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災難片《日本沉沒》後,日本人將去哪裡生存?其實早有打算

2020-08-26 四五六電影

日本經典災難片《日本沉沒》也是一部科幻電影,由於討論的是未來,電影採用大膽預設,小心論證的原則,闡述了日本沉沒的可能性,有沒有辦法避免災難?並且討論了災難如果發生,日本人將去哪裡?

電影改編自日本作家小松左京的同名科幻小說《日本沉沒》,電影拍攝花費了20億日元,是近年來少有的一部花費巨資拍攝的科幻電影。

劇情中日本突然爆發了一場超級大地震,緊接著各國科學家對這場地震進行了分析,美國科學家通過對地殼展開研究後得出了一個結論,日本在未來30年內沉沒的概率為50%,在50年後沉沒的概率為80%。得到這一恐怖結論後,日本舉國震驚,這意味著日本即將毀滅。但是幸好,災難被提前預測,人們還有時間轉移。

但是隨後另一位日本科學家田所對地殼進行了更加深入的調查,他多次潛入海溝做實地檢索採集數據,最後得出結論,日本將在338天後沉沒,這一結論讓本來已經前景黯淡的日本國民徹底死心。

日本政府經過最初的懷疑後,立即採取行動,首先是在災難發生前,盡力轉移日本國民去其他國家,中國也是其中一個目的地之一。

不幸的是,日本首相的專機在飛行途中被火山爆發的熔巖擊中墜毀。新首相上位後,對國民瞞報消息,欺騙國民說災難會在5年後才發生,讓大家不要驚慌。

鷹森是政府的一位有責任心的女官員,她希望田所能夠想出辦法解決目前日本即將沉沒這一災難。田所指出,日本島之所以沉沒,是因為日本群島之間在地質運動中形成了一種石體,石體過大後將拖著群島一起下沉,如果炸毀石體和群島的聯繫,就有可能避免災難,但是也有可能會加速日本的沉沒。此時已經沒有別的辦法,只得冒險一試。

鷹森找到了十多臺先進的挖掘機,其中有中國生產的向日紅號。挖掘機日以繼夜工作,終於挖掘出了合適的爆炸點。接著動用了當時最先進也是唯一的一艘深海潛艇前去深海裝填炸藥,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潛艇下海後碰上了海底泥石流,潛艇毀滅人也犧牲,日本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

就在此時,小野出現了,他希望能夠嘗試一下。此時那艘先進的深海潛艇已經被毀,小野只得駕駛普通潛艇去執行任務,此次任務九死一生!幸運的是小野在最後的15秒內裝填好了炸藥,但是他也無法返航!

炸藥依次爆炸,炸開了群島和石體之間的聯繫,群島終於不再下沉!

電影是文化的反映,通過電影,我們可以看到在日本人心目中,日本和我國的關係。電影有兩處相關情節,第一個是危機移民,世界各地有不少地點,中國也是其中之一;另一個情節是尋找到了當時最新進的挖掘機數十臺,其中有中國的向日紅號,說明日本認可我們的科技能力,也認為我們會在災難之中援手。綜合以上,可以看到,日本人還是認可雙方關係的。

電影也反映了日本對災難的憂慮心態,日本人一直都有很深的憂患意識,擔心資源匱乏,擔心被敵人入侵,擔心大災難發生,同時他們也擔心自己的政府作惡。所以他們的文化作品中也經常表達出來,用這些作品不斷提醒國人,時刻警惕,也因為如此,他們才能進行預防,不斷進步。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是兩千多年前的孟子提出的觀點,也不斷提醒著我們要居安思危,暢所欲言,多多思考各種危機,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相關焦點

