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翻版「潘金蓮」:婚後出軌親夫被誣,結局幡然醒悟苦救夫

2020-10-28 陸月圓

在古代的很多小說中,都有女子出軌的內容,最有名的莫過於潘金蓮,但是在古典小說《歡喜冤家》中有一個女子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更要比潘金蓮過度,只不過她對於老公的態度倒是與潘金蓮相反,不但沒有為了外面的男人謀害親夫,反而到最後救了親夫。

這個故事出自《歡喜冤家》,名字叫做《李月仙割愛救親夫》

今天,我將和大家分享這個故事。


丈夫外出而出軌的女人

這個故事主要圍繞著女主人公李月仙展開的,這個李月仙生得貌美,有個書生叫王文甫就看上了她,託人去提親,李月仙答應了。

這個王文甫也不是什麼胸有大志的人,早早地就放棄了讀書,繼承了祖上的產業,如今又有嬌妻在懷,夫婦二人感情深厚,每天日子裡過得那叫一個好不快活。

恰巧當年遇上了荒年,即便是再胸無大志,再眷戀嬌妻,可是王文甫夫婦二人也要生活,為了吃口飯,王文甫只能外出去謀生計,而且這王文甫也說了:

我此去,多則一年,少則半年,即便回來。

也就是說,這家裡男人外出,最少也要半年。

不過因為沒飯吃,也只能讓李月仙一人在家中了。

恰巧這王文甫有個兄弟叫章必英,這章必英父親原來和王文甫父親關係不錯,章必英父親去世得早,他小小年紀就給王文甫當了伴讀,久而久之兩個人和親兄弟差不多,還住在王文甫家裡。

而且這章必英長得好看,不僅女人喜歡,男人也喜歡得不得了,可以說是男女通吃,也沒有什麼道德底線。

李月仙當時嫁過來,帶了一個丫鬟名叫紅英,長得也漂亮,於是就和章必英看對眼了,兩個人經常在一起幽會。

七夕那天,這紅英和章必英又約好了,並且還定了個法子——將李月仙灌個半醉,然後半途章必英去把雞籠裡的雞放出來,李月仙肯定會叫丫鬟紅英處理,兩個人就在那裡趁機幽會。

這裡可能會有人疑惑,為啥要費這麼大事?把李月仙直接灌倒了不就完了嗎?原來這倆人怕李月仙灌倒以後半夜醒了,半夜醒了以後李月仙要是找不到丫鬟,事情就大了。

可惜,通常計劃是趕不上變化的,這紅英灌酒沒把李月仙灌個半醉,自己先醉倒了,章必英半夜把雞籠裡的雞放出來嘰哩哇啦一通亂叫,李月仙叫紅英處理,紅英自己酒醉呼呼大睡,只好下樓自己處理,結果就撞上了章必英。

之前也說了,這章必英生得標緻,外加李月仙的老公出去已久,李月仙心裡一動,就這麼出軌了。


其實看到這裡,李月仙的做法還是有些毀三觀:

其一,這段婚姻是她自己點頭的,和潘金蓮不同,潘金蓮可以說因為生活所迫,但是李月仙是王文甫找媒人親自問的,李月仙點了頭,而且兩個人婚後感情的確還不錯。

其二,王文甫為了生計不得不外出,李月仙只是見章必英標緻,就輕而易舉地出軌了。

這段故事哪怕放到現在的道德倫理來看,都是不被人接受的。

為了愛情謀害哥哥的男小三

接下來自是李月仙和章必英濃情蜜意,過了一年的恩愛日子,直到王文甫回到了家。

王文甫回到家中自是什麼都不知道,過了半年,他說他又要出發了。

這李月仙一想,又有機會可以和章必英私通了,正高興著呢,誰知道王文甫這次說,他要帶著章必英一起去。

章必英一聽也急了,他還出主意說兩個人可以換著去外地,結果王文甫就是不樂意,章必英畢竟是住在人家的屋簷下,也不能反駁,就和王文甫一起去外地了。

誰知道,在去外地的船上,章必英就動了歪心思——他想把王文甫除掉,這樣自己就可以獨佔李月仙了。

於是在趁王文甫要上廁所的時候,章必英動手了:

