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分《活著》:所謂英雄,就是有活著的意志

2020-09-05 在野野原

《活著》出版於1993年,或許連餘華自己都沒有想到,凡是看過原著或是電影的人,幾乎無人不下淚,它也成為今後近三十年的中國文學裡最為人稱道的一部作品。

餘華是何許人?看過他早期作品的人不難發現,文中充斥著血腥、暴力,展示了許多人和世界的醜惡,我想這除了與其作品藝術有關,與他的個人經歷也有不少關係。在成為一名作家之前,餘華當過五年牙醫,後來棄醫從文,進入魯迅文學院深造。

餘華曾坦言:「我覺得我所有的創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實。我的這個真實,不是生活裡的那種真實。我覺得生活實際上是不真實的,生活是一種真假參半、魚目混珠的事物。」

《活著》正如餘華說的那樣,這是在他努力接近真實後所完成的故事,故事的真假自然無可考證,但那些悲痛的往事,一定在歷史的長河中一次又一次沉浮。

這篇小說篇幅並不長,短短12萬字,寫盡一個人一生的故事。故事的開篇稀鬆平常,「我」在年輕時獲得了一個遊手好閒的職業——去鄉間收集民間歌謠。「我」遇到名叫福貴的老人,聽他講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經歷:地主少爺福貴嗜賭成性,終於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窮困之中福貴因母親生病前去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後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過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啞巴。

故事到這裡我們不難看到,人生的無可奈何與時代背景脫離不開,然而悲傷還在延續。家珍因患有軟骨病而幹不了重活;兒子因與縣長夫人血型相同,為救縣長夫人抽血過多而亡;女兒鳳霞與隊長介紹的城裡的偏頭二喜喜結良緣,產下一男嬰後,因大出血死在手術臺上;而鳳霞死後三個月家珍也相繼去世;二喜是搬運工,因吊車出了差錯,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外孫苦根便隨福貴回到鄉下,生活十分艱難,就連豆子都很難吃上,福貴心疼便給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卻因吃豆子撐死……只剩下老福貴與一頭老牛。

看完這個故事,我常常會想,一個人竟可以悲哀至此。它或許只是一本虛構小說,但也有可能是反覆發生過多次的紀實故事,人類無法忍受大多的真實,所以在我們看完後,會淚流不止。

作者在韓版《活著》的自序裡寫道:「這部作品的題目叫《活著》,作為一個詞語,『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吶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與平庸。」

我們在小說中也不難看到許多人性的黑暗。實際上,那些死去的人無一不是受到時代的打壓與人性的戕害。在這幅時代的掛毯上,厄運接踵而至。最讓我意難平的是小兒子有慶的死,縣長的女人生孩子難產,召集所有孩子抽血配型。

「是不是輪到我了?」

老師看了看有慶,揮揮手說:

「進去吧。」

驗到有慶血型才對上了,我兒子高興得臉都漲紅了,他跑到門口對外面的人叫道:

「要抽我的血啦。」

抽一點血就抽一點,醫院裡的人為了救縣長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兒子的血就不停了。抽著抽著有慶的臉就白了,他還硬挺著不說,後來連嘴唇也白了,他才哆嗦著說:

「我頭暈。」

抽血的人對他說:

「抽血都頭暈。」

那時候有慶已經不行了,可出來個醫生說血還不夠用。抽血的是個烏龜王八蛋,把我兒子的血差不多都抽乾了。有慶嘴唇都青了,他還不住手,等到有慶腦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來醫生,醫生蹲在地上拿聽筒聽了聽說:

「心跳都沒了。」

醫生也沒怎麼當回事,只是罵了一聲抽血的:

「你真是胡鬧。」

就跑進產房去救縣長的女人了。

簡單平實的對話,將人與人的關係暴露無遺。荒唐,冷漠、殘酷,貫穿了整個故事,也貫穿了福貴的一生。

生活有時伴隨哀歌,以至於常常有人不能堅持下去,人活著原本就是為了本身而活,若意志消亡,首先死去的就是靈魂。小說裡,福貴的所有親人都因各種意外死去,而福貴本人,享受過富裕的生活,經歷過家道敗落,經歷過戰爭離亂,經歷過喪妻喪子,與老牛形影相弔,作者讓我們看到:若所有的苦難都侵襲向一個人,結果會如何?

