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有沒有這麼一個人,無論你怎麼對他,哪怕是背叛他,他卻依然對你好,依然忠誠地追隨著你,義無反顧,為你做任何事情。也許每個人都渴望生命裡會有這樣一個人的存在,但如果真有,是不是你可以珍惜,而不讓他的存在變成一種卑微呢?
一句「為你,千千萬萬遍」不知感動了多少人,這句出自《追風箏的人》裡的金句,讓人看了動容,可以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深厚情誼。然而讀過這本書,你就會深深心疼那個喊出這句話的小夥子。
《追風箏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德勒·胡賽尼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書中的故事講述了阿富汗喀布爾的富家少爺阿米爾,自小和僕人哈桑一起長大,兩人跨越了身份的階層,成為最好的朋友,親如手足。
阿米爾和哈桑喝過同樣的乳汁,在同一個院子裡的同一片草坪上邁出第一步。阿米爾會說的第一個詞是「爸爸」,而哈桑會說的第一個詞是「阿米爾」。
深厚友誼的改變是因為一次阿米爾為了得到父親的讚許,希望贏得鬥風箏比賽,哈桑為了幫助阿米爾贏得比賽而遭到了令人憤怒的侮辱。
目睹了哈桑被辱的過程,而沒有挺身而出幫助自己的朋友,臨陣脫逃讓阿米爾背上了沉重的情感枷鎖,為了逃避良心的譴責,阿米爾用謊言逼走了哈桑。而哈桑面對阿米爾的謊言,卻選擇了沉默來保全阿米爾。
你是哈桑,你會原諒阿米爾嗎?你是阿米爾,面對這樣一個朋友,你是不是也會心生愧疚,甚至因為無法承受他的好,而內心無比掙扎?
很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於明白這是錯的,因為往事會自行爬上來。回首前塵,我意識到在過去的二十六年裡,自己始終在窺視著那荒蕪的小徑。
我們通常會覺得,時間是治癒一切傷痛的良藥,但時間只是自顧自地走,它其實根本無法治癒你,也無法治癒任何人,只是你會在歲月流逝的過程中找到治癒自己的方法。也可能找不到,只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默默舔著自己的傷口而已。
趕走了哈桑沒多久,蘇聯入侵阿富汗,阿米爾和父親亡命出逃,背井離鄉到了美國,開始了新的生活。即使躲到了美國,該來的還是會來。多年後,一個來自巴基斯坦的電話卻把阿米爾從看似平靜的生活中拉了出來,真相、責任、贖罪,讓阿米爾重回闊別多年、滿目瘡痍的阿富汗。尋找哈桑的孩子,最後阿米爾選擇了自己獨特的贖罪方式。
2007年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獲得了包括奧斯卡在內的眾多獎項的提名。電影中整個故事的風格被調亮,而且將解救哈桑兒子索拉的過程演繹得驚心動魄,其中更是設計了阿米爾偽裝通過機槍守住的關卡情節,這也滿足了觀眾對救贖深度的需求。
一個由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而展開的故事,在作者的筆下,那些震撼人心的字眼,忠誠和正直、背叛和輪迴、槍炮與戰火,通過三代人的糾葛,展現在讀者面前,一個盪氣迴腸的故事足以讓讀者讀過之後掩卷沉思。這個故事到底會帶給你怎樣的感動,怎樣的思考,就由你去認真發現吧。一個不可多得的故事,一個值得多讀幾遍的故事,你一定不要錯過。歡迎留言告訴我你讀後的感受。
作者簡介:譯心,一個生活在南京的北京人,一個資深的金融從業者,一個希望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遇見有趣靈魂的人。歡迎@譯心清影,聊聊有趣的事兒,聊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