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神秘的舊巷棺材鋪

2020-09-03 一笑傾城呢呢

民國時期,各地都流行土葬,即使是達官貴人也囑咐家裡人注意風水,一定要葬在寶地,這樣不僅僅對死去的人好,而且也對後代子孫好。因為土葬盛行,所以棺材更是不可或缺的東西了,孫家就是靠棺材發家致富的。舊街是雙溪鎮最小的最舊的一條街,平時誰也不願意靠近舊街,但是一到家裡有什麼倒黴的時候,或者有人死了,就一定要到舊街去,尤其是要找舊街街尾的孫家。
舊街的店鋪,做的生意大多數都是「死人生意」,所以開門的時間很短,早上日上三竿了開門,晚上在太陽落山之前一定要關門休息,祖祖輩輩都是這麼傳下來的。到了孫陽這一代,已經不那麼重視傳統了,亂世裡生活不好過,生意自然就不好做了。不過人總是要吃飯的,孫陽就想把舊街棺材鋪的名號打起來,這樣才有活路。特別是這個時代,土匪,官匪,軍匪出沒,死於非命的人也特別多。窮人家買不起棺材,但是稍微有一些資本的人家,就會希望買一副棺材。舊街棺材鋪的機會來了,誰能夠沒有棺材?
這一天如同往常一樣,孫陽吃完了早餐才慢悠悠的開門,一直等到了太陽快要下山了,也沒有一個顧客上門,正當他準備關門的時候,門口出現了一雙手,就扒在門口上。孫陽的心跳了一下,他想起來去世的老父親跟他說過的許多棺材鋪的禁忌,可是也沒有說過這樣的……鬼上門了啊……孫陽打算強行關門的時候,那雙手露出來更多的部分了,看得出來是女性的手臂,還有細細的聲音:「老闆,等等,我要買……買棺材。」
「你走你的陰間路,我做我的活人生意,」孫陽不敢看,就這麼說。一般而言鬼怪不會為難棺材鋪,否則就是在毀自己的路。這時候,她出現了,是一個穿著破爛,皮膚白皙,黑色的長頭髮散著的女子,她竟然噗呲的就笑了:「你說什麼呢?我是來給我弟弟買的……我弟弟,病死了。」說到這裡,她又悲傷起來,眼睛立馬就紅了。
孫陽這個時候才有膽量看她,原來是一個清秀的姑娘,看得出來是逃難而來的,也許之前還是一個大家閨秀。這個亂世,太多的人變成人不人鬼不鬼的了,孫陽動了惻隱之心,竟然又把棺材鋪的門打開了,說:「進來吧。」這時候夕陽已經完全沉下去了,沒有了光亮,幸好天還沒有非常黑。女子身後有一個小拖車板,不用說板上放著的一個男人就是她死去的弟弟了。
死人不進棺材鋪,這是祖傳的禁忌。孫陽不是不明白,但是看著這麼一個柔弱的女子,大晚上帶著一個死人在大街上晃蕩,不知道會出什麼事情。棺材鋪已經開了幾代人,也沒有聽說過出什麼事情,也不見得祖輩們都遵守規矩,孫陽決定破例了。
孫陽不僅僅讓女子進了門,而且主動的把她的弟弟拖了進去,就放在大廳裡。大廳兩邊放著的都是棺材,中間的靈位處敬供著貢品,孫陽說:「把他先放在這裡,明天天亮了再處理,你看行嗎?」
女子自然是感激涕零,進了門就千恩萬謝,還說:「我叫孟莉,我弟弟叫孟辰,我們家原本是在北平的……沒想到一路逃難就到了這裡,弟弟自幼身體就不好,沒想到前不久就……」說著說著,孟莉就又哭了起來。孫陽一看這哭的梨花帶雨的,心疼起來,趕緊安慰,說:「沒事,孟姑娘不必難過了,如果姑娘不嫌棄,這棺材鋪也是你家,孫某人雖然沒什麼家底,多養一個人還是做得到……你弟弟,我也會當做自己的弟弟來對待……」
孟莉沒想到孫陽這麼熱情,更加感動了,淚眼朦朧的說:「謝謝孫公子,孟莉以後為您做牛做馬,為您洗衣做飯,今晚的晚飯還沒有做吧,我這就去做。」孫陽心裡自然是滿意的,他收留孟莉怎麼可能沒有點私心,在這個亂世,娶個媳婦何其困難,而且他就是一個賣棺材的,沒錢沒有地位,還不吉利……孟莉長得又那麼漂亮,用一副棺材換一個媳婦,值得了。
趁著孟莉在廚房忙活的時候,孫陽開始觀察起她死掉的弟弟——孟辰。聽孟莉說,孟辰已經死了好幾天了,她一直也沒有找到人幫忙,可是又不能把弟弟丟在路邊暴屍荒野,所以一直用拖板拖著。孫陽覺得有點兒奇怪了,孟辰身上一點兒死人的氣味也沒有,雖然呼吸沒有了,身體也是冰冷的,可是身上就是沒有氣味……現在是夏天,按道理說早應該臭了……
