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摔壞癱瘓在床,卻無人照料,都是她一手造成的

2020-08-27 短鼻子象的美好時光

妻賢夫禍少,母慈子女孝。

一個家,如果有個賢惠的媽媽,那麼這個家就會和睦很多。相反一個家如果有個尖酸刻薄,愛佔小便宜,又斤斤計較的媽媽,這個家多半也好不到哪去。

1

李嬸年輕時就以潑辣在村裡出了名,別人路過她家,多看了兩眼,她就說人家惦記她家院子裡養的母雞。

每年開春種地的時候,和村民鬧糾紛的必有她。總是覺得別人家種地,機器壓了自己家的地,需要補償;就是去年相鄰的人家多佔了她家幾條壟,今年得要回來。這些事總是被她翻來覆去的爭吵著,要說她真的吃虧了嗎?其實一點都沒有,就是因為別人沒由著她,她沒佔到便宜,總覺得自己虧了,所以一直鬧事。

這樣一個對待街裡街坊都很刻薄的人,對待家人也沒好到哪去。李嬸有一兒一女,兒子性格偏向李叔,為人老實忠厚,女兒則是完美繼承了李嬸的基因,甚至青出於藍勝於藍。

世間的事就是這麼神奇,同為一個媽媽所生,姐弟倆的性格截然相反。在兒子身上一點也看不到身為媽媽那種尖酸刻薄的樣子。開始李嬸兒子還希望李嬸會隨著年齡的增大,有所收斂。但是讓他失望了,李嬸非但沒有收斂,還有嚴重的跡象。

2

天下有兩種婆婆,一種是生怕兒媳遭受她當年受過的罪,吃過的苦;另一種婆婆就是生怕兒媳感受不到她當年受過罪,吃過的苦。

顯然,李嬸屬於後者。兒子在家時,李嬸還會有所顧及,畢竟兒子還是向著自己媳婦的。兒子如果外出有事,李嬸就會不斷教訓兒媳,把兒媳當做丫鬟般使喚。

有一次,兒子兒媳鬧矛盾,身為長輩的李嬸,非但沒有勸解兩人,還在一邊挑唆兒子打兒媳。在她看來,女人不聽話就得打,打到她聽話為止。雖然她在家,都是有著說一不二的決定權。等到兒子的時候,就換了一種狀態,覺得男人是家裡的頂梁柱,在家必須說的算。

好在兒子拎得清,沒有盲目聽從李嬸的話,打自己媳婦。要不然的話,不知道已經離過幾次婚了。

最讓兒子傷心的是,媳婦懷孕後,李嬸的做法。孕早期,媳婦孕期反應較大,幾乎吃啥吐啥。李嬸非但不關心,還總說兒媳矯情,懷個孕還那麼多事。

一心想抱孫子的李嬸,在兒媳懷孕四個月,能看出男孩女孩的時候,花錢請人看了。結果是個女孩,李嬸想都沒想,就讓兒媳打掉。仿佛兒媳懷不是一個小生命,只是一個沒用的肉瘤一般,說不要就能不要的。

兒子兒媳都不同意打掉,結果李嬸就整天連哭帶罵的說,罵兒媳故意讓她家絕後,說兒媳沒能耐,自己兒子以後連個養老送終的人都沒有,任誰勸都沒用。

最後孩子生下來,李嬸連問都沒問過。兒子兒媳兩人手忙腳亂的照顧孩子,李叔一個大男人雖然不會照顧孩子,但是也忙裡忙外的給買這買那。李嬸卻因為沒抱上孫子,而生氣連看一眼都沒看。

從那以後,李嬸即使閒著沒事做,看著兒媳一人分身乏術的時候,也只是在一旁說風涼話。就這樣婆媳關係幾乎水火不容,兒媳也直說,婆婆老了那天,她是不會照顧的。

雖然幫兒媳照顧孩子是情分,但是她從來都是沒幫過忙就算了,還在一旁看熱鬧,責怪兒媳當初不聽她的,打掉孩子再懷一個兒子。

3

就是這樣一個飛揚跋扈,愛佔小便宜的人,如今癱瘓在床了。為啥會癱瘓呢?這一切還是因為她太作了。

去年秋天的時候,別人家的梨熟了。愛佔小便宜的李嬸,老毛病又犯了。放著自己家買的梨不吃,非要吃人家樹上現摘的梨。於是,已經年過60的李嬸,展現了她非但的能力,爬樹摘梨。開始都挺順利的,可是沒成想樹上有條蛇,李嬸被蛇吐著舌頭一嚇,直接從樹上摔了下來。

