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留一半(真情故事)

2020-09-09 溜溜球的春天

汪玫在局機關當局長,丈夫沈源是本地一所師範學院的教授。這年,汪玫跟沈源腳前腳後都退休了。沈源在家只待了一天便告訴汪玫,老年大學聘他為客座教授。第二天,沈源便到老年大學「就職」去了。

這天下午,汪玫外出辦事,離老年大學很近,就順便過去看沈源。她走進老年大學,一個中年男子正從教務處辦公室出來,她便向他打聽沈源在哪裡,這人卻說沈源並不在這裡。汪玫驚訝地說:「不可能呀,老沈親口告訴我,他被這裡聘來給學員講課,算算都快半個月了。」

這人說:「這事我了解,我們老年大學是想聘請沈老師,可被他推辭了,他一天也沒來過。」汪玫愣了好半天才緩過神來,她勉強跟對方打了招呼,扭頭便走了。

汪玫怎麼也沒想到丈夫欺騙了自己!氣憤之餘,她覺得其中必有名堂,思來想去,沒有立即給丈夫打電話興師問罪,打算要神不知鬼不覺地把這事弄清楚。

沈源很晚才回到家,汪玫故意問他在老年大學的狀況。沈源說得煞有介事,汪玫強忍著,才沒把電視機遙控器摔到他身上。

第二天,沈源吃過早飯,照例開車走人。汪玫搭上一輛計程車尾隨其後。沈源的車跑著跑著,突然在路邊停了下來。接著,沈源夾著手包匆匆走進一家建行的營業廳。過了一會兒,沈源從營業廳出來了,汪玫驚訝地發現,他的手包變得鼓鼓的!

汪玫心裡直犯嘀咕:沈源的工資卡也是建行的,但在她手裡。這麼說,沈源手頭還有一張建行的卡?他這次取的錢數目看來不少啊。

沈源上了車,繼續向東而行。汪玫跟在後面,怒氣衝天。她能不氣嗎?沈源去的方向,跟老年大學背道而馳!

走著走著,沈源接了一個電話,接完這個電話,他便把車拐向另一條馬路,停在路邊一個女子的身前。這個女子四十幾歲,打扮時尚,手裡拎著一個大大的購物袋。女子上了車,坐到副駕駛座上,小車便箭一般地往前駛去。

汪玫催計程車司機趕緊跟上,可是,前面出現一個十字路口,沈源的車趕在紅燈亮起之前衝了過去,汪玫坐的車卻被截住,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沈源的車跑得無影無蹤……

汪玫氣呼呼地坐著計程車往回返。她料定,丈夫現在是有情人了!平時,沈源對汪玫很是體貼,什麼事都順著她,誰知背地裡竟幹出這種勾當!

沈源回來時已經是晚上九點多鐘了。

汪玫裝出什麼也不知道的樣子,等沈源進入夢鄉後,才悄悄地翻動沈源的手包。沈源的手包不再鼓了,早上取出來的錢沒了。手包裡沒有建行的卡,但有一張存摺。汪玫一看,這個存摺兩個月前開戶時存了六十萬,而後又陸續取出,大到十萬八萬,小到萬兒八千的,已經取出來四十幾萬了。

這六十萬巨款從何而來?取出來的錢去了哪裡?難道花在了情人身上?汪玫胡思亂想著,手顫抖著將存摺放回原處。這一宿,她幾乎沒有合眼。

早上,汪玫開著自己的轎車尾隨在沈源的車後,她眼皮都不敢多眨一下,生怕再跟丟了。二十幾分鐘過去,沈源的車七拐八拐,終於在一個叫「世佳」的住宅小區停下。沈源下了車,走到小區門口,用磁卡劃開門鎖走了進去。汪玫從大門外往裡看,只見沈源邊打電話邊走進了一棟樓的門洞裡。

汪玫進不了小區,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這時候,從裡面出來一個胖女人,汪玫趁機要從胖女人身邊擠進去。胖女人硬把汪玫推開,嚷嚷道:「我們這裡是高檔小區,外人是不可以進來的!」

胖女人揚長而去,汪玫氣得要發瘋了,她哪裡受過這種氣,說起來,還不都怪沈源!

進不了小區,就抓不到沈源的把柄,但這個難不住汪玫。她給房產局物業管理處一個老熟人打電話求助。不一會兒,小區物業的一個負責人親自給汪玫開了門,把她請進物業辦公室,拿出那棟樓的住戶花名冊請汪玫過目。汪枚一眼就看見,三樓那套房子的戶主正是沈源!

