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年打工,3年的餐飲創業,發現了餐飲行業的最大秘密
那時具體的情形多半忘記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山大的一個胖胖的同事,現在可以用好吃懶作來形容了。年經輕輕就一個啤酒肚,閒暇的時候經常一邊講著低俗的黃段子一邊用手撫摸著好像懷了8個月孕的啤酒肚。現在想來真的很有畫面感,要不然現在怎麼能歷歷在目。關於在港務局工作的時光在這裡就不在贅述了,一轉眼一年過去了,本身不安分的我就開始有了出去闖闖的想法,後來自己提出了辭呈,公司不同意我辭職。直到鬧的不歡而散。
-
網際網路大佬都愛看科幻小說,能夠快人一步洞見未來是關鍵
不少網際網路大佬們都有閱讀科幻小說的愛好,而《三體》更是被他們奉為經典。 《三體》是中國科幻的標杆,有著非常龐大的故事框架以及天馬行空卻不脫離科學的想像對於網際網路這種廝殺激烈的領域,往往提前洞察到未來就能領先別人一步。
-
刪去66分鐘後,這部民族史詩成了一個農村寡婦偷情史
最終拍攝出了220分鐘的電影史詩,作者陳忠實看了成片以後很滿意,給了四個字的評價:「超乎想像」,所有的鋪墊都預示著:一個跨時代的作品要來了。3個多小時(柏林電影節版時長188分鐘)的片長,陝西拗口的方言讓觀影者如坐針氈,據說電影放映了一半,就睡倒了一大片影評人。接著影片在內地上映,220分鐘的原片長被生生砍掉了66分鐘,僅剩154分鐘。
-
塗舍故事丨35.塗舍、不想做一匹「黑馬」
酒茫茫在白酒場上摸爬滾打十多年,自然有他獨到的領悟,可是談及白酒和網際網路,他還是有些迷茫,想來想去還是去請教範掌柜。 範掌柜是一個成功的商人,眼光、眼界自然在常人之上,在他身上能看到功成名就的中年人舉杯滔滔不絕的場景,看不到他調研、沉思的徹夜難眠。
-
故事:一個被網際網路遺忘的老爺爺對它產生了濃厚興趣
網際網路發展到現在,我們都習慣了行動支付帶來生活上的便利,但是有一群中老年人卻被網際網路給遺忘了,他們不會使用行動支付,不知道怎麼打車、點外賣、網購和手機掃碼及其它一切依靠網際網路才能實現的一些事情。 對他們而言,知道有這些功能,但是卻不知道怎麼去使用這些功能,跟上網際網路的腳步。他們依舊用以前的方式生活,比如用現金購物、抱著包裹滿城找郵局寄快遞等等。
-
進窄門走遠路,我的故事來自一場意外
這篇文章的故事也許會很長,不過也許會描述一個真實的我。第一,當年智慧型手機滲透率超過10%,開啟網際網路元年,保險市場信息不對稱減少,透明化、快速化、科普化,很多人意識到要買保險很大程度是每天看抖音和快手,對風險意識的建立;第二,放開利率,保險公司搶奪市場,豐富產品線,完善各種條款,打破寡頭壟斷,之後其他金融業競爭加劇,高素質金融從業人員跳槽轉型,提高整塊行業素質;第三,我國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這個標誌表示屬於保險業的黃金時代正式開啟
-
小說##《中國網際網路風雲》
準備寫一部關於中國網際網路故事的書。主要講述網際網路四大天王響應國家經濟內循環的號召,四人決定南下廣州,了解民生,抓痛點,解決問題。而外賣小哥金水則是他們了解底層生活的窗口,他們希望通過一個人了解一個群體,從而能幫更多的人。 因為是小說所以不能用真名,初步定為阿里發發懂事長馬翻手,大米公司董事長雷兵,騰勁董事長馬舒服,今日大條董事長張驚人,這是網際網路四大天王。
-
與真實的圖書行業
