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馬鞭(民間故事)

2020-09-23 泉湖二月八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8年8期

■墨中白

陳長手進城,是搖船去的,賣魚,也買米。現在陳家河快幹了。他的船,躺在河灣,像條死黑魚。

陳長手除了一雙手又長又細外,也沒有什麼奇特之處,就是捕魚古怪,他下河,只捉黑魚。他捕魚,卻不吃魚。他喜歡打鼓,不用鼓槌,兩隻細長的手上下拍打,鼓聲時而如萬馬奔騰,忽又似小橋流水,遠聽如奏拉魂腔,近聞似伴柳琴戲。

陳家河人說,陳長手用鼓捕魚。大家都這麼傳,可沒有人親眼見過。有人說,那鼓是用陳家河最老的一條黑白花牛皮做的,放在河裡,似船,陳長手就坐在牛皮鼓上,邊拍鼓,邊捉魚。也有人說,那花牛皮鼓,夏天能變大,冬天能變小,春天還能變長,秋天更能變短。神奇著呢。

以前,泗州城人聽陳家河人這麼說,會搖頭。後來,發生些事情,他們解釋不清楚,就有點相信陳長手和花牛皮鼓的傳說了。

梅家班班主曾多次來陳家河,開高價,請找陳長手打鼓。陳長手好酒好菜招待梅班主,婉轉地告訴他,捕魚夠吃喝了,拍鼓就是一個愛好。離開陳家河,鼓不會響的。

班主以為他嫌錢少,咬咬牙,又豎起一個指頭。

陳長手伸出細長手將他的手指輕輕彎成拳頭,坦誠說,有人圍觀,他的手就不能拍打了。

泗州和徐州舉行獅王爭霸賽,泗州知府差人請陳長手去擊鼓助威,陳長手同樣婉拒了。他的鼓,只響在陳家河。河裡的魚喜歡聽。

其實,陳家河的村民也樂意聽鼓聲。每到收種季節,村民們都會聽到激昂的鼓點聲。聽著陳長手拍鼓,他們忘記了勞累。有時坐在田頭的大樹下,吹著涼風,村民就會談說著陳長手,不明白他為什麼會留戀陳家河。進城,可是他們的夢。

天幹得厲害,河邊的青草,憋足了勁兒,隨時都會吵嘴摩擦,燒起來。村民真擔心陳長手黑白花牛皮鼓被太陽曬破了。可能是下半夜吧,陳家河傳來鼓聲,如雷。村民們驚醒,電閃雷鳴,下雨了。大家奔跑歡呼。

村民說,陳長手的鼓聲感動了天,才會下大雨。陳長手卻擺著長手說,怎麼可能,牛皮鼓最怕雨了。你們聽到的是響雷,不是鼓聲。

大家不信。有人說,那夜,泗州城西大街上人也聽到陳家河傳來擊鼓聲,像雨打花窗一樣急。

不管陳長手怎麼否認,村民還是十分感激他。只是他們不理解,陳長手為什麼只捕黑魚,還把陳家河的魚全部護送入洪澤湖裡。大雨一直下,陳家河水一夜上漲到彎柳樹脖子高。許多人拎網準備捕魚,卻看到陳長手坐在船上朝他們直擺手。大家看到河水裡有條蟒蛇高昂著頭,那氣勢,似保鏢。陳長手也不害怕,隨著鼓點響起,蟒蛇遊向船尾。一群大魚、小魚浮出水面。魚群在前,蟒蛇壓陣,陳長手輕拍著鼓面,船隨著魚群,順水而下。沿路村民看了,無不稱奇。

手拿漁網的人,呆立岸邊,任由魚群隨浪遠去。

有人問陳長手,為何不懼蟒蛇。他淺淺一笑說,大小動物都通人性,你無噁心,它們就不會傷害人。何況是蛇主動來求我護送魚兒入湖的呢?

