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4分《活著》:向死而生,是每個人都該修的死亡學分

2020-08-24 閱歷讀書

有這麼一個人,他一手釀成了家破人亡,剩下自己苟活於世,卻被人人稱讚為樂觀堅強。

他就是餘華筆下《活著》中那個早就該死卻活到最後的徐富貴。

《活著》一書自1993年出版以來就暢銷不衰,2019年登頂京東圖書暢銷榜榜首,豆瓣上給出了9.4分好評,1994年的同名電影也獲得了9.2的高分。

讀完《活著》,掩卷長思,久不能語。我這才開始去審視國人最忌諱談的生死問題。


1、年少時輕狂的以為無所不能,長大後才發現原來是萬般無奈

富貴,原本是徐家闊少爺,家中田產超過百畝,娶了城裡米行老闆的漂亮女兒,這樣的人生不是巔峰是什麼?

他也這麼想,年少時他輕狂的以為自己無所不能。獨子是他最值得炫耀的資本,徐家只能靠他延續香火,他不為所欲為還能有誰?

鄉下存不下他,就往城中妓院裡鑽,一去就是十天半個月。嫖賭不分家,很快他就染上了賭癮:既驚險又刺激,自以為找到了生活的樂趣。

俗話說:「十賭九騙」。他能嘗到的甜頭都是蠅頭小利,傾家蕩產卻只消一次,百畝田產拱手送人了,連家也得給人家騰出來。

他老爹氣得在床上躺了幾天,用田產、房產替兒子還清賭債後就一命嗚呼了。

他要改過自新,浪子回頭,他終於長大了,可悲慘的命運才剛剛開始,漸漸的他才發現自己被命運裹挾著,生死都是萬般無奈。

後來,他老娘病重,他到城裡請郎中時被國民黨抓了壯丁去當炮灰。2年後歸來時,老娘已走遠,女兒也得病成了聾啞人。

解放後,他分到了5畝田,終於可以本本分分的過日子了,雖然清苦,卻也幸福。可他沒享受多久清福,一重重打擊就接踵而至。


電影《活著》劇照

兒子給縣長夫人獻血時,被抽取過量而死。縣長偏偏又是當壯丁時的生死之交,連個仇都沒法報。

美貌如花的女兒聾啞後無人提親,無奈嫁了個偏頭女婿。婚後,兩人生活和睦,可還是沒有度過生孩子的關口,大出血要了女兒的命。

這次,他媳婦再也抗不過去了,撇下他一個人輕輕的走了。媳婦跟著他沒過上一天好日子,得了軟骨病還日夜操勞,最終撒手人寰先他而去了。

剩下他一人,就和女婿一起撫養起外孫。外孫4歲時,女婿在搬運工地幹活時,又被水泥板給夾死了。

外孫7歲時,得了高燒,渾身無力。他心疼外孫想給弄點好吃的,就煮了一鍋新鮮的豆子,可就是別人家吃的再平常不過的豆子,活活將外孫撐死了。

他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再有人死就是他自己了。40年來再也沒有聽過譁譁作響的錢幣聲,他卻過得越來越踏實,比以往更加灑脫和堅強。他也想通了,自己死時,安安心心的死就是。

中國60年來所有的災難,都一一發生在他身上,活著的意志成了富貴身上唯一不能被奪走的東西。

「我太難了」,這組詞早已成了2019年的流行語。是的,每個時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每個拖著難處砥礪前行的時代都是偉大的時代,每個被難處壓倒卻又跨過去的人都是勇敢的人。


2、人生的坎,過去了是新生,過不去就是個死

能讓一個正常人想到死,往往是自以為遇到了人生過不去的坎。

富貴最後一賭輸光家產時,也想過自己吊死一了百了,可是轉念一想,那一屁股債又不會隨著他一起吊死,與其像野狗一樣吊死,還不如被老爹揍死。

就這樣,以前那個浪蕩公子死了,真正的富貴活了,雖然死亡仍然不斷向他襲來,但他卻越活越從容,越活越淡定。

回過頭再去看那些過不去的坎,才發現那些都算什麼呀?選擇了去死,自己固然可以撒手不管,可坎總是還要親人去收拾。選擇了活著,挺過去了就是新生。

我們一直拿臥薪嘗膽的故事激勵自己,可你知道越王勾踐被困會稽時,也曾嘆息:「我難道此生就如此了嗎?」

謀臣文種用商湯被困、文王被押、桓公逃亡,最終都成就霸業的先例,讓勾踐放棄了死戰,忍辱苟活。也才有了後來的勵志名句:「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


