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爺爺是個兵》解讀和平

2020-08-28 嶺上居士杏花君

從我小時候記事起,每年逢年過節,祭祖完後,都要去大路上給三爺爺燒紙錢,我總是不解問:「三爺爺是誰啊,為什麼要給他燒紙錢?」爺爺說:「你三爺爺是個兵,打仗的時候死在他鄉了,在路上燒紙錢,他在遙遠的地方就能收到錢。」我只是不懂,覺得很神奇,也並不知道三爺爺到底是怎麼回事。

抗戰開始,我們大部分士兵沒有槍

三爺爺,是我爺爺的三哥,我爺排行老四。按爺爺的年齡估計,三爺爺出生在1918年左右。到十六七歲,也就差不多在1937年左右,那時候是抗日戰爭爆發的時期。按照當時的服兵役制度「三丁抽一,四丁抽二」。爺爺有弟兄四人,有兩個是要被「拉丁的」(拉丁就是,把年輕的壯丁拉去上戰場)。所以太爺就讓十多歲的爺爺,去山外逃荒,於是三丁抽一,三爺爺就去當兵了。

三爺爺在軍營,訓練了幾個月,就去打仗了,沒多久日本侵華戰爭爆發,三爺爺就跟著隊伍出陝西打鬼子去了。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後來家裡就收到了三爺爺戰死的消息,關於在哪裡什麼原因死亡的都沒有提及。也許一點撫恤金或者一個犧牲的徽章吧!至於錢遺物我是不知道,但是犧牲徽章我倒是見過,在我十歲左右,我翻箱倒櫃,發現了一個黃白藍的五角星。由於三爺爺是民國的兵,這個五角星是見不得世面的。因為早都是新中國了,要是追查下來,我們家估計也會不光彩。後來那個五角星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我曾經幻想過,三爺爺要是個英雄,為窮苦人民打天下,然後我們也算是光榮軍屬。可惜他左右不了自己,他生在那個時代,那個國度裡,只能是國民黨的一個小兵而已。也許他沒上過幾天學,更不知道什麼是精忠報國。所以他沒有那麼偉大的光輝歷程。我只能為三爺爺命運感到惋惜。

後來清算黨務,國家寬宏大量,凡是參加抗日戰爭的人,不論國軍還是解放軍都有功。三爺爺的亡魂也算是得到正名,不至於成為反派,永世都不能翻身。我們才敢光明正大的祭拜三爺爺。

三爺爺犧牲已經七八十年了,爺爺已以離開我們,已經沒有人記得他了,父親母親說爺爺走的時候說,不能忘了祭三爺爺。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忘卻他。

三爺爺做夢都不會相信,國家現在有多麼強大,再也沒有人敢欺負我們,再也不用流血犧牲。我有時候再想,我要是生在那個年代,或者是國家有危難,我照樣會捨生忘死的去打仗,保衛家園,就算客死他鄉也是值得的。

每次給三爺爺燒紙錢,我都會心裡默念「三爺爺,你回來吧,這就是你的家,看看家園有多麼美,衣食無憂安居樂業,和平安詳。」

如果有鬼神,我希望三爺爺能看見我們,不曾忘記他,雖然是一個小小的兵!

五千年來,為保護國家,民族和平而犧牲的烈士,永垂不朽!