二官(章必英)走上船頭,一時起了歹意。「到不如結果了他,與月仙做個長久夫妻。此時湊巧,若不動手,後會難期。」

雙手把文甫一推,骨都一響落下水了。

這章必英也沒管王文甫的呼救,就直接回到了家裡。

李月仙見章必英沒去幾天就回家,還有些奇怪,還問自家相公去哪裡了,章必英當然不會告訴李月仙實情,只說王文甫在外地,李月仙沒有多想,兩個人在家中甜甜蜜蜜。

又過了不久,章必英一天出去的時候,被幾個官差捉住了。


而也在同時,李月仙的家門被敲響——敲門的人不是別人,居然正是王文甫。

原來也是這王文甫命大,掉下水後居然抓到一根浮木,他就坐在浮木上,漂流到了岸邊。

回到家,王文甫的全部想法都是報仇,他一回來先報了官,讓官差把章必英捉住,然後將章必英謀害他的細節都告訴了妻子李月仙。

李月仙隨即和王文甫去官府見了章必英,章必英本來還狡辯,但是耐不住酷刑,還是承認了。

這時候李月仙的態度就比較有意思了,她完全不顧及過去和章必英的情分,對於章必英謀害自己丈夫的事情非常憤怒,仿佛章必英從來就只是一共玩樂的,她愛的只有自己的丈夫。

為了丈夫,回頭是岸的妻子

本來故事到這裡就該結局,誰知章必英本人就不是個省油的燈。

他被押入大牢以後不甘心,整日喊冤不說,自己又長得好看,容易引得別人同情,外加自己剛好被捉的時候身上帶了不少錢,把錢一分,自己居然出了大牢。

出了牢房的章必英對於嫂子李月仙還是念念不忘,外加王文甫害的自己進了大牢,新仇舊恨在一起,章必英要繼續謀害王文甫。

他和自己在獄中認識的獄卒一塊商討,恰巧有新捉的強盜,獄卒就答應讓強盜串通口供,栽贓陷害王文甫為同夥,藉此除掉他。

當然章必英為了讓獄卒幫忙,自己也做了犧牲——他是個男女通吃的,而這個獄卒恰巧就喜歡章必英,章必英還不得不和獄卒在一起了一些日子。

獄卒的確很幫忙,一番陷害後,可憐的王文甫真的被捉進了大牢。而且罪名還不輕,看起來性命都要不保了。

這李月仙就更加奇怪了,雖然身體出軌,可是在這個時候表現得簡直可以稱之為一個賢妻:每天堅持給王文甫送飯,家徒四壁就當自己的首飾,最後實在沒錢了就把丫鬟紅英賣了。

紅英賣了以後的錢本來還能維持一陣子,誰知道章必英這人沒有安好心思,居然跑去把錢全部偷走了,李月仙見家中沒錢,丈夫又在獄中,覺得人生已經絕望,都有準備上吊自盡的心。


這李月仙準備尋死前,還不忘去獄中看望老公做個報備,剛好一塊預謀的獄卒就在旁邊,勸李月仙不要尋死,能改嫁就改嫁,改嫁了還能有一筆彩禮,說不定能留給王文甫當盤纏用。

文甫住了淚道:「李牌有何妙策,使我二人兩全?快快說出。」

李禁道:「將娘子轉了一人,得些聘金,豈不是二命俱存。」

王文甫一聽有道理,就勸李月仙不要尋死,李月仙想了想,決定改嫁。

獄卒替李月仙介紹了改嫁的人,李月仙改嫁的新丈夫就是章必英。

不過章必英開始還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每天李月仙沒睜眼人就跑了,晚上大黑夜的熄了燈才回來,李月仙嫁了一陣子,也不知道自己改嫁的男人長啥樣。

直到有天晚上,兩個人情到濃時,章必英就把身份自爆了。

必英笑道:「嫂嫂你道我是郎二麼?我就是章必英。」

這李月仙一見是章必英,還特別高興,兩個人敘了敘舊,敘著敘著章必英就口無遮攔,對李月仙說了自己如何把王文甫害進牢裡的。

這李月仙一聽,面上跟著笑,心裡早就冷了,第二天二話不說就把章必英給告了,章必英進了大牢,李月仙和王文甫重新團圓。

故事到此結束。


這個故事其實本身毀三觀,但是很有意思,有意思的點在於三個人物的塑造:

首先,這個故事在原著中尺度非常大,甚至故事是通過男女的魚水之歡所主導,這在當時看來,作者這麼寫無非是想要吸引眼球,他把李月仙寫的沒有道德底線,又努力做著賢妻,無非就是想要平衡吸引眼球和當時群眾接受度所做出的平衡。

