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記》中韋小寶的歷史原型,誰最接近?

2020-11-19 史聞閒談

  韋小寶,金庸武俠小說《鹿鼎記》中的男主角。本是揚州人,其母韋春花是位妓女。一次偶然事件,韋小寶被江洋大盜茅十八帶到北京,偶入皇宮,結識康熙帝,擒鰲拜,入天地會,拜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為師。赴五臺山探望順治帝,出家少林寺,解救順治帝。後來身為賜婚使出使雲南。平神龍島,幫助索菲亞公主奪權。後因其天地會香主的身份被康熙帝發現出逃,通吃島度過了幾年。康熙命他與羅剎人作戰,後來取得雅克薩之戰大捷,籤訂尼布楚條約。後來康熙又命他剿滅反清的天地會,但是他又是天地會的總舵主,眼見忠義兩難全,最終棄官逃跑,攜七個夫人歸隱。


  大家在《鹿鼎記》出版之後,既然有歷史的部分,那麼它究竟借鑑的什麼人物呢?很多人對於韋小寶的歷史原型眾說紛紜,有過許多的猜測,但是最後很多人諮詢過金庸才知道表示這部小說是「非武非俠,亦史亦奇」,金庸曾表示,「這個人物的由來是受海外華人的啟示」也曾表示「韋小寶由多個人物塑造而成,並沒有確切的歷史人物」,很快就有網友通過人物篩選,並發文指出,這個「海外華人」就是香港華人爵士韋寶珊和清朝時的權臣索額圖,我們來看看到底是誰更接近。

第一個

韋寶珊(1849-1921)名廷俊,小名玉,字寶珊,韋玉是另一個為後人熟識的名稱,香港銀行家、商人及政治家,是近代歷史上首位被送到西歐留學的華人留學生之一,也是歷來第三位獲勳爵士的華人


單是從名字看來,二人就有相似性,其次兩人都被封爵,在《鹿鼎記》中韋小寶被稱為韋爵爺,現實中的韋寶珊頭銜更是多不勝數,主要的有:太平紳士,團防局局紳,東華醫院總理,保良局永遠總理,團防局顧問,定例局(立法局)議員。所以韋寶珊長年出任不同公職,又關注華人事務,所以在香港華人社會中具一定地位及聲望,

  早在清朝還在的時候又以「韋廷俊」為本名,報捐為清廷的候補道,這個職位相當於現在的廳級後備幹部,也就是清王朝的儲備幹部,有著無限提升的可能,他出入廣東官場,為清王朝辦事。這也類似《鹿鼎記》中韋小寶為康熙皇帝、清王朝辦事一樣!

  同樣他還是興中會革命黨成員。香港興中會一開始是孫中山與楊衢雲兩派的聯合。關於總統之位兩相執,為不妨礙會務進行,曾選舉黃勝之子黃詠商為臨時主席,而黃詠商就是韋寶珊的小舅子,自然韋寶珊也加入了興中會,參與革命活動!這也與《鹿鼎記》中韋小寶加入天地會一樣,作為陳近南的徒弟,籠絡了一大批反清復明的人士!

  在多方勢力下周旋而毫髮無損,這便是兩個人最主要的共同特點。

 第二個

  赫舍裡·索額圖(約1636年-1703年),號愚庵,生於盛京,滿洲正黃旗人,大學士索尼第三子,孝誠仁皇后叔父,清代康熙年間權臣,他的事跡哪些和韋小寶相似呢?


勇擒鰲拜

  鰲拜是清朝三代元勳,前半生軍功赫赫,是兩朝皇帝的親信,號稱」滿洲第一勇士」,權勢滔天,到了康熙在位年間,他結黨營私,日益驕橫,竟發展到不顧康熙的意旨,先後殺死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臨與輔政大臣蘇克薩哈等政敵,引起朝野驚恐,嚴重威脅到了康熙的皇權,在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康熙帝以下棋為由常常召任一等侍衛索額圖入宮謀劃,採取突襲的方式,逮捕鰲拜並懲其黨羽,康熙帝在索額圖得力協助下始得真正主持朝政。同年八月索額圖升任國史院大學士。

  平定三藩

  為了削弱在清朝掌握兵權的吳三桂等漢人的力量(康熙主要還是怕漢人造反)康熙剛剛取得了政權,便推翻了和吳三桂等人的協議,宣布要撤藩,引起了「三藩之亂」,而當時的索額圖認為這個結果是因為撤藩激變,而且還請求將建議撤藩的人給處死,但是索額圖的舉動言行是遭到了康熙皇帝的斥責的,不過,索額圖並未放在心上,在平定三藩之亂的過程中,索額圖全力支持康熙,積極地出謀劃策,最終成功鎮壓了這次叛亂,從此升官做到了內閣大學士。

