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鄉愁》:小時候,玩過騎秫秸「跑馬」、「過家家」遊戲嗎

2020-09-13 萍漂雲南

《遙遠的鄉愁》之十九


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沒必要攀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

風有風的自由,雲有雲的溫柔,沒必要模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

藝術修行的路上,總有同頻共振的夥伴,惺惺相惜,只為使命……做一個有趣的靈魂,讓靈魂藍圖的功課,也變得有趣起來。

因為,世上沒有白費的努力,更沒有碰巧的成功,不要揠苗助長,不要急於求成,只要一點一點去做,一步步去走,成功,不過是水到渠成。

人的一生中,會遭遇無數次相逢。有些人,是你看過便忘了的風景;有些人,則在你的心裡生根抽芽。

那些無法詮釋的感覺,都是沒來由的緣分,緣深緣淺,早有分曉。之後任你我如何修行,也無法更改初時的模樣……



1

到了秋天,生產隊的高粱熟了。

田野裡、溝壕邊,到處是高高的、密密的高粱田。

秋風搖曳中,高粱杆子上沉甸甸的高粱穗,在風中起起伏伏的搖晃著、摩擦著,「沙沙」地輕吟著。

在平原的紅高粱地裡,也曾經發生過很多旖旎的事情,經久流傳著。

只是那時候小,除了貪吃就是貪玩,對於男女之事不明白,也不關心。

等高粱成熟的季節,社員們就把高粱頭削下來,交到生產隊裡打曬充公。

剩下的高粱杆子,俗稱秫秸。



每年秋天,社員們都能分到一些秫秸,自己削下來高粱杆子;就連剩下的高粱根,都會刨出來,運回家曬乾了準備當燒柴。

那些高大的高粱杆子,大家都小心地弄回來,避免折斷了,靠在自己的院牆上小心地曬乾,中間還要不停翻動著,避免裡面的發黴。

等高粱杆子曬乾了,要將高粱葉子劈下來,剩下光溜溜地高粱杆子扎捆好,放在雜貨間裡收藏著。

等積攢了足夠的高粱杆子,就可以打一領箔。



這樣,蓋房子或者搭建個棚子什麼的,這領箔就可以放在檁條和椽子上面鋪開,之後在箔上面蓋上麥秸和黃土,再抹上兩層厚厚的泥巴,就能建成一間房子。

農村人過日子節儉。

而且建房子是件勞心勞力的事,有時候要積攢好幾年甚至好多年才能蓋起一間或幾間房子。所以,很多方面都是湊合,能省點就省點。

能節省一領箔錢,也很不錯了。



2

一滴寒露身上涼,一聲添衣暖心房。

等到收秋罷了的時候,沒事幹了,也有了閒工夫。

鄉鄰們就約著幾個街坊,在院子裡砸上兩三個木頭橛子,拉上麻繩,把光溜溜的杆秫秸放在幾道麻繩裡。

然後,那頭的幾道麻繩拴在幾根棍子上,分別把棍子轉個圈,一根秫秸就被緊緊地勒在麻繩裡。之後,再放進一根秫秸,棍子再轉一圈,再勒一下。

不到一上午的功夫,一領箔就做好了。



等這領箔大致做好後,找鍘刀來,把兩邊參差不齊的秫秸根稍都鍘下去,這領箔就算是做好了。

捲起來捆巴好了,放在閒屋子裡的乾燥處,就等著幾年後蓋房子時使用。

有時,打一領箔時秫秸不夠,會缺一點,就跟鄰居借點。

雖然日子都窮,但不急著蓋房的鄰居,也會讓給鄰居一些。

有些附近的村子裡,種的高粱多,社員分到的秫秸也多。

