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城人丁前溪,是有名的義士,家中富有錢糧。丁為人行俠仗義,專好抱打不平,十分仰慕漢代豪俠郭解。御史行臺聽聞他在當地頗有名望,便前去拜訪。丁聽說後,乘夜逃走。
逃到安丘縣境內時,天下大雨,碰巧路邊有一戶人家,便到屋簷下避雨。雨下不停,將近天黑時,丁前溪既累又餓。正不知如何是好時,屋內出來一少年請他進屋去,並拿出酒食款待他。
因已天黑,少年便留丁前溪在屋內住宿,又切碎草料餵他的馬,對丁的照顧十分周到。丁前溪感激不已,問那少年的姓名。少年說:&34;
丁又問他主人的職業,少年說:&34;
次日,雨仍舊不停歇,但少年對丁前溪的飯食供給依然很熱情。雨一直下到晚上。少年又將草料切碎餵馬。丁看那草料很溼,而且質量不太好,覺得有點奇怪,就問那少年。
少年說:&34;丁更覺到奇怪,心想:他們不過是想藉此向我要些銀兩罷了。
天亮後,丁前溪拿出一些銀兩給那少年,少年不肯收。丁強塞給他,少年拿著錢到後屋。過不多久,又拿著銀子出來還給他,說:&34;
丁聽完後後讚嘆不已,於是跟少年告別。臨別前,跟他說:&34;
丁前溪回家後,幾年都沒有姓楊的消息。一年,附近州縣鬧饑荒,許多人流離失所,楊家也受了災。眼看過不下去了,楊妻勸丈夫去找丁前溪,看能不能接濟一下。楊某答應了。
到了諸城後,楊某到丁家門口報上姓名。守門人報與丁前溪,丁一時想不起來。楊某將當年的事情說了一遍,丁這才想起,連鞋子都顧不得穿,跑出來將楊某迎進屋內。
丁看楊某的衣服鞋子都破了,便將他帶到暖和的房間裡,並設宴相待,對他的禮遇異於常人。次日,讓人為楊某趕製衣帽鞋襪。楊某穿上後表裡一新,十分感激,連稱丁前溪夠仗義。但想到家中,又不免有些憂慮,心中希望丁能接濟些財物好早點回家。
丁前溪留楊某在家住了數日,每天好好的款待,卻絕口不提饋贈錢財的事情。時間一長,楊某心中有些著急,便對丁說:&34;
丁笑著說:&34;於是,讓人去將街上的大小賭徒叫到家中聚賭,讓楊某在旁邊抽頭漁利。只一晚,就得了百金之多,全都送給楊某讓他回去。
楊某回到家後,見到妻子新衣齊整,旁邊還有婢女服侍,驚奇不已。楊妻說:&34;
楊某聽說後,感嘆不已。自此,家中變得富裕起來,不再靠開小賭坊來營生了。
異史氏曰:貧窮而好客,好酒好賭者最愛這樣做,這些人雖被稱為浪蕩之徒,但重情重義卻是真性情。最令人稱奇的是,楊妻一介女流,既無遊俠的經歷,也無嗜酒好賭的行為,卻也貧而好客,不吝所有,表現出一股豪爽之氣。這樣的俠義之風現在已不多見了。
丁前溪行俠仗義,卻不屑於交結權貴,然而對普通人一頓飯的恩惠卻銘記於心。所謂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說的就是丁前溪這樣的行為。
原著:蒲松齡
意譯:迪比特
《聊齋志異》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內容雖短小而卻精煉,具有很豐富的思想內容。現在的許多電影或電視劇多有借鑑書中的情節或內容。想看更多聊齋故事或電影電視劇,可點擊下方的頭條搜索,內容都是免費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