這時候孟莉從廚房走出來了,說飯已經做好了,她問孫陽:「怎麼了?我弟弟怎麼了?」孫陽看著她著急的樣子,想了想最後還是什麼都沒有說出來。沒準……她弟弟身上真有什麼事情,但是她不知道,說出來也是徒增煩惱,不如解決了之後再說。棺材鋪旁邊就有高人,平時賣點壽衣餬口,經常出去雲遊……估計也快回來了。
「吃飯吧,明天我就把你弟弟下葬,」孫陽為了讓孟莉安心,這麼說。不得不提,孟莉做飯的手藝非常好,孫陽一邊吃一邊讚不絕口,還伸手去碰孟莉的手,發現孟總手也是特別的涼。孫陽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了,孟莉的手怎麼也跟她弟弟的手一樣……
「被你發現了呀?」孟莉笑了,這麼說,她身上倒是有一股臭味,孫陽一直以為是逃難的時候沒機會梳洗,所以發臭。可是現在看來,並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孫陽想說話,想問清楚這是怎麼回事,可是已經沒有機會了,他覺得頭暈眼花,意識模糊。他意識到了,飯菜裡下了藥。這個時候,應該死掉的孟辰坐起來了,和孟莉相視而笑。他們一起坐在桌子旁邊,把手伸向了孫陽……
傳說,在民國時期有一種「流屍」,即已經死亡的人,還能夠保持自己的形體,遊走在世間,再以活人的陽氣為食,保持自己的形體……孟莉和孟辰,就是這樣的流屍。

相關焦點

  • 我家是開棺材鋪的,棺材鋪有種禁忌,這種棺材遇到不能開
    在鎮上經營著一間爺爺給我留下來的棺材鋪。說實話,我其實很反感做這個生意,賺不了多少錢不說,還經常會被人用有色眼鏡來看待。爺爺還在的時候,我說過很多次希望關掉棺材鋪做點別的小生意,可爺爺說什麼也不同意,並且還告訴我,棺材鋪絕對不能關,除非等我成親之後,如果實在想關才可以。可像我這樣一直守著棺材鋪的人,正常點的女孩哪敢跟我處朋友?
  • 傳奇故事:棺材鋪
    1.棺材鋪 絕壁之下,是荒野;荒野之中,有一條偏僻的小徑。這天,小徑上走來一人,遠遠看去,高大無比,細看才發現,此人頭上竟坐著一隻巨猴,穩穩噹噹,如同連體。 小徑之畔,有一間小屋,小屋前,排列著幾口血紅的棺材,在荒郊野外,平添了幾分詭異之氣。耍猴人停在棺材鋪門前,佇立良久,伸手叩響了門環。
  • 故事:棺材鋪和藥鋪,不能說發財
    且聽我說這麼一段民間故事。話說,很久很久前有個名叫胡三的漢子,為人聰明伶俐,也做點小買賣。然而不願坑害其他人,賺昧良心錢,所以幹了幾十年,也沒發財,就落了一個樂於助人的好名聲。走了沒幾步,胡三又來到棺材鋪,看見裡面也透出光亮,心裡不禁一動。棺材鋪老闆在忙些什麼呢?胡三又趴在門縫上往裡張望,看見棺材鋪老闆也畢恭畢敬跪在地上給財神爺燒香磕頭,嘴裡同樣念念有詞:「財神爺顯靈呀!你大發慈悲,來年讓家家辦喪事,天天有人埋,多降些瘟疫災難什麼的,大家都減少人丁,我才能財源滾滾,發大財呀!」
  • 故事:鎮上多了一個棺材鋪,為了斂財祭邪神,七天死一人,被老瞎子搞定
    有人的地方就有棺材鋪,但是這個行業競爭並不大,基本上一個鎮子上也就有一家,幾乎都是代代相傳,畢竟這碗飯也不是容易吃的。我們老家鎮子上的棺材鋪就傳了好多代了,聽我爺爺說,這個棺材鋪年代久遠,自打這裡有人,就有它。如今它的主人是個老頭,大家好都喊他老瞎子。尊老愛幼的我肯定不這麼喊的,我喊他瞎爺爺。
  • 民間故事:棺材鋪老闆雪夜好心收留女鬼,女鬼為他做媒娶妻
    清朝康熙年間,在河北滄州有個叫張德玉的年輕人經營著一間棺材鋪,這棺材鋪本是他的祖傳產業,到了他這一輩兒,生意日漸衰落。張德玉本是一介書生,對生意經營不感興趣,如今又因為這份職業不受歡迎,至今還未娶妻。這年冬天,一場大雪飄然而至,路上行人稀少,生意慘澹。張德玉早早打了烊,獨自一人關在棺材鋪裡讀書。
