劃一切順利、就在甄嬛準備回宮的時候,果郡王卻死而復生。而且成為迎接甄嬛回宮的冊封使。
  • 甄嬛傳:甄嬛在甘露寺懷孕,蘇培盛問了一句什麼?甄嬛臉都僵了
    導語:「甄嬛傳:甄嬛在甘露寺懷孕,蘇培盛問了一句什麼?甄嬛臉都僵了!」可是甘露寺實在是太苦了,宜修又唆使靜白折磨甄嬛,靜白幾次就差點把甄嬛給折磨死了,要不是果郡王幫襯著,可能雍正再也見不到甄嬛了。雍正有時候會跟蘇培盛說心裡話,就是因為蘇培盛了解他,還值得信任。雖然蘇培盛對槿汐有情,會格外優待槿汐的主子甄嬛,但該問的話都是這麼多年的老規矩了。蘇培盛自己沒想多,可不防甄嬛是在騙雍正啊,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
  • 甄嬛傳:難怪甄嬛不敢殺崔槿汐滅口,看崔槿汐在暴室說了什麼?
    所以,崔槿汐才被皇后出面制裁,並被關押到暴室之中。暴室那種地方,一般宮人不出三五個月便會被折磨、或勞累而死。崔槿汐便是鐵打的,也受不住那樣的磋磨,一旦供出甄嬛,那甄嬛全家人的腦袋都得搬家!甄嬛為她撩開蓬亂的頭髮,沉聲道:「槿汐,從前都是你勸我,如今換我勸你,死是最容易不過的事,一脖子吊上去也就完了。然而,若是這樣死了,不僅親者痛仇者快,更是為了別人死的,最不值得。」甄嬛霍然站起身,字字落如磐石,「以我們多年情分,你信我。」槿汐的眼神微微渙散,口中道:「奴婢相信,娘娘千金之軀,不必再來暴室看望奴婢了,奴婢自會保重。」
  • 甄嬛傳:皇帝在甘露寺寵幸甄嬛,卻差點成了甄嬛的刀下鬼
    導語:甄嬛在原著中淋漓盡致地演繹出了「最毒莫過婦人心」。深情款款地微笑下,卻暗暗伸出刀子,差點就把皇帝結果在甘露寺。而皇帝也險些成為身份最高貴的「武大郎。」>在甘露寺接到果郡王的死訊後,已經懷孕的甄嬛當機立斷決定回宮,並與崔槿汐詳細謀劃了一番。
  • 甄嬛傳:怪不得甄嬛沒膽殺槿汐滅口,看槿汐在暴室說了什麼事?
    甄嬛傳:槿汐被抓暴室,甄嬛拼死營救,只是因為兩人主僕情誼嗎?後宮之中難有真正的善良,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在甄嬛傳中甄嬛與崔槿汐之間十分貼切。從甄嬛入宮崔槿汐便是一路服侍甄嬛,之後甄嬛到甘露寺槿汐也是一路陪同,最後為了能夠幫助甄嬛成功地從甘露寺回到宮中,崔槿汐也是犧牲自己和當時皇帝身邊的大總管蘇培盛在一起。作為一個女人和一個太監一輩子在一起,崔槿汐的內心可謂是十分的崩潰,但是當時為了主子,也只能選擇這樣做,因為這是唯一逃脫甘露寺的機會,只能出此下策。
  • 甄嬛在甘露寺受苦時,槿汐為何甘願獻出自己給蘇培盛?答案很扎心
    導語:「甄嬛在甘露寺受苦時,槿汐為何甘願獻出自己給蘇培盛?答案很扎心」在甄嬛傳裡,甄嬛作為第一女主角,有許多貴人地幫助。崔槿汐對甄嬛的忠心,我們是知道的,崔槿汐作為宮裡的老人,不知道有多少妃子想要她。所以崔槿汐應該覺得,甄嬛穿錯衣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自己沒有想起來,及時提醒甄嬛。
  • 甄嬛傳一一一首領太監蘇培盛為什麼能得到宮女崔槿汐的全部身心?
    電視劇《甄嬛傳蘇培盛的心思崔槿汐不是不明白,但因為蘇培盛是太監,所以崔槿汐一直都沒有接受他。甄嬛入宮後,崔槿汐成了甄嬛的侍女。蘇培盛深知,只有甄嬛得寵,崔槿汐的日子才會好過。所以,他在皇上面前經常為甄嬛說好話。
  • 甄嬛傳:難怪甄嬛敢構陷皇后、將其扳倒,看皇帝對甄嬛說過什麼?
