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佳人》:紅玫瑰與白玫瑰

2020-08-20 浮雲齊

導讀:作為美國作家瑪格麗特Ÿ·米歇爾的唯一一部作品,南部種植園的全貌、戰爭時期的殘酷和戰後重建中兩種文明的衝突同步在這部鴻篇巨製中徐徐展開。奧哈拉家絢爛如紅玫瑰的大小姐斯嘉麗愛上了威爾克斯家的翩翩公子艾希禮,艾希禮卻與漢密爾頓家溫婉如白玫瑰的表妹梅蘭妮兩心相惜。所有人都對斯嘉麗嗤之以鼻,只有善良的梅蘭妮真心相待,在南北亂世的戰火之中,姑嫂二人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脊梁。本文針對原著,結合這對「情敵」的性情和在文明喪亂下的成長,對兩位女性的堅韌進行解讀。


這是一對了不起的「情敵」,焦土下開出的玫瑰。



  • 紅玫瑰:斯嘉麗·奧哈拉,生命的堅韌,亂世消磨的女兒心腸

曾經是美貌和桀驁,而今更添加了堅韌與剛強。獨立支撐家庭數年,斯嘉麗·奧哈拉,早就沒有了從前單純的兒女心腸。細心呵護的雙手下地摘起了棉花,挑選舞衣的眼睛明亮地在帳本上遊蕩,她做起了生意,開起了工廠,調情的語氣換做了談判的坦蕩。



「斯嘉麗·奧哈拉其實長得並不美。」

她是誰?她來自一個什麼樣的家庭?為什麼翻開這本大部頭的不同階段,她的境遇和性情都仿佛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這個問題在這本書的第二章由女主人公自己提出,她始終不明白她的父親怎麼會娶上她的母親這樣的女人,兩個人不論是出身、性情還是教養都差得太多。作者用插敘的手法介紹了母親埃倫的身世,她的法式溫和與優雅,而十五歲那年作風大膽的堂兄菲利普Ÿ羅比亞爾的離去帶走了她所有的熱情,留給斯嘉麗父親的,只剩下一個溫和的軀殼。

埃倫直到臨死之前叫的仍然是她深愛的表兄的名字,其實,這母女倆,是一樣的人

直到「情敵」梅蘭妮逝去的那一天,斯嘉麗才從她對艾希禮沒有來源的痴迷中幡然醒悟。她記得他站在那兒抬眼望著她的模樣,「太陽把他的金髮照得亮晃晃,像是帶了一頂銀光燦爛的帽子」。只因為在人海中看了你一樣,今生就無法忘卻你的容顏。也許她也曾經在佛前求了五百年,在今生換來了一個擦肩,她就這樣,輕易把他十分之一的喜歡當成了愛,他卻並沒有聽到他在出徵前擁吻梅蘭妮的時候,她在窗後含淚呢喃的聲音。

她是整個縣裡最美的女孩,她是一朵嬌豔的紅玫瑰。她偏執、任性,生活在自己一廂情願的單戀中無法自拔。有些人不喜歡她的性格,但其實性格無所謂好壞,好壞僅僅在於人對自己性格的使用。我們說,名著之所以偉大,很大程度上,其中一個因素就是人物性格的豐滿和立體。她曾經是只知道漂亮衣服、舞會和愛情的小女孩,但在戰火燎原的亞特蘭大,佩蒂姑媽逃之夭夭,是斯嘉麗留下來照顧待產的梅蘭妮和她的孩子;在食不果腹的塔拉,是斯嘉麗走出去尋找全家人的夥食;在兵匪的掠奪中,是斯嘉麗勇敢地開槍保護了家人和奴隸;在即將被曾經的監工公報私仇打擊報復以致流落街頭的時候,還是斯嘉麗,用一場沒有情愛的婚姻,保住了所有人賴以生存的家園。

從小我的角度,她是有著眾多缺點的女孩;可從大我的角度,她比這個故事裡的大多數人都要勇敢。毫無疑問,母親給了斯嘉麗驚豔的容顏,可她骨子裡對於土地的依戀,卻完完全全來源於父親的愛爾蘭血脈。知道母親死訊夜裡,是白蘭地給了她化解悲痛的力量;無望守護著家園仿佛被天地所棄的上天無路下地無門中,是一把紅土給了她重拾希望的念想。這是愛爾蘭人的粗野,也是愛爾蘭人,對於故裡的眷戀。

這份對家的眷戀支撐著她在接連失去兩任丈夫,失去母親,失去過往的一切依靠過後,用年輕的肩膀,支撐起了整個家庭的脊梁。曾經是美貌和桀驁,而今更添加了堅韌與剛強。獨立支撐家庭數年,斯嘉麗奧哈拉,早就沒有了從前單純的兒女心腸。細心呵護的雙手下地摘起了棉花,挑選舞衣的眼睛明亮地在帳本上遊蕩,她做起了生意,開起了工廠,調情的語氣換做了談判的坦蕩。這哪裡還有從前那個嬌生慣養的大小姐的模樣?

