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上了私立學校後,同事淪落到要變賣260平方的小區房

2020-09-03 長相廝守在夢中

這裡講一個真實的案例。

小編以前在一家出口型的工廠上班,很多年前還是市裡面的龍頭企業,以出口創匯而著稱。因為做的是外貿,所以自然需要外貿業務員。小玲便是這家公司的外貿業務員之一,也就是今天說的女一號了。

小玲來公司上班的時候,才16歲,不可思議吧!

因為他四歲就上一年級了,13歲就初中畢業,然後在某外國語學校讀了三年書,學的是英文專業。恰逢工廠去了該學校招聘,學校老師推薦了小玲到工廠來的。

進了 工廠,小玲還是比較刻苦地,從五百元一個月開始幹,過了兩年拿到了三四千一個月。而這個時候,工廠的營銷部總監帶著工廠的高管離職自己開工廠去了,銷售團隊貌似要解體了,工廠馬上要陷入危機。

所謂的危機,就是危中有機,走了一批人,必將有一批人被頂上去。而小玲意外地成為了銷售團隊中的骨幹分子。就這樣,小小年紀,年收入便達到了將近十萬。

隨著時間的推移,業務越來越被集中到部分核心權力手中,更加地提升了小玲的收入。不到二十歲,一年賺十幾萬。

收入的增加導致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水平的提升。小玲嫁給了工廠的一個職工,收入的提升也促進了在家庭中的地位。生了小孩子之後,在家裡一切都是小玲說了算!

後來,工廠倒閉了,小玲跟隨著原來的領導開了一家公司,老闆對她很不錯,一年給的薪水差不多超過十五萬,不僅是老闆的得力助手,還是老闆的閨蜜。這樣錢雖然賺得多,但是消費觀念已經完全變了。

在孩子上學的問題上,最開始的幼兒園選擇的是私立的,一年開支一萬多的學費,此後因為在市內買了一套260平方的大房子,便開始把孩子送去了市裡面的貴族幼兒園。

幼兒園之後,又把小孩子送到了民辦的小學,一切過得非常的恰意!

民辦學校


進了民辦小學之後,除了高昂的學費之外,那平時的收費可謂是多得不得了,只看到學校要小孩交這個費用,交那個費用。一萬塊錢,要不了多久,就全到學校口袋裡面全了。

但是,對於小孩子的教育,她覺得這是小錢。

2020年初,武漢疫情爆發,隨之導致了全球性的疫情。一切來得太突然了,小玲的團隊似乎還沒有做好準備,被打得一個措手不及。一時間,所有的訂單全部沒有了。以前年收入近二十萬,現在就沒有了!老闆為了公司可以繼續活下去,把無關重要的員工的工資壓縮到了不到二千元,變相的讓他們離職。留下來了小玲繼續上班,但是沒有外貿訂單,哪裡還夠發那麼多的工資呢?

而全家人早就已經習慣了大手大腳的花錢,小玲當然過慣了「上流社會」的生活,也是很好面子。對於家庭的開支也不過問,甚至還像以前一樣,鼓動家庭高消費。

她希望疫情早日過去,但是八個月過去了,看樣子並沒有好轉的跡象。沒有以前的高收入進來,出去的錢像流水一樣。慢慢地,覺得民辦學校真的是吸血鬼啊,以前沒覺得,總認為教育孩子,值得,也是小錢。但是現在真的不一樣了。孩子年紀越大,學校開口要的錢越多。各種各樣的名堂,要錢要得正大光明,要得理所當然,都是為了孩子好。

小玲的260平方超級大房,還沒有裝修。已經沒錢裝修了,如果要裝修,以她的消費水平,大約需要一百萬的資金。不是全款買房,每個月一萬多的房貸需要還款,孩子一個月平均開始一萬多以上,要把她壓得喘不過氣來了。