汪玫的心臟都快要從嗓子眼兒裡跳出來了。當她從物業負責人嘴裡得知,沈源這套房子總共花了二百來萬時,感到大腦一陣眩暈……

等自己的情緒平穩下來後,汪玫便離開物業辦公室,直奔那棟樓。三樓的防盜門緊緊關著,給人一種冷冰冰的感覺。汪玫屏住呼吸,耳朵緊緊貼在門縫上。裡面隱約有男人和女人的說笑聲,那個男聲汪玫再熟悉不過了,正是沈源。

汪玫用拳頭拼命捶打房門。很快,房門開了,沈源出現在門口。他見是汪玫,一臉意外,說出的話也語無倫次:「汪玫?你、你怎麼來了……」汪玫用力推開沈源,衝進屋裡,嘴上大聲說:「沈大教授,我是來長長見識的,更想看看你的廬山真面目!」

忽然,汪玫像木樁似的立在了那裡,目瞪口呆了。她原以為這間屋子裡只有沈源和他的「情人」,哪想到除了昨天上了沈源車的那個時尚女子,另外還有兩個小夥子。屋子裡堆放著各種各樣的裝修材料、裝修工具和一些室內裝修圖紙。

那兩男一女被汪玫的突然闖入弄得直愣神兒,跟汪玫對視著。沈源趕緊跑過來,說:「汪玫,這三位是裝修公司的師傅。是我請來的。」

汪玫一時不知道該說啥才好。沈源把他拉到另一個房間,賠著小心說:「汪玫,你怎麼找上門來了?你是怎麼知道的?」汪玫氣哼哼地說:「你先告訴我,這房子到底是怎麼回事?你哪來那麼多錢買房子?」

沈源告訴汪玫,房款和裝修款都是沈鋒出的。原來,沈鋒是沈源的親侄子。沈鋒的爸爸死得早,沈源像對待親兒子一樣呵護著沈鋒,在他身上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沈鋒大學畢業後創辦了公司,生意越做越大,再後來去國外發展了,現在已是身價上億的富翁。兩個月前,沈鋒特意回來看望沈源。臨走前,沈鋒為沈源買了這套房子,還在建行存了六十萬的裝修款。

汪玫跺著腳質問;「這事你為什麼瞞著我?你居心何在?」沈源摸著腦袋,苦笑著說:「我這麼做也是無奈之舉。汪玫,你這人太強勢,家裡的大事小情向來是說一不二。就說咱現在住的那套房子吧,裝修時,都是由著你的喜好來,就連窗簾啥顏色都得由你做主,我是沒有一點話語權。咱倆本來打算等幾筆存款到期,再重新買一套新房,好好裝修一下,我的心願是中式風格,而你卻喜歡歐式的。我怕堅持己見,就傷害到了你,影響到咱倆的感情。沈鋒給我買了這房子,我只好繞過你,自行其是了,家具呀,燈具呀,還有擺設呀,都是按我的喜好訂購的……」

汪玫聽罷,心裡很不是滋味。沉默了好一會兒,說:「老沈,你這麼一說我也理解你了。這次要不是你佔得先機,怎麼裝修,怎麼布置這個家,還真由不得你……」頓了頓,她四下張望著,心有不甘地接著說,「老沈,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你如意了,我的願望落空了。」

沈源拉著汪玫的手,笑眯眯地說:「這套房子兩室二廳兩臥二衛外加一廚房。我按我的想法只裝修一廳一臥一衛;另一半給你留著,歸你。至於廚房嘛,你下廚時候多,怎麼設計,由你。」

