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先生》,人性遠比你想像的要複雜

2020-09-12 小蘑菇66

帶著好奇心去看了《妙先生》,比我想像的要精彩很多。

電影裡面記憶最深的一句臺詞是:不是彼岸花讓人變得墮落,而是因為人的墮落引來了彼岸花。

孟子說人性本善,荀子說人性本惡。我始終相信人性本善,但是人性裡頭也有一些想像不到的惡,只是看激發的是哪一面。像笑人、像那些吃掉彼岸花變成鴨子的人都是內心的惡被激發了。就像動漫中多次提到的,都是選擇。

一次又一次的被拋棄讓笑人對這個世界絕望,心中充滿了對這個世界的怨恨。他一度想要找到讓世界變好的方式,但是給我感覺他更像是一次次想要證明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笑人還有句臺詞讓我印象深刻:世人總是這樣,以為道歉,那些傷害就不復存在了。實際上很多傷害都會在被傷害的人身上留下烙印,成為創傷。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選擇做個好人。

最讓我感動又很心酸的一個故事是雲香和她的寧哥哥,從小青梅竹馬,兩個人一起逃跑出來。寧哥哥愛上賭博,雲香為了貼補家用竟然去攬客,她的寧哥哥其實早就知道,甚至還介紹客人來。最後竟然把她賣給了賭場……這個傻女孩最後心死了,選擇了放棄,選擇了原諒。

殺掉好人,去救壞人;多麼諷刺的一句話!但是總有人願意選擇做好人,做一個善良的人。

就像蕭篤,逢賭必贏的蕭篤,別人賭博為了錢財,他為了那些孤兒的口糧。他一開始不願意選擇去犧牲自己去救其他人,但是在最後關頭,他還是選擇了犧牲自己去不讓壞人得逞,去讓這個世界重回美好。

丁果和殷鳳兩個人都是為了世界變美好,一個選擇的是直接殺掉好人,一個選擇的是尊重好人自己的意願,同意的再去殺。

也許從結果上來說沒有什麼區別,都是讓好人死。但是從本質上來說卻是有區別的,做不做好人,是他人的權利,他人是可以選擇的。

電影裡面揭露了不少人性的醜惡,比如那個看到兒子死後高興的吞下彼岸花的父親;還有為了火蟬蛻殺死弟弟的哥哥;還有那些為了一夜暴富都想著去抓冰紈玉,不去種田的人;以及那些為了一個火蟬蛻瘋狂搶奪的人。