小玲現在準備,賣掉260平方的房子,然後買一套小點的房子。繼續供養孩子在民辦小學讀書。

民辦學校,真的不是什麼人都可以進去的!你真的要能保證自己不會家道中落,才去選擇,否則,害人害己啊。

相關焦點

  • 親戚幫忙小孩找關係進心儀的學校,這個人情還是要還的。
    三姐的女兒學校有著落了。三姐的女兒今年中考,考了388分,本以為可以上鎮上的高中,想不到鎮上的高中剛升2級,今年收分都要在400分以上。結果可想而知,小外甥女落榜了。這段時間三姐一直為小孩的讀書操心。三姐一直希望小孩可以讀中專護理專業,這次找了關係可以就讀市裡的一所公立衛校。
  • 小說:婆婆趁兒媳住院變賣婚房,房產局駁回:房產證上是您兒媳名
    婆婆趁兒媳住院變賣婚房,房產局駁回:房產證上是您兒媳名「金鎖?什麼金鎖?」婆婆一臉不明。不知為何,我下意識看了一眼旁邊在咬筷子的李琳。「我朋友說結婚當天給了你一個小盒子,裡面有給我的玉鐲,讓你轉交給我的,媽你沒有收到嗎?」我耐心的解釋著。婆婆起身收拾著碗筷:「什麼玉鐲。你這個朋友大概是覺得你結婚當天忙,騙你的吧。
  • 故事:為讓女兒上個好學校,老公弟弟讓我們把學區房過戶給他,我後悔了
    一見我和老公進來,她騰一下從椅子上蹦起來,手指頭要戳到我臉上:都是你害得,清兒要有個好歹,我跟你沒完。這個女人總是這樣咄咄逼人,她的指責讓我入墜雲霧,清兒上學好好的,失蹤也是從學校走掉的,這裡面有我什麼事?看著她那張氣急敗壞的臉,我心裡的火氣也蹭蹭往上竄。正想與她理論,婆婆哭著說,都什麼時候了,你們還鬧,不就是為套房子嗎,是房子重要還是人重要?
  • 傾訴故事:親媽生日,我送她一套公寓,弟媳不開心了(上)
    正巧那時候全國各地許多私立學校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潘悅一個大學同學也辦了一所私立學校,沒幾年便還清了貸款,這讓她也動了辦學的心思。 潘悅說服老公把工廠股份全部轉給了潘興,把錢倒騰出來開了一家私立高中。 潘悅和老公忙得昏天黑地,五年過後,學校便開始盈利了,隨著大把的錢進帳,潘悅緊繃的神經終於鬆懈了下來。
  • 情 人去世後,給我送房送車,卻是最狠的報復
    薛遠徵感到很奇怪,誰會給自己送奔馳車呢,會不會弄錯了?薛遠徵來到辦公樓下,只見院內停著一輛銀色奔馳轎車,有不少同事正在圍觀。薛遠徵覺得這輛車很眼熟,他看了一下車牌,不禁心頭暗暗一驚:「這不是黃藝的那輛車嗎?」這時,車裡走出一位40多歲的男士:「薛先生,黃藝女士交待,讓我把這輛車交給你。」
  • 聚餐後送美女同事回去,到後她臉紅不肯下車,我傻眼:咋了
    聚餐後送美女同事回去,到後她臉紅不肯下車,我傻眼:咋了?正文:原本想要追上去,但是時間已經來不及了,我想了想最後還是決定趕去上班。來到學校後,我一眼就看見了停車場多了一輛從未見過的白色大奔,不由得疑惑這是哪個同事撞大運了換的車?
  • 說學區房要涼的,還是太年輕
    於是孟母買下了可能是歷史上第一套學區房。 想給孩子找個好學校的家長,自古有之。 從差的學校湧入好的學校,成為了人生馬拉松比賽的第一棒,這一棒要由家長來跑。 北京西城區最好的小學是實驗二小。 這所小學成立於清朝宣統元年,前身是京師女子師範學堂附屬兩等小學堂,歷史比很多大學都要悠久。
  • 90後小夥深夜去高檔小區送外賣,開門見眼前一幕,情緒失控
    90後小夥深夜去高檔小區送外賣,開門見眼前一幕,情緒失控!正文:深夜十一點,韻祥國際高檔小區。90後小夥朱軍波手中拎著數十份外賣,手指被勒的發紫。他加快腳步,艱難地將右手上的外賣全部騰到左手上,隨後拿出手機撥通客戶電話。「喂,請問是王先生嗎?您的外賣送到了,請開一下門。」「咔!」
  • 那個考不上高中的女孩,終於找到心儀的學校讀書了。
    三姐的女兒學校有著落了。三姐的女兒今年中考,考了388分,本以為可以上鎮上的高中,想不到鎮上的高中剛升2級,今年收分都要在400分以上。結果可想而知,小外甥女落榜了。這段時間三姐一直為小孩的讀書操心。三姐一直希望小孩可以讀中專護理專業,這次找了關係可以就讀市裡的一所公立衛校。
  • 我的爸媽是農民,孩子,無論你飛的多高多遠,請記住你的根