沈源竟給自己留了「另一半」,這讓汪玫大受感動。直到現在,她才意識到,夫妻之間能給對方留出「另一半」,真的很重要……

相關焦點

  • 我和另一半戀愛的故事(完整版)
    這一路走了40多分鐘,我不多說一句話,只有她問我答,顯得我特正經,特君子(她上哪知道我只不過是一條耐心的狼)。一路下來,她摸到了我需要給她的「老底」:我家是農村的、家境還可以(吹唄)、我是當兵的、後勤兵、工作很好、一定會考上軍校、一定是個軍官、一定會留在瀋陽(吹唄不吹咋有下集?)。   萬事開頭難的破局,被我天才般的智慧打開了一個良好開端。
  • 一半一半(小小說)
    一半一半 作者:安陽陳永勝  局長招待來訪的客人,讓副局長先去墊場,說他隨後就到。  當然也是很有講究的,你不能讓場面冷清了。怎麼才能不冷場呢?那你首先得會講段子。  如今,你不會講段子就不好意思組織酒場。  副局長點好了菜,開始給客人們講段子。  熟悉副局長的人都知道,他講段子不講黃不講葷,而且不苟言笑,是很認真的講。  他說:「我總結這麼多年,發現領導有兩類。」  好敏感!大夥睜大了眼睛。
  • 陳芊芊和韓爍,先動真情的人註定深情
    ,韓爍就是啊)聊正題:我們來細數一下兩人的感情發展史,看看到底是為了活命的陳芊芊還是暗藏殺機的韓爍先動的真情呢一個萬分驚恐一個暗藏殺心首先要說明一點:文中的陳芊芊是指穿越後的陳芊芊,不是一開始就對韓爍一見鍾情的那個人哦,除了身份和相貌是陳芊芊外,整個思想都是現代的那個女編劇,並對故事的情節發展了如指掌。
  • 假期推薦好書:《消失的愛人》——一半是蠟,一半很辣
    甚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那些評價,而讓我好奇心難以抑制(如此枯燥乏味的書怎麼會有這般好評呢?)而堅持看下去(當然也是因為花了銀子捨不得浪費啊) 或許是文化差異,尤其是生活差異。本書大量冗長而靡細的背景與情節描述,以及瑣碎的生活場景記錄著實讓人看得有些昏昏欲睡。
  • 留一餅(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9年4期■趙登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老牛是個賣餅的。光這還不算什麼,更讓人氣的,是老牛拿著最後一個餅在你眼前晃晃,然後裝進袋子,說一句:「不賣了。」關於老牛為啥留一餅,有人說那是老牛的秘方,得留一餅揉碎在第二天的麵團裡;還有人說那是老牛留給自己吃的。「留一餅」就是留一餅,誰來了也不賣!老牛剛開始賣餅時,生意並不好,店鋪在街末,鋪前又有棵大樹擋著。
  • 我和她的故事(10)
    到家我們便向帶我們去湖北的那個學校要畢業證書但是又因為我們還沒有讀滿,所以回到了第一個學校繼續讀書,在這裡我們又學習了數學,但是在這裡我們不能曠課,所以課堂每天都是滿的,然後我們響應國家的號召,報考分類招生,由學校幫我們報好名,我們自己填報自願,考慮了很久,結合我們自己現在學的專業我決定報考我們這裡最好的醫學類專科學校(因為分類招生好像只限大專吧),開始時我很擔心,怕自己考不上,所以每天上課都在很認真的聽
  • 一心兩色:一半是佛,一半是魔
    故事發生的緣由:數學高材生張東升將自己的嶽父嶽母帶到旅遊景點遊玩,趁其不備,將二人推下懸崖致死。原計劃是滴水不漏,但不幸的是,被三個用相機錄像玩的小孩無意中拍攝下來了。暗黑和罪惡,從此瀰漫在張東升和三個小孩的生活之中......
  • 故事:患難夫妻顯真情
    這當兒,同學們把蔣惠敏團團圍住,聆聽她講她跟付永興的甜蜜與辛酸故事。接著蔣惠敏的話茬,同學王曉靜說:「惠敏,你知道我們當初怎樣羨慕你嗎?你能夠在眾多競爭者中得到付永興,而且,你們婚後很有錢,孩子有出息;可謂五福臨門。使我佩服你的還有,在永興生病後,顯現了你的真情;真是難能可貴。夫妻相愛不僅體現在順境, 患難夫妻顯真情啊!」
  • 魯班老年傳藝(故事)
    這一天,他對魯班說:「師傅,我想認你做乾爹,像對待親父親一樣,陪伴你老歡度晚年。」魯班見他話說得誠懇,心想自己越來越老,技術留著有何用呢?就答應把技術傳給乾兒子,胡利連忙謝恩。胡利經名師指點,很快掌握了鋸、斧、刨、鑿等木工技術,經常受到魯班誇獎。光陰似箭,轉眼三年過去了。胡利以為技術學得差不多了,他來到魯班面前說:「爹爹,我離家已三年了,想回家看看母親,過幾天我一定回來。」
  • 臨湘民間故事:臨湘人從四川寫信到臨湘(2)
    一個老鄉就跟他出嗒一個主意:你不會寫個字,就打一個圈,他一想,這樣也要得,就開始寫:「高山流水響叮O,四川寫信到臨O,常年冇見妻子O,想起妻子OOO」,寫好嗒就把得老鄉帶回去。這個老鄉也是一個孽巴鬼,用煙把信上個圈都燒嗒一個洞,帶回後把得他哩老婆看。他哩老婆也不認得幾個字,就請認得字個老人家念得她聽,老人就念:「高山流水響叮眼,四川寫信到臨眼,常年冒見妻子眼,想起妻子眼眼眼。」