這個世間縱有諸多不美好,但也有很多美好存在的。

也許你曾經被他人傷害,也請你相信這世間是美好的。能量是守恆的,我們釋放的善意,我相信終究反哺於我們自己。

願所有善良不被辜負,我們之所以選擇做個好人,不是因為做好人一定有回報,而是因為做個好人本來就是一種禮物。

相關焦點

  • 《妙先生》從人的欲望和貪婪中我想到了新冠肺炎
    看了《妙先生》很多天了,一直在想要不要寫這篇觀影感,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大膽的深度分析。《妙先生》是一部建議13歲以下的兒童不得觀看的電影,這也是它13禁的來由。對於電影本身來說,的確很有深度,一開頭就講了要殺好人,救壞人,然後展示出了人類為了欲望,各種傷害自己至親之人。
  • ——《妙先生》
    梁衍師徒二人為什麼要尋找孝文呢?二人是尋跡者,偶然的機緣下遇到了妙先生,妙先生是尋跡者的信仰,他指示尋跡者尋找彼岸花的宿主,消滅彼岸花,拯救宿主身邊的人。自此笑人一心想要尋找妙先生,他想要問問他,為什麼要讓這世界充滿自私自利的人。
  • 妙先生,簡單故事的妙處
    事實上,從你成為好人的那刻起,就決定了你的結局——決定論者是殷鳳。殷鳳要殺他,丁果救了他,轉頭卻問:你要不要去死?作為正常人的蕭篤,覺得碰到了瘋子。他只有一個選擇:同意去死。一旦他選擇不同意,殷鳳會直接戳死他,如果選擇同意,他不會立即死去。
  • 班主任似的《妙先生》,大道理「呼呼」甩你臉上
    《妙先生》的重症肌無力當初看《大護法》我就說,這幫人要是再改不了「不說人話」的毛病,那現實一定會狠狠抽他們耳光。動不動就拋出「人類、生命、意義、生死、善惡」一大堆終極哲學命題,然而支撐它們卻只是空洞的言語,落到最後,就是雞同鴨講般的蒼白無力。
  • 《三體》炫酷的科幻背景下,揭露人性的複雜多變
    人類與宇宙的關係,科學家在深入研究,科幻作家在用想像構建,電影製作人在用畫面呈現。不同的方式,都透露著人類對宇宙的好奇,對外星人的無限想像。只是無論多麼奇妙的世界,還有宇宙到底是什麼樣,作為地球上的每個個體而言,都是渺小的,對事物的認知和判斷都有極大的局限性。可能是基於當下的情感,又或許是真的毫無理由可言。
  • 妙先生:和大護法之間差了10個哪吒!輸出全靠嘴 邏輯全靠吹
    本期小宅要給大家帶來的是,被稱為《大護法》精神續作的《妙先生》。按理來說,被稱為精神續作多少這部作品和前作相比也不會差太多。但是,有幸去電影院觀賞了一下,發現就還真的差挺多。《妙先生》評分6.3,《大護法》7.8。為什麼兩部風格相似的作品,在觀眾的檢驗下卻是不相似的評分呢?《妙先生》這部作品,事實上,出現的問題其實還不少。
  • 妙先生,在欲望、背叛和救贖之間,我們該如何選擇?
    作為一部暗黑風、成人向的動畫電影,《妙先生》對善良的認知,簡單粗暴卻直擊人心。事實上,在《妙先生》的世界設定中,人類不過是世間萬物的一部分。善與惡,也不過是生存法則的一種體現罷了。災難發生之後,「妙先生」選擇了尋跡者丁果。而丁果要做的事情,就是「殺好人,救壞人」,順便找出災難的真相。
  • 美人皮:一場痴情苦戀的愛情和反轉複雜的人性
    卻被心胸狹窄的王化成強行阻止,並以之前有婚約為由要告官。無奈之下,史舉人只好妥協。有情人難成眷屬,連城鬱鬱寡歡、憂鬱而亡,連城捶胸頓足,要隨她而去,在地獄中面對連城的疑問時,喬生深情簡短的一句「卿死,僕何敢生?」催人淚下,沒有甜言蜜語的山盟海誓,卻照亮了黑暗的地府,閃耀著人性的光芒:用情至極,為情獻身。試問在物慾橫流的社會,如此痴情、深情、長情的有幾人?
  • 《羅生門》帶你走入複雜世界:剖析人性——沒有絕對的黑白
    事實上,小說集《羅生門》還包含了《鼻子》、《竹林中》、《蜘蛛之絲》、《毛利先生》等22篇小說。為了所謂武士形象,即使是九泉之下,也要咬死自殺這個事實。而女人呢?如果說芥川龍之介迫於多舛命運、感覺纖細及心靈的創傷不可避免地走向悲觀厭世主義,那麼黑澤明的生活相對平坦,所以在他的作品中,總能找到救贖與人性得以回歸的希望。 然而,如果站在龍之介的立場來看待這部電影。羅生門下,乞丐奪走嬰兒的衣服,樵夫和雜工辯論,被乞丐的「在這個世界上小人活得更好。如果你不自私的話,就沒辦法活下去。
  • 教員:如何通過解讀人性,來處理複雜矛盾?
    "陳先生,是我。"叩門的青年男子說道。一聽聲音,陳先生立刻放下了警惕,他熱情的打開了門:"哦,潤之啊,快進來",把人迎進來之後,他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周圍,確認沒有人跟蹤了,才關上了門。