    父親著急的在門口來回的走動著,看著校園通往門口的小路,不時的抬起胳膊看下表,焦急又有點興奮,女兒高中沒有考上,為了女兒能有機會上大學,父母省吃儉用送女兒來了這所私立高中,學費是非常昂貴的,自從上了這個學校,女兒就開始住校了,十六七歲還未成年,第一次離開父母的照顧和庇佑,不知道學校裡的環境怎麼樣,飯菜合不合胃口,能不能吃得飽,同學好不好相處,父親的心裡滿滿的擔心和牽掛
  • 教育部最嚴招生令:學區房有沒有用,村上春樹知道
    因為上地東裡小區,雖然是個老破小,而且就在五環以外,但因為對口北京上地實驗小學,所以房價一度飆到15w1平。在北京西城區文昌胡同裡曾出現過40w一平的天價學區房。學區房之所以這麼貴,是因為這是他們能觸及到的中產階級頂配。但是,所有在爭搶學區房的人,都忽略了一個問題,誰規定了學區房是學區房?前不久,教育部發布通知,以後中小學招生,要「統一招生、公辦民辦同時招生,民辦也得遵守免試入學規定,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選擇生源。
  • 小說:婆婆私下變賣兒媳全新家電,兒媳要賣家電錢,婆婆瞬間變臉
    婆婆私下變賣兒媳全新家電,兒媳要賣家電錢,婆婆瞬間變臉我不敢相信看向張森的母親,開口道:「那是我的房間,沒有經過我的允許,誰都不可以進去。」「張琳,進去。」張森坐在沙發上,玩著手中的手機,未曾看過我一眼,絲毫不在意我的想法,直接叫了他妹妹的名字。張琳仿佛拿到了什麼通行證,對我得意的說道:「看到沒有,這個家到底是我們老張家的。」
  • 八旬老人餓死在土坯房,兒子葬禮上卻請全村人吃肘子
    村西頭小區沿上老樹上面的烏鴉不知是什麼時候來的,來的同時伴隨著粗劣嘶啞聲在村上空迴響,帶給這個村莊恐懼,一周後,孫奶奶去世了。老一輩的農村人,沒有走出過那個生他養他的地方,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縣城了。等到子女長大成人,孫子也差不多讀書了,這個將他從最好的青春刻畫成現在滄桑樣子的故鄉,那個被壓榨的風一吹就倒的身子骨,一口薄棺,裝載了他的一生,埋葬在這個村子的一角。
  • 「一年掙千萬,我為什麼讓孩子讀公立?」
    良久我朋友說了一句:「我怎麼覺得我們花那麼多錢送進國際學校的娃,其實個個都是傻白甜,將來進了社會,就是給別人送菜的啊!」只有其中一個年長几歲、孩子不在現場的大姐,意味深長地說:「你們知道我當初為什麼寧可搬家,也要把小孩從國際學校轉去讀公立小學了吧?」
  • 小區(ou)的故事
    不單單是教他課的老師,只要見過這孩子的老師,都會交口稱讚:好看,有禮貌,氣質好……依照慣常的經驗,參考這孩子的態度和表現,將來最起碼考個211大學,是順理成章的,上個985學校,也只需要他更努力一些而已。變故發生在小區入學半年之後。一天,剛上完兩節課,他的姑姑,急匆匆的到學校,要把他接走,說是他爸爸出了車禍。
  • 前途無量的好女孩,淪落為一個下三爛。(原創:自薦)
    ,心早就靈魂出竊,遲到、早退、曠課是她經常發生的事,心再也不在學校裡了,學習成績開倒車大倒退。老師曾幾次上門做家庭訪問,父母也覺得很奇怪,孩子像中了邪,仿佛和以前成了兩種不一樣的人。老師對她的教育,和父母勸說的話,一句都聽不進去只當耳邊風,一意孤行我行我素,高中送畢業後
  • 女同事蹭車給我送早餐,把我當司機使喚,妹妹一招嚇同事不敢蹭車
    阿紅跟著同事去看了房子後,第二天就搬了進去。她住小臥室,每月房租800元。因為這套房子就在公司附近的小區裡,所以,阿紅每天步行上下班,又節省了一筆交通費。阿紅在公司做產品的售後服務工作,每月三千多塊錢的薪水。雖然工資不高,但是刨開房租後,稍微節省一點兒用,日常三餐、吃飯零用倒也夠了。
  • 農村學霸考上985,畢業後小城市就業,同事都是北上廣回鄉的
    小錦沒上過幼兒園,村裡沒幼兒園這個概念,所以他4、5歲的記憶就是每天在村裡到處跑,印象最深的是跟著叔叔去田裡挖老鼠,沒和家人說,最後父母找他找了好久。小學是在村裡上的,因為上的人少,學校逐漸就不開4年級以上的課了,於是他5年級轉到了鎮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