  • 《甄嬛傳》安陵容性格黑化解析3:甄嬛對安陵容到底有沒有真情?
    皇后挑撥安陵容說她的好姐妹背叛了她,安陵容看似輕信皇后的挑撥,倒不如說安陵容是就驢下坡自己給自己找個理由拋棄甄嬛,好轉投皇后的懷抱(皇后不管說什麼理由她都會信的,只不過讓她自己心裡好受點罷了)。等交了投名狀正式投靠皇后之後,安陵容便與皇后起了同仇敵愾之心。
  • 老夫少妻情義重(下)
    劉奶奶含著眼淚跟他講,你不要這樣想,我現在跟你真的有感情了,我也捨不得你離去,你放心吧,我會把你照顧好的。聽劉奶奶這麼說,老爺子不能用語言回答,只會一個勁地流眼淚。在護理照顧了6年以後,趙老爺子在那個夏天最熱的時候終於還是去世了,這種解脫劉奶奶雖然有點不忍,但按說也對得住老爺子了。
  • 故事:民間故事:道士拿著另一半心臟,走到巨蛇身邊,餵進巨蛇妖的口裡
    民間故事:道士拿著另一半心臟,走到巨蛇身邊,餵進巨蛇妖的口裡李豆腐失蹤以後,他的妻子翠花更是加倍的勾引他的弟弟李縣官道士說:「且慢,施主不想救你的翠花了嗎?李豆腐問道:「翠花還有救嗎?」道士說:「有救,只需要一點仙心就可以了。」道士的目光看向了李縣官,大家的目光都向李縣官看去。李縣官立刻跪在地上說道:「嫂子一手把我帶大,猶如我的親生母親,若有救得嫂子之法,就是讓我去死也無怨無悔。」
  • 巢縣土話故事(18)講話與健康
    我在中學時讀過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還有《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神秘島》等)。記得小說中講到一個神秘人物,沒人知道他是哪國人?因為船上的人來自不同國家,平時交流不用本國語言。可是有一天發生災難,那人臨死之前突然用家鄉話慘叫了一聲,同伴們才知道他是哪國人。
  • 堅決不能留(幽默故事)
    第二天,阿林就被辭退了,理由是:一名員工不把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堅決不能留!阿林非常喪氣,經過一番折騰,阿林又應聘進了另一家公司。這一次,阿林還是想開網約車多掙點錢,當然他不敢再在上班時間溜號了,而是等到下班後再開。沒想到這天坐他車的又是現在的老闆!
  • 你星座的神話故事(三)
    其中,軒轅十四(獅子座α)、軒轅十三(獅子座η)、軒轅十二(獅子座γ)、軒轅十一(獅子座ζ)、軒轅十(獅子座μ)及軒轅九(獅子座ε)由南向北組成了「鐮刀」(或反寫的問號)結構,它們代表了獅子的頭、頸及鬃毛部分。
  • 《百年孤獨》:亂倫故事背後的隱喻(四)
    (文/水無香)在《百年孤獨》中,布恩迪亞家族第三代,還有一個發生在母子之間的亂倫故事。第三代中的兩個兒子,是由不同的父親和同一個母親——第二代兩兄弟共同的情人——特爾內拉所生。哥哥的孩子叫阿爾卡蒂奧,弟弟的孩子叫奧雷裡亞諾·何塞。
  •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那男人的另一半是什麼?
    小說《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故事講述了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勞改下放的知識分子章永璘無意間撞見了正在池塘邊洗澡的黃香久,這一特殊的見面方式,使章永璘記住了黃香久。在時隔八年後,章永璘再次和黃香久相遇,而這次的相遇讓他們成了夫妻。但在成為夫妻的前幾個月裡,章永磷卻是一個沒有能力過夫妻生活的人,於是兩人因此而有了間隙。
  • 東鳳同甘共苦 患難見真情(下)
    我雖然不是絕頂聰明,但是我喜歡你喜歡了那麼久,我還是很懂你的。」聽著小白的話,我知道我自己快不行了,我要送小白出去,至於我默默地離去也好。說道:「你說你要我怎麼送你出去?」小白以為她讓我傷心,我才要送她出去。小白這時候我怎能留下你,這裡的濁息未除,而我也即將離去,到時你又該如何?
  • 河曲民間故事(7) 馬尾巴
    ​河曲民間故事(7)馬尾巴 清·光緒三年,河曲大旱,顆粒無收,百姓少吃無穿,城裡人們吃了上頓沒下頓。正在災難危重之時,也是糧店的掌柜發財機遇。算卦先生說:你到七月十五城隍爺出府那天,駝上三馱米,八份大供,百塊油糕,一豬一羊焚香鳴炮,進城隍廟祭奠,不出三日就會在廟上找到你的三條馬尾巴。王掌柜信以為真,到那天真的組織傭人上廟求神。 村民們預先定下妙計,藏在城門洞口,等糧馱一來,眾人七手八腳把糧和貢品搶了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