  • 《日本沉沒2020》湯淺政明新作「好久沒有看過真實的災難片了」
    「我看《日本沉沒》後很震驚,一部科幻作品竟然能把一個民族深處最敏感、脆弱的對未來的恐懼感體現出來,我就想寫一部中國的《日本沉沒》。中國人對未來、對末日的恐懼是什麼?我想了很多年,沒想出來。但作為人類,我們對宇宙肯定有共同的恐懼,這也是《三體》重要的思考來源。」
  • 今年最好的災難片!沒有之一!日本沉沒2020
    網飛出品的日本災難動畫《日本沉沒2020》,今天,全集上線。該劇由湯淺政明指導,是小松左京的科幻小說《日本沉沒2007年《日本沉沒》曾引進內地,是彼時罕見的在內地公映的日本電影,但票房只有17萬人民幣。2020年,延續著和平日常的日本突然發生了「大地震」。住在東京都內極為普通的家庭——「武藤家」的「步和剛姐弟」,在大混亂中,一家四口開始從東京逃出,但逐漸沉沒的日本列島,毫不留情地將他們逼入絕境。
  • 「鬼才監督」又一次跌落神壇,《日本沉沒2020》究竟差在哪裡?
    為什麼《日本沉沒2020》會變成這樣呢…… 嚴肅且真實 作為連續獲得「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和「日本科幻星雲獎」的經典科幻小說,小松左京所著的《日本沉沒》同樣有著多部改編作品,樋口真嗣更是在2006年擔任了同名電影的導演一職。
  • 科幻小說《日本沉沒》:末日永不消逝,來臨時人類將何去何從
    「世界末日」這個說法似乎一直都在,一到一些關鍵年份就會被提出來將人們嚇唬一番。而從地理學上來講,日本列島自古以來就有「地震列島」之稱,日本人一直以來從幼稚園就接受防震教育,日本的災難文學也有了盛行的土壤。
  • 差強人意的《日本沉沒2020》,消耗過度的天才湯淺政明
    整部作品讀起來更像是一本糅雜了自然科學內容的社會科學學術著作,小說的故事性和可讀性其實並不太高。它的內核是作者小松的一種發聲與表達,他在思考著日本人的國民性,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方面,他闡述的是日本當時存在的社會問題,只是用虛構災難的方式演繹出來。
  • 假如日本真的沉沒了,哪些國家最有可能接納難民
    日本沉沒,這個話題雖然有些科幻味道濃厚了,但是還是時不時被提起,梵君覺得最擔憂的應該是日本的政府和國民。《日本沉沒》這部電影是由日本TBS電視臺、東寶映畫聯合製作發行的150分鐘驚悚災難影片。該片由樋口真嗣導演,加藤正人編劇,草彅剛、柴崎幸、等主演,於2006年7月15日在日本上映。
  • 東京奧運會那一年,他為何預言日本沉沒?
    1973年,適逢關東大震災發生50周年之際,一部名為《日本沉沒》的小說出現在圖書市場。儘管這部小說乃是當時並不受社會主流喜愛的科幻小說,但這個書名無疑牽動了日本人敏感的神經。初版只印了3萬冊的小說瞬間售空,多次加印後銷量達到空前的385萬冊。
  • 日本超級IP再次翻拍,震撼人心的毀滅視角,人類如此脆弱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部關於日本沉沒的電影。出自日本鬼才導演 湯淺政明 的最新動畫作品——《日本沉沒2020》。》,但其實只是借用了「日本沉沒」的概念,故事與原著完全不同。這部動畫劇集改編自經典科幻小說《日本沉沒》,原著作者
  • 若全島沉沒,日本人認為中國會接受日本難民,原因有兩點
    地殼的運動導致日本國土面積不斷縮小,為了保證本國的持續發展,日本人一直在尋找一個能夠容納一億多日本人的地點。由於近年來全球變暖問題嚴重,日本人心中的憂慮也日漸增加。就在今年,日本影視圈上映一部由小松左京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日本沉沒》。影片中顯示,最終接納日本難民的只有中國。都知道電影映射現實,為何日本人會認為中國會接收日本難民呢?主要原因有兩點。
  • 日本科幻巨製演繹未來宇宙戰疫
    而作品再現的末世瘟疫這一科幻主題,則是對日本科幻文學的經典之作《復活之日》的承襲和延續。  小川一水在《天冥之標》第九卷的後記中表示,小說的構思受到了2004年禽流感流行的啟發。他還列舉了作品開始寫作後的幾年間,伊波拉病毒、寨卡病毒的流行以及日本國內麻疹的再度流行,有先見性地警告道:「傳染病的威脅並未減少,看不見的微小力量與龐大的人類勢力的鬥爭今後仍將繼續。」
  • 是日本人將西遊記推向了全世界?
