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金智英們",生而為女,你也很辛苦吧?

2020-10-10 阿旺讀書

《82年生的金智英》不論是原版小說還是電影都引發了韓國社會極大的關注,男女評價出現兩極分化,在韓國電影打分網站上,女性觀看後給出的平均分數是9.46,男性則是1.76。

一方面被稱讚"揭露8億女性真實生存狀態",另一方面又有激進網友在青瓦臺上公開請願禁止電影上映。這樣矛盾的結果耐人尋味。

這部電影守護著什麼?又侵犯了誰的利益?是反抗還是被反抗?側耳傾聽"金智英們"的發聲,或許是我們每個人的救贖之路。

被囚禁在家庭裡的女人們

"金智英"這個名字是韓國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最常見的女性名字,"1982年生的金智英"代表了韓國大多數三十多歲的女性。

金智英從小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長大,這裡特指她的父親,工作後也見識了職場文化中的性別歧視,之後結婚生女,成了全職家庭主婦。

這部蘊含女性主義的電影沒有強暴、家暴等激烈場景,有的只是娓娓道來的平淡生活。

生活發生改變是在,她偶爾會以另一個人的口吻講話。

或許是社會對女性的要求不允許她直接向別人請求體諒和關注,她失去了自己的聲音,只得藉以別人的身份訴說心中委屈,"大賢啊,最近智英可能會有些心力交瘁,因為她正處在身體漸漸恢復,心裡卻很焦慮的階段。記得要經常對她說'你很棒'、'辛苦了'、'謝謝你'這些話"。

婚姻和生育並不是金智英痛苦的來源,周邊環境時刻存在的偏見和歧視才是。

重男輕女、職場性騷擾、家庭婦女被認為是"媽蟲"等問題,像白蟻一般侵蝕著她們的心和尊嚴。

影片通過相似的場景引出主人公過去的回憶,讓觀眾體會到時空並行的感覺,空間上也從原生家庭轉變到職場再到自己成立的小家,從小女孩到婦人,這種身份的轉變貫穿了女性的一生。

因此影片並沒有狹隘地僅僅為金智英一代發聲,而是用平靜的手法,向觀眾指出一直以來韓國女性地位卑微、隱忍犧牲的現狀。不少觀眾看完之後紛紛表示,"雖然很平靜,但是窒息感卻如影隨形。"

悲哀的是,被囚禁在家庭裡的女人們不只是家庭主婦,還有在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中,犧牲自己,成全兄弟的"美淑們"。

美淑是金智英的母親,她年輕時,為了讓自己的哥哥們讀書而早早輟學賺錢,金智英的姐姐也因家境所迫選了自己最排斥的師範。

女性的犧牲被認為是理所應當的,甚至被包裝成無私奉獻。影片最後,金智英在面對心理諮詢師說出了心聲,"有時我覺得這樣活著也不錯,作為某人的媽媽、某人的妻子,偶爾也覺得挺幸福的。

可有的時候呢,我又覺得自己像是被囚禁在了什麼地方。"

智英,做不了想做的事,人就會變成空殼的。

你,是不是被困在自己心裡了?

情況好像沒那麼糟糕

影片的整體氣氛很溫馨,甚至很多觀眾直呼"金智英真是幸運啊"。她從小出生在小康家庭,畢業後也順利入職心儀的公司,有著體貼的丈夫和可愛的女兒。

後來病發後,得到了丈夫、媽媽、姐弟、上司等人的關懷和支持,這些愛是她對抗刻薄的婆婆、社會的歧視、內心的掙扎的力量源泉。

丈夫也是一個很微妙的角色。剛開始向所有人隱瞞了妻子的病情,後來隱晦委婉地建議妻子去看心理醫生,甚至主動提出申請育兒假,好讓妻子安心復職,難怪婆婆在影片開頭就酸溜溜地說,智英真是嫁了個模範丈夫啊。

可是即便如此,觀眾也能非常強烈地感受到丈夫的無力感。他屬於寡言的男人。盡力調節婆媳關係,可智英還是受到了忽視和傷害;一廂情願地認為看孩子是休息,禁止智英出去兼職;想要關心妻子,但二人溝通寥寥,他常常被噎得一句話都說不出,這是因為智英說的,都是對的。

總的來說,智英狀態有所好轉,不僅僅是因為周圍環境的善意,還因為意識到過去所有的因為自己是女性而受到的歧視,不是她的錯:在公交車上性騷擾不是她的錯,爸爸給弟弟帶鋼筆而姐妹倆只能得到本子不是她的錯,公司拒絕提供女性升職不是她的錯,被陌生人罵"媽蟲"不是她的錯,這不是身為女性的錯!是社會歧視的錯!

