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甲看到同事收到了一雙從老家寄過來的布鞋,同事告訴它,那是自己的母親親手做的鞋子。
同事在對它說的那一刻,眉飛色舞,幸福寫在了整張臉上。
甲看著同事手上的新布鞋思緒萬千,自己童年時的情景在眼前浮現。
我出生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由於那個時候生活物資比較匱乏,人們的生活很貧窮。
當時很多人家的生活連溫飽都很難解決,更別說能穿上新衣服和新鞋了。民間最流行的一句話就是:新老大舊老二補補洗洗給老三。
身上的衣服就像是貼了很多狗皮膏藥一樣全是補丁,如果有一天看到哪個小朋友穿了一件新衣服,其他的小朋友都會投去羨慕的目光,簡直有點羨慕嫉妒恨啊!
我看到父母每天都起早貪黑地去生產隊裡上工,那時候勞動是記公分的。由於家裡人口多勞動力少,所以辛苦勞作了一年,到了年底分到的糧食就連最基本的溫飽都解決不了,更別提能給我們做新衣服和新鞋穿了。
雖然生活上過得緊緊巴巴的,可母親也不願意看到我們這些孩子們因為沒有鞋穿,而在寒冷的冬天露著腳指頭,把腳凍得像個饅頭。
於是母親就把那些實在不能再穿的舊衣服拆洗乾淨,然後用麵粉熬成漿糊,一層一層把舊布貼在一起,放到太陽下面曬乾。
母親從別人那裡借來用紙剪成的鞋樣,然後按照我們腳的大小剪下鞋樣。在邊上圍上一圈白布條用手工縫好,就這樣一層兩層三層的疊在一起。
每天吃完晚飯後就坐在煤油燈下,一針一線的納鞋底。鞋底很硬,母親手中的棉線上下穿梭,在鞋底上留下密密麻麻的針線。
聽老人們說納鞋底的線縫的越密鞋底越耐穿。納完一雙鞋底,母親不知要熬多少個夜晚,扎破了多少次的手指頭。可母親從沒有因為這些而放棄,因為她知道,如果她不做,我們這些孩子就沒有鞋子穿。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天晚上街上放露天電影。吃完晚飯後,母親給我和哥哥一人拿了一雙新布鞋,我和哥哥非常開心,終於有新鞋子穿了。
我心裡在想明天我也可以在小朋友面前去顯擺顯擺,心裡正想著,就聽見一旁的母親說:「快穿上給娘看看合不合腳。」
我趕緊脫掉腳上漏風的舊鞋,穿上新鞋在母親面前走了兩圈說:「媽,你看!我的鞋好像有點大了耶!」
母親說:「你的腳長得快,現在大一點,過段時間就正好了。」
我聽母親這麼一說,開心的點了點頭。母親接著說:「等會我給的鞋子上釘上布條,穿的時候系在腳背上,這樣走起路來就跟腳了。」
我在家裡已經聽到電影開始放映的聲音,哥哥穿著新鞋已經準備出去看電影了。
母親說:「快去吧!你今天晚上還穿那雙舊鞋去看電影,我一會在家裡幫你釘鞋帶,這樣你明天早上就可以穿新鞋去上學了。」
好不容易有了一雙新鞋,所以今天晚上我想穿著它去看電影,這樣我也可以在小夥伴們面前炫耀一番。
我的心裡打著小九九,於是對母親說:「媽,我今天也要穿新鞋子去,鞋帶明天再釘吧!」
母親被我纏得沒有辦法,只好鬆口說:「去吧,那就等你看完電影回來我再幫你訂布條。」
我一看母親同意了,立馬屁顛屁顛地跟著哥哥後面跑出了家門。
電影結束的時候,人們一鬨而散,我和哥哥夾雜在人群中往回走,沒走幾步路,不知道是誰踩了我的右腳鞋後跟,鞋子被踩掉了,當我想撿的時候,鞋子又不知道被誰給踢到哪裡去了。
那個年代外面還沒有路燈,夜空下漆黑一片,我和哥哥彎腰在地上找了很久也沒找到,那隻鞋肯定是被人撿走了。我的眼淚唰唰的往下掉,心想這下回家肯定會被媽媽罵的。
哥哥勸了我好久,我才膽膽怯怯地跟著哥哥後面,手上擰著一隻鞋,光著腳往家裡走,一邊走一邊在流淚。
母親在家裡聽到我們回來的腳步聲,趕緊打開門迎接,我躲在哥哥的身後,不敢面對母親,母親以為是哥哥欺負我了,正準備數落他,哥哥膽怯的告訴母親,我的鞋子被踩掉了一隻。
母親把我拉到身邊,看到我光著腳站在地上,心疼地抱起我什麼話也沒說。急忙去廚房打來熱水幫我洗腳,安排我和哥哥趕緊睡覺。
看到我的臉上還掛著淚水,母親一邊幫我輕輕擦去一邊摸著我的頭安慰說:「丟了就丟了吧,別哭了哦!明天我再幫你做一雙新鞋。」就這樣我在母親的安慰中進入了夢鄉。
如今母親帶著她那雙靈巧的雙手去了另一個世界,給我留下了無盡的思念。母親一生的付出已經轉變成了回憶,時不時地在我腦海裡閃現。
雖然家裡的鞋櫃裡塞滿了各式各樣的鞋子,唯獨那雙新布鞋特顯眼,是我心底裡最喜歡的,那是母親為我做的最後一雙布鞋,因為它凝聚著母親深深的愛。
甲看著同事的新布鞋,想到了自己的母親,一時還沉浸在回憶中,只是它的眼角早已經掛滿了淚水。同事看到甲這幅模樣,一頭霧水。於是關心地問道:「哎!哥們!你這是怎麼啦?」
甲自言自語道:「有媽在真好!」
【作者簡介】:周廣華,淮安車橋鎮車橋村人,上海武警部隊退伍,現在上海工作,喜歡文學、唱歌和朗誦。
【朗誦嘉賓簡介】:謝娜,網名望穿秋水,幼教工作者 ,愛好毛筆字和誦讀,【運河槳聲】文學公眾平臺特約朗誦嘉賓,希望用聲音讓美妙的文字插翅翱翔,溫暖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