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沒有時代背景?書中兩個細節,將時代背景鎖定在明朝

2020-09-13 娛樂圈有料到

都是武俠小說,古龍的小說和金庸的小說有很大的不同,古龍的武俠小說,是純武俠小說,單純的只講武俠,架空歷史。而金庸的武俠小說,有著很濃厚的歷史背景,典型的例子便是《射鵰三部曲》了,射鵰三部曲中,《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的時代背景是蒙古入侵,《倚天屠龍記》的時代背景,則是推翻元朝的統治。射鵰三部曲之前,有《天龍八部》,講的是遼宋的一段歷史,射鵰三部曲之後,有《碧血劍》,講明朝的滅亡,此外還有涉及清朝的《書劍恩仇錄》、《鹿鼎記》等等。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很多人認為,十五部武俠小說中,《笑傲江湖》最為特殊,因為《笑傲江湖》中並沒有明確記載時代背景,認為《笑傲江湖》中的人物情節,在哪個朝代都會發生,其時代背景是通用的。

然而,徐克導演在拍電影《笑傲江湖》時,卻將演員的服裝風格,鎖定在了明朝,也就是說,徐克眼中,《笑傲江湖》的時代背景,更接近於明朝。

徐克導演的觀點是否正確?通觀整部《笑傲江湖》,有兩處細節,暗示了時代背景確實是明朝。

第一、《笑傲江湖》的第六章,開始出現過一個官職——「參將」,小說中講到劉風正買了一個參將的官職。後來令狐衝闖入江湖,也劫掠了一個參將叫吳天德的財產。

查閱史料,」參將「這個職位,最早出現在明朝,是明代鎮守邊區的統兵官,當然,清朝時也有參將。可以確定地時,明朝之前是沒有參將的,總而言之,《笑傲江湖》的時代背景,不可能在明朝以前。

現在主要探討的問題,是《笑傲江湖》的時代背景有沒有可能是清朝?

第二、《鹿鼎記》的時代背景在清朝,這是沒有疑問的。在《鹿鼎記》中,曾出現過」令狐衝「三個字,那時澄觀法師提及的,他說道:」前朝有一位令狐衝大俠,他的獨孤九劍無招勝有招,難道今天這個姑娘用的也是獨孤九劍?

注意:身處清朝的澄觀法師說到《笑傲江湖》的主角令狐衝,稱他是前朝大俠,清朝的前朝,不就是明朝嗎?

