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實為庶女,卻為何如此輕鄙姨娘?

2020-08-25 小品紅樓

探春雖為庶女,卻是嫡女待遇。可奈何生母每每生事,讓探春沒臉,以至母女關係越發僵硬:

幫寶玉做鞋被趙姨娘抱怨:同胞兄弟鞋搭拉襪搭拉的看不見,反去幫隔母的兄弟後,探春鄙夷趙姨娘:「不過是些陰微鄙賤的見識,忒昏憒得不像了。」

因芳官用茉莉粉代替薔薇硝惹得趙姨娘大怒,當眾與幾個官扭打。探春教訓趙姨娘:「何苦自己不尊重,大吆小喝,失了體統!你瞧周姨娘,怎不見人欺她,她也不尋人去。」

想借探春管家之機佔幾分便宜的趙姨娘,開口就說探春踩自己姨娘的頭。探春氣怒:「誰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檢點,哪裡又跑出一個舅舅來?我倒素習按理尊敬,越發敬出這些親戚來了。」

雖說古代嫡母才算母,但並不是說生母就不為母。明清時期的喪服制度:子為父母皆斬衰三年,嫡子、眾子為庶母齊衰杖期一年,庶子為生母斬衰三年。所以說雖有嫡母、庶母之分,但該盡的孝道、該有的尊重,還是應該有的。

可探春的行為卻好似完全不想認著生母:

何苦來,誰不知道我是姨娘養的!必要過兩三個月尋出由頭來,徹底來翻騰一陣,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也不知誰給誰沒臉?

既然誰都知道探春是「姨娘養的」,又怎會有「故意表白表白」之說?不過是因為探春介懷庶出一事,不想被別人提及罷了。

同為庶出,迎春、賈環就毫不避諱自己庶出之實,便是感懷身世,也不會怪到母親身上。探春這般原因何在?

第一:探春雖為庶出,接受的卻是嫡女思想。

賈母喜愛女孩兒,於是把三春放在身邊教養。後黛玉到賈府,賈母顧不上來,就讓三春搬到王夫人院裡,由李紈教養。無論是賈母、王夫人、李紈都是高門嫡女,侯門正室。既然都是嫡女正室,維護的自然是正室的利益權威,姨娘庶子都是些不入流的玩意兒。探春在這種教導下,怎麼可能好好的嫡女風範不學,反去親近姨娘?

無論是探春那句「我只管認得老爺、太太兩個人,別人我一概不管」,還是那句「誰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檢點」,都是時下最正統的思想。

第二:性格主導、利益使然。

與迎春的得過且過,懦弱怕事不同,探春個性要強,眼裡容不得沙子。可縱然迎春好性兒和順,在別人眼裡還是「二木頭」、「有氣的死人」。縱然迎春身邊的奶娘說探春「愛奪姊妹們的強」,也耐不過眾人覺得探春是「老鴇窩裡飛出的金鳳凰」。探春有一顆建功立業的心,奈何身為女兒身,一生的榮辱都系在父夫身上。而探春的婚事,又系在王夫人身上。

「利益使然」並非貶義,但凡寶玉有些利益心也不至於被讀者罵成「窩囊廢」。探春親近王夫人,卻也沒見探春在金釧死後去安慰王夫人,金釧是井邊貪玩落水的。甚至在管家之時,探春一心拿鳳姐、寶玉作筏子。這種懂得審時度勢,卻有稜有角的性格,反而讓探春格外出彩。

第三:趙姨娘自己不尊重、忒昏憒得不像了。

無論是做鞋、薔薇硝還是管家,都可以看出趙姨娘昏憒短視的性情。有些讀者認為誰都可以看不起趙姨娘,探春不可以。依筆者看來,這種觀點完全是站著說話不腰痛!

