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木匠在新轎裡做手腳,轎子裡掉落的東西,讓縣令露餡

2020-10-24 正經說文史

很久以前,出了一個姓松的能工巧匠,人稱松木匠。他做的木匠活遠近聞名,看到的人沒有不誇的。

這一天,忽然來了一個衙役,說是縣令喚他去縣衙裡,做一頂官轎。縣令姓高,官轎破舊了,想換新的,得知松木匠手藝最好,便傳喚他去做。

松木匠背著工具,到了縣衙。一談到工錢,高縣令出的價比市場價低了三成,松木匠說太低,背著工具想走。師爺湊近他耳邊說:「縣太爺高看你一眼,才會讓你打造官轎,你這一走,別想混生活了。」松木匠一愣,覺得言之有理,馬上換了一副笑臉,答應下來。自古以來,民不跟官鬥,他只有忍下這口氣。



轉眼間,官轎做好了,師爺來驗收後,結算了工錢。臨走時,松木匠進到轎子裡面,拿著小錘子敲了一下。

為什麼要敲這一下呢?因為松木匠不滿縣令剋扣工錢,想捉弄他一下。這些年,他研究透了榫卯結構,榫卯咬合後,太松或者太緊,都會不平衡,家具會發出響聲。他在轎子的一邊敲了一錘,榫卯咬合太緊,另一邊比較松,就會導致轎子行走時,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

要是縣令找他的麻煩,大不了在另一邊敲一錘子,就行了。到時候胡亂找個理由,搪塞一下就過去了,反正縣令也不懂木匠行當裡的門道。

這一天,縣令啟用新轎,坐著轎子走在街上,鳴鑼開道。突然,轎底脫落,掉出一封一封的銀子。人們本來躲在兩邊迴避,聽見響聲,呼啦一下子圍上來看熱鬧。高縣令惱羞成怒,喝令衙役們驅趕老百姓,收拾銀子回縣衙去了。



最近,縣衙裡來了十萬兩銀子,是朝廷撥下的治理河道的專款,高縣令昧下一萬兩。他不敢明目張胆地把銀子放在後衙,用官轎偷偷轉移到私宅裡。這套私宅是他偷偷地置下的,專門用來暗藏私吞的贓款。每天轉移一千兩,十天左右可以轉移完畢。

因為舊官轎狹小,高縣令藉口破舊,換了一頂寬大的新轎。萬萬沒有想到,新轎子如此不經用,讓他出了大醜,露了餡。

官轎裡藏銀的事情,一下子傳開了,滿城盡知,大家不免議論紛紛,各種各樣的猜測都有。高縣令非常惱火,下令把松木匠抓到公堂上審訊。松木匠做夢也沒有想到,縣令會用官轎裝銀子。轎底的一邊被敲了一錘子後,雖然會發出響聲,但是不至於脫落。如今重量增加了許多,轎底不平衡,一上一下地顫動,故此導致底板脫落。如果重量不增加,根本就不會出意外。



松木匠當然把責任推得乾乾淨淨的,大呼冤枉。可是,高縣令哪裡相信?他用舊官轎藏過銀子,心裡有譜,一千兩銀子加上他的體重,是壓不垮轎底的。他下令大刑伺候。

松木匠熬不過大刑,把他留了一手的事情招認了。高縣令大怒,呵斥道:「你這人心地如此歹毒,為了不讓你以後繼續害人,本縣廢了你的雙手!」他下令衙役把松木匠的雙手放在刑凳上,用木棍敲打,一直到把所有的指關節敲斷為止,然後把松木匠投入大牢。

高縣令捏造了許多罪名,申報上司,只等上司批覆後,就把松木匠發配滄州。松木匠在監獄裡苦不堪言,心生後悔,本來只是捉弄一下縣令,想不到斷送了自己,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這一天,牢子來到松木匠的面前,滿臉堆笑地說:「松木匠,給你道喜了,你出獄的日子不遠了。」松木匠嘆口氣說:「爺,你就別拿我開涮了,我如今生不如死,巴不得早日死去,哪裡還敢奢望出獄?」



牢子說:「我有這麼無聊嗎?怎麼會拿你開玩笑?」他告訴松木匠,高縣令被抓起來了,目前正在接受調查。高縣令既然倒臺了,松木匠不是離出獄不遠了嗎?