那個精明的瑞特深深地愛上了她。

與艾希禮形成鮮明對照,他務實、市儈,所有的一切都計算得恰到好處。也許他這一生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對斯嘉麗的愛。那頂特特從巴黎帶回來的漂亮禮帽,那個刻意「順便」幫她贖回來的婚戒,還有那支指名道姓非要和她跳才同意捐款的舞……這個人雖然世故,但對她確是真心。他像她,她也像他。從第一眼看見就像,就喜歡。他以他閱盡滄桑的眼光看透她的一切,卻又心甘情願地包容著她的一切,直到忍無可忍地看著先後兩個男人在斯嘉麗身邊來來去去,他終於決定把她的名字,冠以他的家姓。而斯嘉麗也在瑞特的羽翼之下,繼續成長。

勇氣,是一種自我恢復的能力,是一種勃勃生機和堅韌不息。暗夜中熔爐的火焰在跳躍,在不被人注意的莊園裡,這復生之光照亮了土地裡的花和瓣,照亮了斷壁之下的殘破不堪。



  • 白玫瑰:梅蘭妮-漢密爾頓,精神的強大,世事紛擾,滅不了的慈悲心腸

活得簡單,活得自由,自信而勇敢。血脈裡有足夠的熱度,用發自內心的歡笑融洽圍坐時光,她的一生過得安逸而坦蕩。

斯嘉麗比書裡的很多男人都要勇敢和果斷,除了梅蘭妮,那個她曾用一生憎恨、卻也是她成長道路上最堅強支持的女人。

若說斯嘉麗的勇敢,是面對生活的堅毅;那麼梅蘭妮的勇敢,就在於她善良的內心: 她是一個真正的基督徒,她像白玫瑰一樣聖潔和高貴,她用最美好的眼光看待一切,看待整個世界。

喬治亞的驕陽下,是產後虛弱的梅蘭妮跟著斯嘉麗一起下到田地裡摘取棉花,這是黑媽媽這樣所謂「有頭有臉」的黑人奴隸都不屑於操勞的活計;殺死士兵的瞬間,是梅蘭妮穩重而淡定地攔住了驚慌失措的妹妹和孩子,這曾經是一個連產檢都膽怯的女人。比起她的丈夫艾希禮,那個在戰爭中戰鬥卻因為看得太過通透而顯得悲觀的青年,梅蘭妮用自己堅韌的兼愛,搭建了自己從舊時代到新時代從容過渡的橋梁。

她的艾希禮喜歡歌劇、喜歡繪畫,這個男人並沒有什麼錯誤,不過是這個家族可能並不適合生活在勃勃生機的美國。他是屬於歐洲傳統貴族的。騎馬、打牌,他能做好縣裡所有男人感興趣的一切,卻並不熱衷於此。他與斯嘉麗的相遇是一場美麗的錯誤,常日無事之人最熱衷於以訛傳訛,斯嘉麗的痴情也令他相當困擾,但當斷不斷,同樣是一種辜負。但他何其有幸,有一賢內助作為支撐。

作為艾希禮明媒正娶的妻,面對斯嘉麗對丈夫剪不斷理還亂的痴迷,她本該當作情敵一般防範和警惕的。但她沒有。活得簡單,活得自由。我想這是她的寬容,也是她發自內心的自信與強大。辦公室裡純粹的懷念擁抱被視作把柄,梅蘭妮堅定地選擇了對兄嫂和丈夫的信任,這份信任保全的不僅僅是斯嘉麗和艾希禮的顏面,更是她自己的信心。她信任斯嘉麗,也信任艾希禮,哪怕在斯嘉麗像黑媽媽說的「像一隻蜘蛛一樣趴在亞特蘭大等待艾希禮先生」的時候,她沒有胡思亂想,把照顧兄長的遺孀當作是自己的畢生的職責。血脈裡有足夠的熱度,用發自內心的歡笑融洽圍坐時光,她的一生過得安逸而坦蕩。

心靈的強大是自足的,如果你的心靈足夠豐富,那麼即便在最單調的環境中,也能自得其樂;如果你的心靈足夠高貴,那麼即便遭遇最為悲慘的苦難,你仍能自強不息。梅蘭妮-漢密爾頓,世事紛擾改變不了的純粹內心,時代變遷掩蓋不住的兼愛心腸。她的愛,讓身邊的人一同穩重和成長。



一種曾經輝煌的文明在時代的衝擊之中遠去,戰爭的結果無情地嘲弄著南部的莊園,滿地的廢墟哭訴著消亡的生命。斯嘉麗護了梅蘭妮的命,梅蘭妮護著斯嘉麗的心。多少人一蹶不振,多少人銷聲匿跡,她們卻帶著自己的色彩怒放,這一對「情敵」,卻在戰亂中,愈發堅強而親密。

命運對勇士低語,你無法抵禦風暴;勇士低聲回應,我就是風暴!