別人看在探春的面子上禮遇趙姨娘三分:湘雲給趙姨娘送螃蟹;寶釵給賈環送禮物;明知趙姨娘想抓自己的短,黛玉還得向趙姨娘道謝;平兒明知趙姨娘唆使彩雲偷竊,還得顧全探春。可這些是真的尊重嗎?探春、趙姨娘一不在,湘雲當著外客的面提醒寶琴「太太屋裡人多心壞,都是要害咱們的」,寶釵也附和:「說你沒心,卻又有心;雖然有心,到底嘴太直了。」

趙姨娘丟臉與旁人無關,旁人自然可以心平氣和地勸上幾句。可旁人給趙姨娘面子,那是因為趙姨娘丟臉就是探春丟臉,偏偏讓自己丟臉的是自己生母,探春怨不得惱不得,好勸不聽歹勸不聽,心裡自然就遠上幾分了。

相關焦點

  • 《慶餘年》柳姨娘PK《知否》林小娘:同為姨娘,為何結局不同
    《慶餘年》中有個柳姨娘,《知否》中有個林小娘,兩人同樣身為姨娘,心計手段都頗不簡單,為何最後柳姨娘地位牢固,被扶了正,而林小娘卻落得被趕出盛府,悲慘死去的結局?究其原因,無非三點。柳姨娘一開始就把範閒設為&34;,為了維護兒子範思轍的地位,更是對範閒心有芥蒂。林小娘同樣心機不簡單,她的綠茶手段使得爐火純青,哄得盛老爹對她寵愛有佳,連大娘子都不放在眼裡。她對和兒女爭寵的其他孩子打壓算計,在這一點上,柳姨娘和林小娘似乎一樣。但細思量,卻又不同。柳姨娘是國公府的姑娘,眼界心胸不一般,當初因為深愛範老爹執意下嫁。
  • 《知否》原著中,為何說墨蘭用婚姻,給林姨娘的「體面」買單?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林姨娘不僅是盛家老爺最喜愛的妾室,還是為兒女幸福,犧牲自己的好母親。可是,她精心為墨蘭策劃,嫁入永昌侯府,卻讓墨蘭用一生婚姻給她的「體面」買單?顧廷燁那麼,林姨娘究竟是何方神聖,在盛家的後院混的如此風生水起呢?
  • 《知否》林姨娘從什麼時候開始在盛宏心裡失去了地位?
    林姨娘卻想著其他兩個蘭無所謂,墨蘭必須得去,因為墨蘭好學喜歡詩詞歌賦,而且本身就比其他人優秀,更重要的是可以和齊衡朝夕相處。盛紘冷笑道:「瞧瞧你哪來這麼大的口氣,開口閉口就要給公侯家的公子說親!」林姨娘揪緊自己的袖子,顫聲道:「紘郎什麼意思?莫非妾身說錯話了。」
  • 《知否》原著,幹倒林姨娘的不是王大娘子,而是孔嬤嬤
    可墨蘭硬著頭皮將自己擠進孔老師的座下,自己年紀小,領悟不當,卻要次次拖著老師為自己開小灶。如此,課程進行的很慢。年紀大吸收好領悟快的華蘭被活活拖住了大腿。眼看婚期將近,眼看課程被拖。為此,吵架的源頭開始。以自己庶女身份為憐屈哭,仗林姨娘得老爹寵愛無懼,親娘傳授給墨蘭一哭二鬧三上吊的真經,從來屢試不爽,從來得償所願。
  • 由鍾漢良、譚松韻主演的影視化小說《庶女攻略》超讚
    每日推薦《庶女攻略啊~跑題了,總之姜姜就因此看起了種田文,吱吱的這篇《庶女攻略》我尤愛!目前已經被翻拍,由鍾漢良和譚松韻主演,質量沒得說,坐等開播了(電視劇改名為《錦心似玉》)強推!男主呢是典型的封建家族掌權人的樣子,在那個社會中算得上頂好的男人了,基本上雷點都因為他啦,嫡子庶子庶女姨娘一堆,哈哈哈哈哈。但是,這不妨礙我們喜歡他呀!
  • 《知否》原著:墨蘭婚後過得不好,源於她聽信了林姨娘的兩句話
    「籌謀」的林姨娘。 不止如此用原著中的話來說就是:嫡女比庶女好的不僅僅是出身和教養可庶女就不一樣了,高不成低不就,和嫡出的姊妹生活在一個圈子裡,見一樣的人過一樣的生活,可最後婚嫁了,吧唧,差了個十萬八千裡,這種比較產生的失落感十分可怕。
  • 《知否》原著:林姨娘難得被盛紘怒懟,看林姨娘如何低情商收場?