不知道這個和《編舟記》一樣被奉為「出版編輯聖經」的日劇,激起了多少朋友想要從事圖書行業的夢想。上線B站後,我第一時間迫不及待地又重溫了一遍這部日劇。與16年初看時相比,也有了很多不同的感觸。因為在某種程度上,《重版出來!》是我走上圖書行業這條「不歸路」的契機。
-
收藏故事(1):為什麼3000元的古玩,他能賣1.5萬,太人才了
都說古玩行業: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確,全國各個古玩城淘寶者如同農村趕大集,夢想著一旦撿漏,或許一夜暴富。然而夢雖美,但打眼吃藥者也如同被收割的韭菜,畢竟好東西越來越少,撿漏比中彩票還難。特別是近幾年,受大氣候的影響,古玩行業也不景氣;還有受網際網路的影響,傳統開店經營的古玩店鋪,門可羅雀,日子更不好過。
-
這家寧波服企瞄準新世代消費者加快數位化轉型
如何紮根本土、立足傳統文化、融入當代創意精神,在「「敢為人先、精於技藝、誠信重諾、勤奮敬業」的思想底蘊下,進一步推動傳統文化在大數據時代的落地傳承、持續生根……這或許是參展2020寧波時尚節暨第24屆寧波國際服裝節的寧波雅楚服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雅楚服飾」)_正在思考的現實問題。
-
故事:真實故事臺 | 成年人的崩潰是從借錢開始的
2019年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不獲的一年,尤其對於我們從事傳統廣告行業的來說,更是堪憂的一年。我大學學的是市場營銷專業,而那時候傳統廣告行業還很火熱,在陰差陽錯下,我成為了一名廣告銷售從業人員。在公司經營3個月以後,公司仍沒有接到一個業務,但我們的創業啟動資金已經僅剩3萬塊錢,眼看立馬就要面臨交不上房租的窘境,我們都很焦慮
-
一個關於花卷的故事
於是,在中原村饅頭年會上,張三給大家講了講自己創新花饅頭的故事,並拿來一些給大家試吃,臺底下的李四聽的認認真真,吃的津津有味。其實李四也是一直在琢磨創新饅頭,只不過他總想把饅頭和大餅結合起來,但沒有成型。聽了張三的介紹,他覺得自己也可以試試。於是,李四回到饅頭店後,按照自己之前做饅頭大餅結合體的思路,把麵餅攤開,接著捲起來,然後一刀一刀切開,最後用手兩邊拿著一擰、一翻。咦?
-
行業有貴賤之分嗎
許多人在潛意識中覺得,行業是有貴賤之分的。行業到底有沒有貴賤之分呢?這個問題等等再回答,我先給大家講幾個小故事。第一個故事,講的是北大兩屠夫。第一個屠夫,是一個叫陳生的,他1984年北大畢業,學經濟的。他先在體制內打拼了一段時間,做得還不錯,但他不安分,下海了。他七弄八弄,最後,選擇做了一個賣肉佬。
-
《飄》女主:戰後,極速轉型
>誰不是從零基礎學到某一個領域的專家?誰不是從菜鳥,通過積累,通過付出,通過疊加,成為一個經驗豐富的老資格?誰不是呢?誰不是呢?所以,不要叫喚,不要埋怨,勇往直前就對了。再說了,工作,可以給人帶來快樂。轉型,可以給人帶來迭變。
-
窺見神秘藝伎世界:曾經富商名流的「解語花」,如今式微的舊傳統
01 優雅與誇張:藝伎世界的兩個側面小說中的「新田小百合」、祇園裡的「巖崎峰子」,她們的故事細節或許有所出入,但在一定程度上揭開了藝伎的神秘面紗,讓人們看到「藝伎」這一日本傳統文化符號的真實生活狀態《藝伎回憶錄》中的說法可以作為一個參考:藝伎來到茶屋接待客人,茶屋女老闆通常先點上可以燃燒一個小時的香。根據藝伎的等級不同,收取的費用標準有所差異。小百合做學徒時,陪客人一小時,每一炷香收取5日元。像初桃這樣的有名藝伎,15分鐘收一炷香的錢。當紅藝伎豆葉則要5分鐘就收一炷香的錢,是小百合的1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