什麼是英雄,是金戈鐵馬戰場上,還是無私忘我保家國?其實都不是,真正的英雄是:在背負沉重的一生時,依然堅持活著的意志,這也是唯一不會離開他的東西。

相關焦點

  • 豆瓣9.4分《活著》:向死而生,是每個人都該修的死亡學分
    有這麼一個人,他一手釀成了家破人亡,剩下自己苟活於世,卻被人人稱讚為樂觀堅強。他就是餘華筆下《活著》中那個早就該死卻活到最後的徐富貴。《活著》一書自1993年出版以來就暢銷不衰,2019年登頂京東圖書暢銷榜榜首,豆瓣上給出了9.4分好評,1994年的同名電影也獲得了9.2的高分。讀完《活著》,掩卷長思,久不能語。我這才開始去審視國人最忌諱談的生死問題。
  • 餘華《活著》:活著的三個層次,明白的越早越好
    活著的意志,是福貴身上唯一不能被剝奪走的東西。」豆瓣9.2分,億萬人難忘的電影,福貴的人生只講了一半,小說更加悲慘1992年,張藝謀找到餘華,問他最近有沒有新作活著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螻蟻尚且偷生,又有什麼可以打倒活著的意志?
  • 豆瓣評分9.4《活著》:曾有多少人屈服於命運中夾縫求生
    美國《時代》周刊寫到,「當這部沉重的小說結束時,活著的意志,是福貴身上唯一你不能被剝奪走的東西」。確實活著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剝奪的權利,就如在土地裡的種子,萌芽的時候,即使頭頂上有巨石壓著,一樣要破土而出。
  • 豆瓣9.4《活著》:直面人生的苦難,做生活中的「英雄」
    這首歌深深地打動了餘華,也就有了後來的《活著》。 《活著》講述了一個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經滄桑和磨難的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繹人生苦難經歷的戲劇。 書中的老人叫徐富貴,他本是有錢人家的少爺,只因年輕時的吃喝嫖賭,輸光了家產,變得一貧如洗。 至此,真正的悲劇逐漸拉開了帷幕,一一上演。
  • 《活著》:人生沒有過多意義設定,生活是無奈選擇,活著就是英雄
    :「曾經有一分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看似與自己有搭,但沒有生命體的即時存在,一切都是臆想和痴妄。我們習慣於把自己的一生託付給這個時代,寄希給這個社會,希冀不期而遇的幸運和上蒼憐惜的眷顧,而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即自發自為地自否定。
  • 餘華《活著》豆瓣9.4分,抖音獲贊62萬,福貴的苦難你能抗幾關?
    苦根餓了,二喜就放下板車,去找正在奶孩子的女人,遞上1毛錢,求人餵苦根幾口。好不容易,二喜又當爹又當媽的把苦根帶到了四歲,結果二喜在幹搬運時,被兩派水泥板夾死了。至此,福貴歷盡他的9層苦難,無論生活多麼艱辛、多麼絕望,福貴仍是頑強了活著,這便是福貴身上體現出的生命的力量。
  • 《活著》:活著,卻又不止是活著
    在2018年9月,《活著》入選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最有影響力小說,在同年10月,還獲得「中國版權金獎」——「作品獎」。餘華作為現代「先鋒派」作者,十分擅長在悲劇和苦難中詮釋生命的真諦,用平靜的語氣講述著平凡世界裡的生老病死和底層小人物的命運。相比於原著《活著》的結局,在情感上我比較喜歡張藝謀的同名電影《活著》,因為二喜和苦根都活著,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倒不至於太過悲愴。
  • 豆瓣9.1分的《天官賜福》,做對了什麼?
    自上線首日起,《天官賜福》就穩穩霸佔著B站熱搜榜Top1,播放量過四千萬,同時喜提六次微博熱搜。截止到發稿前,追番人數已突破336萬人次,官微粉絲數量達58萬,豆瓣評分仍維持在9.1分。這樣的成績,在國漫賽道上,稱得上是「頭號選手」。
  • 為了活著而活著:《活著》
    回到家,家珍和福貴因此而爭吵,鳳霞端來飯,分給家珍福貴,並拉有慶坐下吃飯,家珍福貴和好。路上福貴對有慶說自己家現在就是一隻小雞,雞長大了變成鵝,鵝長大了變成羊,羊長大了變成牛,有慶問牛以後呢,福貴說牛以後就是共產主義了。
  • No.1《活著》1:講述餘華的《活著》
    花了兩個中午,看完了餘華的《活著》,讀完之後,福貴悲慘的生活,讓我心情異常沉重,時隔兩周,現在才捋了捋故事情節。數月之後,媳婦生了兒子回來,一家五口人捉襟見肘地生活,誰知天有不測風雲,老母親生病了,福貴拿著家裡僅有的兩個銀元去城裡請大夫,想不到當成壯丁抓走了,在戰場上打了兩年的仗。兩年後回家,老母親已經去世,大女兒因生病沒有及時看大夫,而變成了聾啞人。
