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去年,參加中專同學聚會,聚會的地點本來是在農家遊。但是有同學提議,應該去母校看看。「一呼百應」,闊別母校多年的同學,都想去找一找當初的自己。
我們的母校是一所地區中專學校,坐落在一個小山坡下。我們班是學農業專業的,學校後山的幾塊荒地,就是我們的練兵場。
「還記得那塊西瓜地嗎?」班長老周問。
「當然記得,西瓜都沒有熟透,就被幾個饞嘴的人,偷吃了......」同學老曾回答。
那塊西瓜地,是全部人花了一天功夫整出來的,從春天到夏天,我們忙活了三四個月,但是西瓜卻一塊都沒有嘗,到現在都還記得那幾個「偷瓜賊」,真的太可惡了。
「還記得食堂裡的阿貞嗎?」班長又問。
「你說的就是那個漂亮女孩,那年,我真的對她動心了,還寫了情書給她,哪知道,她告訴我,寫情書的人有七八個。」同學廖正說。
阿貞是一個勤快的女孩,雖然只有初中文化,但是她一直都在自考,每次打菜的時候,都會多給我一勺。
還只是聊了兩個話題,我們的車就到了母校門口。看門的大叔,攔住了我們:「你們從哪裡來的?這裡是一所中學,不允許外來人員進入。」
幫助老周下車,對大叔說:「以前,這是一所中專學校,我們是這裡的學生,我們先去看看原來的教室,留個影,馬上就走。」
大叔說:「哎,真沒想到,你們還那麼惦記母校,我也是中專生,但是我沒有了母校,母校已經改成了木材加工廠了。」
大叔的話,讓我們心裡酸酸的,很難受。我們還不是一樣,我們都是沒有母校的人!
02
三十年以前,能考上中專學校的,是「學霸」,一所中學,也只能有幾個人考得上。上中專,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那時候的中專學校,有師範、衛生、農業、林業、財稅、機電、秘書等專業,畢業以後,大部分的人,都會回到戶籍所在地,成為老師、鄉鎮幹部、國企工人等,還有極個別的人,因為家庭有背景,可以在大城市工作,或者留在學校當老師。
那一年,我初中畢業,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地區中專學校,也就是當年赫赫有名的「農校」。從農校畢業的校友,有的人已經混到了局長大崗位,也有好幾個處級幹部了。能夠在這樣的學校求學,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
拿到錄取通知書那天,父親在門口放了一掛鞭炮,也就是告訴全村人,我們家裡也有人要「跳出農門」了,以後就是有「鐵飯碗」的人了。
去學校報名之前,父母請來所有的親朋好友,辦了一場「升學宴」。大舅舅說:「走進校門,以後就是幹部身份了,這可是我們幾代人的夢想啊。」
初中班主任說:「以後,希望有更多的同學,都能夠考上中專,為學校爭光。」
事實上,學校把我的名字,寫在光榮榜裡,整整一個學期,都沒有擦掉。我努力讀書的事情,成為了所有學生的榜樣,以至於到現在,還有很多初中校友,一眼就能夠認出我,還能叫出我的名字,而我卻有些「莫名其妙」,因為我並不認識對方。
03
在中專學校讀書的日子,有些清苦,但很快樂。
就像現在考大學一樣,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旦過去了,就可以長長地舒一口氣,感覺如釋重負。當年的我,也有這樣的感覺,覺得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讀書的時候,其實是「半學半農」。我們學校是四年制的,剛開始一年裡,就是老老實實坐在教室裡讀書,學一些理論知識。
到了第二年,就開始一邊讀書,一邊去勞動基地幹活。老師說:「很多事情,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你不動手,就沒有真正掌握知識。」
在第四年的時候,就是自己去找單位實習,然後把實習情況反饋給學校就可以了。
「勞動創造幸福」,這是在中專學校讓我感觸最深的事情。現在,看看身邊的同事,中專畢業的人,真正在挑大梁,而那些年輕小夥子小姑娘,反而有了拈輕怕重的情緒,甚至動不動就要辭職。還有一些年輕人,通過考試,進入了鄉鎮公務員隊伍,但是他過兩年就去了大城市,鄉鎮的工作,僅僅是一個「跳板」。
再看看我們中專生,有多少人,在鄉鎮待了一輩子,連一個副科級幹部都不是。還有的人,在教師崗位上,到退休的時候,還是鄉鎮教師,都不知道城裡的學校,到底是啥樣。三尺講臺,一根教鞭,就是一輩子的寫照。
04
忽而回頭,三十年就過去了,人生感慨萬千,人生起起伏伏,喜憂參半。
同學李華說:「要不是當初家裡窮,我是不會考中專的。這輩子,沒有上大學,成為了我最大的遺憾。」
有多少人,和李華一樣,為了有穩定的工作,放棄了自己喜歡的高中和大學,走進了中專學校。特別是農村出身的人,考上中專,就是給家庭減輕經濟負擔。
同學張美說:「人啊,要知足,現在不愁穿,不愁穿,孩子也懂事,就很幸福了。」
奮鬥在社會的最基層,雖然沒有混出名堂,但是日子過得安逸,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大部分的中專生,還在體制內,通過自己的努力,也拿到了大專文憑、本科文憑,也算是彌補了沒有上大學的遺憾。
同學聚會即將結束的時候,有人提議,在教室門口合影留念。
班長老周說:「要不這樣吧,每個人都找到自己原來的位置,一起拍一張上課的照片。」
我忽然發現,連自己原來的座位也找不到了,教室的牆壁被翻新過了,門也換了,和記憶中的教室,不一樣了。
「咔嚓、咔嚓」,我們在母校留影,留下了歲月的變遷,也留下了無盡的滄桑。時光荏苒,原來我們已經老了,有的人,已經白髮蒼蒼了。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你還會選擇上中專嗎?再過二十年,我們還能重聚在母校嗎?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