試想,李月仙如果婚後出軌章必英,為了和章必英不顧王文甫死活,那就是另一個萬人唾棄的潘金蓮了。

所以作者不想讓李月仙被罵,又想通過這些橋段吸引眼球,他就不得不把李月仙寫得非常分裂。

其次,如果我們用現代眼光來看,這三個人雖然不完美,但是這個故事裡的三個人比同期很多小說中塑造的人物要鮮活。

章必英是個道德底線極低的人,他可以用身體去交換獲得利益,而且男人女人都可以,為了得到心愛的女人可以害死對自己有恩的哥哥,但是章必英非常清楚自己愛的是誰,並且為了自己所愛的人不擇手段。

王文甫在這個故事裡比較片面化,看起來就是個忠厚老實的綠帽男,但事實上王文甫是個非常實際的人——從一開始他覺得自己不是讀書的料,放棄讀書開始,他的每一步都是非常現實的,他不是純粹的懦弱,比如他被章必英謀害了以後,他也會第一時間去告倒章必英。某種程度上,其實他是很聰明的,不過他不愛用小心思罷了。

李月仙這個人物如果在閱讀故事的話,會發現非常割裂,欲望和愛似乎完全分開,一人一半,沒有聯繫。可是從現在的角度看,我覺得她對於王文甫與其說是愛,不如說是當時封建給她背上的責任,這點在家中沒有錢她就要自盡的點來看尤為明顯,她管不住自己,但是她又想要去做個賢妻,她見到改嫁的是章必英,那一瞬她是開心的;不過在知道章必英謀害了王文甫後,她又選擇站出去,成全自己賢妻的身份。

這篇故事因為尺度,在整個《歡喜冤家》故事集裡風評都不太好,可是我非常喜歡這篇故事,一方面是它的起承轉合設計得非常好,一環套著一環,看得人驚心動魄;另外一方面就是故事的人物,尤其是李月仙這個人的矛盾,更是突出了她的悲劇性。故事的結局雖然表面上說是她和丈夫甜甜蜜蜜,可是李月仙心中又是如何想的呢?沒有人能夠知道。

