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的關注按鈕,查看更多科普精彩文章吧!
要說戰國時代,哪兩個人才是最佳拍檔,很多人都猜不到。
作為戰國第一戰略忽悠家,蘇秦憑著自己的一張嘴,愣是成功從燕國取得第一桶金。
而後成功將山東六國,組建成了合縱聯隊。
配著六國相印的蘇秦,一時拉風無比。
但是,作為一個實際的買賣人。
蘇秦知道,這個戰略最大的弱點,在於秦國的動作。
如果秦國不配合形成威脅,那麼合縱的戰略,就沒有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可以說,蘇秦不擔心六國不齊心,他更擔心的是秦國弱小。
因為一旦秦國變弱,形不成威脅,誰還買他的帳。
因此,蘇秦急需一個拍檔,在關鍵時刻去秦國,幫助他實現自己的戰略構想。
但他選擇的這個人,產生的影響,不僅比蘇秦自己的還大,而且比他更加過分。
因為這個人,將各國的君主們,當成了提線木偶一般,隨意操控。
這個人就是蘇秦的同門師弟,同樣拜在鬼谷子門下的張儀。
作為魏國人,張儀和蘇秦一樣,都是熱門專業的,國際言學班畢業的。
一畢業以後,也和蘇秦一樣,到處拉投資找風投。
畢竟,他們的創業成本都比較低廉。橫豎一張嘴,反正也不虧。
但是,和蘇秦一樣,前期也沒有遇到好的投資人,只能停留在楚國,等待時機。
對於蘇秦來說,當下最重要的是要,找一個人勾搭秦國,讓秦國四處攻打。
只有這樣,他的合縱戰略才會有價值。
於是,蘇秦就派人去找張儀。
撩撥他說,你的老同學蘇秦都發財了,你怎麼不去投靠他?
張儀一想,對啊,怎麼忘了這廝啊!
張儀就屁顛屁顛的跑去了,結果被人家蘇秦一頓嘲諷。
說當初你成績好又有啥用,現在不照樣混成這鳥樣?
氣的張儀直罵娘,老同學不互相幫襯下就算了,還這麼數落我!
下定決心要搞垮蘇秦,讓你看看爺學霸不是白當的。
既然蘇秦一口氣拿下了六國的投資,張儀就沒得選了,只能去剩下的秦國。
最終,張儀碰到了一個貴人,一路幫助他在秦國站穩了腳跟。
事後,這位貴人才告訴他,自己其實是蘇秦派來的。
張儀這才明白,這老同學原來使得是激將法,看來還是念點舊情的。
既然蘇秦推銷的是合縱,中國版圖上豎著來一道,那我也沒啥好選的。
本著差異化原則,就橫著來一道吧。
於是,張儀在秦國推銷開了,自己的連橫戰略。
可以說,這兩老同學,活生生聯手打造出了,一個新的市場。
之前各國都沒有,那麼明確的市場戰略。
現在他倆直接給定下了,一個合縱一個連橫,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兩個戰略方向。
在他倆的挑撥下,秦國唆使齊國和魏國,去攻打蘇秦所在的趙國,讓你妹的整天不安好心!
好戲終於開始,既然連橫戰略已經開始生效了,蘇秦的合縱戰略,就更加有實際價值了。
就這樣,各國就被這兩位,戰國最大的戰略忽悠家,挑撥的打來打去。
但其實,這兩位只是,利用了各國之間的利益紛爭,從中攫取了自己的利益。
最後,蘇秦就因為操作不當,在齊國和眾臣爭寵,把自己玩沒了。
自己沒了之前,還抖了個機靈。
讓齊王重賞殺害他的刺客,最終臨走後,也拖兇手一起下去了。
老蘇這輩子,實際上說,也沒為哪個國家做出有用貢獻。
但卻因為,自己獨特的操作手法,讓自己的大名流傳了下來。
有點分析能力的人都知道,除了他自己的利益,他的合縱戰略並無太大卵用。
但是,正是因為他率先提出,通過PPT來忽悠投資人,這條零成本的創業道路。
從而,讓後人永久記住了他。
兩千年後的今天,同樣也有個賈會計,充分地發揚了他的創業思想。
真正的合縱行動,就搞過一次。
但五國人馬一來到函谷關,看看上面寫的,天下第一雄關字樣的牌匾,就都連聲說道散了散了吧。
蘇秦和張儀之所以名聲大,大部分都是因為,後世各種添油加醋的結果。
這也為後世各種,所謂的剛膽說客們,樹立了一個謀取利益的榜樣。
正如司馬遷在其傳中所評的:「然世言蘇秦多異,異時事有類之者皆附之蘇秦」。
但從破壞力方面來說,張儀更大些。
這哥們幹下了一樁大案:欺騙楚懷王。通過許諾給楚國送上「六百裡」地,成功忽悠齊楚結仇。
他所說的六百裡地,其實是一個名字叫做六百裡的地方。
最終,儘管自己被送到了楚國,又憑藉一張嘴,成功脫身。
最後,楚懷王被騙入秦遭軟禁。
從此,秦楚世代王室通婚的良好局面,徹底翻篇了。
從根本上講,蘇秦張儀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給自己牟取利益。
戰國的歷史,本身就是各國之間,利益盤根錯節的歷史。
一兩個點綴其間的說客人物,也只是平添了幾分,茶前飯後的談資而已。
你們覺得,蘇秦張儀真的能夠,改變戰國的歷史走向嗎?
還是只是兩位,國際投機主義者?
覺得不錯的點擊關注按鈕,查看更多科普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