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沐沐。
早早就聽說有這樣一本暢銷書,男人看得,女人看不得。
男人看是有想法、尊重女性,女人看是有邪念、倡導女權。
這樣的傳言並不是無中生有:
韓國總統文在寅、國民主持人劉在石、BTS團長南俊都曾表示自己在閱讀此書,並推薦大家閱讀,大眾普遍都是讚揚聲。
然而性別一換卻是另外一種待遇。
韓國女子組合Red Velvet成員裴珠泫在粉絲見面會上表示自己最近在讀此書時,很多男粉絲卻罵她是女權主義者,把她的照片剪碎、焚毀並且上傳到網上進行詛咒。
這樣一本書,從出生就被打上了「女權」的標記,頗具爭議,作為女性去推薦這樣一本書很難保證不被罵得狗血淋頭。
然而,一本書的價值與推薦者的性別是沒有關係的,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去看待一本書,是一個有自己獨立思考的人應該具備的基本風度。
今日分享:《82年生的金智英》
推薦指數:⭐⭐⭐⭐(4/5)
適合人群:不理解產後或育兒抑鬱症來源的人、期望女性得到尊重的人。
值得說明的是,這本書沒有在控訴什麼,也沒有在鼓動什麼。它只是以非常客觀的角度敘述了一個叫金智英的女人的一生,以及她所面臨的女性問題,引起爭議的只不過是她是一個抑鬱症病人,有的想法難免有些偏激。
重兒輕女問題
兒子要擔負起整個家,男丁有出息才能為全家增光。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要個男孩才行啊,香火才能傳下去」
「女兒的話,反正以後孩子也會跟別人姓,不親的。」
當時的韓國,重兒輕女思想非常嚴重,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再加上當時家庭貧困,金智英的還在胎中的妹妹就這樣被無情地剝奪了出生的權力。而金智英的弟弟之所以能夠順利出生,也只是因為檢查出是個男嬰。
金智英吃不得弟弟的寶貝奶粉,穿不得像弟弟一樣成套的衣物,大多數情況下一切東西都是在與姐姐共享。
全家都寵著弟弟,這種不謀而合的默契好像是在以一種無形的力量在將姐妹倆與弟弟劃出一道隱形的分界線。看不見、摸不著,卻時時刻刻存在。不只是膈應,更是發自靈魂的告誡:女兒與兒子是不一樣的。
女孩子,反正遲早是別人家的媳婦,只有兒子才是自己家的。
排號問題
為什麼學校要讓男同學先排號,為什麼男同學總是一號,凡事也都從男同學開始,好像男孩優先於女孩是理所當然的是……就好比大家從不曾質疑過身份證上為什麼男生是以阿拉伯數字「1」開頭,女生則是以「2」開頭。
女生們可能多多少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學號莫名其妙每次都落在末尾;與插隊的男生同時遞飯盒,阿姨卻接過了男孩子的飯盒;就連學校小賣部也總會優先處理男孩子的需求……
學校用餐需要排隊,金智英班上的女生們永遠是在最後用餐,因為這無處說理的學號排序,女孩子們的用餐時間總是不夠,只能狼吞虎咽,吃得匆忙焦急又膽戰心驚,稍不注意就是老師的一頓罵。
例如只有十分鐘的用餐時間,女生等男生七分鐘吃完,自己只有三分鐘的時間吃飯。女生們常常食不知味,狂塞入嘴的食物讓人感到難受,眼淚就這麼流了下來。
女孩子,反正有耐心,可以再等等,但吃得慢就是你的不對了。
思想教育問題
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著要保守,行為要檢點,危險的時間、危險的人要自己懂得避開,否則問題出在不懂得避開的人身上。
金智英的學校對服飾要求很嚴格。
女生的制服裙子長度一定要過膝。不能露出臀部和大腿曲線。
夏季制服內要穿圓領無袖白汗衫,不能是細肩帶背心、內衣、白色T恤或其他顏色以及任何帶蕾絲的款式。
