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謹記:家長給老師送禮,並非就為了讓你教好她的孩子

2020-09-13 平湖一柱

有這一樣故事:過去一家人蓋房子,到了最後屋頂掛瓦階段,主人發現這瓦掛的有些慢——一天只能掛兩間,主人想著儘快住進新房子,就好酒好菜宴請了瓦匠。

第二天,主人卻發現,瓦掛得更慢了,一天只能掛一間了。

主人想,是不是昨天宴席菜不夠好、酒沒喝足,瓦匠們不滿意,於是又置辦了更好的酒菜再次宴請瓦匠們。

可是,第三天,主人發現,掛瓦的速度非但沒有快上去,瓦匠們掛瓦的速度反而更慢了——一天時間,只掛了半間房。

主人想,這些瓦匠一定是故意刁難,是真難伺候啊!於是再次置辦了一桌更好的菜,上了當地最好的酒,又宴請了那些瓦匠。

第四天,主人有些生氣了,因為,瓦匠們掛瓦動作更慢,一塊瓦掛起來沒有完,這天瓦掛的更少了——一整天,只掛了床蓆那樣大的一片。於是,主人找來瓦匠頭領,問自己到底何處招待不周?為什麼越宴請,瓦匠們越磨洋工?

瓦匠頭聽了,哈哈大笑,說:「您請我們原來是這個意思啊,我們還以為您對我們掛瓦的質量不滿意呢?好說,好說!」

第五天,瓦匠們個個精神抖擻,動作如飛,一塊塊瓦在匠人手中上下翻飛,三下王除二就掛好了,幾十間房子,一天就完了工,主人高興極了。

十年以後,主人的房子開始漏雨——主人上房查看,發現漏雨的全是最後一天掛瓦的房子,最先幾天掛瓦的那些房子,一點也沒漏,第四天掛得床蓆大的那一片瓦,踩上去「噹噹」實,連一點鬆動的跡象都沒有。

你是要速度快?還是要質量好?宴請前一定要明確目的。你不把話說透,幹活的瓦匠只能是按自己的職業操守——在質量上下功夫,想著把活幹得最好。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家長提問:家長給孩子老師送禮,算不算違法?家長說,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

孩子剛開學時,她給老師送了1000塊錢,但之後因為孩子學習不好、沒背會課文,居然被該老師停了好幾節課,溝通也不愉快,這位家長想舉報老師,但又怕自己也犯了「賄賂罪」,因此很糾結。

在這裡,先撇開「家長送禮犯不犯罪、老師收禮違不違規」問題。平湖一柱只想問一問這位家長,你當初給老師送禮的動機是什麼?是想讓老師教好孩子呢?還是不想讓老師管孩子呢?

如果是後者,那你當初送禮時就該和老師說清楚,「我給你送禮的目就是讓你少管孩子、不管孩子、當孩子不認真學、學不會、或者犯錯誤的時候,你都不要管他。」

當初送禮時,你若是沒有說明白,那老師只能是以一個「匠人之心」——往好處教育你的孩子,儘自己最大努力讓孩子學會,讓孩子學好。因此,當孩子學習不好、課文背不下來時,老師就會採取一些措施。

因此,這位家長,我想,你現在想著舉報老師也無非是想達到自己的目的,這事對你們來說只是一場「誤會」,不用去舉報,私了就行了,如何私了,把話講明白就行了——就像開頭故事中的房子主人那樣,給老師說明你送禮的目的就行了。

當然,順便再說一下,你可以把你那1000元錢要回來,老師會很痛快退還的,因為,無功不受祿,你不用老師教會、管好你的孩子,老師就不用「額外」費心、費力、生閒氣,當然也就用不著收你那1000元錢啊!

誠然,「教師禁止收取家長禮品禮金」是教育部門和學校的明文規定,而其實,就算沒有這個規定,教育好學生,教會學生也是每個教師的本分。所以,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家長大可放心,不必想著用「禮」去感動老師,絕大部分老師都有著自己的職業操守,對每一個孩子盡職盡責的!

當然,在這裡提醒每一位老師,家長之心很複雜,當家長說「孩子就交給你了,你就當自己孩子管」時,不要當真!而家長要送禮給你,除了不能收之外,對她的孩子,一定格外留上三分心,因為,你不知道,家長送禮到底是何意圖——要你嚴管,還是要你不管?

當個教師不容易,不僅要教孩子,還要去猜家長?這實在是一個折磨人的職業!

