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博爾濟吉特部的厄音珠入宮時,年已三十,在當時,這是一個接近當祖母的年紀。年紀雖大,此女卻自有一股少女的憨痴心腸,入宮即封豫嬪。
關於她的位份,之前皇帝就同如懿提過,「娶」厄音珠,其實為「取」,就是為了平衡挾制霍碩特部。既然霍碩特部的藍曦格格入宮為恂嬪,博爾濟吉特部的厄音珠當然也封嬪位。
也就是說,厄音珠的入宮,完全是出於政治使命。
但凡她能學學「身後有蒙古四十九旗」的穎妃,大可以自在度日的,畢竟她身後是蒙古最尊貴的科爾沁博爾濟吉特部。
可是厄音珠並不這麼想,她公然宣稱,博爾濟吉特氏可是專門出皇后的。
其實這話並不錯,皇太極的孝端文皇后哲哲就是來自蒙古博爾濟吉特氏,大清最出名的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也是出自蒙古博爾濟吉特氏,順治的兩任皇后,亦來自蒙古博爾濟吉特氏。
所以厄音珠有些想法不足為奇,奇的是她把這個想法當作明星八卦一樣掛在嘴邊。
然後如懿和海蘭聽說了,一時之間,她們「並無動作」。
在這段「風平浪靜」的日子,厄音珠幹了兩件事:
第一件,她學會了一首小曲,唱的是什麼「少年郎……好時光……」
第二件,她買通御膳房的小太監,往皇帝的膳食裡加藥。加藥的效果是別的嬪妃都不會服侍皇帝了,唯獨她服侍得好,於是那段時間她獨得聖寵。
皇帝打算晉她為豫妃。
然後皇帝聽到了她唱的小曲兒,皇帝很惱怒,痛斥她「……朕雖不再是少年郎,你也不過三十老婦……」
豫嬪很受驚嚇,她明明「聽說」皇帝從前最喜愛這首小曲兒……
豫嬪不知道,這首小曲是青櫻弘曆的閨房之樂,是皇帝絕不允許旁人碰觸的過往時光。
豫嬪更不知道,年近五旬的皇帝最怕年華老去,誰敢當面提什麼「少年郎」,太戳心了!
封妃前夕,永琪向皇帝揭發了豫嬪「加藥」之事,皇帝惡怒,宣布厄音珠封妃依舊,撤下綠頭牌,禁足,從此她只是紫禁城的豫妃,而非皇帝的豫妃!
豫妃看似下線,實則尚未出局,畢竟她還有個靠譜的娘家。
又是一年木蘭秋獮,蒙古各路王爺,包括厄音珠父親亦會出席。
為顯示滿蒙一家親,皇帝只得帶上豫妃厄音珠。
電視劇中,厄音珠為報復如懿「陷害」,讓她父親安排殺手刺殺永璂。
而原著中,是如懿帶著永璂回帳歇息,偶遇恂嬪與情郎阿諾達私會,如懿既同情他們,又要保全自身,本打算悄悄放他們私奔,但厄音珠亦撞見,高聲大叫「抓刺客」,驚動皇帝,大批侍衛趕到,逼得阿諾達挾持永璂。
這次事件發展得很糟糕:
恂嬪阿諾達落得慘死;
永琪頭一次露出了「很像皇子」的冷酷一面;
凌雲徹捨身救護如懿母子,埋下禍根;
永璂因被挾持之時表現懦弱,皇帝不滿,進而引發帝後爭執;
如懿惱怒厄音珠大呼小叫差點害死永璂,罰她木尺抽嘴,血噴齒落的厄音珠越發懷恨在心。
「借刀殺人」專家魏嬿婉利用這樁圍場刺殺案的餘溫,成功釀造出一樁新的「皇后侍衛私通案」,能選中厄音珠當前鋒,茂倩助攻,魏嬿婉這個組織後衛,著實出色。
相比之下,厄音珠就蠢到姥姥家了。
她居然巴巴兒跑去對那個天下第一的男人說:你老婆跟人私通耶!你頭頂一片大草原耶!
真是蠢鈍如豬耶!
要論厄音珠的愚蠢,同《甄嬛傳》裡的夏冬春有得一拼,細算算,她倆也是八竿子內打得著的婆媳關係,來日地下相逢,很可以切磋切磋,比個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