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奶奶的故事 014  小心:半歲內小兒感冒痰多不發燒

2020-09-24 中醫小魚


(本文僅供學習、參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劑,須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借鑑、應用。)


這是發生在二00二年的一件事,可能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我奶奶說,某省立醫院裡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


一對夫妻,他們的兒子是8月份出生的,一直發育很好,長得很胖,很可愛,才二個多月就嘰哩哇啦地學習說話,全家人都非常地高興,可是到了這年的12月中旬的時候,兒子有一天不怎麼興奮,愛哭,象是生了病。但小兒既沒有發燒,也沒有什麼異常的反應,所以沒有注意。


可是,到第二天的夜晚九點,小兒突然象是閉住了氣一樣地直抽,嚇死了他們和保姆,他們立刻叫了救護車,直奔省城最好的省立醫院,到了那裡,儘管他們心急火燎,但那些急診科的人卻象是沒事兒一樣。不一會,小兒又抽了起來,沒有人管也沒人問,他們夫妻問那些急診醫生,醫生說現在只能等,等天亮了上班了,再找專家看看。


整個晚上那對夫妻都就在那兒等呀等。直等到早晨了,丈夫趕緊去掛了一個專家急診號兒,直等到上午九點半,才好不容易見到了「專家」,那專家只是簡單地問了問情況,就開了住院單,讓住院,也不說什麼病,就叫趕快交錢住院。交了錢住了院,還是等,接著是各種各樣的檢查。



上午11點半,小兒正在做腦電圖的時候,又抽了起來,她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了,怕極了。可那些醫生還是象機器人兒一般,象什麼事兒也沒有發生,繼續折騰和檢查。


正在這時,幸虧小兒的姑夫來了,他姑夫也是一個基層的醫生,問了問情況,說「不用這檢查那檢查了,再這麼折騰就沒命了。我看是感冒,還是當感冒治吧。六個月以內的小兒感冒是不會發燒的,就是痰很多。痰很多就是個判斷的依據。現在就是痰堵住氣管,導致閉氣,才抽搐的,很危險。」


那醫院的醫生卻說:「主治醫生宋主任懷疑是小兒癲癇,讓檢查的,這些檢查的項目都是宋主任開的,沒有確診怎麼能治?要治也要去找宋主任。」正在爭論時,小兒又抽起來了,臉閉得發紫。


小兒的姑父說,「是感冒,這種小兒感冒就會有很多的痰,現在是痰堵住了氣管,很危險,趕快將孩子身子側著放在床上躺著,讓痰流出來,不然非常危險。」大家立刻這麼做,小兒的姑父又用手輕拍孩子的後背,痰從小兒的嘴中流了出來,流了很多,不一會,小兒氣順了,立刻好了起來。


這一次危險過後,小兒的父母就跟小兒的姑父議論怎麼辦,小兒的姑父說,不能信他們這樣亂來,再亂來孩子就危險了。


正說時,旁邊的一個四十多歲的婦女說,「前天剛死了一個8歲多的男孩子,是肥東來的,來時還好好的,也是這檢查那檢查的,結果死了,小孩的父母都哭死過去了。


聽這個婦女這麼一說,孩子的父母就堅持不再檢查,就聽小兒姑父的,要求按照病毒感冒來治。更讓他們氣憤和可笑的是,上午那個主治醫生宋主任帶著幾個年輕的醫生來了,聽說都是他帶的研究生,對著小兒還在說:「這個小兒是患的小兒癲癇病,要問一問他的家族有沒有遺傳史。」小兒的姑父聽了,心內發出冷笑,心想,這還是x城最好最大的省立醫院,不是治病而是坑人啊。


小兒的姑父堅持讓醫院按照病毒感冒治療,幾天後,小兒就好了,順利地出了院。



後來,醫院裡回憶起好幾起類似的病例,就進行了研究,發現六個月以內的小兒感冒之後,只增加大量的痰液分泌,卻沒有一般的發燒症狀,再想起以前就是因為當做幼兒癲癇來治,耽誤了病情,死了好幾個小兒。