李月仙放到現在來看,這個女人也不是好人,甚至她有比潘金蓮更不能讓人原諒的地方。但是潘金蓮為了西門慶願意做個不要臉的女人,可是李月仙還是想做個賢妻。

相關焦點

  • 潘金蓮還有更好的選擇嗎?其實有兩次機會
    潘金蓮儼然被標籤和符號化了。一說起這個人,大家所想到的馬上是淫蕩、不忠、弒夫、出軌等一切和三從四德等婦道背道而馳的詞語。從潘金蓮的一生,一直到他的結局都能看出,她似乎沒有選擇,她一出生其命運就被註定了,從小到大,她都是被命運推著往前走。她的生活一直受到他人的主宰,她不過是案板上的一堆肉而已。
  • 為什麼潘金蓮出軌遺臭千年,《鐵達尼號》裡露絲就是愛情故事?
    在施耐庵與蘭陵笑笑生筆下,潘金蓮成為淫婦的形象;2.現代時期。以歐陽予倩的話劇《潘金蓮》為標誌,將潘金蓮塑造成一個覺醒的叛逆女性;3.當代新文學時期。以魏明倫的荒誕川劇為標誌,對潘金蓮形象的重塑中融入當代人的思考。
  • 《金瓶梅》:西門慶是用哪幾招拿下潘金蓮的,你都知道嗎?
    潘金蓮當時為有夫之婦,西門慶是如何勾搭上潘金蓮的?且讓潘金蓮寧願背上弒殺親夫的罪名也要和他在一起的呢?明面上開茶館,暗裡做著皮條生意的王婆給出了她用半輩子琢磨出來的五字真言。這五字真言也成為被公認的戀愛寶典。
  • 最美「潘金蓮」,王思懿版「潘金蓮」最悲情。(一家之言)
    其中最讓人難忘的便是臺灣演員王思懿扮演的「潘金蓮」形象,簡直把「潘金蓮」的情與欲的掙扎演得活靈活現,入木三分。坦白講,潘金蓮生活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男權主義社會,的確受禁錮嚴重,且自身雖有閉月羞花之貌,但由於家境貧寒及出身低微,
  • 武大郎死後,從守身如玉到婚後出軌,潘金蓮經歷了什麼?
    潘金蓮能夠如願嫁給西門慶,要感謝一個人——武松。 打虎英雄的光芒就像時刻懸在西門慶,潘金蓮頭上的劍,以至於見到武松提前送的信都六神無主,只能按照王婆的計策,偷娶潘金蓮過門。 進了西門慶家大門的潘金蓮已經和以前不太一樣了。
  • 被古代「噴子」扭曲的潘金蓮,真相遠非世人所熟知
    很多讀者最早接觸到潘金蓮的形象可能出於98版的影視劇《水滸傳》,劇中由王思懿老師飾演潘金蓮一角成功打開了舊媒體時代老宅男們對於《水滸傳》原著中潘金蓮的無限掛懷。在隨之後來,估計施耐庵本人對於潘金蓮的角色塑造,也是出於增添故事的可讀性,滿足廣大古代男性同胞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 寧做挫人妻,不做富人妾,潘金蓮有哪些底氣?|漫讀水滸
    潘金蓮跟著武大郎,賣炊餅為生,倒也過了一段安穩日子,直到遇到暴發戶西門慶,走上了毒殺親夫的不歸路。大戶要潛規則使女潘金蓮,這放在哪朝哪代根本就不算是事兒,男性主人佔有使女丫環稱為「收用」,見怪不怪,是理所當然的事。即使這個使女丫環將來被放賣出去,配了人家。其夫家也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甚至可以從容談起。這事要放現在,也沒啥大不了。
  • 該不該為潘金蓮正名
    潘金蓮所服務的大戶人家張老爺也不例外,就想霸佔了潘金蓮。可是潘金蓮是不依不從,因為啥沒從書中未表,可能是張老爺年紀太大,還是給錢少,總之是沒從。現在看來,潘金蓮不屬於這兩種,而是誓死不從。但潘金蓮可不是死磕到底,而是向張老爺的正房老婆檢舉揭發,哪知啊,這位張夫人更壞,直接和張老爺一商量,要將潘金蓮賣了,以除後患。這就是為什麼潘金蓮嫁給了武大郎。
  • 同樣是勾搭姦夫,殺害丈夫,甄嬛為何沒有像潘金蓮一樣被唾罵?
    甄嬛和潘金蓮,他們的共通之處,都曾經擁有過兩個男人,甚至為了另外一個男人對丈夫痛下殺手,然而結局卻是大相逕庭,一個被人唾罵,另一個卻是相安無事。這是因為甄嬛和潘金蓮的情況有著天壤之別。如果沒有西門慶的出現,潘金蓮的一生或許能夠這麼平淡無奇的過下去,可惜金風玉露一相逢,長期欲求不滿的潘金蓮結識了偷腥的西門慶,一拍即合,初次品嘗到了偷情的歡愉,從此一發不可收拾。1.潘金蓮對武大郎痛下殺手,純粹是為了自己武大郎賴以謀生的只有炊餅擔子,每天起早貪黑的忙活,天不亮就出攤,太陽下山還沒回來。
  • 白鹿原:潘金蓮的翻版田小娥,你不知道她遇到的男人有多渣兒
    田小娥,年輕嫵媚,一生4個男人,以給郭舉人「泡棗」開始,嫁黑娃,從鹿子霖,最終被公公親手「捅死」,水性楊花的一生,死後屍體還被鎮於塔底,被稱作是潘金蓮的翻版