原來,高縣令貪贓枉法的傳聞,早就傳到了總督的耳裡,總督派出兩名幕僚悄悄調查,苦於沒有明確的證據。那一天,轎子裡掉落銀子的一幕,正好被兩人看見。他們馬上回到省城裡向總督匯報,總督大怒,派出官員下來查帳。治理河道的專款還沒有開始啟用,銀兩短缺的真相暴露了出來,高縣令被捉拿起來革職查辦。

這樣一來,松木匠成了揭露高縣令的功臣,被無罪釋放,獎賞了五百兩銀子。

松木匠出獄後,再也幹不成木匠活了,於是收了幾個徒弟,帶著徒弟們幹活,他只動嘴不動手,現場指導一下。至於那種錘子敲打榫卯結構的絕活,他決定爛在肚子裡,不打算傳授給徒弟們了。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故事:他被算計而死,老百姓彈冠相慶,縣令知情不管刻意隱瞞
    米碩鼠坐在呂掌柜的轎子上,呂掌柜則坐在爛轎上,幾個彪形大漢抬著爛轎,跟在米碩鼠後面,狼狽地下了山。 第二天晚上,米碩鼠派人請柳妙手參加謝罪宴。呂掌柜拿來五千兩銀票,敬了兩杯酒,灰溜溜地走了。米碩鼠把五千兩銀票往柳妙手面前一推,說道:「我昨晚問過風水先生了,你的山莊的確屬於風水寶地,我要了。
  • 故事:縣令見女子孝服裡穿紅裙,引出「銀針」血案
    進士便停轎於路旁,等待送葬的隊伍過去。一會兒,靈車過去了,跟在後面的是一抬掛著孝幛的轎子,一個女人嬌細的哭聲從轎中傳出,原來這就是死者的妻子。這時,忽然刮來一陣狂風,白色的轎簾被高高掀起,那女人的衣服便完全暴露出來———孝服裡面,竟然另穿著紅裙,而且顏色特別鮮豔。
  • 故事:劉一手(民間故事)
    下午,把衣櫃組裝好後,劉有能拿著小錘子,在每件新家具上面敲了一下,就告辭走了。過了幾天,馬員外請人來給家具上漆,兩個漆匠挪動家具時,家具發出&34;的響聲。兩人一愣,這新打制的家具,好像不牢固,能用嗎?他們問馬員外是哪個木匠師傅做的,當聽說是劉有能做的時候,漆匠師傅不相信地說:&34;馬員外心裡一緊,讓兩人試了試所有家具,件件都是如此。
  • 剛下盜洞就發現甬道裡立著一頂魂轎,葬著墓主人早夭的孩子
    這時候我才發現我們現在待的地方,似乎是一個挺寬闊的耳室,長寬大概十幾米,但是整個房間內卻空空如也,除了放在正中央的一頂轎子外,別的一無所有。正前方以及左右兩側的牆壁上,都各開著一個門,門楣上好像還陰刻著什麼花紋,只是距離太遠,隱隱約約地,不怎麼看得清楚。「是個側室吧,」我來回打量著,「老趙,側室裡能放棺材嗎?」
  • 民間故事:少年畫師終大婚,可是迎親的轎子之中,不見了新娘
    只有一些名氣極大的,身具特殊能力之人,才有可能克制這種詭異,其中這李應採便到過離此三百裡的郡城之中求學。為此,在這傳奇之城,也算是一大名人了,所以在家中提及了娶親的意願之後,四周的媒婆簡直是聞風而動了,將他家的門檻都踢破了。
  • 民間故事:木匠在木床做手腳,夫妻整天吵嘴,婆婆出手木匠食惡果
    說在80年代那會兒,在北方的一個村子裡,住著一個李木匠。這個李木匠做了一輩子木工,手藝自然不用說。聽老人們說,這老木匠們除了手藝好,還會一些道術。李木匠當然也會一些道術。不過,故事發生的那一年,這個李木匠因為歲數大了,已經不怎麼出工了。但這個老木匠有個外甥。那一年,在家頤養天年的李木匠,聽到一陣急促敲門聲。打開門一看,卻是自己的老妹子。