有些勤快人家和孩子多的戶,除了自己分到的秫秸,也去地裡找一點別人拉下的小秫秸,再跟不用打箔的人家討一點,湊合著一年能打上幾領箔。

暫時用不著的,就用地排車拉到集市上去賣。



一領箔賣個一兩元錢,也能多少賺點油鹽醬醋的零花錢。

因為小時候經常看大人在一起打箔,印象很深。

以至於我長大後,沒用誰來再教我,就自己也會打箔。

直到跳過了一個千年後,我腦海裡還能清晰地想起打箔的每個細節。

也就是說,直到現在,我還會這門在農村裡基本已經失傳了的手藝。

這個手藝,也應該算是北方農村裡的「非遺項目」了。



3

只是現在,家鄉的平原裡,基本上看不到搖曳的紅高粱了。

高粱高產,但粗糙,在貧困年代,高粱飯和高粱酒是農村的美食。但現在,高粱在我們那一帶基本絕跡了,更沒人打箔建房了。

農村裡生活貧困、單調,孩子們也沒什麼可玩的。

在大人打箔或將秫秸拉回家時,多半也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

一些打箔剩下的小秫秸,孩子們就每人拈了一根,騎在襠下,嘴裡「駕——駕——」地喊著當馬騎。但這種遊戲,多半是在大人看不見的時候玩。被大人看見了,還是要挨罵。

有一次,一個院裡的姑和幾個孩子來玩。

雖然輩分都比我大,但都差不多和我是同齡人,一幫孩子就每人騎著一根秫秸,在我家寬敞的大院子裡瘋跑。



到後來,幾個孩子竟然突然一起騎著秫秸跑掉了。

等我緩過神來,那幫人已跑到了大門口;等我撇下秫秸去追,幾個人已到了胡同裡。

我還想去追,正好爸爸回來,就攔住了我:「不要了,讓小夥伴拿去玩吧!」

我還在憤憤不平,爸爸就從包裡拿出一包紅糖來舉在我面前。

我立馬眼睛放光,口水也出來了,馬上忘了剛才的事,屁顛屁顛地跟著爸爸回到屋裡。



4

很多時候,一群小夥伴還騎著秫秸,扮演娶新媳婦的勾當。

有次,那個曾騙走我幾根秫秸的姑,讓我「娶」另一個鄰居的姑做「媳婦」。

鄰居的姑長得醜,我不願意,要娶她。

她就哄我:「先娶她,等會再娶我。」

我就傻乎乎地和那位醜姑「拜堂」,然後進了大門邊小夾道的「洞房」裡。

一小會的功夫,突然就聽不見外面的動靜了,等跑出夾道看,那些腦抽的玩意兒又跑得沒影了,知道又被那個漂亮的姑糊弄了。

我氣得小肚子鼓鼓的,大吼那位醜姑,她居然傻笑著一言不發,還真像個扭捏的小媳婦。

最後,還是被我在她屁股上踢了一腳,她才笨揣揣地爬過矮牆回家了。



人,到了一定年齡,都是帶著點心事,帶著點難言的痛,每天笑嘻嘻地生活下去的。

當你知道了許多真實、虛假的東西,就沒有那麼多酸情了,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若干年後,作家王小波說過:「夢具有一種荒誕的真實性,而真實有一種真實的荒誕性。」

遙想當時童年的這些細節,已經分不清到底是荒誕的童年趣事,還是現實了?

其實,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于堅持了不該堅持的,放棄了不該放棄的。

我們真正需要的,其實很簡單。或許就是一縷清風、幾片白雲、數處風景,唯有淡,才能找到生命的本真。

人生百味,濃縮到最後,就是一個「淡」字。奮鬥是鹽,少了它,再好的人生佳餚,皆是食而寡味!