就連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也因兵敗兩度要投江自盡,都被屬下救回。

每次自殺未遂都是曾國藩的重生,自己最看重的面子不再是生死問題,他選擇了大膽放權、退居幕後,最終剿滅太平天國的功勞還是他的。留得了有用之軀,他才有了做晚清名臣的可能。

相比較而言,霸王項羽垓下兵敗後在烏江自刎,歷來都讓人扼腕痛惜。

如果他渡過烏江、重整旗鼓,也許他會改掉殘暴多疑的性情,也許歷史會改寫,可是,歷史沒有如果,死了就是死了,不再有任何可能。

死亡,有很多種死法,也很容易。當一個人連死都不怕的時候,還會怕活著嗎?其實,活著才是更大的勇氣。


電影《鴻門宴》馮紹峰飾演項羽


3、向死而生,每個人都該修的死亡學分

活著只是一段悲喜交加的旅程,唯有死亡才是不可避免的永恆。

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曾在他的著作《存在與時間》中,闡述了如何面對死亡的終極答案:

生命意義上的「倒計時法」——向死而生。

他認為,死是一個過程,人出生後每一分鐘都是走向死的過程;亡是一個人生理意義上的消亡,也是向死過程的結束。人只要沒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著。

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明白了人生的意義。企業家李開復是在抗擊淋巴癌的過程中才親身體會了這個概念。他在《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學分》中找到了自己最有價值的人生:

做個真實的自己,擁抱健康和家人。

我們不能等到與死亡交手的時候才去珍惜生命的可貴,死亡學分修的越早,就能越早明白人生真正的價值。

當一個人敢於直面死亡時,還有什麼不能放得下。當一個人能把過不去的坎放下時,還有什麼生活不能面對。



初中課本上學到《敬畏生命》時,覺得也沒什麼了不起的,柳樹、蒲公英等很多植物種子都是隨著風傳播的,很少有哪顆種子能落地生根。

長大後,才漸漸明白,這些種子不就像我們每個人嗎?

我們被時代裹挾著前行,很少有人能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一筆,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追尋生命的意義。