  • 民間故事:二虎抬轎龍升九天——「活轎」
    民間故事:二虎抬轎龍升九天——「活轎」民間有很多絕活,那可真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有一種叫「扎紙草」,也叫「扎彩」,說白了,就是製作一些紙人紙馬之類的東西,祭祀時焚燒用,幹這種行當的人俗稱「扎匠」。大虎、小虎是被帳房裡一個老頭叫去的,問了他倆幾句話,又給他倆一百塊錢,讓他們幫著跑趟腿,來取頂紙轎子。吳老師想這事也沒啥,就答應讓他們來了。「這老年間的事你們小年輕的還真不知道。」何老頭連連搖頭,接著,他又講了一些稀奇古怪的事,「雖說咱們現在是新時代,不講究這些了,可誰家的父母願意自己的孩子去幫這個忙?讓孩子給死人抬轎子,即使啥事沒有,誰心裡不疙疙瘩瘩的?
  • 故事:新聊齋:木匠與水鬼
    新聊齋:木匠與水鬼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萬曆年間,嶽陽鄉有個王木匠。這天,他去鎮上一大戶家裡做木工,回家時天已黑,他要走十多裡山路才能回家。當晚夜空無月,但剛好農曆初十,到了夜間,有點兒朦朦朧朧的夜白色,他走夜路慣了,並不用火把燈籠,也可以摸回家去。翻過一座山後,還要過一條河。那條河只有兩丈餘寬,但水深又急,也是比較危險。
  • 縣令不好惹(民間故事)
    不要怕麻煩,年輕人學東西總是很快的。」雖然他是這樣的笑,孫管家卻仍然能感覺到他那不可侵犯的威嚴,令人態度愈加卑恭。錢師爺送書信過來的時候,李無華正和他的師爺易平生在院子裡下棋。得知張長衛被判了個斬首示眾,張廣陵眯著眼斜靠在躺椅上,緩緩地轉著手裡的串珠,「備轎,老夫去會一會他。」院子裡,李無華笑著上前行官禮道:「這是什麼風,把知府大人都吹到我這兒來了?」「是好大一場不知東南西北的風。」張廣陵身後一名侍從冷哼道,他中氣十足,顯然身負武功。
  • 故事:新聊齋:採藥人山中墜崖,被崖柏阻攔救命,回家娶嬌妻改做木匠
    新聊齋:樹精娘子木然而正當爬上一個山坡時,突然從一處巖石縫隙裡鑽出一條黑白毒蛇朱良意有些驚慌,往前亂跑,剛跑出幾步,一失足掉落了山崖。未料掉落一半,卻被懸崖中間的一棵崖柏樹給攔腰擋了下來。此樹枯朽的枝芽樹葉全無,光禿禿的,但很有硬度,一下把朱良意攔住就直接掛在了半懸崖之上。
  • 民間故事:木匠佔女主便宜,被拒後在主梁做手腳,兩年後自食其果
    北宋汴京附近的一個小鎮子裡,住著一個張掌柜的。這張掌柜的經營一家藥鋪,生意做得還算不錯。其娶了鎮子上老李家的閨女為妻,這李氏長得很有幾分姿色,而且為人老實、厚道。其中有一個小木匠,平時為人很是輕佻,再加上這李氏頗有幾分姿色,這小木匠總是調戲李氏。李氏鑑於房子的質量,不敢得罪於他。她好菜好飯伺候這些木匠,為的是能讓這些木匠好好幹活,房子建得結實、漂亮一些。可這小木匠卻得寸進尺,一再調戲李氏。李氏忍無可忍,責罵了他一頓,小木匠因此記恨於心。在上梁的時候,這小木匠就趁人不注意,在主梁上放了一個木老虎,交過工程後這些人就離開了。
  • 新聊齋:城隍與縣令