  和沙俄籤訂中國第一個國際條約

  康熙27年,由於沙俄邊界存在糾紛,索額圖認為:如果沙俄能歸還奴僕,承認尼布楚、雅克薩、黑龍江是清朝領土,即「與之畫疆分界,貿易往來。否則,臣當即還,不與彼議和矣」。康熙帝同意這一談判方針,索額圖便任命為清朝首席談判代表,雖然在地區的戰鬥中,清軍以多打少最終趕走了俄國人,但最後由於對國際關係認知的缺乏和自大,索額圖代表清朝籤訂了中國的第一份國際條約,現在看來也算是送地的《尼布楚條約》。

  成為政治的犧牲品,最終餓死在「獄中」

  康熙四十年,索額圖以年老乞求退休,是年皇帝巡視河南,皇太子隨行病在了山東德州,康熙命索額圖前往侍奉,太子病癒後,皇帝發現了太子與索額圖密謀篡位的證據,其實也沒有什麼密謀篡位,索額圖自知沒有他老子索尼的城府與眼光,而且又和其他重臣明爭暗鬥,他怕自己的重要性在皇帝面前消失,於是他想到了一個主意——依附皇太子,畢竟有皇太子生母孝誠仁皇后的叔父的身份,又是下任皇帝,表面來說這沒有問題,但是他錯在忽略了康熙帝的感受,康熙帝認為自己正直壯年,還可以活好久,身為我的肱骨之臣,你居然盼著我死,還讓我下臺,這對於康熙帝這種極度自信的人來說,這絕對不能忍,所謂愛的有多深就恨的有多深,所以康熙皇帝和眾臣為索額圖列了很多罪,諸如貪汙、結黨等等,更是列為「本朝第一罪人」,這些罪其實全憑眾臣一張嘴和皇帝一點頭,最重要的是索額圖參與了黨爭,威脅到來康熙皇帝的地位,再想得善終也實在是不可能的,最終被囚禁宗人府,1703年因飢餓而死,享年67歲。