由於平日裡人緣不怎麼好,她摔倒在地後,認她呼叫了半個多小時,才有人告訴李嬸的家人,把她送到醫院去,結果就是摔壞了腰椎,只能臥床了。

癱瘓在床的李嬸,依然沒有改改她的性格,不能動彈,就天天躺在床上罵。後來不知道誰教會了她用快手,她就在快手直播罵,罵兒子不孝順,罵女兒不來看她,罵老伴不管她。

只是,她越這樣,家人就越遠離她。

李嬸有這樣的結果,能怪誰呢?對外人厲害,或許她的一種自我保護方式,但同樣的態度對待家人,只會讓家人離她越來越遠。兒子去照顧她,完全是出於身為人子的義務。和她根本沒有過多的交流。女兒則是在她摔傷後,覺得丟人,幾乎很少看她。

《京華煙雲》裡有這樣一段話:

福氣不是自外而來的,而是自內而生的,一個人若享真正的福氣,或是人世間各式各樣兒的福氣,必須有享福的德行,才能持盈保泰。

李嬸可以享福的德行,早就在她一次次無理取鬧,貪佔小便宜的時候漸漸流失了。

喜歡請關注哈!

相關焦點

  • 老母親癱瘓在床,四兒一女,三年幾乎無人照料而死—聽農民講故事
    俗話說,養兒防老,可假如父母含辛茹苦將五個兒女拉扯大,老了癱瘓在床,幾乎無人照料,做為讀者的您如何感想?甚至我們都想像不到這種事情的發生。目前國家對農村的政策非常好,無兒無女,基本都是五保戶,每月國家補貼大概六七百元,如果能自我料理,在農村生活應該是不錯的日子。如果不能自理,可以進養老院,養老院給一床厚被,一床薄被,衣服是按季節發放。有人做飯,有人洗衣,嚴重的還有人餵飯。
  • 故事:婆婆癱瘓後,剛過門的兒媳做出了驚人決定
    她雖立馬被送到醫院搶救,勉強撿回一條命,但卻半身不遂,需要人照顧服侍。舅婆的兩個兒子,一個在海上捕魚,一個在工地做裝修工,都是為了賺錢常年不著家。早幾年,兄弟倆共同出資在自家的宅基地上蓋了一棟三層的樓房,一人分一層,底層由舅公舅婆居住。舅公年齡比舅婆還大上幾歲,腿腳不利索,自己顧自己都有點為難,更別說是照料他人了。舅婆癱瘓後,家裡家外的重擔,也只有落到兩個兒媳身上。
  • 11歲女孩靠偷東西養活癱瘓的姥姥,被人抓住時,她嚇得尿了褲子
    每次回故鄉,都要經受一次精神折磨。三十年前她還是鄰村一個十一歲的女孩,因為偷了苜蓿被我捉住,我才認識了她當時,她在前邊拼命地逃跑,我在後邊大步流星追趕。大約追了一裡多路,她實在跑不動了,把盛苜蓿的籃子一扔,雙手抱頭跪在地下,等待著一頓拳打腳踢。看著她渾身顫抖的樣子,我舉起的拳頭終於沒有落下。我彎腰拾起那個籃子遞到她臉前,她慢慢抬起頭來,疑惑地看著我,當她明白我是真的要放她走時,兩眼突然漾出了淚水,眼神裡充滿了感激。她站起身來接過籃子,我才發現,她嚇尿了褲子,下半身溼淋淋的,冒著熱氣。
  • 小說:後媽遺囑——65萬全給弟弟,而我辛苦伺候30年僅得一枚戒指
    我後媽因為一場意外而導致癱瘓。後面都是我在伺候她。而我這一伺候,就伺候了後媽30年。可是令人氣憤的是,臨終前,她居然給了弟弟65萬,而我只得到一個戒指。可是這背後的事情還遠遠沒有這麼簡單,且聽我慢慢說來。十多年前,我後媽因為一次意外而癱瘓,我便捨棄了別的城市更好的工作回家伺候她。這一伺候,就是30年。
  • 母親癱瘓,城裡兒子不管,農村女兒接回破屋養老,一回家高興壞了
    這可把張桂花樂壞了。張桂花樂了沒幾天,丈夫就在南方打工從高樓上摔了下來。聽說工傷賠償了很多錢,但僅僅是聽說,張桂花給誰也沒說過有補償金這回事,也不知道她瞞著幹啥,是害怕賊惦記嗎?你還別說,那個年頭的農村婦女目光短淺,財不外露是最保險的事情。張桂花只顧著兒子了,把兒子早早地培養出來,上了大學,進城當了白領。但兒子需要錢買房結婚,張桂花居然都沒有動補償金,她留著幹嘛?據說是給孫子留的,隔代親啊。
  • 漂亮女子與老公徒弟相愛,只因丈夫癱瘓在床——《三個人的冬天》
    「拉幫套」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前在東北鄉間悄悄遊行的一種非法婚姻:因丈夫患重病,不能撫養妻子兒女時,在徵得丈夫同意後,另外招一個體魄健壯的單身男人來家,擔負照料全家生活的重任,同時,也可以與患病男人分享他的婚姻。