(註:這個案例給我們的啟發,是要考慮到孩子會有不發燒但是痰多這種情況。比如望診、聽診肯定是能看出來的。所以說故事就只是故事,合理性經不起推敲。一個科室那麼多醫生,不可能都不聽診。建議在該聽醫生專業意見時候,不要自作主張。認為有各種可能可以跟醫生提示探討)

奶奶說,這個教訓難道不大嗎?醫生是要講人道的。不能死搬教條,死扣書本。做為醫生,要有基本的醫德和人文關懷,對疾病要有基於自己的實踐的基本的判斷,不能只依賴檢查儀器。


今天居然還有一個博友來我博客批評我是外行挺中醫,說檢查最重要,只要判斷清楚了是什麼病,誰都能治,翻醫學書就是了,說醫案和方子不重要,臨床經驗不重要,醫生對疾病可以沒有基本的判斷能力,因為醫院裡有很多的檢查設備,只要靠這些檢查設備慢慢將病查清楚,翻書就可以知道該吃什麼藥。意思說這才是科學的,這才是西醫的先進性。看到這樣的西醫的評論,我真地想笑啊,是恥笑和冷笑,笑這樣失敗的醫院和醫學!居然培養了這樣的專家和學者!


我想問這個西醫生一個基本的問題:你說是救命要緊還是檢查要緊,如果一個醫生連個基本的對疾病的判斷能力都沒有,他還是一個合格的醫生嗎?所以啊,如果醫院裡都是一些這樣的連對疾病的基本判斷能力都沒有的醫生、專家、教授,還帶著研究生,都帶出一些只知道依賴一堆儀器的醫生,到底是幸還是不幸呢?