這個世界病了,為什麼吃藥的是我?

韓國網民模仿《82年生的金智英》寫出了《90年生的金志勳》,為了諷刺女性主義,說明男性也深受性別歧視之害。

曾經有這樣一段評論深得我心,說"女性被傷害",並不是說"男性不被傷害"。就像你說"米飯很好吃"的時候不會加一長串"但是西瓜草莓麵條魚肉也很好吃"一樣。

比偏見和歧視更可怕的,是偽裝在追求男女平等面具下,刻意區分男女有別的惡意。明明是這個社會病了,為什麼犧牲的是女性,被要求理解的也是女性?

《中國女報》曾編過一首《勉女權歌》的歌詞:"吾輩愛自由,勉勵自由一杯酒。男女平權天賦就,豈甘居牛後。"瑞典作家弗雷德裡克·巴克曼在新作《熊鎮》中表達了這樣的觀點,"這個世界有時會以很卑鄙的方式對付男孩,卻幾乎一直用卑鄙的方式對付我們。"

必須承認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依舊存在著性別歧視,這種對性別的刻板印象不僅傷害了女性,讓我們必須溫柔體貼,必須在職業和家庭中做選擇,同時也要求男性的成功必須來自於事業的成就以及所有彰顯"男子氣概"的活動中。

女性主義並非追求女性凌駕於男性之上,而是為了讓男性再無壓迫女性的權利。我們只有看見弱者,承認歧視,才能改變現狀,追求平等。

結語

韓國社會中,母親是被剝奪了姓名的存在,金智英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作為"雅英媽媽"存在的。

家庭主婦的勞動價值無法變現,許多人都低估了這份全年無休的工作;在職母親又常常為自己必須兼顧事業和養育責任左支右絀而內疚。

如果女性的權利和地位不得改變,母親孕育女兒就像西西弗斯的詛咒,無限循環,無可期待。所以,影片最後才會這樣一句話作結,"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