  • 叔叔癱瘓在床,侄子和嬸子卻幸福的生活
    天青是一個染坊的夥計,他父母雙亡,從小被金山收養,在染坊幫金山跑腿,金山雖是養父但是他們平時都是叔侄相稱,一次外出回來,天青發現家裡多了個年輕姑娘,她名叫菊豆,是金山買來的第三個老婆,金山下半身不行,心理扭曲有虐待傾向,前兩個老婆就是被折磨死的,到了晚上,金山就把菊豆綁在床上開始折磨,天青躺在自己房間都能聽到菊豆的慘叫聲,天剛剛亮,天青就起來幹活,這時菊豆也下樓洗漱,在當時那個封建社會,天青已經快四十了還沒有老婆
  • 小說:女兒癱瘓在床,我帶她各地求醫卻遭婆婆阻攔,真相讓我崩潰
    女兒癱瘓在床,我帶她各地求醫卻遭婆婆阻攔,真相讓我崩潰我曾經有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和老公感情很好,結婚兩年生了一個冰雪聰明的女兒,簡直像童話一般完美,直到女兒五歲時,我的生活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天,在帶著婷婷玩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她走路有些瘸,動作十分不靈便,像是左腿受了傷。
  • 小說:兒媳癱瘓在床,婆婆竟對她做出這種事情,丈夫得知真相淚崩
    「婆婆,你怎麼能這麼說我媽媽,她生病了又動不了,老師不是教導我們要善待殘疾人嗎?」「是!你自己去善待吧,你婆婆我可還要出去耕田種地,不然一家子餓死了怎麼辦。」婆婆的厭惡的看了我一眼,砸門出去了。我叫李洋,家裡是種植水果的,由於前年摘水果把腿給摔斷了,現在就只能癱瘓在家,什麼也做不了,那些種植的水果也是讓家裡虧了一大筆錢,現在全靠老公一個人賺錢養家。老公劉大力是建築的工人,每天早出晚歸,女兒小憶要讀書,我是一個孤兒,無父無母,我這不那個自理的身體就只能是婆婆來照顧了。
  • 老漢癱瘓,女兒伺候,臨終前卻把50萬家產給兒子,兩年後樂壞了
    老漢癱瘓,女兒伺候,臨終前卻把50萬家產給兒子,兩年後樂壞了李老漢已經70多歲了,年輕的時候生活還不錯,雖然是出生在農村,但是為人踏實能幹,人也長得很精神,有很多漂亮的姑娘都看中了他,人們都以為他可以娶個漂亮又有錢的媳婦,誰知最後結婚的,卻是一個啞巴姑娘,讓鄉親們都大跌眼鏡,可是這李老漢卻和媳婦恩愛有加,別看媳婦是個啞巴,人很善良賢惠
  • 故事:農村82歲婆婆臥病在床,58歲兒媳悉心照料反遭「虐待」,為啥
    這位大姐就是村裡人口中的好媳婦,她叫張小琴,今年58歲,20歲時嫁到這個小村,跟60歲的丈夫馬小平在這裡生活了近40年。見到她的時候,她正在做飯,一個用泥幫成的土灶,燒著乾柴,張大姐正在翻炒鋁鍋裡的白菜,旁邊屋簷下放著一張桌子算是操作臺。張大姐一身運動服,滿頭黑髮看起來很是精神。
  • 記憶裡生於民國的她,大部分都是壞的,今天分享一下我奶奶的故事
    但她的父親只她母親一個妻子,也只有她一個女兒。也就是說,奶奶是二十年代的獨生女。家庭條件普通,但因著只一個孩子,所以對她也是嬌生慣養的(或許她的脾氣差也是從小養成的吧)。 長到十七八可以嫁人時,那時候都是媒妁之言,只有結婚當天才能見到自己所嫁之人的模樣。但是奶奶不一樣,嫁給爺爺是她自己選的。
  • 保姆照顧癱瘓父親,三年沒尿過床,女兒感覺奇怪調出監控淚目
    不小心從工地上的梯子上摔了下來。導致小腿粉碎性骨折。每天只能癱瘓在床,再也站不起來了。小時候的我經常在家,還能夠照顧他一下。但是現在我要上班,我沒有辦法一直陪在他身邊,於是就給他請了個保姆。想著這樣白天沒人在家的時候還有一個人可以照顧著他。還能我和他說說話也可以不那麼無聊。
  • 農村老人癱瘓,兒子兒媳找藉口躲避,女兒女婿接過去照顧,驚喜來了