    他一路西行,歷盡艱難險阻,到達天竺後努力學習佛法。18年後,他回到長安,並帶回了657部佛學經典。玄奘不僅傳播佛法,還講述了一路上的新鮮見聞,被弟子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後來,弟子們又由此撰寫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更是為玄奘的傳奇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唐僧西遊」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被創作為各種話本、戲曲和小說,其中的巔峰之作就是吳承恩的長篇小說《西遊記》。
  • 《和諧》:日本的《三體》,大浩劫後醫療支配下人類該何去何從?
    ,其實就銷量而言,科幻讀者一般忠誠而小眾的存在,諸如此類的盛況,可以說是前所未有,這讓我不由的想到10餘年前同樣在這家出版社出版的《和諧》和《虐殺器官》,當時一搶而空的場景,有過之無不及。最初的創作內因: 災難文化與「生府」四面環海的日本,島國環境的危機意識可以說是深入到每一個日本國民的,懸於太平洋之中的日本,大部分受著海洋性季風型的影響,而由於遠古地殼板塊的變動,又在這狹小卻古老的國土上蘊藏了100多處火山。
  • 日本版西遊記有多扯?唐僧全部變美女,豬八戒畫風太驚悚...
    今年日本翻拍了三國,打算用喜劇的形式重新呈現中國歷史。而同樣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也是經久不衰的超級IP,在中國幾乎每年都有西遊題材的影視劇播出。,日本人對《西遊記》也非常推崇,在許多影視劇和動漫中都有《西遊記》的影子,就連日本國寶級畫家葛飾北齋,也曾經畫過《浮世繪西遊記》,可見西遊故事對日本的影響力。
  • 《說長江》的佐世達是日本人的祖父,他的祖父是日本人
    在1945年日本投降後,過去的傲慢停止了,日本士兵從一個人到雷聲,成為一位謙遜的紳士,鞠躬。 隨著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中日兩國放下了過去的仇恨,架起了友誼的小船。1980年中國改革開放後不久,日本侵略者的後裔來到中國拍攝電影。 三年後,這部電影在中央電視臺成功上映,老一輩人也看過。
  • 怎樣去讀日本的《紅樓夢》-《源氏物語》
    它比中國的《紅樓夢》還早幾百年,被喻為是世界上最早的 長篇小說。《源氏物語》源氏是人名,物語則是故事和傳奇的意思。《源氏物語》在日本的地位相當於中國的《紅樓夢》,數千年來一直影響著日本文學的發展,是一部讓日本民族引以為傲的作品。日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也曾說過,《源氏物語》是日本小時創作的巔峰,自己遠遠不能超越。
  • 《勝算》安德烈為何討厭去日本,為何不為錢財為日本人提供情報?
    《勝算》中的安德烈,是一個謎一樣的人物,作為蘇聯遠東局的人,他把蘇聯的絕密情報出賣給日本人,但是卻對日本人的金條嗤之以鼻;他明知道處境對自己不利,卻依然堅持到最後時刻還在給日本人傳遞信息。期間日本間諜松山曾經至少兩次表示可以把他送出蘇聯,保證他的生活,但是都被他拒絕了,說要和特工瓦吉姆死磕到底,而且他也討厭去日本。
  • 當初,河南小夥去日本打工謀生,獲日本市長女兒主動求婚後來怎樣
    除了其簡單歡快,朗朗上口外,其實它早就把成功的奧義詮釋的一清二楚。可惜我們聽懂的人真是少之又少……今天分享給大家的故事,有的人聽過,有的朋友可能沒聽過,我們通過一個小小的故事來討論下,成功,究竟如何易如反掌。
  • 電影《敦煌》,解讀日本人獨特的尋根情節,摸摸你的下巴還在不?
    眾所周知,日本人在侵華方面下了大功夫,在軍事徵服之前就將文化研究走在前頭,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進行相關研究,客觀上帶動了日本人對中國一切歷史和文化的研究,對新發現的珍貴材料敦煌遺書,日本人的興趣自然也十分濃厚。
  • 日本人現在才看上《三體2》,為啥晚了這麼多年?
    其中有日本網友評價,一開始以為是「愚蠢可笑」的故事,但是現在已經看得停不下來了。還有日本網友表示看《三體2》是非常幸福的閱讀體驗,感謝劉慈欣。比如這位日本讀者不眠不休15個小時看完,為了看這本書,這位讀者甚至還請了年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