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講一個真實的案例。
小編以前在一家出口型的工廠上班,很多年前還是市裡面的龍頭企業,以出口創匯而著稱。因為做的是外貿,所以自然需要外貿業務員。小玲便是這家公司的外貿業務員之一,也就是今天說的女一號了。
小玲來公司上班的時候,才16歲,不可思議吧!
因為他四歲就上一年級了,13歲就初中畢業,然後在某外國語學校讀了三年書,學的是英文專業。恰逢工廠去了該學校招聘,學校老師推薦了小玲到工廠來的。
進了 工廠,小玲還是比較刻苦地,從五百元一個月開始幹,過了兩年拿到了三四千一個月。而這個時候,工廠的營銷部總監帶著工廠的高管離職自己開工廠去了,銷售團隊貌似要解體了,工廠馬上要陷入危機。
所謂的危機,就是危中有機,走了一批人,必將有一批人被頂上去。而小玲意外地成為了銷售團隊中的骨幹分子。就這樣,小小年紀,年收入便達到了將近十萬。
隨著時間的推移,業務越來越被集中到部分核心權力手中,更加地提升了小玲的收入。不到二十歲,一年賺十幾萬。
收入的增加導致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水平的提升。小玲嫁給了工廠的一個職工,收入的提升也促進了在家庭中的地位。生了小孩子之後,在家裡一切都是小玲說了算!
後來,工廠倒閉了,小玲跟隨著原來的領導開了一家公司,老闆對她很不錯,一年給的薪水差不多超過十五萬,不僅是老闆的得力助手,還是老闆的閨蜜。這樣錢雖然賺得多,但是消費觀念已經完全變了。
在孩子上學的問題上,最開始的幼兒園選擇的是私立的,一年開支一萬多的學費,此後因為在市內買了一套260平方的大房子,便開始把孩子送去了市裡面的貴族幼兒園。
幼兒園之後,又把小孩子送到了民辦的小學,一切過得非常的恰意!
民辦學校
進了民辦小學之後,除了高昂的學費之外,那平時的收費可謂是多得不得了,只看到學校要小孩交這個費用,交那個費用。一萬塊錢,要不了多久,就全到學校口袋裡面全了。
但是,對於小孩子的教育,她覺得這是小錢。
2020年初,武漢疫情爆發,隨之導致了全球性的疫情。一切來得太突然了,小玲的團隊似乎還沒有做好準備,被打得一個措手不及。一時間,所有的訂單全部沒有了。以前年收入近二十萬,現在就沒有了!老闆為了公司可以繼續活下去,把無關重要的員工的工資壓縮到了不到二千元,變相的讓他們離職。留下來了小玲繼續上班,但是沒有外貿訂單,哪裡還夠發那麼多的工資呢?
而全家人早就已經習慣了大手大腳的花錢,小玲當然過慣了「上流社會」的生活,也是很好面子。對於家庭的開支也不過問,甚至還像以前一樣,鼓動家庭高消費。
她希望疫情早日過去,但是八個月過去了,看樣子並沒有好轉的跡象。沒有以前的高收入進來,出去的錢像流水一樣。慢慢地,覺得民辦學校真的是吸血鬼啊,以前沒覺得,總認為教育孩子,值得,也是小錢。但是現在真的不一樣了。孩子年紀越大,學校開口要的錢越多。各種各樣的名堂,要錢要得正大光明,要得理所當然,都是為了孩子好。
小玲的260平方超級大房,還沒有裝修。已經沒錢裝修了,如果要裝修,以她的消費水平,大約需要一百萬的資金。不是全款買房,每個月一萬多的房貸需要還款,孩子一個月平均開始一萬多以上,要把她壓得喘不過氣來了。
小玲現在準備,賣掉260平方的房子,然後買一套小點的房子。繼續供養孩子在民辦小學讀書。
民辦學校,真的不是什麼人都可以進去的!你真的要能保證自己不會家道中落,才去選擇,否則,害人害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