    導語:《甄嬛傳》的甄嬛能成功逆襲、扳倒後宮宜修,真的是歸功於她的精明睿智、手段高超嗎?其實不然,甄嬛也不過是借力打力罷了。若沒有皇帝的「暗中相助」,就憑甄嬛,一輩子都別想撼動宜修的地位。1、此一時彼一時,宜修與成為甄嬛的明敵在華妃當道時,皇帝是很維護宜修的,會為宜修主持公道,偶爾有嬪妃在背後議論宜修,皇帝便出言呵斥:「不許議論皇后。」因此,除了華妃,沒人敢對皇后不敬。
  • 甄嬛傳:難怪甄嬛想殺槿汐,你看甄嬛穿錯純元衣服時,槿汐啥表情
    甄嬛傳:難怪甄嬛想殺槿汐,你看甄嬛穿錯純元衣服時,槿汐啥表情?甄嬛傳中,崔槿汐可謂是甄嬛的心腹,畢竟她是宮裡的老人,對於很多事情都十分熟悉,再加上為人也是比較聰慧然而當崔瑾汐和蘇培盛的事情爆發之後,我們卻看到當時甄嬛其實本意是想殺了崔槿汐的,而之後看到局勢不對,因此才選擇救崔瑾汐,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甄嬛確實曾經是想殺了崔瑾汐。
  • 甄嬛傳:難怪眉莊從不質疑甄嬛的雙生子,你看她在甘露寺發現了啥
    甄嬛心頭大喜,幾乎還不敢相信會是眉莊,卻聽得採月道:「惠嬪來了。」甄嬛眼中一酸,身子卻盈盈拜下去,口中道:「貴嬪娘娘金安。」話還未說完,眉莊的手已經一把牢牢扶住她,眼中落下淚來,「嬛兒,是我不好,到如今才來看你。」兩人相對無言,只細細打量著彼此的身形容貌,是否別來無恙。
  • 甄嬛的馭人之道3:崔槿汐怎麼一步步成為甄嬛的心腹?
    今天這篇會具體分析崔槿汐是怎麼一步步成為甄嬛的心腹的?因為她已經意識到,甄嬛不管怎麼說都是一個涉世未深,從小在溫室裡長大的少女,如果直接用謀士的姿態向她進言,她可能會牴觸,但是如果從情感處找手,成為她的知心大姐姐,甄嬛就沒有那麼警惕性強。可以說,一開始甄嬛和崔槿汐的接觸,是崔槿汐掌握主動權。
  • 甄嬛傳:端妃一向穩重,為何要將醜事告訴甄嬛?難怪裝了多年的病
    導語:「甄嬛傳:端妃一向穩重,為何要將醜事告訴甄嬛?難怪裝了多年的病」甄嬛從甘露寺回來後,她就完全變了,以前也參加宮鬥,不過那時候是愛情至上,這次回來後,就單純是為了討債的。一開始是向宜修她們討嗎,在果郡王被雍正幹掉後,甄嬛的討債對象就又增加了一個,那就是雍正。所以在後來才會想著法子去氣死雍正。
  • 《甄嬛傳》葉瀾依和敬妃害過甄嬛,為何又重新對她效忠呢?
    《甄嬛傳》中,甄嬛回宮以後,頻頻遇險。敬妃與葉瀾依,一個唯恐甄嬛與她爭奪朧月的撫養權,於是將蘇培盛與崔槿汐一事捅給皇后,讓甄嬛遇到了一大險境。在甄嬛尚未去往甘露寺前,敬妃也曾給初入宮的甄嬛以善意的提醒,一個老好人般的存在。不過,在甄嬛重新回宮後,因皇后的刻意挑撥,敬妃最終給予了甄嬛一個重大的打擊。
  • 《甄嬛傳》:如果沒有這個人,甄嬛的下場或許跟餘答應一樣
    刷了不下6遍《甄嬛傳》,我越來越佩服崔槿汐。甄嬛能當上太后之位,要數功臣,崔槿汐必定首當其衝。她顏值、雙商在線,尤其在情商上,別說其他丫鬟,連甄嬛都比她遜色。正因為如此,甄嬛在很多爭寵大事上都要和崔槿汐商量,而往往關鍵事件上,崔槿汐都功不可沒。
  • 甄嬛傳:為幫甄嬛回宮,你看崔槿汐對蘇培盛做了什麼事,神助攻
    導語:大家都知道宮鬥劇最精彩的《甄嬛傳》,時隔多年,至今仍受許多人的喜愛與關注,為什麼呢?因為看點很高,值得推敲,今天小編就來講講甄嬛回宮這個細節,崔槿汐到底做了什麼事情?且聽我慢慢道來:甄嬛為何要回宮?都說自古帝王都無情,從甄嬛心灰意冷決定離開皇宮那一刻,她便對這句話有深切體會,若不是有難言之隱又怎會回到那深不可測、殺人於無形的宮殿。
  • 甄嬛傳:難怪滴血驗親時,為何莫言敢出面為甄嬛作證
    《甄嬛傳》中的莫言師太竟然敢在皇后發動的「滴血驗親」上出面作證,即刻推翻皇后的陰謀,不管是真是假,她是有多大的膽子,難道就不怕皇后事後打擊報復嗎?她哪裡來的這麼大勇氣和底氣?」甄嬛在甘露寺受靜白等人的欺負時,莫言曾仗義執言,並且在甄嬛最需要紅糖的時候,給甄嬛淘換了兩斤救命的紅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