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小孩》| 複雜的人性,總是同時充滿著善惡

2020-08-27 灑一點

前不久,《隱秘的角落》大火,這部劇其實改編自《壞小孩》,劇中與書中其實存在著較大差異。

《隱秘的角落》中,朱朝陽到底是怎樣一個小孩,每個人看完劇後,都會有一個自己的看法,或好或壞,因人而異。

但在《壞小孩》中,朱朝陽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壞小孩,他有著超乎常人的智商,同樣也有著無比陰暗的內心。

那麼對於內心如此陰暗,但年齡尚且還小的他,他的本性到底是什麼呢?


01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最初的時候,每個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

其實,在我看來,每個人性可本善,也可本惡,善惡是一個人天性裡面共存的東西。

曾聽說過一個故事,人們認為每個人心中都住著兩匹狼,一匹是善良正義等優秀品質,而另一匹狼則是邪惡陰暗等不良品質,每個人會成為怎樣的人呢?這就取決於這兩匹狼的狀況,但狼的狀況是怎樣的呢?這就取決於,每個人願意去餵養哪一匹狼。

所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的心中有善有惡,但哪一個佔比更大,這就取決於你自己。

02

《壞小孩》中,普普原本有著幸福的家庭,愛她的父母,可愛的弟弟。但後來,父母與弟弟都離開了人世,可憐的普普被送往了託管所,在那個地方她受盡了折磨,其他小夥伴會欺負她,更有邪惡的託管所的負責人們也會侵犯她。

在如此不堪的環境下,普普接觸到了世間邪惡的一面,於是在她心中邪惡的種子也開始萌芽。

所以,在普普逃離託管所後,遇見她的朝陽哥哥,在與他一起的經歷中,普普邪惡的一面展現的淋漓盡致,用噁心的手段對付朱朝陽的妹妹,用冷酷的心理毒死朝陽的爸爸,這一切的一切,無一不彰顯著那個心裡黑暗的普普。

普普,曾經父母還在人世時,她一定是個善良可愛的小女孩,她心中的善完全戰勝了惡。

可後來在託管所的日子,生活改變了她,善良可愛的她不在了,在黑暗的生活下,她長成了黑暗邪惡的樣子。


03

《壞小孩》中的朱朝陽,也是如此,在他爸爸還關心他時,他的生活也是簡單快樂,直到他爸爸把愛全部給了他組建的新家庭,他的新女兒朱晶晶。

朱朝陽的生活開始產生變化,他羨慕能夠得到爸爸全部愛的朱晶晶,所以在後來一氣之下將朱晶晶推下了五層的高樓。

朱晶晶的死,本以為爸爸能夠對朝陽的愛多一點點,但沒想到一切還是從前那個模樣。

他爸爸的新妻子王瑤認為,朱朝陽殺死了朱晶晶,所以她一直找朱朝陽的麻煩,並用潑大糞等下流的手段對付朱朝陽。

但他爸爸卻並沒有完全的幫助朱朝陽,而且還用錄音筆錄下了他質問朝陽的對話。


在朱朝陽,看到這一切後,他心中的那個曾愛他的爸爸已經死了。

至此,朱朝陽心中的惡被無限放大,心中那微小的善良被隱藏,他徹底成為了一個邪惡陰暗的人。

後來,他讓張東升殺死了自己的親生父親以及王瑤阿姨,並獲得了爸爸的巨額遺產。他又用計殺死了普普,張東升等人。並連續數日,趕了一本與事實相違背的每日日記,朱朝陽通過這本日記,也成功隱藏了自己殺人的事實。