大家想想,還真是這麼回事。

陳家河窖藏的一百八十壇陳釀需用船送往揚州,途中要經過雙溝灣。這灣裡有一匪,人稱醉響馬,嗜酒如命,過往商人,無不害怕,更何況是一船好酒呢。

有人提議:「讓陳長手去。」

「醉響馬認酒不認人喲。」

「聽說他當雲麾使時曾放過醉響馬。」

「強盜是不怕鼓聲的。」

……

「他從京城回來,就沒打算再離開陳家河。」族長意味深長地說,「不過,倒可以問問。」

一時,陳家河人心中都沒了底。

陳長手聽說要護酒去揚州,當時就擺起長手。見族長一臉為難,他嘆了口氣說:「我辭官還鄉,可還是一門陳人呀。」他拿出一個棉布袋,從中拎出一根馬鞭交給了族長。

看系馬鞭的紅綢上「陳家河」三個閃閃發光的金字,有人擔心,問:「能行嗎?」

族長捋了把山羊鬍說:「雲麾使的鎮馬鞭,應該好使。」

船出陳家河,順水東去。

到了雙溝灣,兩船擋道。陳家河人知道,遇上麻煩了。

左邊船上有個紅臉大漢眯著醉眼問:「真是陳家河人?」

「對,是順山集的陳家河。」

「陳老前輩身體好嗎?」

「老人家身體好哩,隔兩天就下河捕一次魚。」

「看來,他是真喜歡陳家河喲,請你們慢走。」大漢雙手抱拳,「向雲麾使問好。」

兩船閃開中間一條道,紅臉大漢站在船頭,一直目送陳家河的船順水遠去。

「鎮馬鞭真的好用。」船上人說。

「陳長手祖爺爺是武狀元?」

「陳長手一身武藝,只拍鼓,可惜了。」

「在京城當官,吃香喝辣,多好。」

「你不是陳家河人呀,咱們姓陳的人講的是『義字,就他那脾氣,壓根兒就瞧不起那些嘴角抹蜜,背後捅刀的傢伙。」

「昧良心做事,不如他坐在柳樹下拍鼓舒坦呢。」

下揚州的路上,船上人都在談說著陳長手。

不過,一船人最後得出同一個結論:陳長手離開京城,回鄉後,雖不騎馬,但搖著船也活得快樂。他真捨不得離開陳家河哩。

相關焦點

  • 石母峪(民間傳說故事)
    石母峪(民間傳說故事) 黎青屏顏萍搜集整理王母娘娘派九女下凡,管理人間,交待:風颳到山裡,雨下到川裡。九女聽成了:風颳到川裡,雨下到山裡。王母娘娘親自下凡察看,風颳在川裡,雨下在山裡。擰住九女耳朵,一擰,用勁大了點。一隻耳朵擰掉了。
  • 故事:如月和「馬鞭」
    眾人這才近前觀看,原來如月頭上爬滿了「馬鞭」。周老三伸手探了探如月的鼻息、早已氣絕身亡。周老三受此打擊直接昏死了過去,被眾人抬回了家。而小河水並不乾淨,有「馬鞭」。「馬鞭」鑽進了如月的頭皮裡,在裡面繁衍、越來越多,頭皮與頭蓋骨之間早已脫離開了,所以王六嬸一扯便整塊將頭皮扯下來了!醒過來的周老三在了解了事情的起因後,不顧眾人勸阻,殺人洩憤。將李二嫂和王六嬸開槍打死。報官之後卻又因如月的父親重金開道、錢權交易之下人命大案竟不了了之,令人唏噓不已!!!
  • 神醫麻武( 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7年7期■許世禮山西有座山,叫饅頭山,山下有個鎮,叫泰安鎮,鎮裡有條街,叫麻武街。這條街原來不叫麻武街,叫白事街,因大部分商鋪賣喪葬用品而得名。後來出了個麻武就改成了麻武街。那日,鎮裡的油漆趙,失了魂似的來家裡求麻武,說他女兒得了牛皮癬,已經多年,身上大大小小的塊狀硬皮,又紅又癢。如花似玉的姑娘,被折磨的生不如死。女兒雖然妙齡十八,卻遲遲不敢嫁人。如若你能治好,情願把女兒配與你為妻。麻武雖然老大不小了,但父母早逝,家道中落,一直單身。他拎了藥箱,來到趙家,讓趙姑娘在撒了藥粉的溫水裡泡了一個時辰,趙家姑娘身上的皮屑竟全部蛻淨,肌膚如凝脂,變成一朵出水芙蓉。
  • 走馬燈(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上 2017年6期■吳衛華民國年間,河北屯留鎮的夏氏宮燈名氣很大,許多豪門大戶的宅第都以能掛上夏氏宮燈為榮。屯留鎮在太行山下,山上的老北風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頭,退單一定會惹怒他,說不定還會招來殺身大禍。夏無思一籌莫展地想來想去,最後想到了一個人—尹雪豹。尹雪豹不是一個商人,說準確點兒,尹雪豹是屯留鎮的一個豪強地主,但不是惡霸。尹雪豹的爺爺是清末光緒朝的武狀元,在屯留鎮廣置田產。