  • 宜昌的楊柳樹巷,100多年前故事至今流芳百世
    明末清初,位於宜昌古城的大南門(今解放路附近)一帶,有一條巷子叫做楊柳樹巷,巷子不大,居然也分了三條,在這條不大的巷子裡,發生過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流傳至今。到了第二天的三更時分,張老漢趁大家都熟睡後,便偷偷地逃跑了,他穿過中書街,越過幾道籬笆牆,終於找到了一間舊茅屋,在屋旁藏了起來。茅屋裡住著一位姓柳的老太婆,她隱約聽到屋外有聲響,於是拉開門栓去查看,只見一個衣衫襤褸的人在向她磕頭求救。此刻,就聽見縣府街上呼聲一片,到處喊著叫著抓人,柳老太婆趕緊讓張老漢進屋躲避。
  • 靈異鬼故事:棺材虎
    有一次他們去北京做生意,結果回來的時候錢凌不幸生了病,找了好幾個郎中都沒有給治好,最後就病死在這邯鄲,陽春讓人迅速回老家報信兒,自己到這棺材鋪給好朋友挑上一口上好的棺材他看中一口後,棺材店老闆要價二兩銀子,雖然貴點,但是為了讓朋友能夠早日入土為安,陽春啊就答應了,剛要運走這棺材,結果進來一個黑瘦黑瘦的老頭兒,往這棺材上一坐,說呀,至少要四兩銀子。楊春自然很生氣,看了一眼老闆,但老闆苦笑著搖頭,表示沒有辦法,他想老頭不可能總在這裡,盤算著第二天再來買,於是轉身就離開了這棺材店。
  • 郭樸贈扇——安陽仁義巷敘說不一樣的故事
    安陽仁義巷敘說不一樣的故事 原創 李恩義 他問我:「安陽有個仁義巷嗎?」得到我的肯定答覆後,我們好像找到了共同興奮點,雙方都談興漸濃。 這人叫郭奇讓,是蘭考縣一個鄉幹部,著裝很樸實,說話不緊不慢,是明代禮部尚書、太傅郭閣老郭樸胞弟郭永福的第十三代孫。他向我講述了仁義巷的故事,從而又知道郭家一支後代,現在仍在蘭考縣繁衍。
  • 多彩路南.開灤史話丨舊開灤礦井建設的特點淺析
    在開發這些礦井時,舊開灤的決策者一直堅持快速開發,見煤就採,以採煤促基建的開發路子。井打下去後很快見到煤層,而見到煤層後立即在距地表61米處和91.5米、152.5米處,開通風巷和中、下運輸巷開始出煤。從1879年2月開始鑿井,於1881年秋就出了煤,1882年產量達3.8萬噸,1883年達7.5萬噸,到第四個年頭的產量已達17.9萬餘噸。
  • 民間故事:開棺材鋪的恐怖經歷
    兩個人把馬國臣抬到院子,放進新打好的棺材裡,金海就開車離開了。 馬國臣的媳婦打來水給馬國臣擦拭臉上的灰塵,一邊哭一邊數落:「沒影的事,不讓你幹你偏不聽,非要打這口棺材,這回給自己預備上了。」哪知道馬國臣在棺材裡接話道:「你瞎嘟嘟個啥?午時三刻還沒到呢,你咋知道沒人買?」這一聲,把馬國臣媳婦嚇壞了,愣愣地看著馬國臣從棺材裡坐了起來。
  • 舊時光裡遇新人(現代故事)
    凌舊傻傻地問。「view master,手搖觀片器啦。」陳涯往裡插了張圓卡片,對著陽光,「你看。」一人一個鏡筒看去,是一個不知名的故事,呈現出3D的海盜、洶湧的海水、船帆和鯊魚……一共7個畫面,每按動一下,就「咔擦」一聲換到下一張,在寧靜的午後,有種難以描述的美好。
  • 棺材鋪棺材數次被偷,深夜追上去,才得知小偷不是凡人
    鎮東有個棺材鋪老闆姓黃,能斷人生死,所以大家都稱呼他為黃大仙。但由於天機不可洩露,基本也沒人從他口中得知陽壽大事。這樣的事情持續了好多年,一直從未改變過,可是最近一年,怪事發生了,黃大仙棺材鋪的棺材莫名被偷。大家都甚是奇怪,這偷金偷銀,幹嘛還有人偷棺材。這賊是嫌自己命長不成。黃大仙每逢棺材被偷,都只笑笑,也不罵人,也不說啥。可他兒子黃鼠,因為仗著別人對他老爹黃大仙既敬重又敬畏,囂張跋扈,為所欲為。故大家都叫他黃鼠狼。他卻跳開了腳。這棺材被偷,老爹就賣不了銀子,老爹賣不了銀子,那他拿什麼來敗家?