(作者,李玉柱,本文為 平湖一柱 原創作品,歡迎指導,轉載或引用請註明作者和出處,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嶽不群是個好老師
    但是他是不是一個好老師呢?如果按照現代人的眼光看,他是一個標準的好老師。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的是這樣的。書中原文:嶽不群課徒極嚴,弟子的每一招每一式,都必須練得嫻熟無比、分毫不差,而換招變招,也必須嚴格遵循劍法規範,否則要受重重的責罰。
  • 【生了孩子才明白】老天爺,是讓我來歷劫的
    原來,一到三年級的那個老師,經常訓斥他,言語極盡難聽只能,就連座位都是給他放到了講臺上。在此,我無意替樂樂開脫,這孩子學習可以(他媽在家抓的巨嚴),運動可以,就是情商不夠,在老師公開課上,表現不積極,這是導火索。可是,對於一個公然問家長要禮物的老師,一個家長私下都搖頭,為了孩子卻又不得不送禮的老師,恕我沒有那麼多的好感。
  • 當老師問起家長的電話,家長的眼神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送走學生,在辦公室看書,突然電話響起,門衛室打來的,是一個找我的電話,聽語氣很著急,她說是李老師嗎?某某某我沒有接到她,我也沒帶手機,你給她媽媽打個電話,看看孩子回去了沒有。 這是我搬到新辦公室以後第一個找我的電話,是一個家長打來的,找孩子。
  • 故事:做了二十年教師的髮小對我說:他很幸福
    01發小亮亮今年四十歲了,初中畢業後上的師範中專,分配到鄉村小學當教師,兢兢業業一幹二十年。他的母親也是教師,教過我四年小學,現在70歲早退休安享晚年了,身體依然硬朗,一輩子是個鄉村代課老師。那時候工資極低,所以既教書又種地,趕到農忙時,我們還會去地裡幫老師掰玉米,或者幫老師包棉花桃,家長也不會反對,而且我們幫老師幹活還特別光榮,比在家裡幹活還賣力氣。村民們都知道鄉村代課老師不容易,就掙一點錢,農忙也不能耽誤孩子教學,也就沾這點光,樂意讓孩子們幫她幹點活。
  • 你後悔做一名教師嗎~
    先介紹一下背景:我之前是一名上市公司的校招員工,生活作息快算是007了,因為工作壓力比較大就改行去當教師,並跟隨一起考教師的步伐考上了教師編制,現在是一名小學老師。其實沒多想就是覺得寓意特別好,我愛你的意思。但過幾天媽媽打來電話,讓我開始苦惱開始後悔。媽媽:你知道嗎?我前幾天和你S姨聊天,你S姨說YY給她發了個紅包1314元。
  • 官場小小說:《送禮的新花招》
    這感情沒有白聯絡,評職稱老周一馬當先,年年優秀老師也榜上有名。這兩年黨風廉政建設抓得緊,請客送禮現象幾乎銷聲匿跡,但老周已經習慣了這種方式,一時感到無路可走。摁響門鈴後,門禁通話器裡傳出校長冷冷的聲音:「你這樣影響不好,有事明天辦公室說。
  • 那個考進城鎮學校的農村教師又回農村學校了
    小張老師的父親漸漸的也沒了以前的樂呵,他覺得小張老師不但沒光耀門楣,而且掙得那點少得可憐的工資也幫不到家裡什麼。最可氣的是,以前見他客客氣氣的村裡人,隨著小張回到村裡也不屑起來。小張老師和父母解釋,她念的中師是定向分配,哪來哪去。父母責怪她為什麼不在學校裡處個城裡對象,想法留在城裡,好不容易考上學的,到了還是無法跳出農村,多可惜。
  • 「老師要蹲下來看孩子」,這所鄉村小學162位老師組團參加「師說新語」
    盧華偉介紹,該校共有236名教師,他們當中有終身從教的「常青樹」教師,也有不少創新型教育人才,師說新語活動啟動以後,有162位青年教師參與投稿,涉及到語文、數學、英語、品社、音樂、體育、美術及計算機等各個學科。「師說新語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讓更多的老師回首自己的成長軌跡,講好平凡的育人故事,堅定教育初心,堅守教育使命,感受教育的幸福。」
  • 我是一名教師,卻等不到自己孩子上學的那一刻
