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奧斯汀最著名的幾本小說,例如《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愛瑪》中的女性角色每個都個性鮮明,雖說都有那麼一些小缺點,但歸根到底,她們都是一些受過良好教育、性格溫順、彬彬有禮的淑女―――英國中上層階級的婦女典範。
然而奧斯汀有一部作品裡的女主角和她其他家喻戶曉的作品中的女性角色截然不同。《蘇珊夫人》,其實是奧斯汀早期作品之一,但是這部書信體小說直到奧斯汀死後將近半個多世紀才被發行出版,出版之後知名度也遠遠比不上《傲慢與偏見》這樣的經典。
然而二十世紀的英語文學評論家們卻給予了《蘇珊夫人》極高評價,讚譽這部小說是「被忽視了的早期女權主義作品」。
這部小說以第一人稱視角為主,圍繞著一個有魅力的寡婦與她身邊親戚朋友的書信往來展開敘述。書中的蘇珊夫人是個敢愛敢恨的女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放下自己「淑女」的言行操守。
作為一個有女兒的寡婦,不要說是在18世紀英國,蘇珊夫人這樣的人物大概在現在社會都很難得到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奧斯汀選擇創作這樣一個角色,確實需要帶著突破時代枷鎖的女權精神。這也是奧斯汀作品中唯一一個有點「壞」的女主角,但也許,為了自己的幸福而放下自己恪守婦道的淑女形象,正是《蘇珊夫人》的女權精神核心。
【書名】蘇珊夫人(Lady Susan)
【作者】[英] 簡·奧斯汀(Jane Austen)
【譯者】石小竹、陳媛熙
【責任編輯】陳媛熙
作品簡介
本書包括《蘇珊夫人》(Lady Susan)、《沃森一家》(The Watsons)和《桑迪頓》(Sanditon)三個獨立的故事。
《蘇珊夫人》是奧斯汀早期的一本書信體小說。女主人公蘇珊夫人是個風情萬種、工於心計的寡婦。她周旋於梅因沃靈先生和雷金納德·德·寇西先生兩個男人之間,利用自己的魅力將他們迷得神魂顛倒,把這兩個家庭攪得不得安生,又以高超的口才顛倒黑白,將自己裝扮成端莊嫻雅、恪守婦道的淑女和慈母。同時,她還罔顧女兒弗雷德裡卡的反對,執意要將她嫁給愚蠢的詹姆斯爵士。最終,一切真相大白,蘇珊夫人被人識破真面目,如意算盤落空,但結局卻出人意料……
《沃森一家》是奧斯汀的一部未完成小說。故事發生在薩裡郡D鎮。沃森牧師有四個性格各異的女兒,伊莉莎白、佩內洛普、瑪格麗特和愛瑪。女主人公愛瑪自幼被富有的姨媽特納太太收養,但姨父過世後姨媽再嫁,她只好身無分文地回到自己一貧如洗的家中。鎮上富戶愛德華茲一家帶她參加的一次舞會上,她結識了花花公子湯姆·馬斯格雷夫、貴族青年奧斯本勳爵和勳爵的前任家庭教師霍華德先生。於是,精彩的故事情節在幾個年輕人之間漸次展開……
《桑迪頓》是奧斯汀的最後一部作品,也是一部未完稿的作品。故事發生在風景優美、氣候宜人的海濱小鎮桑迪頓。帕克先生與德納姆夫人合夥投資,力圖將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改造成度假療養勝地。在前往威靈登尋找醫生的途中,帕克先生和太太遭遇車禍,幸得海伍德一家慷慨相助,將其邀往自家療傷。帕克先生為感激援手之恩,邀請夏洛特·海伍德小姐前往桑迪頓一遊。接下來,作者便通過夏洛特的視角,將桑迪頓的各色人物和一系列妙趣橫生的故事一一呈現……
作者簡介
簡·奧斯汀(Jane Austen,1775 – 1817),英國著名小說家,世界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女性文學家之一,1775年12月生於英國漢普郡的史蒂文頓。
奧斯汀的父親是位學問淵博的牧師,母親出身於書香門第,因此,雖然奧斯汀並未接受過多少正規的學校教育,但受家庭影響讀過不少書,自少女時代起就對寫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十二三歲時便開始嘗試動筆創作。最初,她寫出的多是一些生澀稚嫩的滑稽模仿之作,隨著年紀漸長、閱歷漸深,她的創作也日漸走向成熟,一部部傳世名作自筆下相繼誕生,不僅在她所生活的時代徵服了包括沃爾特·司各特爵士和喬治四世在內的眾多讀者,而且至今在全世界擁有無數被暱稱為「簡迷」的忠誠擁躉。
奧斯汀一生創作了六部長篇小說和多部中、短篇作品,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曼斯菲爾德莊園》、《愛瑪》、《諾桑覺寺》和《勸導》這六部長篇小說。她的作品主要關注英國鄉紳家庭中年輕女子的愛情、婚姻和日常生活,以女性的敏感細膩和作家的生花妙筆,真實地描繪了她周圍世界的小天地。由於生活圈子比較狹窄,奧斯汀的作品題材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紳士淑女們的日常起居、社會交際、鄉村舞會、走親訪友……在每一部作品中,你似乎都能隱隱約約地瞥見其他作品的影子。但正是通過這些看似平凡的瑣事,奧斯汀以其詼諧幽默的格調、辛辣諷刺的筆觸,描繪出一幅幅富有喜劇性衝突的精彩畫面,塑造出一個個或美麗聰慧、或溫柔善良、或愚不可及、或勢力虛榮的鮮活人物形象,在「二寸牙雕」上以小見大,向讀者呈現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鄉村的社會風貌和人情世態。對奧斯汀備加推崇的沃爾特·司各特爵士就曾評價說,「這位年輕的女士很擅長描寫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和人物,是我所見之中最高妙的」,並稱她為「英國攝政時期最敏銳的觀察家」。
1816年初,奧斯汀身患重病,1817年5月被送到溫徹斯特接受治療,同年7月18日去世。她終生未婚,死後被安葬在溫徹斯特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