  • 小說:小乞丐來棺材鋪買五口棺材,老闆隨他去收屍,嚇得魂飛魄散
    宋長生是柳鎮上唯一一家棺材店的掌柜,也許是因為柳鎮的居民生活都很平淡簡樸,活得比較長,所以他這家店的生意並不好,賺來的錢有時連開銷都不夠,想不到今天他剛吃過午飯就來了一筆大生意。那時候他正坐在櫃檯後面打瞌睡,四月的風從窗外吹過來,吹得他這條老光棍全身都懶洋洋的,好像覺得什麼地方都不太對勁。更惱人的是,他剛睡著就被吵醒了,而且是被一個小叫花吵醒。
  • 裝首飾的棺材
    「鄉下棺材鋪裡……」
  • 故事:包子鋪改招牌
    王記包子鋪最近生意不好,王掌柜很著急,於是就找人出主意。「買賣起個好字號,生意才能蒸蒸日上,你這個王記沒有特色啊。」劉書生思考再三說:「《莊子》中有庖丁解牛的故事,你這包子鋪,牛肉包是一絕,就叫庖丁牛肉包吧。」王掌柜千恩萬謝,請劉書生寫了字,找人換了招牌。
  • 住在棺材裡老奶奶
    2.賣棺材的老奶奶後來長大後,我才知道那個小屋裡住的是一個獨居老奶奶,她沒有兒女,她老公早在十幾年前就死了。她丈夫死之前是一個木工,專門做棺材的。由於他們無兒無女,很少在村裡走動,而且做的是棺材,大家都覺得晦氣,所以一般也不怎麼跟老奶奶夫妻走動。老奶奶的丈夫走了之後,老奶奶家裡還有很多棺材沒有賣完,有時候也會請別的木工到屋裡做棺材。
  • 雷州民間故事:擲聖杯碎成九塊,道士指點九曲巷消除九重災
    在雷州古城,有幾條小巷把柳絮東巷與廣朝南大街銜接起來,其中一條就是九曲巷。九曲巷之所以聞名,因為巷子雖短短幾十米,卻九曲十八彎迂迴曲折,狹窄難行,而且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於是,在這片廢墟之間建起了九曲巷。善緣道士在建巷子時,故意把巷子築得很窄,使路鄰親近、互相照應。巷子建成之後災民得到了安置,人們安居樂業,天下也果然太平無事。從此,九曲巷逢兇化吉、消災去禍之說,就藏傳開了。九曲巷於今天看來仍有啟迪意義。我們行走其間,只覺置身迷宮,人們照面而過,必須側身禮讓方可通過。兩旁牆壁峭立,屋簷有烏雲壓頂之勢,讓人心神煩躁、情緒壓抑。
  • 好文推薦|《情暖三坊七巷》:人間煙火,最撫人心
    本期好文推薦的作品:姚瓔大大的《情暖三坊七巷》,被父親強迫送到海外的男主陳雨帆學成歸來返回三坊七巷,與童年的青梅竹馬林恩馨重逢。小說由此開始,展開了一幅閩越古城民居生活的「清明上河圖」。,描述了千禧2004年前後,福州陳氏祖厝裡擁有傳統肉燕手藝的陳榮順和一群租客同居共處的市井群生相,由於各自生活習慣和文化背景的差異,發生了一系列有笑有淚的真情故事。
  • 奶茶鋪的故事
    2020年7月的時候,朋友看到大街小巷上的生意火爆的奶茶鋪,心血來潮,也租了一間小店鋪!心潮澎湃的花了6萬多加盟費開起了奶茶鋪,加上租金,裝修,置辦加盟奶茶設備和原料等林林總總費用花了20多萬。 原以為,會跟某點點,某銘等加盟店一樣一炮而紅,生意火爆。可是朋友文化程度不高,對於營銷等也一竅不通!
  • 故事:中元夜,一副小小的棺材在池塘上漂浮著
    我不知道她說的附身是什麼意思,只是覺得那很神秘。接下來的幾天,爺爺奶奶總覺得家裡溼溼冷冷的,地上也滑滑,特別說早上起來的時候,地上好像有人踩過,連著溼溼的腳印,一股冷氣從地下冒出來。那小男孩的頭七剛好是中元節,前天那個小孩的父母找上了我家,說他們晚上老做夢,說那小男孩全身溼漉漉,又冷又餓,連一個住的地方都沒有,好可憐,說著說著就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