  可以說,索額圖確實有很多韋小寶的戲份,卻沒有韋小寶善終的福氣。

相關焦點

  • 《鹿鼎記》中韋小寶的原型到底是誰?
    《鹿鼎記》是金庸老爺子的封筆之作,也被認為是對人物刻畫最為經典的一部著作。《鹿鼎記》中的韋小寶,不僅名利雙收,還娶了七個如花似玉的老婆,真真正正地成了人生贏家。自然,韋小寶的人生太容易被人羨慕,也很容易被廣泛傳唱。《鹿鼎記》一書也被多次翻拍成電視劇,最近張一山主演的《鹿鼎記》也開始上映了。
  • 韋小寶的真實歷史原型
    《鹿鼎記》成書1970年前後,甫一登上《明報》便在香港引起了轟動,沒過幾年就被搬上了熒幕,一直到現在,《鹿鼎記》已經有了十多個影視版本,憑藉對韋小寶這一形象的演繹,也使得眾多影星大紅大紫、深入人心。 眾多周知,金庸先生筆下的人物在歷史上基本都有原型,比如張三丰、郭靖等等,也正是由於金庸先生對於人物的精心雕琢
  • 在金庸的《鹿鼎記》中,韋小寶歷史上是否有此人?揭秘歷史真相
    而《鹿鼎記》中韋小寶一角更是深受人們喜愛。但在歷史中是否真的有韋小寶此人或是其歷史原型呢?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一下。這韋小寶簡直是開掛的一生,所以筆者就想知道歷史上是否真有此人或其原型,顯然是沒有的。 金庸曾在一次訪談中親口承認歷史上並沒有韋小寶這位人物,他只是金庸老先生自己虛構的,在《鹿鼎記
  • 鹿鼎記中建寧公主,歷史原型是誰?她的真實故事又是如何
    著名作家金庸先生的長篇小說《鹿鼎記》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本書講述的是一代小混混韋小寶這一市井小民機緣巧合之下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鬥智鬥勇,加入天地會並在朝廷為官最後功成圓滿隱居江湖的故事,書中韋小寶的七個夫人中有一個是康熙皇帝的妹妹建寧公主。
  • 《鹿鼎記》中暗藏著南明歷史,不識字的韋小寶都很懂
    文 | 張十巴仙一金庸小說《鹿鼎記》的主人公韋小寶在朝廷、天地會、神龍教等職場混得風生水起。虛構的韋小寶聽聞或見證了不少歷史事件,帶讀者見了各種世面。他活躍的年代,就是清朝康熙初年。《鹿鼎記》中沐王府奉桂王為正統,跟歷史一致。
  • 倘若要討論《鹿鼎記》中最愛韋小寶的女人是誰,那必然是韋春花
    但談起鹿鼎記,我們往往都會忽略這部作品中最重要的一個女人,韋春花。》中最愛韋小寶的女人是誰,那必然是韋春花。,到了《鹿鼎記》中,陳圓圓已經是年過四旬的中年婦女,但其美貌仍然可以讓見過世面的韋小寶目瞪口呆、手足無措,真可謂是「絕世容光」。
  • 《鹿鼎記》:忠肝義膽的雙兒,最開始接近小寶,其實心思並不單純
    《鹿鼎記》雙兒真心是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無怨言,不爭寵,卻在金庸大俠的字裡行間,成為了小寶,甚至是所有讀者的摯愛,最沒特點卻在共患難之後相濡以沫。雙兒從小在妓院長大,是韋小寶的青梅竹馬,能得到妓院長大的韋小寶最單純的愛,還終得善終,足以見得雙兒的不平凡之處。
  • 《鹿鼎記》中,康熙對韋小寶的情義是真的嗎?
    金庸是第一個在武俠小說中把皇帝當主人公來寫。他在《鹿鼎記》中刻畫的康熙皇帝便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藝術典範。 。康熙不是俠士,但他會武術。十幾歲的時候,他以「小玄子」的名義與韋小寶比武,武功還不錯。在很小的時候,他假裝騙人的本事就非常精通,在韋小寶之上。小小年紀,城府就很深,誘殺了鰲拜,坐穩了皇位。
  • 鹿鼎記神龍島原型,大連蛇島真的有20000多條毒蛇嗎?
    鹿鼎記神龍島原型,大連蛇島真的有20000多條毒蛇嗎?看過《鹿鼎記》的朋友,一定對神龍教所在的神龍島印象非常深刻。實際上,金庸作為歷史系科班出身,在全國地理歷史上面研究很多,金庸小說中出現的那些地名、歷史人物,都能在歷史上找到相似的。
  • 鹿鼎記中,阿琪為何沒有嫁給韋小寶?金庸:也不看看她對象是誰
    神鵰中的楊過,倚天中的張無忌,天龍中的段譽,皆是如此。而到了《鹿鼎記》中,韋小寶自然也逃不出這個設定。在韋小寶的一生中,共迎娶了七個夫人,她們各個貌美如花,均是一等一的美人。可是,有一人卻獨獨被韋小寶落下,成了鹿鼎記中唯一一個沒有嫁給她的女子。她是誰呢?請容我細細道來。
  • 金庸先生筆下的真實歷史人物(《鹿鼎記》篇)
    一、鹿鼎記《鹿鼎記》是金庸先生最後一部也是最長的一部小說,也是今天翻拍最多,且爭議最多的一部。還有好事之人從中深挖出金庸先生的家族史。韋小寶:歷史裡並沒有這個人,是虛構出來的。金庸先生曾說過韋小寶這一人物,是受到魯迅小說中阿Q的影響而創作出來的。
  • 她是鹿鼎記中唯一沒嫁給韋小寶的女子,金庸也不看看她對象是誰
