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是作者在聽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時激發的靈感而即時創作的。作家寫作還是寫內心深處最想表達的一切觀點,餘華當時就已經意識到他在理解了事物後,不再停留在表面的憤怒和不滿,而是做到對於善與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超然物外!我內心極其贊同這個觀點,這個觀點也絕不是餘華第一個先提出的。在閱讀薩特的作品時,我記得薩特也是這種觀點。不知薩特是不是第一個提出這個觀點的?
善與惡只一念之差,沒有絕對!日常生活中如果一個人總是陳述事實,往往被他人認為是負能量,所謂的抱怨!其實不然,美好的事物總是遠在天邊,而身邊總是充滿了醜惡!而人類又往往無法忍受太多的事實!
閱讀《活著》看字面確實也是講述活著的人,是通過長壽的富貴回憶他目睹著自己的一個個最親愛的人的死去。餘華一點也不避諱死,書中沒幾句話就談到了死。《在細雨中呼喊》也談到了一個個的死去。死是無法避免又很自然的事。談死也是為了讓人更加珍惜生命,享受生活。餘華的作品具有悲劇的魅力,看似悲卻處處給人以感動、力量、希望、幸福、善良。
作者開始寫作時採用了第三人稱作為敘述者,可一直不成功。最後他選擇了第一人稱來講述故事,讓富貴自己講述自己的故事。這樣「我」雖然過著苦日子,卻自己一點也不覺得苦。我看著有時候覺得富貴咋就那麼命苦,可心裡有時候又挺羨慕他的。尤其是他們日子特別窮,一家人都快餓死了,可他們每個人都為這個家盡各自的最大努力。
富貴的家族開始特別富有,他爸爸敗家子,吃喝嫖賭,沒敗完家。上梁不正下梁歪,到了富貴徹底敗了。人由窮到富容易適應,可從富到窮,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住的!富貴雖然開始也不適應,但是他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態。他完全放下富家公子的架子,非常吃苦耐勞。
在他富有時,老婆懷著孩子,他都又踢又打更別提罵了。可等他真正和老婆過苦日子時,她老婆都發現他變了。越來越懂得體貼老婆了。
富貴敗完家之後,他的父親很快就死了。家裡窮,他丈人心疼他懷孕的老婆家珍,就接回了家。在富貴富有時特別混帳,他每次都讓妓女背著他從丈人米行門前走過。家珍在丈人家生下了兒子有慶。算是一喜,家珍依然非常愛富貴。他們的女兒在他落魄後,被抓去當兵時發燒成了啞巴。在他打仗那段時間,他母親也得病而死。
他們經歷的是大煉鋼那段時期,生活隨著政策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富貴的財產是輸給了龍二,龍二過了4年地主生活就被槍斃了。富貴或許就是因禍得福呢!在槍斃龍二時,富貴還真是又怕又喜。
整個故事都是一天之內「我」做在地頭聽富貴講的富貴的一家。
富貴的兒子有慶特別擅長跑步,因為他每天來回學校家裡地裡跑個不停。有一天校長夫人生病需要獻血,有慶積極獻血結果抽血過多直接死亡。好人好報不可靠啊!孩子多無辜多善良多懂事。剛才離家前還風風火火活蹦亂跳呢!一會兒功夫,身體冰涼!簡直就是噩夢。
富貴的啞巴女兒,鳳霞出嫁時特別威風。女婿是個城裡人,勤勞致富,人心底善良,對鳳霞特別好。名字叫二喜,他是個偏頭。就是脖子伸不直那種病。鳳霞婚後過著幸福的日子,可沒多久因生孩子大出血死了。家珍在女兒死後沒多久就平靜的死了。生下了一個男孩叫苦根,就得叫苦啊!兒子跟著爸爸過苦日子,可到頭來苦根爸爸又出事故死亡了。
一家人都一個接一個的離開。剩下了富貴和苦根,一老一小。可就這樣的日子也沒過幾天,苦根生病死了。富貴覺得他是罪魁禍首,他敗家導致一家人都一一死去。
剩下他一個人,他就兌現了給苦根買牛的承諾。也是他看到那個老牛將要被宰殺時流淚,他憐憫老牛。畜生也是有感情的,我確實聽說牛在被殺時會流淚哭泣。
他叫他的老牛富貴,他與老牛相依為命。苦根活著時叫外公有時候也叫富貴,名字其實就是一個稱呼而已。我覺得這樣挺好,孩子喊的既親切又幽默。
故事非常悲,但一點也不悲觀!人在面對苦難時,沒有一點要逃離的感覺,無比自然和勇敢的面對苦難並戰勝苦難!開始覺得富貴是個十足的大混蛋,最後他成了英雄!他不僅在苦難中活了過來,而且幸福的體會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