  • 民間故事:鄭氏的故事(一)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82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定場詩:緣來緣去緣如水,情散情聚情何歸。緣已逝而情難止,生有涯而思無盡。念罷一首傷感的開場白,咱今天這則民間故事就要開講了。今兒咱這則民間小故事的主題思想同樣是宣傳正能量: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多行善事,切莫被金錢迷了雙眼,而莫做害人害己之事!
  • 鎮庫之寶(民間故事)
    那會兒,當鋪開市當天,除了自備的三件寶貝外,第一個當主送上門的當物,甭管是啥物件,立馬被編入第一號入庫,稱之為「鎮庫之寶」。這當物是越值錢越好,預示著買賣倍兒興旺。    說話間,一個老道抱個匣兒踏進了當鋪,夥計忙笑臉相迎。老道來到櫃前,把匣兒送進窗口:「這顆玉白菜收嗎?」
  • 傳奇馬鞍匠(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8年3期■錫林河清乾隆年間的一天,京城最有名的馬鞍匠秦炯威正在吃早飯,突然和面前的大紅人馬鎮疆派人來請他到將軍府中走一趟。看過告示,他才明白,馬鎮疆先天畸形,不但有些駝背,且還有長短腿。當馬鎮疆長到5歲時,馬瑞就把馬鎮疆扶上了馬背,讓馬瑞想不到的是,馬鎮疆騎馬剛走出沒幾步就從馬背上跌了下來。將軍的兒子不能騎馬,馬瑞心急之下才想出了張榜求醫的主意。
  • 真假免死金牌(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7年2期一明朝開國功臣徐幀為大明江山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為了嘉獎徐幀,明太祖朱元璋賜給徐幀一塊免死金牌,並說不論徐幀犯了什麼罪唐天德回到錦衣衛總部鎮撫司,找來千戶、百戶商量辦法。
  • 民間故事:老頭凌晨拉馬車,一鞭下去,出怪聲
    趕車趁早,一般都是在天還沒有放亮時,老劉頭趕車到老李頭的門前,甩兩聲清脆的馬鞭,高聲叫喊「老李,該出車了」,老李頭聽到喊聲,不肖一刻鐘便會套好馬車,一同去集市拉買賣。這天,打鳴雞剛叫頭便,便聽到有人在門口叫喊「老李,該出車了」,老李頭聽完後感覺心中納悶,老劉頭的聲音有些跟以往不同,而且今天出車太早,也沒有甩馬鞭
  • 賢妻巧媳婦(三)
    佛教故事:賢妻巧媳以英語開示於法國四集之三之後,使者帶來黃金、白銀、(純素)絲綢等,許多獻禮給舍衛國王。並且寫道:『我們讚揚貴國有這麼多聰明賢達之士。建請舍衛國王今後提升您的道德標準,並教導您的子民各種處事原則等等。』」他像老師般諄諄教誨,一個輸家還這麼盡力。「後來波斯匿王召來宰相,並問道:『嘿,這些問題的解答,你是怎麼知道的?』宰相回稟:『陛下,是我的兒媳,而非我,我沒有如此智慧。』
  • 偷秧(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9年1期■儲召良皖西曉天鎮有個偷秧的陋俗,讓莊稼人苦不堪言,鎮東王小禿子就是其中之一。於是,他集合家人,挑著滿滿的稻穀,從鎮西穿小鎮而過,來到小禿子家,親自登門向他賠禮道歉,說要賠償他家雙倍的損失。那天,曉天鎮所有男女老少都聚集在小禿子家門口,看林旺低聲下氣地給小禿子說矮人話,真是大快人心。
  • 河曲民間故事(7) 馬尾巴
    ​河曲民間故事(7)馬尾巴 清·光緒三年,河曲大旱,顆粒無收,百姓少吃無穿,城裡人們吃了上頓沒下頓。正在災難危重之時,也是糧店的掌柜發財機遇。>圖片來源網絡責編:盧未娟(著作權屬於作者,轉載請署名)大美忻州法律顧問:趙麗18636016677