相關焦點

  • 《82年生的金智英》讓萬千全職媽媽落淚:我們,都是金智英
    最近,一部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刷爆了韓國媒體。這部電影,改編自韓國作家趙南柱的同名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描述了一位普通全職媽媽的生活。小說中,這位82年生的全職媽媽,有著溫和的丈夫、可愛的女兒,和平淡如水的生活,一切都是那麼平凡和理所當然,直到有一天,她的行為變得異常。
  • 《82年生的金智英》,女性並非遭遇不公,而是生活在不公之中
    《82年生的金智英》是一本2019年度韓國最暢銷的小說之一,在剛剛出版的時候,沒有人能夠想到她會在東亞三國引起如此大的轟動,就連她的作者也不會想到,這本出版時預估銷量只有8000冊的書,在韓國會銷量突破100萬冊,並且這本書還改編成了相關的電影,並且引發了網絡上劇烈的討論。
  • 《82年生的金智英》/真實的女性故事帶給我們不僅共鳴,還有啟發
    當她懷孕搭地鐵上班卻被陌生人吐槽挺著肚子還要出去賺錢;生病去醫院卻被醫生說現代的女性有什麼辛苦;生了孩子被逼離開職場。丈夫認為自己是「幫忙」做家務帶孩子;好不容易歇口氣在外面喝口咖啡,卻遭人罵「媽蟲」。社會滿滿的惡意讓金智英無路可退,患上了無法言明的心理抑鬱症。
  • 82年生的金智英,最近很火的一部電影
    最近有一部很火的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2019年10月在韓國上映,鄭裕美和孔劉主演。年生的金智英》,趙南柱著,在韓國銷售突破100萬冊,韓國書店聯合會評選2017年最佳小說。年生的金智英吧。曾經是職業女性,以女領導為榜樣,信誓旦旦的說要追求事業兼顧家庭的她,在現實面前,不得不低頭。
  • 韓國現象級暢銷書《82年生的金智英》:揭露韓國女性的成長傷痛
    金智英,一個站在大街上隨口一喊就有人回頭的普通名字,一個走在人群裡會被瞬間淹沒的普通女孩,就出生在這個年代。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以極其平淡的筆觸,講述了一個普通女人從出生到三十多歲的人生,經歷了只有作為女性才會有的危險、煩惱,來告訴大家女性會經歷什麼樣的不平等。
  • 《82年生的金智英》,看完令人「失望」之極
    因此《82年生的金智英》這部電影,從開始立項,哦不,從原著小說開始出版的時候,就吸引了我濃厚的興趣。到底是什麼樣的內容,令千千萬韓國男性如此的恐懼呢?年生的金智英》,看完只覺得深深的「失望」。年生的金智英》最大的特點就是【平淡】。
  • 《82年生的金智英》瘋了,守護「自我」的陣地,需要說不的勇氣
    年生的金智英》劇照2、不敢為自己發聲,步步隱忍退讓,註定迷失自我 這世上終歸有善也有惡,更有許多惡是隱藏在偽善的外表之下的。金智英靜靜旁觀…… 大學的登山社團,從來就沒有女社長。學姐車勝蓮以倔強的姿態與男學生們爭論,希望可以提升女性在社團內的地位。車勝蓮爭論了許多次,也被反駁了無數次。雖然她欽佩要強倔強的車勝蓮,但習慣了沉默的金智英從未幫學姐說過一次話,從未幫自己女性的身份說過一次話。當群體性的不公正待遇襲來,總有勇敢的女性出頭反抗。
  • 《82年生的金智英》:打不破外界的藩籬,就去衝破自我設置的枷鎖
    《82年生的金智英》是由韓國作家趙南柱創作的小說,出版以來憑口口相傳在韓國銷量突破100萬冊,成為亞洲10來罕見的現象級暢銷書,其社會影響力可見一斑。大學時,相對其他同學要為學費發愁甚至退學,金智英要幸福得多。她在畢業之際還交到了一個知心的男友,男友默默陪伴著她準備各種面試,並在她找到工作時許下心願,希望她「少點難過,少點痛苦,少點疲累」。職場上,金智英的同事比想像中容易相處,工作也沒有預期的那麼辛苦,一切都比較順利。更為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個鼓勵她不斷前行的上司。
  • 豆瓣8.6《82年生的金智英》:懂得為自己而活,才能開啟精彩人生
    人的一生應該為自己而活,應該學著喜歡自己,應該不要太在意別人怎麼看我,或者別人怎麼想我。其實,別人如何衡量你也全在於你自己如何衡量你自己。——席慕蓉《82年生的金智英》是由一本被韓國男人列為禁書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
  • 豆瓣8.7分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圍城」中女性的出口和救贖
    而《82年生的金智英》這部作品中金智英所經歷的一切,正是全韓國甚至整個東亞女性群體的生活縮影。影片《82年生的金智英》也一樣,它並沒有刻意醜化男性,也沒有用激烈的矛盾衝突來為女性喊冤叫屈,它只是通過描寫金智英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件,讓人清醒的認識到社會主流對於女性長久以來的不公以及隱形的壓榨剝削。比如:1.——原生家庭的重男輕女金智英原生家庭中有重男輕女現象。