向死而生的追尋中,生活總是讓我們千瘡百孔,總是有萬般的無奈壓在心頭,但活著,總有一天能找回真實的自我,找到生命的意義。

相關焦點

  • 餘華《活著》豆瓣9.4分,抖音獲贊62萬,福貴的苦難你能抗幾關?
    福貴知道老爹是因他而死的,可是除了傷心難過,他更迷惘接下來的日子該怎麼過?這明顯就是作者在刻意的堆砌苦難 ,太不現實了,怎麼可能有人像福貴一樣,身邊的人都死絕了,他還能好好地活著!或許待到30多歲,見識過周遭的生死離別、人生苦短後,再看《活著》,我們會說原來書中所寫的就是身邊人和身邊的故事。而那些在生活中反覆受錘,40多歲的底層朋友,也許就如福貴一樣,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好好活著,活著最重要。
  • 豆瓣評分9.4《活著》:曾有多少人屈服於命運中夾縫求生
    ,是每個人本能的強烈的願望。《活著》是中國著名小說家餘華的作品,豆瓣評分9.4最後他娘寬慰他說,「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確實,活著是唯一的希望,就如作者所說,「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除了生死之外,別無他事。
  • 向「死」而生
    這個世界,崇尚和重視活著的價值。人們習慣於貪戀生,畏懼死。對死亡敬而遠之、心生恐懼、避而不談。對於生,可以用希望、喜悅、多彩、充盈等詞彙來描述。關於「生與死」的終極命題,必然是離死亡最近的人,最真切的體悟感知,才最能帶給人啟發性的思考。
  • 關於死亡的小說,教你如何更好地活著
    人生該如何抉擇,才不會孤獨地走向死亡?我們很可能花一輩子思索也無法透徹其中,但若真實地站在死亡面前,答案或許就會清晰可見。9本關於死亡的小說,有生命掙扎,有溫暖人情,更有震撼的人生體悟!這些小說將給你從未有過的生命力量,教你更好地活著1.
  • 孤獨的時候適合去看的一部小說,看哭全北歐,豆瓣9.0分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小說超3萬人打分,豆瓣評分9.0。有的人稱它是《一個人的朝聖》瑞典版,讀者評價它「令人愉悅又心碎」「搞笑之餘讓你感動且哭得稀裡譁啦」「讀到一本好小說的感覺真好」!當初看這本書完全是被書名吸引,我以為又是一個靠標題去博取眼球的一本書,特意查了一下豆瓣。沒想到的是,這本書還被翻拍成電影,同名電影豆瓣評分8.8分。
  • 《人都是要死的》:永生與死亡的矛盾,對生命意義的深層思考
    終究還是要死的。一個年輕有為的人,居然開始思考生死問題,這本身就足夠荒誕,而整篇小說裡,福斯卡的永生故事更加離奇。從生活到小說,所有這些看似荒謬的的現象背後,都是人的本能裡,對死亡的恐懼。3、生與死相對而生,沒有死亡,永生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據哲學家維根斯坦認為,人不可能活著體驗死亡。生和死作為生命的兩種形態,不能同時存在。
  • 深度解析《活著》:福貴生前有多慘?「向死而生」就有多隨意
    如果人類的命運是苦難,終點是死亡,我們該如何「活著」?主人公福貴的一生都在與死亡相伴而行。父親摔死在糞缸裡;母親因為他被捉作壯丁,來不及救治而病死;兒子有慶獻血,被活活抽死;女兒鳳霞難產而死;妻子家珍病死;女婿二喜被砸死;最後孫子苦根吃豆子,活活撐死。整篇小說都是在以福貴親人的死,作為情節的主要推動力。
  • 《活著》|心理學: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在死亡恐懼中艱難生存
    兒子有慶和女兒家珍,看似意外死亡,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保護了福貴,否則他在動蕩的年代不會安然無恙。即使社會有劇烈變革,身邊的人如春生、隊長等人,都未能倖免,只有他憑藉巨嬰的心理角色,逃過各種劫難。雖然最後陪伴身邊的,只有一頭老黃牛,貌似悽慘,但卻能頑強生存。
  • 豆瓣 9.1,惹哭數百萬人,我害怕死亡,但更害怕被你忘記
    什麼是生,什麼是死?,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過,迴避與家裡人的相處。,與活著的人一起載歌載舞,慶祝一年一度的相會。」「考公務員吧,這工作穩定」「你已經不小了,別挑了,找個對你好的就行了」「孩子是一定要生的,最好生兩個,一個多孤單呀~」等等。