相關焦點

  • 三爺爺丟了
    怪就怪在全村出了名的好人,我那本家三爺爺丟了! 有人說他走失了,還有人說他不想在村裡了。說歸說,道歸道,反正是三爺爺不見了。這不能不說是老街上最為敗興的事情。光天化日之下,一個大活人,說不見就不見了,你說能不讓人奇怪嗎?
  • 羅鍋三爺爺的抗日故事
    特別是兩位搞影視劇的朋友總是問了又問,以至將小日本鬼子的槍子隔著四層煎餅沒讓子彈打中羅鍋三爺爺的細節,就整整問了四回! 當然, 我的回答是確有。 且在我熱血沸騰的年代,三爺爺的英雄事跡不但時時激勵著我,且激勵著微山湖畔、運河兩岸方圓幾十裡的小夥伴們。以至,宋家閘以及周圍村莊的人們啦起來,都覺得是個特大的驕傲! 怎能說不是驕傲呢?說起三爺爺赤手空拳打死九個小鬼子的時候,他老人家滿打滿算才虛歲十一。
  • 70多歲的三爺爺終於結婚了,不過他的婚禮與眾不同
    在野外遊蕩著,只要你們給他尋個媳婦回來,你們的事就都不是事。」「我知道還有個三哥,可是他不是很小的時候就被倒塌的房屋壓死了嗎?」四爺爺出聲了。「對,就是你的三哥,XX鎮XX村有個小時候溺水的女孩,她的名字叫趙娜,在村頭的第三巷第四家。你們過幾天去提親,幫老三成個家。」大師繼續嘮叨。四嬸和其他人面面相覷。
  • 記農村三爺爺火爆脾氣二三事
    三爺爺已經去世十多年了,在我小時候記事起,三爺爺就是獨身一人,光棍一條。三爺爺脾氣火爆是遠近聞名,因在家排行老三,人送外號「三火藥」,可見一斑。至今一些真實火爆事件依舊在晚輩之間流傳,雖褒貶不一,但也有教育警醒後代的效果。
  • 爺爺奶奶們的風花雪月之三——三爺爺的桃花史
    昨天老家的表弟來玩說,老家的三爺爺又找了一個新三奶奶,說到這個話題,在一起吃飯的人都笑了。他這一輩子找的老婆有五六個,反正帶進門的至少有四個了,他老笑話村裡的年輕人找不到媳婦,說這些小夥子沒用。想想三爺爺這一生也很有意思。
  • 我是鋼七連第四千二百五十六個兵!數字不一定真實,但合情合理
    小說寫到這裡,估計不會引起讀者太多的感觸和同情,一切合情合理,這麼差的兵能進部隊那是走了運的。如果敘事只是這麼進行,就沒有什麼值得推崇的,但是給人們帶來震撼的是他這樣的人通過努力居然成功了,而且成功的過程更是引發了人們很多感慨和思考。
  • 《以家人之名》:為何說「老好人」凌和平是個渣男?
    她不但不思過,還把責任強加到凌霄身上,她是個自私的母親!的確,陳婷作為母親,她是不稱職的。可是,凌霄的爸爸凌和平就沒有責任嗎?他作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就稱職嗎?其實,導致這個家庭破碎的,是他!然而,凌和平並沒有看見妻子的無助!
  • 故事:給自己說個媳婦
    想當年,我的這個三爺爺個子不高,其貌不揚,學歷沒有,長相也沒有,偏偏娶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媳婦回來。很長時間裡,我們百思不得其解,憑我三奶奶家的家庭背景和她的姿色,完全可以找一個比我三爺爺好許多倍的男人,為什麼偏偏嫁給了他呢?  說來話長,那,咱就長話短說,從我三爺爺當年的情商說起吧!  俗話說,人有所長,術有所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 我們並非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
    因為我們並非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而這份和平需要強大的國防,磨礪當下青少年的血性陽剛之氣也是在建立強大的國防中最為重要的一環。正如這句話所說「我們並非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我們之所以能夠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強大的國防必然是最根本的原因。回顧歷史,國防虛弱之際,必是外敵入侵之時。如今,全世界都在經歷著一場翻天覆地的軍事變革,我國也不例外。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在從傳統的陸軍向陸海空天全方位發展。其中,空軍的變革是重中之重。
  • 《三體》解讀:執劍保護地球62年,人類為什麼並不感謝羅輯?
    這是我第二遍看完三體全書,其中讓我感悟最深的一個場景是,羅輯當了「執劍人」62年,通過兩敗俱傷的方式威懾三體,保證了地球人一代人的和平 作為維持一個文明得以延續的英雄,到了最後,小說中的人類卻不感謝「執劍人」,反而覺得他是冷酷無情的暴君,在威脅兩個星球的和平