朱朝陽也曾善良過,不過後來心中的惡佔領了高地,他也成為了一個活在黑暗中的人。


04

人性很複雜,但這個複雜並不是指這個人到底是善良還是邪惡,而是每個人心中善惡所佔比不同,每個人對不同的事會有不同的由善或惡引導的處理方法。

舉個例子,我們生活中會有一些看起來還可以的人,他們展現出的善良,讓我們相信世界的美好。

但有一天,他在某件事上,你認為他會以善的方式去應對,但沒想到他卻以惡去處理。這時,你就會感嘆,人性好複雜。

無論如何,每個人的心中一定存在善,也一定還有惡,兩者在心中拼搏,最後誰勝誰負,我們可能並不清楚,但一定要為心中的善加油打氣。

相關焦點

  • 《三體》炫酷的科幻背景下,揭露人性的複雜多變
    所以綜合來看,葉文潔是複雜的,她前半生遭遇不公,無處訴說,為此她背叛人類。本以為完成報復,就會心安理得,只可惜後來她發現宇宙森林法則的秘密比人性更為殘酷,三體也並不能帶來人類社會的改變,當初向三體人發出的信號好像變得毫無意義。
  • 是人性善惡還是自我救贖?
    《沉默的羔羊》這部影片講述的故事並不複雜,影片的故事背景是在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一方面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出影片中人物的矛盾和衝突,另一方面也可以窺見美國社會恐怖的根源,引人入勝的同時又能發人深思。經典影片總是能夠經受住歲月的考驗,第一次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感受最深的就是裡面的恐怖情節,解刨屍體以及在黑暗中迷路被人追趕的畫面,時刻在考驗著我的心理承受能力。
  • 《壞小孩》看完,炎熱夏季讓人脊背發涼,小孩心思能如此複雜?
    得知《隱秘的角落》改編自《壞小孩》,於是按耐不住內心的好奇,花費一天時間將《壞小孩》這部短篇小說看完。未成年人的心理世界真的有如此複雜陰暗麼?一、《壞小孩》在說什麼看《壞小孩》的緣由已經說明,故事梗概其實比較簡單。就是三個未成年與殺人犯張東升做交易的故事。與惡魔做交易,必然是會獻祭靈魂的。但是看完《壞小孩》始終覺得張東升或許沒有那麼壞。
  • 《通靈女》:亡靈和活人之間的對話,人性的善惡在時間長河中交替
    作者內田康夫,日本知名本格推理作家,"本格推理"的意思是通過複雜的犯罪技巧和搜尋犯人為中心,展開故事情節的推理小說形式。2008年,內田康夫獲得日本推理文學大獎—終身成就獎。根據小說的情節和作者的寫作思路,我將從以下3方面來做簡要解析:第一、從日本的傳統文化,折射出的"通靈"現象不僅是一個現實存在,更是人類內心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恐懼;第二、透過主角淺見光彥的一系列偵探,抽絲剝繭案情的同時,透露出人性在善惡間交替;第三、作者藉助於小說的情節,給讀者上了一堂衝繩歷史課,對 "衝繩戰役"給人類留下的遺憾和思考
  • 原著《壞小孩》才真正還原了人性的真相!
    網劇《隱秘的角落》最近很火,身邊看完的朋友都對劇中匪夷所思的情節大呼過癮,同時也被劇中演員的演技折服,尤其是幾個兒童演員。而今天我要說的不是《隱秘的角落》這部劇,而是這部劇改編的原著《壞小孩》。創作來源於生活,不管是網劇還是小說,都是有一定的創作背景。
  • 《隱秘的角落》與《壞小孩》
    在兒子的推薦下觀看了電視劇《隱秘的角落》,之後意猶未盡,又翻閱了原著《壞小孩》。雖說《隱秘的角落》改編自《壞小孩》,但給我的感覺,它們既是共存的又是獨立的,像出自同一個母親的兩個孩子,一個溫情,一個狂野,一個緩緩訴說著人生的不易,娓娓道來,一個用刀割傷了自己,然後把血淋淋的傷口不作任何掩飾地讓你看,觸目驚心。
  • 人性中的善惡衝突——《倚天屠龍記》讀後
    該書通過故事情節的發展,寫盡了武當派弟子的情與義,著力表現的主題是人性中的善惡衝突,幾乎讓人難以評說孰是孰非。卻又是這樣的表現:常遇春願以自己的性命換取張無忌一命;殷素素改邪歸正後難以求生,與丈夫張翠山雙雙自刎於武當山;楊逍得知紀曉芙死訊後突然暈倒,差點喪生在何太衝與班淑嫻的雙劍之下……《倚天屠龍記》以人出戲,通過個性與偶然性來展示人生世界的複雜性,通過偶然中的必然來展示人性中的複雜與難測
  • 關於人性善惡,老子、孔子有答案
    文|顏小二述哲文關於人性善惡問題,這裡要從一部電視劇說起。不知道各位最近有沒有看《邪惡之花》這部電視劇,顏小二倒是津津有味得品了品,故事很精彩,人性很深刻。裡面的男主角是殺人犯的孩子,可能是因為教育問題,缺乏「共情」的能力,顯得有些個冷漠,於此,他便被外界人主觀臆斷成「天生的殺人犯」。
  • 善惡會因偶然因素轉變,但也符合人性的邏輯
    人性的變化是有邏輯的,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善惡會因偶然因素轉變,但也符合人性的邏輯。  有人問我小說中人性的變化是怎樣的發生的,怎樣讓一個反面人物的出現變得更符合邏輯。其實關於人性的邏輯,往往與現實生活結合得非常緊密。  我們不妨看看身邊的每一個人的成長歷史,出生的時候大家都一樣,什麼都不懂,但是長大後就各不相同了,那麼中間發生了什麼事呢?很顯然與自己的成長環境有關係,與成長中發生的事情有關係。