通過這兩個極其微小的細節,便可鎖定《笑傲江湖》的時代背景在明朝,這也難怪,徐克導演在拍《笑傲江湖》士時,用到了明朝的服飾。

相關焦點

  • 《笑傲江湖》的時代背景
    《射鵰》也在南宋,《碧血劍》在明末清初,《鹿鼎記》在清朝……然而,最受觀眾喜愛,翻拍次數最多之一的《笑傲江湖》,是個例外。它沒有交代時代背景,歷史中的人物也沒有在書中作為角色出現。金庸在新修版的後記中,這樣寫到:因為想寫的是一些普遍性格,是政治生活中的常見現象,所以本書沒有歷史背景,這表示,類似的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時代、任何團體之中。
  • 《笑傲江湖》年代考
    金庸的小說,每本都有一個明確的時代背景,唯有《笑傲江湖》沒有。金庸在後記中說《笑傲江湖》是一本政治小說,可以放到任何朝代。更有甚者有人根據金庸創作的時間考證這本書是在影射大陸的「文化大革命」。但實際上,還是能從《笑傲江湖》和其他小說中發現一些這本書的時代背景的蛛絲馬跡的。 首先確定一個時代的上限,《笑傲江湖》發生在元末明初之後。
  • 《笑傲江湖》的故事年代背景是清朝?這話恐怕不能讓人相信吧
    《笑傲江湖》是金庸先生的大作之一,其中的男主角——令狐衝在金庸先生所創造的「武俠」文化裡,也是人氣很高的角色。但是大家在看書、看劇之餘,有沒有想過,這《笑傲江湖》的故事年代背景了?朝代背景都交代了是明朝,這一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貿然說不是,誰信了?
  • 《笑傲江湖》究竟發生在哪個朝代?令狐衝的頭髮揭曉真正答案
    小說《笑傲江湖》其實是有朝代背景的,只是寫的比較隱藏。從目前版本而言,可以明確說,故事就是發生在明朝。金庸1967-1969年創作《笑傲江湖》時,設定的年代是清朝;之後大約是覺得留大辮子的令狐衝很不飄逸,於是在1980年的第二個版本(人們熟知的三聯版)、包括2003年的第三個版本(新修版)中,將其改成了明朝。
  • 金庸唯一沒有歷史背景的鴻篇力作,江湖爭鬥波譎雲詭,極具批判性
    金庸的武俠小說之所以受到大眾的青睞和喜歡,原因之一就在於穿插具體的歷史背景!在描繪多姿多彩江湖風雲同時,融入那時那地具體的歷史時代背景,讓讀者和觀眾感受其中紛繁複雜的歷史,深厚的文化,俠義情懷,讓讀者重溫歷史,消除一般武俠小說的單一空洞的江湖故事,因此他的小說歷史感厚重,更易引起讀者和觀眾的共鳴!
  • 若黃易沒有仙逝,他很有可能會寫一部以三國為背景的武俠小說
    像《大唐雙龍傳》是以隋唐為時代背景。像《破碎虛空》是以宋末元初為時代背景。像《邊荒傳說》則以兩晉南北朝為時代背景。照此發展,如果黃易先生不是突然仙逝,估計他一定會寫一部以三國為歷史背景的武俠小說。這雖然是筆者的一廂情願,但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因為在《邊荒傳說》中的任遙就是曹魏的後裔。
  • 舊時代背景的女子,難以逃脫命運的掌控
    那個時代的女子,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點戀愛自由都沒有。遇到心儀的對象,不管是兩情相悅,還是如膝似膠,如果父母不同意的,一切希望都沒有,也有與父母勇敢對抗的,但結果都是慘烈的下場,有疾無終,甚至搭上一條鮮活的生命。
  • 《蛙》:在那個時代背景下,一個女人罪惡感的產生
    「一個有罪的人不能也沒有權利去死,他必須活著,經受折磨,煎熬,像煎魚一樣翻來覆去地煎,像熬藥一樣咕嘟咕嘟地熬,用這樣的方式來贖自己的罪,罪贖完了,才能一身輕鬆地去死。」並結合計劃生育過程中的複雜現象,剖析了以小說敘述人蝌蚪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卑微、尷尬、糾結、矛盾的精神世界。那個時代背景下,一個女人罪惡感的產生姑姑的名字叫萬心,她父親,即「我」的大爺爺是膠東軍區八路軍地下醫院的醫生、革命烈士。
  • 我眼中的《笑傲江湖》
    以至於我在那年以後的很長時間裡,再沒有體驗到那種閱讀快感。這就是我與《笑傲江湖》的第一次邂逅,儘管我並沒有記住書的名字,但是給了我極大的閱讀滿足感。一個人在很小時候讀過的書,有時候是很難真正忘記的。到了後來稍微大了一點,學會看各種各樣書,我還時不時地回憶起那本書。它叫什麼名字呢?我很想再讀一讀。問了小舅,還記得那本書叫什麼?
  • 還是時代背景下的選擇
    但沒有不透風的牆,兩人經常一呆一天,晚上天天膩在一起睡覺,時間一長, 書中寫的是,喬太守看到孫家兒子長得漂亮,就有意周全,於是做出了有利於孫家兒子的判決也就是書中所說的巧點,後面的亂點。 到這時人物關係已經是:劉家兒子和孫家女兒,名義上已經成親,且劉家兒子病已大好,強行拆散意義不大;劉家女兒和孫家兒子,事實上已經成親,強行判給賣酒翁兒子,賣酒翁兒子也未必肯要;在此情況下,喬太守只有四個選擇:按熟知劇情,兩對分別成全,再將賣酒翁兒子和徐丹青女兒湊成一對