浮雲齊:從事風險評估的文學經濟雙學位畢業生,愛好歷史、舞蹈和旅行。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散漫與疏狂。


相關焦點

  • 《風聲》深度解析(一):紅玫瑰與白玫瑰
    ——李寧玉紅白玫瑰編者按:顧曉夢和李寧玉,前者妖豔,後者冷豔,像極了紅玫瑰與白玫瑰!這對亂世佳人相愛相殺,從明哲保身,到試探翻牌,再到翻臉和好、來不及訴衷腸,最後受盡酷刑、陰陽兩隔、深深震撼,上演了一對親密姐妹花的愛恨情仇故事!
  • 《紅玫瑰與白玫瑰》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張愛玲的中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講述了一個男人佟振保與生命中的兩個女人的情感故事。
  • 《紅玫瑰與白玫瑰》:最怕捨不得白玫瑰的愛,又想招惹紅玫瑰的情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在小說《白玫瑰與紅玫瑰》裡,男主人公佟振寶道出了所有男人的心聲:他想要一個聖潔的妻,同時又想要一個熱烈的情婦。
  • 《紅玫瑰與白玫瑰》:不只是硃砂痣與白月光
    說到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大家都知道那句話:「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 《紅玫瑰與白玫瑰》:愛到底是好的
    ,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久而久之,白的成了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的一粒硃砂痣。那時候覺得可恨,男人真是貪心的動物。而等到讀過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後,接觸到男主角振保和他生命中兩個女人:紅玫瑰嬌蕊和白玫瑰煙鸝。
  • 經典《亂世佳人》:解析為什麼男人更偏愛「斯嘉麗」這樣的女人?
    文:美楠前言:電影《亂世佳人她就像是一朵紅玫瑰,嬌豔而帶刺,迷人而自有風情。擁有獨特個性會更加分——斯嘉麗與梅蘭妮性格對比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一朵是嬌豔熱烈的紅玫瑰,一朵是清新淡雅的白玫瑰。就算不曾擁有,在心中也會有這兩種風格的影子。《亂世佳人》中,斯嘉麗毫無疑問是紅玫瑰。如此,就不得不提梅蘭妮這朵白玫瑰。梅蘭妮在電影中,簡直就是「聖母」一般的存在。
  • 《紅玫瑰與白玫瑰》:振保與白玫瑰相愛嗎?以下告訴我們答案
    振保的生命裡有兩個女人,他說一個是他的白玫瑰,一個是他的紅玫瑰。一個是聖潔的妻,一個是熱烈的情婦——普通人向來是這樣把節烈兩個字分開來講的。《紅玫瑰與白玫瑰》中,張愛玲筆下的振保骨子裡是一個傳統的人,但是傳統的思想之下,也壓抑著他嚮往愛情的心。那些熱烈的女子總是容易讓人心動,就如同曾與振保有過一段感情的嬌蕊。
  • 《紅玫瑰與白玫瑰》:振保為何不娶紅玫瑰?以下幾點告訴我們答案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34;;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這是張愛玲在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中的一段話。振保的身邊就曾出現過紅玫瑰與白玫瑰,而他卻選擇娶白玫瑰煙驪為妻,與紅玫瑰王嬌蕊斷絕了聯繫。小說中的煙驪和王嬌蕊顯然是性格迥異的兩種人,振保對煙驪的愛顯然比不上王嬌蕊,那麼,為什麼振保還會選擇娶煙驪呢?
  • 《紅玫瑰與白玫瑰》:愛情的選擇,從來沒有對錯
    《紅玫瑰與白玫瑰》便是她筆下這麼一個故事,寫出了一部分人那種「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或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的」那種心情。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的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身上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粒硃砂痣。」小說裡的男主振保,他擁有三段感情,一個是真正的玫瑰,是他心裡最聖潔的;一個是他的情婦,屬於紅玫瑰;還有一個是他的妻子,一朵白玫瑰。1.玫瑰男主人公振保是清白人家出身,也就是幾代農民,並不富裕。
  • 《紅玫瑰與白玫瑰》:當愛情遇到婚姻,紅玫瑰也會變蚊子血
    電影《紅玫瑰與白玫瑰》,來自女作家張愛玲一部有關婚姻的言志小說,是張愛玲諸多作品中一部廣為流傳的一部中篇小說。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電影《紅玫瑰與白玫瑰》,去感受那愛恨情仇背後的悲涼與無奈。想起自己與妻子的種種悲涼,他決定重建自己的人設,做回昔日留洋時柳下惠的樣子,重拾人性中的光輝品質……二、婚姻的真諦是珍惜,反之無論娶了白玫瑰還是紅玫瑰,其結果都是一樣的影片中有段經典臺詞,詮釋了步入婚姻殿堂內男女之愛的生活真相: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玫瑰就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