    神鵰中的楊過,倚天中的張無忌,天龍中的段譽,皆是如此。而到了《鹿鼎記》中,韋小寶自然也逃不出這個設定。在韋小寶的一生中,共迎娶了七個夫人,她們各個貌美如花,均是一等一的美人。可是,有一人卻獨獨被韋小寶落下,成了鹿鼎記中唯一一個沒有嫁給她的女子。她是誰呢?請容我細細道來。
  • ——試談《鹿鼎記》中的粗口與韋小寶的形象塑造
    《鹿鼎記》2中的韋小寶武功不入流,侃功和應變能力一流,在這方面的造詣可說是登峰造極,傲視群雄。粗口髒話在《鹿鼎記》中的特殊重要性,緣起於小說作者對主人公韋小寶形象的定位。又如茅十八與韋小寶一搭一檔,在平西王府的人面前挖苦吳三桂,用的是市井中罵人常見的諧音遊戲,而小寶在事先毫無預謀的情形下,配合茅十八罵人,反應一流,好似演出一段即興的相聲段子。「茅十八大聲道:『喂,小寶,你可知道世上最不要臉的是誰?』韋小寶道:『我自然知道,那是烏龜兒子王八蛋!』他其實不知道,這句話等於沒說。茅十八在桌上重重一拍,說道:『不錯!烏龜兒子王八蛋是誰?』
  • 張一山版《鹿鼎記》撲街,哪個韋小寶才是你心中最愛?
    《鹿鼎記》是金庸創作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小說名字中有「鹿」和「鼎」二字,「鹿」是「逐鹿中原」的「鹿」,「鼎」是「問鼎」的「鼎」,因此,從名字上看,《鹿鼎記》就和政治、權力鬥爭是緊密相連的。1984年,梁朝偉版《鹿鼎記》特點:最真實金庸先生說,這是最傳神的一部韋小寶。梁氏「韋小寶」是最正版的韋小寶。
  • 《鹿鼎記》建寧公主原型,並非康熙妹妹,但真的跟和尚有曖昧
    《鹿鼎記》是金庸武俠小說封山之作,也是整個金庸武俠作品中最特殊的一本,與以往的俠義不同,《鹿鼎記》塑造的主角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俠客,而是一名油滑輕浮的小混混。小說中,男主角韋小寶出身市井,卻能在朝野之間混得風生水起,康熙十分倚重他,天地會上下也信重他,其他各方勢力,像什麼神龍教、沐王府,也統統奉他若上賓,男主周旋於各方勢力之間,如魚得水。不僅如此,韋小寶也很有女人緣,或哄或騙集齊了七個老婆,盡享齊人之福。
  • 七女,在韋小寶心中誰最親?
    讀過《鹿鼎記》或是看過《鹿鼎記》影視劇的朋友,大概都會想想這個問題:韋小寶這七個老婆,誰才是他最親的那一個呢?大家都知道,這七個老婆中,;另有沐劍屏和曾柔二人,則是韋小寶發揮自身過硬的優勢直接闖入小姑娘的芳心;方怡是屬於半推半就、先輕蔑後傾心的類型,也算是韋小寶自身過硬爭取到手的;阿珂則是從一開始就令韋小寶發誓賭咒一定要娶回家的,卻也是從一開始就堅決不買韋小寶帳的那位,直到「麗春院大床事件」後,才出現轉折;蘇荃原是韋小寶上司,也較韋小寶年長,能納入內房實是出於韋小寶之意料。
  • 《鹿鼎記》中建寧公主,歷史上真實的命運:全家處死
    文|竹映月江(讀史專欄作者)看過《鹿鼎記》的朋友,一定對的確,在韋小寶的七個老婆裡,唯獨建寧公主最刁蠻任性,與眾不同了。或許是金庸太過善良,捨不得為難一個小姑娘。在《鹿鼎記》的結局裡,金庸安排建寧公主嫁給了心上人韋小寶。然而,歷史上真實的建寧公主,運氣可沒有小說裡這麼好了。1建寧公主的原型,是皇太極的第十四個女兒和碩恪純長公主。
  • 陳小春版《鹿鼎記》喪生在韋小寶手裡的人,人心才是最厲害的武功
    金庸影視劇中最厲害的武功是什麼?有人說是少林寺的《易筋經》,還有人說是丐幫的《降龍十八掌》,更有人說是俠客島上的《太玄經》。其實這些高深莫測的武功跟人心險惡相比都不值得一提,再厲害的武功也打不過一個人的人心。陳小春版《鹿鼎記》中韋小寶就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他只有一點點粗淺的功夫,但是喪生在他手上的武林高手竟然有這麼多,不妨一起來看看!
  • 《鹿鼎記》大結局,奸細與韋小寶一同消失,雙兒的嫌疑是最大的?
    《鹿鼎記》大結局,奸細與韋小寶一同消失,雙兒的嫌疑是最大的?新《鹿鼎記》45集終於全部播完了,大家是不是看到後面與小編一樣揪心呢?為什麼風紀鍾已經死了,皇上還是知道韋小寶的一舉一動呢?就連韋小寶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了如指掌,韋小寶身邊的眼線到底是誰?
  • 豆瓣評分2.6、張一山被吐槽,《鹿鼎記》翻車誰的鍋?
    靠誇張表情演繹狡猾機敏,靠擠眉弄眼展示壞裡透著賊,也成為了大家無法接受這個新韋小寶的最主要原因。開場,特寫懟一張大臉,表情猙獰,五官擰在一起。,串聯起康熙時期的朝內外大事,在天地會復明、三藩之變,漸次敘及中俄雅克薩之戰等宏大歷史事件的空間裡,把自己的俠義帝國打破,攤在大家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