相關焦點

  •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 01 出身望族獨愛中醫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 01 出身望族獨愛中醫老來很健康奶奶今年已經八十六歲,一九二六年出生,屬虎。奶奶現在依然健康硬朗,看起來不象八十多歲的老太太,倒象是六十歲不到的人,一頭烏髮,讓人不敢相信。奶奶也曾經根據爺爺不同歲數的體質,為爺爺配過幾種中藥長壽保健酒,爺爺是天天中午吃飯時喝一小杯,五十歲開始,從未間斷,所以爺爺直到九十多歲時,身板兒也還非常硬朗,儘管頭髮稀疏,但卻不白,極少生病。
  •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 02氣質高貴充滿仁心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 02氣質高貴充滿仁心氣質高貴很多人都說我們叔伯幾個家的女孩子氣質好,皮膚好,各方面都非常優秀,都是遺傳了奶奶的大家之氣和奶奶的好皮膚奶奶不單單是長得漂亮,氣質高貴,舉止優雅,更重要的是,在我們周圍,奶奶就是活佛啊。她成天總笑眯眯地,誰家有個頭痛腦熱的,奶奶總有辦法解決。
  • 居家隔離卻意外感冒了
    李聰說:「蘇陽,你媽溫州那邊新冠肺炎病例多,我們還是小心點,你開了三個小時的車,洗個澡再休息吧。幸好果果年前去了奶奶那,我安心多了。」提到了果果,蘇陽神色緩和了,她掏手機給兒子發微信,說這病毒太厲害,讓他再在奶奶家住上半個月,到時會接他回家。果果和堂哥遊戲玩得正酣,點著頭答應了。蘇陽拿起包進了小房間,本來這個房間給婆婆過年來住準備的,現在自己用上了。
  • 老中醫[故事]
    老中醫身材清瘦挺拔,面色紅潤,耳清目明,寫診單從不戴眼鏡。給病人把脈的過程中,問的第一句話往往是:「你多大年齡?」 在病人回答之後,老中醫每每自我介紹:「我今年58。」病人通常會一愣,因為面前的老中醫儘管精神矍鑠仙風道骨,但鬚髮皆白,顯然不僅58。看病人迷惑,老中醫呵呵一笑,又加上一句:「倒過來,」 病人恍然大悟,原來是85!同樣的數字,位置一顛倒,卻令人肅然起敬——老人狀態太好,根本不像這把年紀!遂趕忙請教如何養生。
  • 感冒連載之六(附加篇):墊塊毛巾防感冒
    年輕的父母們經常被小孩子感冒弄得焦頭爛額,門診有位患者提起兒子感冒,稱一個月去兩次兒童醫院很正常,單位領導知道他兒子的情況,一般都不為難,但他自己覺得請假請到都不好意思開口了,言辭中也頗以為兒子體質差,容易感冒,非常擔心。我當時就勸他不要太過緊張,要相信孩子的抵抗力,並建議他,每次在幼兒園接孩子時,往孩子後背墊一塊幹毛巾試試看。
  • 小說:女童3歲還不會走路,母親帶去醫院檢查,檢查結果讓全家崩潰
    「還好,現在已經不哭了,都怪我媽太粗心了,沒看好然然。你自己上班不要分神,注意安全。」丈夫立即寬慰焦慮的妻子,害怕她因為分神而耽誤了工作。唐佳瀅一名流水線上的工人,工作起來要注意力集中,不然工廠機器很容易傷到手腳,去年就有個同事手被切碎了。「嗯,我會的。」唐佳瀅說完便匆匆掛了。
  • 民間老中醫
    前幾天去看了一位老中醫,因為我們去得有點早,老人還沒開門,我們就在門前的小路上等著。六點多一點的時候,是奶奶開的大門。走進屋子,只見屋梁西邊的位置掛著一隻鳥籠,屋內陳設很有時代特色,屋梁上懸掛著的紅布,應該是這所房子在新砌時,上梁掛上去的那種表示新居落成賀喜用的。老式的家常柜上有先輩們的照片。
  • 我奶奶的後半生
    每個故事的開始都是這樣說,我出生在一個很普通的家庭裡......同樣,我也不例外。爺爺是位村醫,性格剛正不阿,為人樂善好施,就是脾氣不太好。由於那時候家裡生活條件也不是很好,爺爺有病也是扛著,因為他心裡清楚,自己的病是治不好的,所以……在我三歲那年,我的爺爺沒能扛過那個冬天。世間就是這樣,留下的那個人永遠是最痛苦的,似乎離去的那個人已經得到了解脫……顯而易見,留下的奶奶獨自煢煢。
  • 民間故事:為什麼我調皮,媽媽要罵你?奶奶:因為這個家,我最小
    老而悲,他們越老越活得小心,越老越活得卑微。不是危言聳聽,小時候嚴厲的父親母親,現在呢?哪一次不是在你的埋怨下賠笑臉,哪一次不是看你臉色行事?她叫蓮秀,一個守了50多年寡的老奶奶。老人吃了很多苦,好不容易拉扯大兒子,幾天福沒享,又成了農村裡的留守老人。