    前邊提到齊衡同時被墨蘭、如蘭都惦記上了,兩姐妹都為之神魂顛倒,而憨憨的王氏自小在貴族家庭長大,知道感情的事要講門第,也要講個你情我願,但凡父母不同意的,這門婚事就算沒戲。而林姨娘偏偏不這樣想,她認為憑著自己的受寵,給盛紘吹吹風,將墨蘭與齊衡撮合一下,倒是為女兒考慮得周全。
  • 原著盛紘妾室:芳姨娘,遭林氏算計,被迫墮胎;香姨娘,安享晚年
    那時,墨蘭犯錯(妒上心來,劃傷明蘭的臉),把盛紘氣的不輕,墨蘭和林姨娘雙雙被禁足、且分院禁足,不許相見;而眼見著如蘭和明蘭婚事都有了著落林姨娘假以說辭利誘說服菊芳配合她,無外乎應許抬菊芳為妾室、生下孩子,二人共同把持盛府云云。菊芳便上了賊船,一味地在盛紘面前替林姨娘美言,不僅助力林姨娘母女促成墨蘭與梁晗之醜事,還懷了身孕。
  • 知否:盤點結局好的姨娘們,她們的成功是有原因的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下,在小說裡結局比較好的幾位姨娘,看看她們是靠什麼本事在主母強大的壓力下生存下去的?她們又為何能安然度日,甚至安享晚年呢?盛府最受寵的姨娘原來是林姨娘,那時候盛紘為了她寵妾滅妻,差點釀出禍事。林姨娘倒了以後芳姨娘(菊芳)得寵,這個香姨娘似乎一直沒什麼存在感,但不得不說,她的結局是最好的!長棟和香姨娘一直都不受重視,母子兩人的待遇也不咋地,直到海氏進門,這母子倆才算看到點希望。長棟從小懂事,也挺爭氣的,長大後娶了沈家的一位小姐,是沈從興的老婆張氏和明蘭做的媒。
  • 知否:命運掌握在庶女手中的康姨媽,她輸在了最看不起的人身上
    處處以己為先,被驕縱慣了的孩子,她的內心沒有忍讓,更多的是自私的貪念。可是,老天爺是公平的,盛紘既有才能,也懂得為官之道,還有嫡母的從旁告誡,更有堂兄盛維的財力支持,他的仕途一帆風順,青雲之上,慢慢從一個外任的小官一步步成為朝廷看重的京官。
  • 《知否》如蘭:從林姨娘與生母王氏的妻妾爭鬥中,學會了婚姻之道
    但總歸她是嫡女,註定比庶女高貴。嫡母雖不受寵,卻是當家主母,這個身份就成了她唯一的依仗與優勢,所以,她比華蘭更喜歡把庶出嫡出帶在嘴邊。而康姨媽的女兒元兒稍一攛掇,讓她欺負庶出的姐妹,她就會跟墨蘭與明蘭置氣好多天,想仗著自己的身份來壓制明蘭與墨蘭。
  • 穿越女強文,她本是超級特工,再睜眼,成了窮得叮噹響的孤苦庶女
    hello大家好呀,今天給大家安利超精彩的穿越小說,小編強烈建議你們去看看第4本《特工驚凰:邪豔妖妃》,小說中的女主本是超級特工,再睜眼,成了窮得叮噹響的孤苦庶女。直接點擊書籤就能開始閱讀,希望看官們能在這裡找到喜歡的小說,喜歡的就點擊書籤加入書架閱讀吧。
  • 重溫《知否》:你可以被輕視,但不能看輕自己
    她雖自稱是小門小戶的庶女,但不輸氣場,沒有一絲一毫的畏懼與慌亂,因為她知道她不僅是盛家的庶女,是澄園的大娘子,更是不惹事但更不怕事的盛明蘭。看似有手段,實則如此自降身價的做法,一不留神,便是萬丈深淵。墨蘭如此,卻是與林小娘的教育分不開的。「抓住了你爹爹,就是抓住了一切」是林小娘經常換著花樣給墨蘭灌輸的概念。不僅如此,她還攛掇著自家女兒去勾引梁晗,墨蘭害怕丟臉,她卻威脅墨蘭說:「你若不去,那你就乖乖地坐在這兒等著你爹爹拿個舉子回來隨便打發了你。」
  • 《知否》同是庶女,墨蘭憑什麼看不起明蘭?