在夏季一定要穿膚色絲襪配白色短襪,冬天一定要穿學生專用的黑色絲襪,禁止半透明的絲襪,也不能在外面多加襪子,只能穿皮鞋,不能穿運動鞋。
金智英的每一個女同學都只能在寒風刺骨的冬天,穿一雙絲襪再套上不保暖的皮鞋,冷到想哭。
而男生除了不可以把褲管修得過寬或過窄,其他一切老師都不管。
學校的態度很明顯,早戀都是女生引起的。你不穿那麼好看,不勾引男生,那所有人都可以好好學習了。
令人悲哀的是,即便現在這種觀念也屢見不鮮,相比學校,社會上尤甚。
針對女性穿著這一點,社會總是非常敏感,甚至是被施暴、被傷害的女性,也逃不開各種惡意點評:
當被施暴者長得好看時。
「她穿成那樣不就是為了勾引男人嗎?臉長得也狐狸相,活該!」
當被施暴者長得不好看時。
「長成這樣還打扮,怪模怪樣像個妖精一樣,活該!」
縱使人們都在提倡穿衣自由,但到了女性這裡,總會有人指手畫腳,好像這個穿衣自由的「人」只是單指男人。
女性的穿著,正在經歷一種無聲的社會性綁架。人們在她們身上縫了無數隻眼睛。
所以,男性穿什麼沒有錯,女性穿什麼都能找出問題。
職場問題
職業選擇
「我不想當老師,我有自己想做的事……」
「你要想遠一點啊,還有什麼工作比當老師更適合女生的?」
「當老師有什麼好的?」
「早下班啊,還有寒暑假,又容易又休假,等你以後有了孩子還要上班就會知道,沒有比這更好的工作了。」
「這確實是一份能兼顧小孩的工作,那應該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好工作才對,為什麼只有對女生來說是好工作?孩子難道是女人自己生的嗎?媽,你也會對兒子說這些話嗎?你也會勸弟弟去讀師範大學?」
金智英的姐姐放棄了電視製作夢,志願改成了師範大學,這樣才能讓弟弟更好地去做他想做的事。
巧的是,幾十年前,金智英的母親也是同樣放棄了讀書夢去務農,供三個舅舅讀書。雖然都放棄了自己的夢想去成就別人,但即便這樣最後被誇贊扛起一家的依然會是兒子。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職業也被兩性化了。男人職業的標準以高收入為優,女人的職業標準以兼顧家庭為優。
男人可以去拼去闖,但女人不行,無論事業再怎麼成功,如果自己不能跟全職太太們一樣將家庭處理好,也會被人指指點點。
即便處理好了,也會很容易地被貼上「強勢」、「女權」、「男性化」等標籤。
有些言論甚至說:女人的職業就是服務好家庭,嫁個好丈夫就是女人最好的職業。
正是因為這種潛移默化的區別對待,所以才出現了如「女強人」、「女博士」、「女上司」、「女程式設計師」等頗具深意的特殊頭銜。打上了女性標籤後的名詞究竟是一種尊稱還是一種歧視呢?
很多長輩都常對自己的女兒們說,你還小,不懂事,女人就是女人,你要尊重自己的性別,女人生下來就是適合做文職和教師工作的。
因為自古以來都是這樣,所以順應大流一定是沒錯的。「離經叛道」的女兒們只是爭取了和男孩一樣追求夢想的權力就會被嚴厲告誡「不尊重性別會吃苦頭的!」
但這麼久以來,卻很少有人問:這樣真的是沒錯的嗎?這樣真的是在尊重性別嗎?
需要承認的是,因為性別差異,女性在一些方面確實普遍不如男性,但這樣放棄所謂的「專屬於男性的工作」真的是在尊重性別嗎?
女性也有自己的優勢,也有男性普遍不具備的一些素質,一份工作的適宜程度不應該是針對性別,而應該是針對人。
職場優選
女孩子太聰明,公司也會覺得有壓力,像現在也是,你看,你知道自己給別人多大壓力嗎?
金智英的學姐有著人人稱羨的「完美簡歷」,也有著非常之高的工作匹配度,但仍然連公平競爭的機會都沒有,就被心目中的夢想企業拒之門外。
公司拒絕理由非常荒謬卻又讓人無力:我們只招男性。
朋友是做HR的,她告訴我其實每次招聘都能感覺到應聘者中,很多女性的實力是很強的。甚至同一批面試者中,有的落選女性的能力可能更加匹配這個崗位。
而應聘成功的往往會是一個能力稍次的男性。
我問,為什麼呢?