  • 豆瓣9.1分!用生命換真相,《沉默的真相》憑什麼口碑高開暴走
    豆瓣近10萬人打出9.1分,是今年國產劇的最高分!背後的背後,還有人!這時候有人勸他放手,讓他放棄。他辦公室的窗戶被人砸破,接到死亡威脅電話,他的車剎也被人動了手腳10年的時間,他什麼都沒有了。但我從來都沒有想過要放棄。
  • 書單推薦 | 豆瓣8分以上的好書,你都看了嗎?
    而乙一卻把這些處理得非常好,他在接受採訪時候說過:「每個短篇我都得想很久。」看了他的每篇短篇故事,你會驚訝於整個故事構思的巧妙,和每篇蘊含的深意,讓人回味無窮。其中有個故事叫《遠離的夫婦》,讓我影響深刻。主人公小A在讀幼兒園的時候,突然有一天發現爸爸和媽媽互相看不見對方,也聽不到對方說話,而小A卻能看到爸爸媽媽。爸爸媽媽都說對方死了,只剩下自己和小A。
  • 從電影《活著》讀懂人生的「生與死」
    電影《活著》是著名導演張藝謀根據餘華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活著》演繹著福貴的人生苦難,記錄了福貴從年輕到老中間經歷過的種種,電影中更令人為之動容的是用「死」來折射「生」。本文從生與死的角度上去探討電影《活著》傳遞出來的思想。
  • 《隱秘的角落》每個人都睜著眼睛,但不等同於每個人都在看世界
    劇中4集朱朝陽問嚴良「你真的要和殺人犯做交易嗎」 ,嚴良說「我們需要錢」 朱朝陽猶豫了會說「如果他拿走了相機就再也沒有證據證明他殺過人了,那對老人也白死了」 嚴良答到「老人已經救不回來了,但是有了錢我們至少還能救普普弟弟
  • 播到最後一集飆上9.4分,這部恐怖新劇一集比一集高能
    2018年的恐怖劇集《鬼入侵》,根據雪莉·傑克遜同名經典小說改編,由Netflix出品,一經播出就收穫了出色的口碑,全劇播完在豆瓣平臺拿下8.7分。,《鬼莊園》目前拿到了8.3分,而在IMDb平臺,該劇的評分為8.5分,每一集的評分是一路走高,第1集為8.1分,但到了第9集則飆上9.4的高分。
  • 豆瓣9.2,迷霧劇場又一爆款神劇
    口供、證據也都完全符合。江陽的死牽扯到十年前,侯貴平死亡一案。剛找到照相館,老闆就被人燒死在店內。很明顯是隊長殺的人。出獄後只能替人修手機為生。03 關鍵證據前檢察長找到江陽,提供了當年的一份舉報材料。
  • 餘華《活著》:活著的三個層次,明白的越早越好
    豆瓣9.2分,億萬人難忘的電影,福貴的人生只講了一半,小說更加悲慘1992年,張藝謀找到餘華,問他最近有沒有新作當時,給出的對影片的評價是「本片以貼近生活的小人物通俗劇風格反映數十年來中國老百姓「好死不如賴活著」的生活觀。」
  • 向死而生的一生,何求?
    向死而生的一生,何求?醫院真大,住院大樓不止一棟,在樓下遇到保安大哥問他往哪裡走,他說送餐的是吧,我說是,大哥熱情地給我指明了方向,在電梯出口不遠處擺著一張桌椅,坐著一位護士,每個進去的人都要登記。正巧她在盤查另一個人,我故意把手中的飯盒提到明顯的位置,見她沒怎麼搭理,一溜煙便穿過了那道崗,心中一陣愜喜——矇混過關成功,YE!
  • 豆瓣9.1分《活著》:所謂英雄,就是有活著的意志
    《活著》出版於1993年,或許連餘華自己都沒有想到,凡是看過原著或是電影的人,幾乎無人不下淚,它也成為今後近三十年的中國文學裡最為人稱道的一部作品。家珍因患有軟骨病而幹不了重活;兒子因與縣長夫人血型相同,為救縣長夫人抽血過多而亡;女兒鳳霞與隊長介紹的城裡的偏頭二喜喜結良緣,產下一男嬰後,因大出血死在手術臺上;而鳳霞死後三個月家珍也相繼去世;二喜是搬運工,因吊車出了差錯,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外孫苦根便隨福貴回到鄉下,生活十分艱難,就連豆子都很難吃上
  • 豆瓣9.2,這尺度竟然能過審?
    口供、證據也都完全符合。 江陽的死牽扯到十年前,侯貴平死亡一案。 剛找到照相館,老闆就被人燒死在店內。 很明顯是隊長殺的人。出獄後只能替人修手機為生。03 關鍵證據 前檢察長找到江陽,提供了當年的一份舉報材料。
  • 七夕節豆瓣高分書單,多角度詮釋「愛」的真諦,感受愛與被愛
    陸犯焉識 嚴歌苓豆瓣評分:9.3兩個人的愛情,一家人的悲劇,聰慧倜儻,陸犯焉識海門回聲 切屍紅人魔豆瓣評分:9.3生活道德愛情,炸彈帷幕蒼蠅,來一道手撕漫畫霸王別姬 李碧華豆瓣評分:9.2不瘋魔,不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