    《知否》同是庶女,墨蘭憑什麼看不起明蘭?看過《知否》的朋友都知道,在當時那個背景下門當戶對、嫡庶尊卑嚴重禁錮著當時人的思想,其實在封建時期,嫡出和庶出的區別的確很大,在《甄嬛傳》中,宜修皇后就是因為自己庶出的身份痛苦一生,在《知否》中康姨媽更是拿庶出的兒女不當人看,隨便送人,就因為她是正室大娘子,妾可買賣,說的好聽是家裡半個主人,說的不好聽妾就比奴婢地位高一點,而妾的孩子也是沒有辦法繼承家業,但在《知否》中,墨蘭和明蘭都是庶出的,為何同為庶出
  • 盛家嫡次女如蘭,為何是盛家四朵小花中最難的一個?
    她既然有如此尊貴的身份,為何卻是盛家後院中,四朵小花最艱難的一個?如果說如蘭頭髮不好,那麼明蘭小時候跟著不受寵衛姨娘,恐怕吃飽飯都成問題,為何卻說她的頭髮烏黑亮麗?咱們回頭來看看盛如蘭出生時的盛府後院:盛長楓和盛墨蘭已經出生,林姨娘已經進門,並因為「愛情」頗得盛紘眷顧。盛紘是庶出,知道庶出孩子的艱難,王氏與林氏又積怨已久,所以林氏的孩子養在自己院裡。
  • 因《錦心似玉》,且讀讀《庶女攻略〉
    因著對鍾漢良和譚松韻的喜愛,因著已經殺青的《錦心似玉》,這幾日把吱吱的《庶女攻略》好好看了一遍。《庶女攻略》跟《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同類題材,都是庶女成長為當家主母的一部歷史,都是家長裡短細水長流,都是錦心似玉玲瓏剔透,都是世家大戶綿裡藏針。兩個女主都是大方聰慧卻善於藏拙,都是在嫁後漸入佳境,從此一路高光相隨。
  • 賈環上不得臺面,探春是如何成長得如此出彩的?
    脂硯齋評價探春是「敏」,看得透,拿得定,說得出,辦得來,比迎春惜春甚至比進宮的元春都要出色,以小小庶女的身份贏得當家人的青睞,比起知否的盛明蘭也不遑多讓。探春是怎麼變得如此出色的?這也是一部庶女成長史,她的蛻變有外因和內因兩方面。
  • 「喝了落胎藥,抬你做姨娘。」盛老太太鐵腕手段將林姨娘連根拔起
    原著《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墨蘭與梁晗遠沒到私通的地步,也不是明蘭為母親衛姨娘報仇有心促成的我舔著這張老臉上梁府為你提親,為你說好話,但醜話說在前頭,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那梁家願不願意娶你為妻,我便不敢保證了。梁夫人若願意討你作兒媳,你也不必謝我,是你自己的造化;若梁夫人怎麼也不願意,你父兄還要在京裡為官,盛家女兒決不能去梁家做妾,你大姐夫還是梁晗的上峰,你大姐姐也丟不起這個人,我便送你回宥陽就,叫你姑姑尋個殷實的莊戶人家嫁了。」
  • 她攪黃了明蘭的婚事,嫁入夫家為何只能為妾?
    但是,讓人不解的是,曹表妹嫁入賀家,為何只是一位妾?外加賀老太太精明著呢,既然討了明蘭這個庶女做孫媳婦,自然用火眼金睛看出明蘭是中用的!如果說林姨娘是偽裝成小白花的食人草,那麼,曹表妹就是貨真價實的小白花:卑微,憔悴,家世破落,她望向賀弘文時的目光,充滿了絕望的欣喜,好像是地府裡的靈魂仰望人間。而且,林姨娘和盛紘是後來的情愫,曹表妹和賀弘文卻是青梅竹馬。賀弘文人品儒雅,性格純良,又因為是大夫,最是憐憫弱小。
  • 《知否》原著:撒起嬌的林姨娘有多大殺傷力?看看盛紘反應就知道
    林姨娘的嬌媚是公認的,也被盛紘寵溺到不像話,可是為什麼林姨娘這麼驕縱的人,盛紘不可能不知道她的為人,卻依然無法割捨,這跟林姨娘的嫵媚和妖嬈有著很大的關係。朦朧的燈光下,林姨娘一臉嬌羞,真可謂是似水柔情,含情脈脈看著盛紘,讓盛紘不禁心頭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