相關焦點

  • 《遙遠的鄉愁》3、你還記得上個千年的故事嗎?
    《遙遠的鄉愁》之三「千載難逢」是大家熟悉的一個成語。20年前,當時間的巨輪從公元1999年邁入2000年這個節點時,就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鄉愁」就成了一個奢侈的詞彙。只有夜靜更深和生活坎坷時,才會想到故鄉,才會想到「詩與遠方」,才會想起心底遙遠的夢。隨著城市的高速發展,多年前,很多古建築、古村落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磚混結構的建築,安全而牢固。但是,隨著人們意識的提高和改變,現在也搶救性地保留了很多倖存的古建築和古村落,為我們追尋鄉愁留下了些許痕跡。
  • 《彼得潘》:一部遊戲式童話,過家家是孩子對周圍環境的認知構建
    幻想島就是一個大型過家家的假想遊戲,孩子在裡面可以根據需要扮演任何角色。在遊戲中孩子就把這種願望賦予行動,在過家家中孩子會以成年人的姿態出現,而過家家的內容則是模仿日常生活的情形,例如做飯、照顧孩子、工作等等。為什麼大多數孩子都喜歡玩過家家呢?這是因為0到3歲是兒童幻想和社會性戲劇遊戲的高峰期。孩子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而過家家其實是對周圍環境的一種學習和模仿。
  • 《遙遠的鄉愁》:矮牆裡埋藏的那些秘密,讓我遺憾了很多年
    《遙遠的鄉愁》之二十五我們的生命中,總會有一些遺憾。在最美的季節裡,會錯過花開;在最美的年華中,會錯過相遇。徘徊在情感邊緣的人性,形成了一種怪圈,平添太多的遺憾。其實,從降生人世,我們就坐上了生命的列車。
  • 《遙遠的鄉愁》:小時候,小妹每次看見老爸,就像老鼠見了貓
    《遙遠的鄉愁》之七十人人都有一個回不去的故鄉。因為生活,因為變遷,於是,就有各種各樣各式的「桃花源」。有次去他家玩,兩人餓了,就站在板凳上,從掛在房梁下的籃子裡偷拿出一個窩頭來分著吃。因為「分贓不均」,兩人還差點打起架來。
  • 《遙遠的鄉愁》:印模和四角,是那個年代每天都捨不得丟下的東西
    《遙遠的鄉愁》之七十一相遇最美,今生能相遇就無比幸福,無論是擦肩而過,和諧共事,相扶相持,相約百年都十分的珍貴,永遠珍惜這份美好。這個遊戲,是我們那個時代的孩子獨有的小玩意。到後來,雖然還零星有玩的,但已經非常罕見了。現在的很多年輕人,甚至都不知道印模是怎麼回事?
  • 《遙遠的鄉愁》:那個一陣風就能颳走的姐姐,你在天堂還好嗎
    《遙遠的鄉愁》之六人是哭著來到這個世界的,也是在別人的哭聲中離開這個世界。生老病死,是人在紅塵翻滾中不可避開的節點和坎坷。小時候,村裡只有東街有個古舊的醫院,算是公立醫院了,也就三兩個醫生帶著幾個護士。但那個年代,公立醫院大家看不起,所以也是門庭冷落。故鄉的村子裡,南街有個中醫門診,老大夫姓李,醫術不錯,價格還便宜,大家有個頭疼腦熱的,基本上都去他那裡。
  • 《遙遠的鄉愁》:當過兵的姨夫,退伍後回來給鄉親們看病從不收錢
    《遙遠的鄉愁》之九十走過四季,走過流年。姨夫年輕的時候當過兵,還學過軍醫,到處跟著打仗,救治了很多受傷的戰士,很是得了不少榮譽。後來退伍後,就在家裡繼續給鄉親們看病。小的時候去六姨家玩,六姨還拿出一堆姨夫的功勳章來給我看。
  • 《遙遠的鄉愁》:生產隊的那把地瓜秧子,讓我惦記了半輩子
    《遙遠的鄉愁》之四十能在平凡的日子裡,過著平凡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如果你的心簡單,那麼這個世界也簡單。高粱的作用,不但秫秸杆可以打箔蓋房子用。但地瓜呢?其實,地瓜的作用比高粱還多,所以很多村莊裡,春天和秋天都會種一些甚至更多的地瓜。地瓜除了果實外,地瓜秧也是好東西。
  • 《遙遠的鄉愁》:都說「山西好風光」,但小時只知「山西煤炭多」
    《遙遠的鄉愁》之三十四所有的突然牛逼,背後都是玩命的死磕!四季的輪迴中,其實,太陽一直都在,它就在那裡,只是不斷有雲層遮擋了它的光芒,讓我們經常感覺不到它的溫暖。在人生的輪迴中,其實,又何嘗不是一樣呢!機會、幸福和成功也一直都在,只是我們被心中的雲層遮擋了實現。
  • 《遙遠的鄉愁》:北方的「地窨子」裡,埋藏了少年的多少心事?