  • 《82年生的金智英》:職場媽媽們的工作與家庭,談何兩全?
    最近被很多人推薦了一部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作為同齡女性,以及一名職場媽媽,看完電影後,感同身受。這部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2019年10月23號在韓國上映,上映首周就創造了高票房。在我們國內的豆瓣評分也不錯,8.6分。
  • 《82年生的金智英》:寫給憤懣中不被理解的寶媽們
    2016年,一本名叫《82年生的金智英》的小說一經出版,便引起人們熱議。自己在外辛苦賺錢,妻子卻舒舒服服地待在家,甚至連帶娃,做家務這樣的小事也處理不好。甚至妻子要求做家務,照顧孩子,都覺得是在幫忙,仿佛家裡一切事務與自己無關,仿佛孩子就應該是妻子負責照顧。多少「喪偶式」的家庭使得曾經兩手不沾陽春水的少女逼成了左手炒菜,右手抱娃的女漢子。
  • 《82年生的金智英》| 是時候戳穿這場性別騙局了
    《82年生的金智英》是一本兩到三個小時就可以讀完的小說。說它是小說,其實不太恰當,因為它平鋪直敘,就像一個普通韓國女性從小到大的日記。它直白地寫出了韓國女性成長過程中的挫折、無奈,以及成婚生子後在社會環境與心理環境下的困境。
  • 《82年生的金智英》:願每個女孩都被世界溫柔以待
    《82年生的金智英》是根據一部象徵女權主義的小說改編而成的影片,上映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議。影片本身講述的故事很簡單:一個出生於1982年的普通女性,沿著最普通的人生軌跡讀書、工作、結婚生子,然後為了家庭放棄工作成為全職太太。這本是個平淡無奇的故事,是隨處可見的人生模板。電影能引發那麼熱烈的爭議,主要是涉及到了女性的平等權利,揭露了許多人一直以來視為理所當然、不願意去觸碰的觀念。
  • 《82年出生的金智英》:身邊女子圖鑑
    《82年生的金智英2011年以長篇小說《傾聽》獲得「文學村小說獎」;2016年以長篇小說《為了高馬那智》獲得「黃山伐青年文學獎」;2017年以《82年生的金智英》榮獲「今日作家獎」。2014年底,作者目擊了「媽蟲」事件後,感受到社會對女性、家庭主婦、寶媽等女性身份的偏見和攻擊,她在受到衝擊之下動筆寫成這本小說。
  • 《82年生的金智英》告訴我們被理解的婚姻有多難
    《82年生的金智英》是由韓國作家趙南柱的小說改編而來,此書於2017年被韓國書店聯合會評選為2017年最佳小說,改編的電影於2019年上市,因為其精準的表達了現代女性面臨的人生境遇引發無數人的共鳴。金智英在韓國就像我們國家的小花這樣的名字般普遍,生活中的她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有個看似幸福的家庭:爸爸、媽媽、姐姐和弟弟。
  • 《82年生的金智英》:直擊人心,女人看了催淚,男人看了心疼
    豆瓣評分8.6的這部《82年生的金智英》,對於30+的女性觀眾來說,太戳心了,它像一面鏡子,映射出女性在各個社會中遭受的不友善甚至惡意。 電影改編自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這個故事是作者趙南柱的親身經歷。金智英這個名字在韓國很常見,就像是生活在你身邊的普普通通的一個人。
  • 《82年生的金智英》:女孩,你為什麼要忍氣吞聲、迎合別人?
    ——《82年生的金智英》 最近看完了網上很火的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由韓國作家這本書出版的第二年就成為了年度暢銷書,許多女性看了之後覺得就像是在寫自己,還被韓國總統文在寅、國民MC劉在石推薦,喜歡它的人覺得寫出了自己的心聲。
  • 《82年生的金智英》:社會性別是種隱形體制,將女性困入迷宮深處
    前幾天同事向我推薦《82年生的金智英》一書,迫於匆忙,我把它放在一抬眼就能看到的電腦支架上。在一段等待晚餐的空閒裡,我拿起它消遣,很快被它吸引並不覺中推遲了就餐時間。一個女孩要經歷多少看不見的坎坷,才能跌跌撞撞長大成人。
  • 從《82年生的金智英》看女性困境:就業難恐懼婚姻,女人該怎麼辦
    趙南柱的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很好的解釋了這一現象,她們不願生孩子的根本原因是,韓國是父權制社會,是男尊女卑的社會。金智英的困惑,遇到的問題,也是我們遇到的困惑和問題。《82年生的金智英》是一本很薄的書,書的內容並不多,但卻讓人感到壓抑,在看此書以前,我們會默認很多事就該是女性做的,但看完之後,你會突然想問一句:大家為什麼會默認一些事是女性該做的?一、婚姻中害怕失去的女性到底在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