  • 花木神話故事:桂花仙子的傳說(下)
    從那以後,每年來八角亭下憑弔、賞桂的人們絡繹不絕;尤其是八、九月,四鄉八鎮的人云集八角亭觀賞四季桂。許多年後,八角亭經風雨毀壞而消失了,人們又把小徐莊叫作「八桂姐那地方。」慢慢的,小徐莊的莊名沒有叫了;後來,「八桂姐那地方」家家戶戶的桂花苗木生意越做越大,形成集鎮,自然就被人們稱作「八桂集」,後被省稱為「八集」。
  • 少年功夫貼(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上 2017年6期■芥末小布從小就崇拜那些武林大俠,一心想學武,將來行俠仗義。小布回到土匪落腳的院子時,鎮長已經帶著一大隊村民集結在了鎮口。這時,為首的土匪頭子騎著高頭大馬,一臉絡腮鬍子,惡狠狠地對鎮長說:「把你們的糧食統統交出來,不然我一把火燒了你們這個地方。」土匪們拿的都是大刀長槍,而趕來救援的村民們卻只有一些用來自衛的農具。
  • 民間故事‖河南少拜寺雞叫的怪象
    這天夜幕降臨,時辰已晚,途經一個小(少拜寺)鎮,由於兵困馬乏,饑渴交加,實在難以前行,就在少拜寺鎮南頭停留下來生火做飯,覓草餵馬,借宿一休,充實兵馬體力。由於多日追殺,一無所獲,此時,王莽一班人馬也是精疲力盡,體力透支,勢氣低沉,由北向南望去,在夜幕籠罩下隱隱約約看見不遠的地方有個小(少拜寺)鎮,王莽一班人馬剛走進這個少拜寺鎮北頭便收兵歇息,此刻,和劉秀從南到北相距不到一公裡,巧合的是;王莽一班人馬也是準備雞叫打鳴繼續向前追趕。有句老話;辦事在人,成事在天。
  • 故事: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經典民間故事)
    想必很多朋友,都聽說過劉海戲金蟾的故事,作為經典民間傳說故事,本故事最早本是道家典故,出自《列仙全傳》,用來宣揚遁世修仙的妙處。在民間,金蟾寓意財富,所以劉海戲金蟾又添加了喜慶色彩,寄託了人們渴望發財致富的淳樸觀念,成為了受人喜愛的旺財祥瑞之物,被製作成各種工藝品,擺放在店鋪之中,希望以此財運亨通,招財進寶。
  • 蠟人(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上 2017年6期■孫興運選自《遼河》(段明 圖)
  • 靈異事件與民間癔病 科學並不能解釋大千世界的所有疑問(續集)
    本文續(1月23日)本文只記錄民間趣聞軼事,只闡述一些記載和傳聞,也有自己所見所聞,我的意圖不是讓觀眾盲目相信,也不想搞封建迷信,意在增長民間知識,若有一天您有緣經歷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能想起這篇文章足矣。昨天講述到,深夜的白狐神秘的消失,向它開槍,槍居然沒響......我知道一定有人懷疑說我胡編亂造,你見過槍長什麼樣子嗎?
  • 針眼之仇(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上 2017年1期■裴文兵江南琴溪鎮上有兩位郎中,一位姓呂,一位姓陸。呂郎中自視甚高,對陸郎中的醫術一向不以為然。這天,也住在琴溪鎮上的馬大柱忽然覺得自己的右臂很是酸痛,於是來到呂郎中的醫館就診。
  • 滿族民間故事(爺爺講給我的故事)
    滿族民間傳說(爺爺講給我的故事) 滿族民間傳說老罕王努爾哈赤小的時候在明朝末年首輔(相當於宰相)家裡當書童,叫小罕子,有一天首輔上朝了,小罕子和首輔的小老婆聊天,小罕子問首輔的小老婆,為什麼咱家老爺能在朝裡當官,小老婆告訴小罕子說,這都老天爺註定的,因為老爺的腳底下有三顆紅痣,相當於腳踏三星所以能當首輔,皇上腳底上有七顆紅痣,那是腳踏北鬥七星,是天子,小罕子聽後說,那我的腳底下也有七個紅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