    《遙遠的鄉愁》之四十一能在平凡的日子裡,過著平凡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如果你的心簡單,那麼這個世界也簡單。這些東西,就是整個冬天和春天的過活了。所以,能去「地窨子」裡玩的時候比較少。那些北方的「地窨子」,也留下了那一代的無數少年的心事。小時候,鑽過很多人家的地窨子玩捉迷藏,感覺很好玩,所以也希望自己家也有一個這樣的「窨子」。
  • 《遙遠的鄉愁》:轉過一個千年後,農村再也沒人會做薺餾這種麵食
    《遙遠的鄉愁》之115這個世界層層疊疊地向我們展開,這一刻迷離的面目,下一刻就會清晰;這一刻不能寬恕的人,下一刻就會得到原諒;這一刻不能接受的事實,下一刻就會變得容易理解。是的,就這樣,我們不斷消除著自我的狹隘、偏激和片面,一點一點甦醒著。活到老,並一直醒悟到老。
  • 《遙遠的鄉愁》:後來農村的土炕慢慢換成床,燒炕的習慣也消失了
    《遙遠的鄉愁》之八十四《遙遠的鄉愁》:後來農村的土炕慢慢換成床,燒炕的習慣也消失了隨著氣溫下降,許多生活在北方的鳥,開始了一年一度的遷徙
  • 《遙遠的鄉愁》:村西的那座墳,傳說是一個公主墓
    《遙遠的鄉愁》之三十八青春是什麼?青春就是莫名其妙,就是幹傻事,就是愛上不該愛的人;就是互相嫉妒,只想成為對方,不想變成自己;就是告別,永不再來,永遠懷念。傳說,在軍閥混戰時,山上的屋宇裡曾經駐紮過軍閥吳佩孚的兵馬。
  • 跑馬高手VS金庸群俠,大迫傑等於楊過,王石就像段譽,你是哪一類
    如同遊戲帶外掛,別人打怪升級,他們睡一天就能悟出驚世武學。 劇情上往往相當分量,有始有終,不是主角就是魔頭,要麼風生水起,要麼悲慘下場。,這類人跑量驚人,非常能吃苦,每天很早起來自己跑個20公裡,希望在跑馬中刷新PB,驚豔四射。
  • 嘿,你玩過《光·遇》嗎?
    文/潯陽「嘿,你玩過光遇嗎?」 「沒怎麼玩,玩不太動。它可能不太適合我。」學生乙應道。 在談及《光·遇》之前,兩人聊的是更為常見的《王者榮耀》,彼此分享著自己的英雄心得,還有裡面的一些付費角色,沒想到學生甲會突然把話題轉向一款看著有些小眾的文藝範遊戲,我頓時來了興趣。 「這遊戲可不只是用來玩的。」
  • 《遙遠的鄉愁》:女人對付男人的三大絕殺技中,咋會「吊而不死」
    《遙遠的鄉愁》之二十九井臺邊的故事(三)人生中,我們會遇到很多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和邁不過去的坎。要是誰家的娘們,曾經在家裡的房梁上上過吊,哪怕沒有被吊死,其他孩子們也是怕怕的。好長時間,都不敢去找這家的孩子去玩。即便去了,看見老娘們在炕邊坐著納鞋底,就會望望她家的房梁。想像著她當初上吊時,掛在房梁上、披頭散髮地將舌頭吐出來多長的樣子。
  • 小時候的記憶
    開篇2-書接上回小時候都是開心的記憶,因為自己愛動,調皮,力氣大,長得壯,長輩起個外號叫「牛犢子」。每天都出去玩,捉迷藏,夏天洗澡,不到吃飯就不回家。還記得當時在家西的水庫裡洗澡,村裡都養鴨子,鴨子去水裡玩,被我和小夥伴挖個坑埋了起來,就回家了,不知誰告的密,第二天鄰居找家去了,那時記得是早晨,我裝睡,就聽鄰居給我媽說我把她家鴨子給埋了,嚇得我也不敢起來,連尿都憋著呢。後來就不記得那鴨子怎麼樣了,反正也沒挨爸媽的打。
  • 李二 鄉愁
    因為家大口渴,哥哥二十歲過了還沒說到媳婦,家裡沒錢供一大群伢兒上學,加上農村重男輕女,說女伢兒讀書冇得用,長大了還不是別個的人。所以李二勉強讀了個小學畢業便成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李二聰明伶俐,手上的活兒地上的活兒麼事都會,照顧老的照護小的能圓得很。特別栽秧割麥手腳麻利快撒,壪裡婦聯的冇得人贏得過她。 李二心好口甜肯幫人。
  • 《遙遠的鄉愁》:撿不到糞的孩子,只好去牲口棚裡「借兩抔牛糞」
    《遙遠的鄉愁》之五十二每一枚玫瑰都有刺,正如每個人的性格裡,都有你不能容忍的部分。愛護每一朵玫瑰,並不是得努力的把它的刺根除,只能學習如何不被她的刺刺傷。別人說三道四,你往心裡去,別人指手畫腳,你就擱心裡,你每天為這些破事糾結,不累嗎?你每天為這些閒人生氣,不煩嗎?所以說,人生如茶,靜心以對才好。有時,你做得好,沒人看得見;你做得差,人人都埋怨。
  • 《遙遠的鄉愁》:那位「超級獵手」,居然將土槍丟出去狠砸那兔子
    《遙遠的鄉愁》之七十五「打野兔」故事系列之二看晚霞時,我們往往喜歡把眼睛盯著太陽落下的地方,而忽視了左右尤其是背後。後來才發現,晚霞未必只有西邊才有,其他方向的晚霞,雖然沒有夕陽周圍那麼耀眼,卻也不失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