  • 話說和平縣城「米墩頭」
    和平縣城「米墩頭」 和平縣城很多地名十分奇特,有大井頭,有石街頭,有石角頭 據說早前有個叫跋達的人,他為了讓人們吃飽肚子,不辭辛勞走到觀音那裡陳述苦情 後來,黃姓敬德公他精於風水堪興,他見這北樓崗是「金龍蓋頂」的寶地,山頂側背有九個大石隱形相連
  • 以家之名:陳婷大鬧凌霄生日宴,卻賠了夫人又折兵,結局大快人心
    《以家人之名》陳婷大鬧凌霄生日宴,卻賠了夫人又折兵,結局大快人心!此話怎講呢?凌和平與她夫妻一場,對她是知根知底,他就知道,陳婷回來,肯定沒好事。果然,凌霄好好的一場生日宴,愣是被陳婷搞成了鴻門宴。此話一出,海潮的臉色瞬間黑了下去,凌霄和凌和平也尷尬不已。眾所周知,李海潮雖然脾氣好,但也有底線,他絕不允許任何人說凌霄和子秋不是他的兒子。不管是誰,李海潮都不會原諒。
  • 七夕節,兵哥哥要發糖,教師妹子撒狗糧,夠甜夠飽
    這個名字,似乎指引著他的人生方向,從軍,服役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輕騎隊,繼而成了一個和平年代的兵哥哥,一個藏匿於部隊的年輕教官。夏心容,人如其名,可愛心善,復旦大學畢業之後,當上了一名小學的老師,每天和單純的孩子們相伴。陳思危和夏心容,這兩個名字放在一起,就有說不完甜蜜、幸福,當然還有一點點思念、傷感。
  • 《亮劍》新解讀
    《亮劍》新解讀 文/辛榮禎《亮劍》無疑是中國十年來影響最大的一部小說,按理說,評個茅獎是沒啥問題的,但遺憾得很,只獲過很不起眼的「解放軍文藝獎」。李雲龍傳奇的一生,分六個階段:第一階段任八路軍某獨立團團長,率部在晉西北抗擊日寇,會同國軍358團團長楚雲飛重創日軍,名振晉北。第二階段,率部參加淮海戰役,在戰場與楚雲飛相遇,兩虎相爭,兩敗俱傷。第三階段,金門戰役失敗後,率部開進山區,過了幾年極不適應的和平生活。
  • 《為了和平》觀後感(原創)
    六集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已經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這是央視為慶祝抗美援朝70周年為全國億萬觀眾奉獻的一部精品力作,觀後深受教育。這部紀錄片必將對激發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和中華民族的自豪感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7O年後的今天,回眸歷史,更能彰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這一決策的偉大光榮正確!
  • 故事:第十八章兵分兩路
    胡八一沒有想到,這個被人一直稱呼為傻柱的人,會看透他的計謀,沒錯,這個所謂的兵分兩路的方案,其實根本的目的就是讓趙國柱和英子這兩個人,替他們兄弟兩個人擋槍,至於那所謂的情誼,其實胡八一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他相信王胖子同樣也是如此,不然他也就不會回城怎麼些年了,也沒說回營營崗子看看。
  • 我回到故鄉,尋找三個爺爺當年的模樣:此生功與過,全留後人說
    文:心目郎君我有三個爺爺,大爺爺,我爺爺,三爺爺,2018年初,最後在世的我爺爺,也駕仙而去,從那以後,三個爺爺的故事就徹底結束了,此生功與過,全留後人說。我爺爺很小的時候,正逢抗日戰爭,當時前方傳來消息,日本人就要來了,全村人什麼也沒帶,急急忙忙當中,帶上自己的孩子,去遠方逃難去了,因為逃得太匆忙,最後三個爺爺都走散了,太公帶著大爺爺逃到了一個地方,太婆帶著我爺爺和三爺爺逃到了另一個地方。
  • 山裡來個兵
    當上營長後,他就更忙了,直到自主擇業脫下軍裝回到家,妻子才對他說:「今年回我媽家過年,再去給我大舅拜個年吧。」妻舅家裡沒啥變化。鄭保民望著村子周圍那一座座長滿灌木叢和荒草的大山,心裡很不是滋味。舅丈人的小舅子是村長。舅丈人特意把他喊來一起陪著吃晚飯。邊吃邊聊,舅丈人問鄭保民:「你往後打算幹點啥呀?」
  • 解讀亮劍——十年磨一劍,逢敵必亮劍
    真的要感激這部作品的導演和編劇為我們最大程度的還原了戰爭的本來模樣,保留了最熱血沸騰,最酣暢淋漓的部分,也最大限度的解讀了亮劍精神-軍魂精神。這是這部作品的大膽與獨特之處,不單單歌頌中國共產黨,以戰爭的角度拋開政治觀念,歌頌一切戰爭中的熱血男兒。首先說說人物,一部作品的成功離不開編劇對人物的刻畫以及演員的演繹。可以說這部作品在這兩個方面基本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