  • 《隱秘的角落》VS《壞小孩》,誰更揭示了人性之惡
    但原著《壞小孩之所以叫「壞小孩」是更赤裸裸的揭示了我們眼中應該善良天真的孩子,其實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但文中的這些成人的性格描寫也遠遠比劇中尖銳露骨,為了個人利益不惜殺父殺妻,不認親生兒子,毆打前妻等行為讓讀者感慨人性之惡遠非人們能想像的程度。
  • 閒話東野圭吾《11字謎案》:人性之複雜
    因為人物有點多,名字有點複雜,記不太清了,就不一一指出了其實,這起謀殺案中揭露的是一個非常殘酷的真相:人性的醜陋。在船難事件中,面對落水的同伴,竟然沒有人願意伸出援手。明明有人有能力可以救對方,卻選擇袖手旁觀。大家都珍惜自己的生命,都害怕自己在救人的過程中會發生什麼意外,於是選擇了不救。在生命面前,人性自私的一面暴露無遺。
  • 壞小孩,也在尋找太陽
    以往的懸疑小說都是大幅渲染詭異驚悚的氣氛,《壞小孩》的環境描寫沒有半點恐怖的感覺,出場稀鬆平常的人物,令人惋惜的遭遇,雖然引發讀者同情,可卻遠遠沒到為其義憤填膺、批判社會的程度。到底是什麼,一步步推進情節往無可救藥的深淵發展?明明可以避免的很多惡果,卻被主角周圍的成年人毫不留情地塞到一個年僅13歲的少年嘴裡。
  • 善惡之間,隱秘的角落若隱若現: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看過原著紫金陳寫的《壞小孩》,確實越到後面改動越大,不過也可以理解,畢竟搬上螢屏的電視劇題材,還是要回歸正能量和正向教育的主旋律。原著《壞小孩》的結局更深刻地剖析了人性的陰暗面,原生家庭給孩子成長帶來的難以扭轉的負面影響。關於電視劇版《隱秘的角落》隱藏的諸多彩蛋,尤其是一些細思極恐的片段,網上已經有很多大神級人物給出了非常具細的分析與解讀,這裡我就不再班門弄斧了。
  • 豆瓣9.2《隱秘的角落》:告訴你什麼是改變人性的秘密
    有人說人性本善,有人說人性本惡,也有人說人性本無善惡。這是個千古難題,究竟是什麼決定了人性,又是什麼改變了人性?豆瓣評分高達9.2的由原著小說《壞小孩》改編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最近在熱播中,這部劇無論對於懸疑劇的愛好者,還是對於父母來說,都是一部佳作。而劇中,關於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也是《隱秘的角落》格外讓人心驚的恐怖元素。而劇中主角朱朝陽,一個學霸乖孩子一路走向黑化,成為殺人兇手,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 《隱秘的角落》原著《壞小孩》:人之初,不過一張白紙而已
    《隱秘的角落》大火,其原著小說《壞小孩》也再次火了一把。趁著這波東風看了劇和小說,三葉草只能說,這是兩個不同的故事。劇中還有對真善美的刻畫,小說簡直就是一本暗黑童話,看了讓人喘不過氣,又不得不感慨人性的複雜。
  • 《人生海海》:人是簡單的,複雜的是人性
    樸素的信仰人,是簡單的,複雜的是人性因此普羅大眾總是令人又愛又恨,既可以淳樸善良,又可以自私冷漠,人性深遠而複雜,麥家筆下的村民有善舉也有惡行,看起來似乎矛盾重重,實則最為真實。有人說中國人沒信仰,他們盯著基督教、猶太教、印度教,絕大多數世界人口都被這些宗教信仰佔據,只看得到他們字面上的宗教典籍和教義,只看得到他們客觀的宗教團體規模,可是卻常常對歷盡幾千年文化沉澱的中國老百姓最樸素的智慧視而不見。
  • 《壞小孩》:比網劇藏著更多隱秘的角落,三個小孩為啥這麼壞?
    《壞小孩》——比劇版藏著更多隱秘的角落,為什麼三個小孩會這麼壞?6月底火爆全網的網劇——《隱秘的角落》,相信大家都已經清楚完整的劇情。當初很多觀眾都從原著的角度來推測網劇的真實劇情。其實,原著《壞小孩》比網劇更黑暗,也更直擊人心。在封閉的甲板上,誰都插翅難逃。
  • 《壞小孩》——《隱秘的角落》原著讀後感
    《壞小孩》這本書挺厚,但是其實也就是四到五小時的篇幅,而且是剛一讀馬上就進狀態那種,內容超吸引人。看完原著,我打算看看劇了。 不過沒忍住,所以先在網上看了看解密,發現劇和原著,略有不同,所以,我更不能劇透原著了。 言歸正傳,《壞小孩》也是兩條線,張東升一條,朱朝陽一條。
  • 《隱秘的角落》揭露九大人性的真相,指引我們尋找「愛的力量」
    一口氣看完12集,發現這部網劇竟然分為了明線和暗線兩種手法來表達「人性的美與醜」,明線可以理解為「善惡到頭終有報」,暗線用一句話概括「看不見的角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惡」。《隱秘的角落》揭露了八大人性的真相,希望給大家帶來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