  • 讓人心疼的「雲香」背後,是被誤讀和埋沒的《妙先生》
    結果來人卻告訴她,你被你的丈夫出賣了。可是《妙先生》卻沒火。》《妙先生》的上映成績有多慘?原本在去年年底就計劃上映的《妙先生》檔期拖後,結果,受到疫情影響,上映時間再次懸空。今年7月31日,《妙先生》在一個不尷不尬的時間段上映之後,更是遭遇了滑鐵盧,上映僅僅7天就無奈撤檔,改為網播。
  • 法律公允遇上人性複雜,罪當誅還是罪當贖?《虛無的十字架》書評
    通過嫻熟的文字駕馭能力激發起讀者的聯想力和洞察力,讓讀者都化身成福爾摩斯,不放過任何細節,搜集著碎片,一塊一塊,直到最後章節,才將故事拼接完整,卻要發出一聲驚嘆:哦,原來如此!通過這種燒腦又有趣的形式,小說旨在探討一個問題:當法律公允面對人性複雜,罪當誅還是罪當贖?即對於犯罪,法律更注重懲罰還是救贖?側重點不同,給予的審判結果也不同。
  • 《壞小孩》| 複雜的人性,總是同時充滿著善惡
    其實,在我看來,每個人性可本善,也可本惡,善惡是一個人天性裡面共存的東西。曾聽說過一個故事,人們認為每個人心中都住著兩匹狼,一匹是善良正義等優秀品質,而另一匹狼則是邪惡陰暗等不良品質,每個人會成為怎樣的人呢?這就取決於這兩匹狼的狀況,但狼的狀況是怎樣的呢?這就取決於,每個人願意去餵養哪一匹狼。
  • 《妙先生》:丈夫向她懺悔發誓決不再賭,第二天卻把她賣給了青樓
    這是電影《妙先生》其中的一個場景,也是我最觸動我的一個故事。影片改編自不思凡 (《大護法》)的同名原創短片,由李凌霄執導,彩條屋影業(《哪吒之魔童降世》)出品,講述一場關於「善惡抉擇」的人性考驗。在這裡我只講述雲香的故事。
  • 5本設定複雜的腦洞文,各種奇思妙想引人入勝,看得晚上不想睡
    正如書名,這本書裡腦洞開得賊大,全書爽點不斷,構思新穎,前期覺得主角開始要在地球搞事情主角的金手指很強,是名副其實的腦洞空間,各種奇思妙想天馬行空的收容物想像力很豐富。主角的能力是耗費能量設定出各種各樣的東西,副作用就是隨機誕生收容物,收容物的設定會受到人類社會的影響。對於多元宇宙,高維幹預,收容物等等的描述都引人入勝。書裡還對各種系統流,穿越流的出現用腦洞世界解釋了一遍,看完就覺得好像真有這個東西似的。已完結,字數196萬。
  • 詭異的故事,複雜的人性
    女兒製片妹扛著攝影機一路跟隨,要保護老爸,戮穿對方的騙局。但到了菲律賓,見到小美妞,製片妹心裡犯起了嘀咕。這個小姑娘,開朗,大方,知書達禮,手腳勤快,精熟廚藝,怎麼看都不像是個騙子。老爸:愛情你不懂,小美妞她愛我。製片妹:她愛你什麼?愛你年紀大?愛你不洗澡?你就是個加拿大普通退休老頭,典型的低收入者,靠那點退休金生活。你說自己是億萬富豪,這是地地道道的欺騙,立即給我閉門反省,等明天跟我回家。老爸:……OK。
  • 一部《白鹿原》,多少女性被禁錮扭曲,多少人性的複雜與反思
    即使是這樣,他的父親在臨死前,依然要求他不要守孝三年,一定要立馬娶妻!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這裡表現得淋漓盡致!,是有很深儒家文化修養,也頗有醫術的冷先生的女兒,有這樣的父親教養,冷秋月當然是個賢惠的女子。
  • 《人生海海》:人是簡單的,複雜的是人性
    人生海海,潮落之後是潮起,你說那是消磨、笑柄、罪過,但那是我的英雄主義。爺爺對父親的愛,幾乎要從字裡行間中溢出來。然而,愛人是一種能力,有些人天生就肌肉萎縮。用正確的方式愛人是一種能力,而爺爺,在這方面能力「萎縮」。爺爺希望以自己的力量作為屏障,維護父親的名譽,希望他不要受到外界的侵擾和傷害。爺爺費盡心思擊退流言,可惜用錯了方式。最後,傷害父親最深的反而是爺爺自己。
  • 閒話東野圭吾《11字謎案》:人性之複雜
    他答應救她的男友,不過要這位女士陪他一夜。無奈之下,她只好答應。竹本順利地救回了她的男友,並在她男友昏迷之時要求她兌現承諾,女子後悔了,同竹本發生了爭執。不明就裡的男友醒來發現竹本糾纏自己的女友,一怒之下將竹本推倒,竹本因為頭撞在石頭上而陷入了昏迷。這時,山森來了,並查看了竹本,謊稱他已經死了。眾人一致同意將竹本拋屍大海,偽裝成遭遇船難而死。
  • 《妙先生》:​殺好人救壞人,這是什麼奇怪的道理?
    電影《妙先生》作出的回答是:殺好人,救壞人。在電影的世界裡,有一種叫「彼岸花」的神奇之花,民間流傳服食者,可以實現任何願望,爾不必較真什麼原理,反正可以長生不死、一夜暴富、心想事成就對了。然而沒想到,《妙先生》竟然不按套路出牌,電影的結局,還真是​犧牲掉了所有的好人,拯救一個全是惡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