  • 《紅玫瑰與白玫瑰》:寡淡無趣的女人,怎麼能在婚姻中獲取幸福?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粘的一粒白飯,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這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一段話,成了《紅玫瑰與白玫瑰》這部小說的點睛之筆,把小說中的主人公佟振保與兩朵玫瑰之間的心糾道述的清晰可見。
  • 從《紅玫瑰與白玫瑰中》看比較分析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張愛玲的這句話至今仍被提起,我想是代表廣大戀愛中女孩的心聲:男人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的渣男。  在這裡,我不想為男人辯解,也不想討論感情中那些老套的「靈與欲」的問題,只想談談那能影響選擇的比較分析。
  • 《紅玫瑰與白玫瑰》:一個普通男人的心靈成長史
    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名字特別女性化,加上那些膾炙人口的對於女人的描述,容易讓人認為這是一部書寫女性情感與命運的作品。然而這篇小說最重要的角色是一個名叫佟振保的男人,寫的也是一個男人的心靈成長史。
  • 《紅玫瑰與白玫瑰》:婚姻的本質,擁有的有恃無恐,失去的在騷動
    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講述了一個花心男人的故事,其實也揭示了婚姻的本質:擁有的便有恃無恐,失去的永遠在騷動。王爾德說:世間只有兩個悲劇:一個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另一個是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也許這就是人性。
  • 《紅玫瑰與白玫瑰》: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張愛玲於《紅玫瑰與白玫瑰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而王嬌蕊和夢煙鸝,就是佟振保的紅玫瑰跟白玫瑰。一個熱情似火,嬌憨明媚!一個知書達理,溫婉賢淑!
  • 《紅玫瑰與白玫瑰》:精雕細琢男人靈魂的兩面——膽小鬼和真暴君
    ——《紅玫瑰與白玫瑰》他常用玫瑰來比喻他的所有情人,因為他第一個情人——就是他躲開了的女同學,名字叫做「玫瑰」。此後,他經歷的戀情都走了同一個模式,就是偷偷溜走。因為她們都是長著刺、令他恐懼的玫瑰。這個男人,就是電影《紅玫瑰與白玫瑰》中的男主角——佟振保。
  • 《紅玫瑰與白玫瑰》男人在愛情與婚姻的選擇中,女人永遠是犧牲品
    01在張愛玲的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中,開篇也有一段很經典的話。也許每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我想,這紅玫瑰和白玫瑰就是男人心目中不同溫度的愛人吧。張愛玲通過描寫普通人的生活,用犀利的文筆,寫出了世俗男女之間的庸俗瑣碎以及豐富深刻的人性,裡面的人物是自私的。
  •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匹配的愛能是一段關係長久的保障
    以前看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看的是熱鬧,多是一種旁觀者的心態,看她剖析男人在紅玫瑰還是白玫瑰之間做選擇的微妙心理。重讀這本小說,對於男人的紅玫瑰與白玫瑰情結的理解還是沒有變。大抵這世上的男人都希望娶一個聖潔的妻子,再擁有一個或者多個紅玫瑰般熱烈的情人。再看這本書也更明白相愛容易,相守不易。正如書中所講: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34;;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 《紅玫瑰與白玫瑰》情人和妻子能同時擁有嗎?婚姻的真諦是什麼?
    《紅玫瑰與白玫瑰》是張愛玲諸多作品中一部廣為流傳的中篇小說,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普通人的心理與情結, 展現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人們的情感、婚姻生活。,一個是他的紅玫瑰。男人既想擁有白玫瑰又想有朵紅玫瑰,可是,不論娶了哪一個,到最後都還是會厭棄,想著另一個的好。
  •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佟振保這樣的男人,才最可憐
    作者:糰子姐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裡的02而白玫瑰孟煙鸝,也就是佟振保後來的妻子,則是完全不一樣的類型。很多年後,他在公交車上偶遇了紅玫瑰王嬌蕊,她已再嫁,有了孩子,變胖了,也憔悴了,衣著打扮開始變得俗豔。可是當他問對方,你愛你嫁的那個人嗎?對方很肯定的告訴他,「是從你起,我才學會了,怎樣,愛,認真的,愛到底是好的,雖然吃了苦,以後還是要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