  • 《我是餘歡水》&餘華的《活著》:活著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因為誤闖公司老闆和秘書討論分贓的包廂,被認為偷拿走了機密U盤,又因為得了癌症心灰意冷,本想借歹徒徐大炮的刀自殺,沒想到成了勇鬥匪徒的勇士,準備賣眼角膜賺一筆錢,又被媒體炒作成了抗癌戰士,一席之間,他成為了所有人的英雄目光的焦點,所有人的態度對他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換句話說,此時他的感覺就是:好嗨喲,感覺人生到達了巔峰。
  • 小說《活著》的精神內涵是活著
    近日讀了餘華的小說《活著》。小說用主人公敘述的方式,展示了一個來自中國農村的叫福貴的男人的一生。他的一生是動蕩和苦難的,也是平靜和快樂。福貴的講述跨越了中國從國民黨時期到後毛澤東時期。那個年代中國所發生的一切災難,都一一發生在福貴和他的家庭身上。
  • 品《活著》:悲慘徐富貴——百鍊成鋼,活著才是王道
    就是為生而活,延續生命和活著的過程。富人找富人,門當戶對,這樣才能顯示身份的對等,這可能就是古訓。人一生下來,就有了高低貴賤之分。有人出身在富貴家庭,他一生不缺吃穿,享盡榮華富貴。有人出身在貧窮家庭,要想過上好生活,註定要比別人努力十倍。但是,人的命運也有變數。富貴,一個闊少,一個富二代,這樣好的的出身,如果他有些本事,他會把家族事業發揚光大。可惜,他卻是個敗家子,吃喝嫖賭,浪蕩墮落。
  • 一次性全放出衝上9.1分,Netflix新劇就是大爽片
    一次性全部放出,豆瓣評分衝上9.1分,IMDb平均分開出8.9分,單集最高拿下9.5分,這樣的新劇還等什麼,追便是了。一次老師讓她去地下室打掃衛生,貝絲看到了校工薩貝在木板上擺弄著小木塊,這也是她第一次見識到了西洋棋,剛開始,她並不是知道這是什麼,但就是被吸引
  • 餘華:《活著》就是人生最大的意義
    在豆瓣讀書的榜單中,《活著》這本書始終佔據靠前的位置。我讀到這本書,大概是七八年前了,裡面描述的生命的卑微感,仿佛戳中了我內心深處一直想要極力隱藏的稀惶,深感震撼。接著便一口氣讀完了另外兩本長篇小說《許三觀賣血記》和《兄弟》。
  • 張藝謀的《活著》,國外獲獎無數,為何國內被禁播幾十年?
    1994年,由張藝謀執導,葛優、鞏俐等主演了一部改編自餘華的同名小說《活著》。這部影片也是張藝謀從業以來評分最高的電影,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1分,更是在國外曾屢次獲獎。因此寫完《活著》的餘華,也想找一本雜誌出版發表。雖然餘華不是一個著名的作家,但在文學界卻也小有名氣,可是沒有人知道餘華的《活著》在剛開始出版的時候也是經常石沉大海。
  • 活著本身,就是意義!這個特別的春天裡,我真正讀懂了《活著》
    手裡剛買的餘華的小說代表作《活著》,封面已經被紛紛揚揚的雪花打溼。活著真難啊!《活著》的封面,好像正沉默地作證,這是我購買的第十本《活著》。一直喜歡餘華的作品,其中《活著》是我的最愛。,一次次經歷死人埋人,他的心裡有多麼強大?
  • 《活著》:感悟苦難背後的力量,讓靈魂堅強地活著
    美國《華盛頓郵報》評論:《活著》是一部不失樸素粗糲的史詩,鬥爭與生存的故事,給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殘忍與善良的形象,在餘華的筆下,人物在動物本能和人性之間苦苦掙扎,餘華加諸敘述的那種冷酷的意志,使小說超出了常規。
  • 再讀《活著》:生命本無不可承受之重
    接踵而至的打擊或許令讀者無從同情,但餘華至真至誠的筆墨,已將福貴塑造成了一個存在的英雄。當這部沉重的小說結束時,活著的意志,是福貴身上唯一不能被剝奪走的東西。福貴的一系列悲慘遭遇令我有難言的痛楚,仿佛所發生的一切是我的某位親人,甚至是我自己。在無數個夜晚,我把書輕輕合攏,剛放下,不爭氣的眼淚就開始譁譁向外流出······多年以後,當我再次捧起這部著作時,除了頁面有些泛黃,剩下的都沒有改變。但我的情感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再有難言的痛苦,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對生存的渴望和對活著的追求。
  • 餘華《活著》:這個敗家富二代,他是一個英雄!
    可是但凡沾上「賭」的,又有幾個有好下場?兒子有慶因為和縣長的老婆血型相符,在醫院中因為抽血給活活抽死了,富貴想報仇,卻發現縣長是自己的舊識,他不能殺他!女兒鳳霞,有了門不錯的親事,城裡的工人偏頭二喜,對待他們非常好,富貴覺得好像又多了個兒子一樣,這日子,好像又有了點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