  •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金庸為何在《笑傲江湖》裡塑造這一武功
    有一部劇作卻是個例外,那就是《笑傲江湖》。在《笑傲江湖》裡,金庸並沒有明確地指出時代背景,塑造的主人公令狐衝,雖然也有俠肝義膽,但是卻不再像其他作品中的大俠那般,以天下為己任。《笑傲江湖》中,傳聞,《葵花寶典》創立於300多年前,是一位太監所創。武功卓絕,世人皆趨之若鶩。林家的《闢邪劍譜》和魔教的《葵花寶典》殘本都出自於此。 書中並沒有直接交代《葵花寶典》的威力,但是通過東方不敗的表現可以窺得一二。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
  • 笑傲江湖:穿越者總會去參與的大事件和地圖點
    導語《笑傲江湖》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於1967年開始創作並連載於《明報》,1969年完成。作品沒有設置時代背景,「類似的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朝代」,其所折射中國人獨特的政治鬥爭,同時也表露出對鬥爭的哀嘆,具有一定的政治寓意。小說情節跌宕起伏,波譎雲詭,人物形象個性鮮明,生動可感。在金庸小說序列中,笑傲江湖的時間線和小說熱度可以說是一個不上不下的情況,也剛好符合同人小說作家創作時的穿越首選。上可接《倚天屠龍記》下可續《鹿鼎記》。
  • 《昨日之歌》:淺析魚住所身處的時代背景及個人困境
    」可能有很多人並不相信一個人會那麼輕易地墮落,但如果你看到《昨日之歌》中的魚住,或許就會認同以上的觀點了,因為上面所描述的生活方式和魚住的生活方式有著驚人的相似,而最讓人細思恐極的是,有很多人都跟魚住這個動漫人物產生了強烈的共鳴,產生了同質感,試問一部動漫如果沒有代入感、沒能打動人心,怎會讓人產生共鳴、產生同質感?
  • 你沒有看懂《笑傲江湖》,東方不敗並沒有死
    《笑傲江湖》,是金庸先生一部代表作,雖不有很多不足,但也不失為一部優秀作品。 至少,在人物塑造上,有很多可取之處。了,假如只討論武功,那你根本就沒有讀懂《笑傲江湖》。 比如那個著名的明朝皇帝,可以28年不上朝。但是仍然可以掌控大明王朝。這種例子非常多,不說了。自己可以琢磨。 東方不敗「千呼萬喚不出來」,但讓人大跌眼鏡。居然是個在後宮繡花的不男不女的怪物。這有什什麼寓意呢?教主崇拜的英雄人物,居然如此的不堪。 小說中, 東方不敗在揮刀自宮,練就絕世武功。雖然這種武功不存在,但金庸先生的意思不是要說這種武功。
  • 令狐衝一統江湖後去了哪?真相恐怕只有一個,百年後被袁承志發現
    二、《笑傲江湖》時代推測以及它與《碧血劍》的聯繫從「武當派」三個字可以知曉,《笑傲江湖》發生於《倚天屠龍記》之後,而《碧血劍》乃明末清初時期,裡面的華山派已經崛起了,《鹿鼎記》中又記載「前朝的令狐大俠」,所以《笑傲江湖》這部作品的時代背景大概處於明朝中期。
  • 電影《活著》:看時代背景下人性的卑微
    電影以富家紈絝子弟福貴的一生來講述在中國時代變遷的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其中,影片中最先出現的皮影戲貫穿了整部影片,被操控的小玩偶,如同故事情節中被命運操控的人物一樣。日子似乎在一天天好轉,而他和皮影班子的春生卻被國民黨抓去做壯丁,沒有告別,也沒有準備,就這樣很倉促的被帶走,離開了家。 心理學中的損失厭惡,即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同量的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 紛紛擾擾笑傲江湖,究竟誰才是最後勝利者:令狐衝?方證衝虛?
    「笑傲江湖」源自吳承恩著《西遊記》中的一句詞。該書沒有時代背景,按金老的話,「類似的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朝代」。《笑傲江湖》的武林正是這樣一個政壇,充滿著勾心鬥角,爾虞我詐,追名逐利,坑蒙拐騙。但也有人間溫情,俠義豪氣。有人說,《笑傲江湖》是金庸所有小說中最陰暗最悲壯的,書至末尾處,全書大人物中的90%幾乎都死於非命,而且全書通篇都籠罩在一個陰暗的氣氛之下。一部《笑傲江湖》,把人性中所有陰暗面險惡面展示了個遍。
  • 笑傲江湖之後,華山派重新崛起於江湖之謎
    《笑傲江湖》中,最為大家惋惜的門派就是華山派,華山派本來就人丁凋敝,在夾縫中求生存,最後卻為嶽不群的野心做了陪葬,致使華山派名存實亡,但是在金庸武俠小說《碧血劍》中,華山派在掌門穆人清古梁鏞獨家探秘:後笑傲江湖時代,華山派的崛起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