  • 一位老中醫的故事
    一天中午,一位臉色紅潤,精神矍鑠約六十多歲的老人斜躺在玉米杆上曬太陽,我便走過去坐下來與老人攀談起來。一問方知老人已經八十多歲了,家就在旁邊。老人說自已原是鄉衛生院郎中,退休多年,最擅長扎針治了腸結病(腸梗阻),一針見效。其實,現在這種病不多見了,過去由於生活條件差,人們吃糠咽菜,腸梗阻是常見病,處理不及時往往會要人性命。遇到這種情況,老人馬上施針,即刻見效。說起學醫,頗具傳奇。
  • 一個普通的感冒,差點毀了我的容,現在的醫生還能相信嗎?
    時間倒回6年前的冬天,我很不爭氣的又感冒了,還發燒,因為我僅有的一次發燒感冒是吃藥好的,其他時候,我必須打針才能好。那個冬天,因為我在外工作,沒法回家,同事兼室友看我生病太難受,就推薦了她感冒發燒常用的藥,想著我沒有更好的選擇,我就接受了建議,隨後,她就陪我去附近藥房買吃吃藥。
  • 人倒黴的時候能有多倒黴,小小的感冒,差點給我毀了容
    時間倒回6年前的冬天,我很不爭氣的又感冒了,還發燒,因為我僅有的一次發燒感冒是吃藥好的,其他時候,我必須打針才能好。那個冬天,因為我在外工作,沒法回家,同事兼室友看我生病太難受,就推薦了她感冒發燒常用的藥,想著我沒有更好的選擇,我就接受了建議,隨後,她就陪我去附近藥房買吃吃藥。
  • 可怕的噪音,我想靜靜(李奶奶說小兒驚嚇)
    尤其那個電鑽牆壁刺耳的聲音,嗚……大人聽了都會很不舒服,孩子通常下一大跳!有次孩子驚醒,抱緊大人一陣猛哭,最嚴重的一次哭了半個多小時!跟隔壁人員交涉後,人家很配合,基本按照規定的時間去工作了,有時要大動作用時候會先說一下,抱著孩子好出去!有時外面下雨,完全避免還是不能夠。所以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他們全家不可避免的飽受噪音之苦!當然影響最大的是孩子!
  • 民間故事:老人彌留之際,不願走,叔叔:墳不對,媽不願意在那
    基本上不認識老伴,不認識兒女,甚至所有人都不認識,嘴裡念叨的都是過去的事情。但是如果某一天,突然清醒,念叨著所有人名字,直到最後一個人到達,那麼老人這個時候準會走,大家都說這是迴光返照。可是偏不早偏不晚,為什麼最後那個人一出現老人就不行了呢?難道人臨死之前真的能有預感嗎?這不是瞎猜測,看完今天的故事你就明白了。
  • 老公發燒的十八個小時
    奶奶告訴他,爸爸上班,媽媽在做事情。他玩一陣子就要來找爸爸媽媽,仿佛也知道爸爸在家,說著我們在忙,他也就很乖地不進來。老媽做晚飯,我猶豫了下,還是出去陪寶寶。家人都沒有來阻止。我們心照不宣。仿佛不覺得這有風險,或者其實如果真的有事,大家肯定也都綁在一起的。老公晚飯還是吃了點粥。體溫已經是37度7。三十七度七老爸說,降了就好降了就好,佛祖保佑只是感冒,沒把全家人搭進去。
  • 我的故事,真人真事(2)
    今天是更新第二天,感謝大家一起聆聽我的故事,我沒有特好文採,寫的是我的真實故事!1988年9月8日,我滿月了,媽媽在擔心害怕中度過一個月,媽媽常說,如果有一個晚上我沒有哭,就害怕我是不是已經走了,睡覺都是握著我的小手度過每一個夜晚,滿️的我體重比家裡的貓還輕,4斤不到。
  •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 020 奶奶學貫中西,為何獨愛中醫
    我曾經問奶奶自己也學過西醫,而且也有相當的臨床經驗和較高的醫術,為什麼還如此推崇中醫?奶奶說:「這是由治療實踐引起來的。那還是一九五一年韓戰正進行得火熱的時候,我被派往東北去參加搶救傷員的工作,有一個十九歲小夥子因為腳受傷而導致大面積的潰瘍,看著嚇人,我負責清創包紮和協助主治醫生工作。
  • 故事:小心!她是託
    某年某月某日,在省城的一所醫院內。「誒,小夥子,你好,你幫我看看現在是幾點了,我忘帶手機了,要是快到中午,我就不排隊了,下午再來,反正離得也近,中午接我孫子去。」後面的大嬸拍了拍蔣小鋒客氣的問道。「哦哦,現在十點一刻了。」蔣小鋒掏出手機看了看答道。「啊,謝謝啊,小夥子,看樣子還來得急,其實我就是來開點藥,這藥外面的藥店大都買不到,你們是看啥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