  • 潘金蓮到底是蕩婦還是我們錯怪她了?
    潘金蓮早在施耐庵裡的《水滸傳》中被寫成了一個偷漢子偷到腿軟,把老公武大郎毒殺的一個蕩婦形象?可是事實是這樣的嗎?今天小編我來為潘金蓮正名了!古代上的潘金蓮不是像《水滸傳》裡所寫的一樣,我們罵了好幾百年的潘金蓮其實是被冤枉的!大家都以為武大郎是北宋的吧?
  • 為啥潘金蓮出軌就是給丈夫帶綠帽子,鐵達尼號就是愛情?
    潘金蓮是毒殺親夫的惡女,但也曾在心底真正愛過一個人15歲她被親媽第二次賣給別人。24歲被迫與短小不精悍的武大郎做夫妻那本該是女人一生最美好的光景。25歲,她愛上了生命中的第一個男人自己的小叔子武松。但善良的武松堅守著人世間的道義,一直者她當娘。
  • 【馬眼看金瓶】十九從《金瓶梅》看古代術士如何謀生(2)
    十九、從《金瓶梅》看古代術士如何謀生(2)這一次,劉婆子看病掙了90塊錢,又順手為老公拉了個生意,賺了150塊錢,合計240元。第二天,一大清早,那劉婆子領著瞎子來了。潘金蓮就報了她的八字,瞎子捏了捏手,說道:「娘子庚辰年,庚寅月,乙亥日,己丑時。依子平正論,娘子這八字,雖故清奇,一生不得夫星濟,子上有些防礙。乙木身旺,不克當自焚。
  • 如今來看,潘金蓮出軌了西門慶,但到頭來,潘金蓮的人生足夠悲慘
    看過這一章節的讀者應該都清楚,武松回到兄長武大郎家中之後,嫂嫂潘金蓮就對武松有過幾次勾搭。打虎英雄武松是何許人也?不是武松看不上潘金蓮,也不是潘金蓮配不上武松,我個人覺得武松之所以會一度拒絕嫂嫂潘金蓮的勾搭,那是因為他們二人之間有這麼一層關係——嫂舅關係。武松義薄雲天、看重手足情誼,所以說武松又怎麼可能去奪霸佔他兄長武大郎的妻子呢?
  • 潘金蓮的悲劇引人深思
    嫂子潘金蓮更是仰慕不已。如果武松對嫂嫂客氣一點。尊敬愛護多一些,估計也沒西門慶什麼事了,就是武松那耿直脾氣害了大哥武大郎更是害了嫂嫂潘金蓮,最後害的是武松自己,二龍山轉移到梁山「落草為寇」。你武大郎相貌不堪,心至少對你妻子全心全意,武松對嫂嫂潘金蓮客氣一點,想必潘大嫂也不會和王婆西門慶做出苟且之事。
  • 潘金蓮為什麼會嫁給武大郎?
    潘金蓮的父親是個裁縫,潘金蓮在家排行老六,人稱「六姐」。這位潘六姐從小就長得很漂亮,一雙小腳更是裹得小巧玲瓏。按照古代的審美觀,女人的腳是越小越美,小腳被稱為「三寸金蓮」,所以潘六姐就因為這雙美麗的小腳得名「金蓮」。
  • 潘金蓮 出軌就是為了走向正軌?
    在寥寥可數的女人中,除了林衝娘子這樣的貞節烈婦外,其它的不是如孫二娘、顧大嫂那樣的「野蠻女友」,就是潘金蓮、潘巧雲那樣的淫女蕩婦。在眾多的女性當中,潘金蓮最為著名,她是婦女解放運動的傑出代表,名氣最大,粉絲最多,也是最有女人魅力,一眨眼就能電倒一大片男人的性感尤物。
  • 趣點金瓶梅第二回,潘金蓮決意出軌 西門慶一見傾心
    回初潘金蓮勾引武二,與後文通姦西門顯然不同。頓茶飯,燒熱水,服侍洗漱,作衣服鞋襪。很有趣,這不是待情夫,也不是巴結有錢老倌,這分明是妻子的做派。她想跟武二過日子。這也就是潘金蓮沒辦法,若有半點選擇,是個人都不能嫁武大郎。二人談崩後,金蓮直罵武大「賊餛飩蟲!」誣陷武二無禮, 要就張口討休書,武大如此懦弱,心裡縱然不信,「叔侵嫂」這樣的惡名竟不為兄弟解釋一番,就「那裡敢再開口」,可見他也知道,沒了這個老婆,是個人都不會嫁他。而憑著金蓮的美貌,一定能走到他腳跟也巴不上的地位。他不肯。
  • 潘金蓮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這句話源於《三國演義》中的片段,潘金蓮聯合西門倩玉王婆將自己的丈夫毒害。被作為歷史反例的潘金蓮到底本性如何呢?過後幾次大戶曾威脅潘金蓮也沒能成功,便想將她嫁給一個樣貌醜陋的人,挑了許多男子,最終將潘金蓮嫁給武大郎。在成親當天,武大郎看到她是一個美麗的女子,告訴潘金蓮,若她不願意,可以放他走,但是潘金蓮當時也別無去處,便留了下來。武大郎身材矮小,經常被人欺負,便搬了家來到另一個地方。
  • 潘金蓮的「情」
    潘金蓮是個愛錢之人嗎?不是!原在大戶人家為奴婢,戶主老頭要娶金蓮為妾,金蓮找女主說此事表現了金蓮不為大戶之事的決心,此事也說明金蓮並沒把錢財看的特別重,至少要比娼妓更有尊嚴!當時金蓮少女心思可能更想找男神或者小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