    新聊齋:錢塘城隍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正德年間,看似天下太平,但那正德皇帝貪淫享樂,最大的一家叫做醉春樓,是縣令王正的一遠房親戚開的。這其中賺取的金錢和利益,大多都是被王縣令拿了好處。每次有府城和上面來的巡視官員,王縣令便親自作陪,帶著他們來醉春樓吃喝玩樂,以拉攏上面的各種關係,為他的升官之路創造條件。
  • 故事:去世知縣孤女被賣另一家做陪嫁,縣令得知真相,做了一件好事
    ,也給月香買了不少東西。銀子賈婆都收下了,第二天,縣裡差役就抬了一頂轎子,來到賈婆家,賈婆也不告訴她什麼事,把月香推出門,大門鎖上了。月香此時大聲啼哭,張牙婆說:「小娘子不要哭了,你家母親將你賣掉本縣老爺小姐做陪嫁了,此去富貴,是個大喜的日子,怎麼能哭喪著臉呢?」
  • 民間故事:窮木匠智鬥不孝兒
    王木匠氣得鬍子直抖,不好罵媳婦,叫來大寶罵到:「你個不孝的小兔崽子,把我的房和地還給我!」大寶正陪老丈人喝得興致高,聽自己爹在後院罵起來了,氣不打一處來,一腳踹開王木匠的門喊道:「我養你8年了,房和地都算進去,你還欠我400錢呢!」李氏一看老公被罵,順手把涼粥倒進狗盆裡說:「不知好歹,這個月是大月,俺家比老二家多養你一天,我吃虧這帳還沒跟你算呢!
  • 黎城坊間傳說,李縣令竅制刁財主,故事的由來
    至今在黎城一帶流傳著不少關於他的故事。有一年寒冬臘月的清晨,李文明起床,忽聽有人擊鼓,隨即便聽到:冤枉啊,冤枉!李縣令立即吩咐升堂,i並叫衙役把擊鼓者帶上堂來。李縣令聽後,二話沒說甩袖而去。農婦見縣令怒衝衝而去,嚇得也不敢再說什麼,垂頭喪氣地除了縣衙。一路哭著回去了。刁財主得知這件事情後,非常自得。隨值隆冬,鵝毛般的大雪下個不停,一乘轎子在刁財主的門前挺住,走出來的竟是李縣令。刁財主又驚又喜,趕忙備酒席款待,李縣令也不推辭,兩人吃了個痛快。
  • 忘羨大婚:龍鳳送親,藍家抬來一頂轎子,羨羨破轎而出
    魏無羨便乖乖應了,平日裡他的頭髮從未正經打理,都是隨意抓幾下,便用發繩綁了,倒也利落清爽,拓達不羈。只是今日這樣的日子,便少了幾分正式。藍忘機用篦子理順了他那一頭墨色長髮,又細細梳起上半部份,繞成一個簡單的男子髮髻,用紅色髮帶先固定了,再冠上九瓣蓮座樣式的玉冠,待收拾停當,那人轉過臉來看他,真真是面如寶玉,丰神俊朗,他便又走了神。
  • 民間故事:清官自清
    夏大一聽,怔然如痴,許久才問道:」敢問大人下鄉察看是乘的哪家轎子?」知縣笑道:「轎頭多心了!本縣下鄉察看,是以馬代步!」 夏轎頭睜大了不解的眼睛,直言相告說:「大人,歷任官員下鄉察看,明為體察民情,實則是誇官揚威!大人上任初始,卻舍轎而騎馬,著實令小的不解!」姜知縣這才為難地嘆了一口氣,說:「夏轎頭的心情我領了,只是我……我暈轎!」
  • 故事:新聊齋:窮書生代表哥迎親,被誤作新郎,在新娘房呆了三夜
    顏俊也沒主意了,上門迎親肯定露餡,婚事告吹就前功盡棄了,實在沒辦法,只好又求到錢青對他說:「賢弟 幫忙就幫到底,」把自己的計劃告訴了賢弟,讓他代替自己迎新娘,新娘去迎回就交給他了。既然到這個地步,錢青也不好拒絕,只好硬著頭皮,答應再跑一次,去高家把新娘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