她說,性別不匹配。
我問,怎麼性別不匹配了?招聘信息當中寫了這一條嗎?
她說,沒寫,但公司總會優先男性,除非崗位特別需要人,且目前也沒有更合適的男性人選。
同樣的潛規則是,被面試的男性一般很少被問到伴侶相關的問題,而女性卻經常會被問是否有男朋友、是否結婚等。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面試官就要謹慎一點了。
尤其是已婚的年輕女性,產假加哺乳假差不多就能折騰一年,更何況如今還有二胎政策。
女孩子不能太聰明,不是你本身不能夠聰明,而是如果你太聰明看破些潛規則,鬧得大家都很尷尬就不太好了。
家庭職責分擔問題
能不能不要再說「幫」我了?幫我做家務,幫我帶小孩,幫我找工作,這難道不是你的家、你的事、你的孩子嗎?再說,要是我去工作,賺來的錢難道都只花在我身上嗎?幹嗎說得好像是發善心幫別人做事一樣?
長輩告訴我們,自古以來,男主外女主內。所以家務就理所應當是女人們負責的事情。
金智英也想出去工作,也想去賺錢,但她最終還是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夢想,因為家裡需要料理家務的人。和當年想要讀書的母親一樣,放棄了自己的另一種人生。
金智英患上了育兒抑鬱症,覺得自己的生活一片混亂。丈夫安慰她,讓她不要老想著自己失去了什麼,她反問丈夫「那你失去了什麼呢?」
丈夫說「我會幫你做事,也會失去一部分自由時間呀」。
大部分的丈夫們都能體諒妻子,表示雖然自己上班很辛苦,甚至可能會996,賺回來的錢要支撐一家人,已經這樣辛苦了,但還是願意勞累完一天回家後「幫」妻子做點家務。
不過大家也都知道,說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當時以為會做家務的丈夫們,只會在茶餘飯飽後打開電視機。
他們知道的是,自己在外奔波,妻子只需要待在家裡;自己需要996,妻子卻有大片閒暇時間;自己可能會受領導、同事的批評錯怪,妻子卻擁有輕鬆愉快的交際圈……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全職太太的勞動是無止境、無時限、無回報的;沒有領導的批評卻可能有孩子的哭鬧、丈夫的撒氣甚至是一大家子的埋怨;沒有複雜的人際圈,卻常常面對空空如也的通訊錄,不知道該找誰傾訴……
一直以為自己是為家庭在付出的金智英在聽到白領們不屑地稱自己為「媽蟲」(韓國對用丈夫的錢買東西的全職太太的貶義稱呼)時,最後的精神支柱頓時崩塌。
我不斷地放棄理想,為整個家庭付出,到頭來還是承了你的好意,用了你的錢,當了個「啃夫」的媽蟲,無功勞、無苦勞亦無名分。
這些問題不是一個女人的問題,而是所有女性的問題。
真正的尊重與公正,從來不只是做同樣的事或受到同樣的待遇。
記得有中學有男生抬飲用水的時候,憤憤地對女生們說:你們只知道喝水,不知道抬水!
但是黑板報就是那麼輕輕鬆鬆辦成的嗎?教室整潔就是那麼容易保持的嗎?牆上的剪紙裝飾就是大風颳來的嗎?
或許這並不只是情商低的表現,而是在內心深處這些片面地尋求平等的人根本就不尊重性別,只是自私地希望利己而已。因為我出力了,所以你也必須和我一樣。
當男生和女生所做的事都一樣,那叫平等,但卻不是公正。
結語
-千千萬萬年都告訴你應該怎麼做,女性應該怎麼做,不要太聰明、不要太固執,你為什麼不聽呢?
-因為千千萬萬年來只有一個我啊。
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由衷期盼世上所有的人,都能追求公正而不只是平等!
我是沐沐,一個內心溫柔的強勢女。
對於本期頗具爭議的主題,大家是怎麼看的呢?評論區交給你~(也可到 如沐書單 公眾號中查看更多精彩內容哦~)
主筆:沐沐
編輯:如沐書單
圖片:網絡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