    張敏老人今年已經65歲了,在鄉鎮小學做了一輩子教師,在她的培養下,女兒石潔和兒子石濤相繼考上了大學,現如今都在城裡有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三年前張敏老人的老伴去世了,女兒女婿有意提出讓母親到城裡養老,但被老人拒絕了。她說自己年紀大了,去城裡只會給兒女添麻煩,再說自己每月有兩千多元的退休金,讓兒女不用擔心,她能照顧好自己。
  • 小說:女兒癱瘓在床,我四處求醫卻遭婆婆辱罵,女兒一句話我崩潰
    女兒癱瘓在床,我四處求醫卻遭婆婆辱罵,女兒一句話我崩潰我曾經有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和老公感情很好,結婚兩年生了一個冰雪聰明的女兒,簡直像童話一般完美,直到女兒五歲時,我的生活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天,在帶著婷婷玩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她走路有些瘸,動作十分不靈便,像是左腿受了傷。
  • 小說:女兒癱瘓在床2月,婆婆餵飯她一直哆嗦,親媽掀開被子淚目
    當然,也不是因為我女兒白淑芬在婆家受了多少多少的欺負,而是她在嫁到婆家還不到2個月之後,竟意外癱瘓在床不能動彈了。聽她老公說,那天我女兒吃著吃著飯,突然就說腿痛,剛站起,就倒在了地上,說整個腿都動不了了。她老公和她婆婆嚇壞了,趕緊叫了村裡的醫生過來看。可是醫生檢查了半天,都檢查不出病因。
  • 「奶奶,你今年65歲了,我希望你早點死去」人到晚年,才知有多難
    而奶奶把該給我的都給了。我記得有一次,隔壁小朋友買了一個新的布娃娃,我當時真的很羨慕,但是,布娃娃的價格都能夠抵得過我和奶奶半個月的生活費,當時,奶奶硬是拖著瘦弱的身體去給別人砍甘蔗,砍了一個月,還給我買了一個布娃娃。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想要好好的學習,然後,掙很多錢來回報我的奶奶,後來我也如願考上了大學。
  • 故事:守寡五年伺候癱瘓婆婆,在希望到來時,被婆婆和小姑子趕出家門
    村裡老謝家兒媳婦柳葉,守寡五年,為了伺候癱瘓婆婆一直不肯改嫁。無微不至照顧癱瘓婆婆,卻被婆婆和小姑子小英將她和五歲的兒子趕出家門。小英的行為遭到街坊鄰居指責,親戚們也都出面阻攔她。二大爺指著她鼻子罵道:你年紀輕輕不孝不義,你媽癱瘓了,你沒照顧她一天。是你嫂子一個人端屎端尿伺候你媽,冬天給她暖腳,夏天給她打扇。為了錢,你就把嫂子和侄子趕出家門,你還有一點人性嗎?無論大家怎麼勸說,小英還是堅持要趕走嫂子和侄子。
  • 《喚愛》:媽媽去世,爸爸癱瘓,5歲的他撿破爛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在山東一個小鎮的民房裡,住著一戶生活窘迫的人家,母親因病去世後,欠下了不少債,父親外出打工還債,在一次礦難中遭遇終身癱瘓,於是家庭的重擔全部都落到了5歲的孩子孫家寶身上。趕到醫院時,醫生告訴她,礦上出事了,礦難很嚴重,老闆跑了,孫英傑被救出來後,情況十分危急,經過醫院一個多月的救治,總算揀回了一條命,但顱腦損失、脊柱骨折,只能簡單發出聲音,下半身癱瘓,偶爾還會發病全身痙攣。
  • 真實故事:他今年65歲,痛失獨子,人在意外面前,最是弱小無助
    就像我的舅爺爺,他今年65歲,在兩個月前,失去了他唯一的兒子順明。順明的死,真的是無法預料到的一個意外。意外來得太突然,所有人都毫無心理準備。舅爺爺聽到兒子去世的消息後,直接身體一僵,倒在了地上,當時就沒了呼吸。幸好舅奶奶及時的打了急救電話,才把舅爺爺從死亡的邊緣拉回來。對於60多歲的舅爺爺和舅奶奶來說,兒子的意外去世,對他們所造成的打擊,足以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