    #自拍我的故事#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只期待教書育人,此生足矣。從事教師工作10多年來,我遵循著這份信念,在教師崗位上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很多學生私下都叫我吳媽,現如今卻不得不放下這份神聖的工作。2020年5月7日,因為兒子病危,我悄悄地離開了學校,我知道很多學生已經開始四處打探我的消息,如果說不想孩子們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我又能怎麼辦呢?
  • 有這麼一位學生家長
    孩子的英語老師和我倆是同一個行政村,是孩子進校時,我特地物色的。我帶老蔡去找她。老蔡喜出望外,對英語老師一個勁地道謝。轉眼期中考試,孩子英語進步很大,上升到中等。老蔡又來了,手裡提著兩件「六個核桃」,一件給英語老師,一件給我。我堅辭:「老蔡,人心都是肉長的,我也是農村出來的人,知道農村人的難處。英語老師為孩子費心,給她一件應該,我就免了。」「那怎麼行?我自己生的孩子,心裡有數,他最貪玩,不是你王老師管教,不會有這麼大的進步!」「你不收,就是瞧不起我!」
  • 「視頻」 鶴壁最美教師周運果:老驥伏櫪 獻教一生
    ,她就是靜靜燃燒的那支;有人把教師比作春蠶,她就是默默奉獻的那隻;有人說教師是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她就是熠熠閃爍的那一抹!她,就是淇濱區明達小學一名平凡的勞技課教師——周運果。周運果原來是鉅橋鎮中心小學的語文教師,2015年9月調入淇濱區明達小學,改教勞技課。在明達,9門基礎學科沒有主副之分,科科重要,科科有拓展性社團課程。真要幹好,對眼睛已花的她挑戰很大。淇濱區明達小學教師周運果:「為了讓孩子愛上這門課,我把剪紙這項傳統的文化引入到了課堂教學之中。
  • 小時候家裡窮老師往家裡送錢,如今卻令人心寒
    我是農村出來的孩子,小時候家裡困難上不起學,好幾次我媽說乾脆就別上了,念完小學就回家種地幫忙吧。我的老師不同意,總會來我家關心我學習情況,逢年過節還會送一些禮物和錢,鼓勵我繼續讀書。我媽看到老師這麼好,最後咬著牙讓我念完高中,最後考上本科。雖然說不是什麼名牌大學,但是至少改變了我的命運。
  • 小說:幼兒園老師結婚家長隨禮500,婚禮結束回家打開禮盒,我愣了
    幼兒園老師結婚家長隨禮500,婚禮結束回家打開禮盒,我愣了陳磊的兒子今年上幼兒園大班了,聽他說班級裡來了一個特別年輕的女老師。「就像大姐姐一樣!」陳磊的兒子每次提起這位新老師,都很開心的樣子。兒子所在的班級一共有25名學生。為了老師和家長交流便利,老師專門建了一個微信群,群裡有所有的家長和任課老師。
  • 沒有鮮花的教師節
    教師節那天早上,7點剛過,魯老師早早的來到校園,這一天是教師的節日,學校送給老師們的鮮花已經準備好,她自然要把這個節日過好,給老師們一絲節日的喜悅。魯老師走過去,友好的對兩位老人說:「你好,我們馬上就要開門了,你車放到這裡非常不合適,你想賣花我們也攔不住你,請你往遠處挪一挪。」
  • 那個坐在班級最後排的男生,跟著同一個老師,讀了13年小學
    可是沒有哪個老師願意讓阿福進班……最後曹老師站了出來(這個曹老師就是我前幾天寫的《老師來家訪,媽媽煮了3個荷包蛋,他一口也沒有吃到》裡的曹老師)他說:「這個孩子交給我吧,也不說什麼年級、班級了,我教哪個班,他就跟著上哪個班。」就那樣,阿福入學了。阿福就跟著曹老師從一年級讀到五年級,又從五年級讀到一年級。曹老師教一個循環,他就讀一個循環。
  • 新來的女教師
    原創: 彩霞滿天 來源:一分鐘短故事 「校長,你必須為我做主。這麼小的姑娘,剛開學就被老師打,真是太不像話了,這個老師,必須嚴肅處理!」整個辦公區域的人都聽到了尖利的女高音。面對這位濃妝豔抹、滿臉怒氣的女士,校長安慰道:「好的,你反映的情況我們會調查清楚,儘快回復。」
  • 教師節那天,我相親、結婚、當班主任,又是一年教師節
    進得門來,我的眼睛就突然一亮,小床上坐著一個嫋嫋婷婷的姑娘,她看到我後,站起來面含微笑,腮帶桃花,一下子就把我震懾住了。老校長介紹說,姑娘師範剛畢業,在小鎮中學教外語,你們說說話吧。我這才明白,敢情老校長讓我來相親啊。那還用說,這次相親非常成功,女孩對我沒意見,我對人家是一見鍾情,再見傾心,三見就成戀人了。
  • 王老師的故事(三)
    《百家姓》,第一天教8個:「趙 錢 孫 李 周 吳 鄭 王」。這時有學生舉手:「老師,給解解吧。」因為原先教的老師都要作字義講解的。王老師就解了「趙就是煩燥,錢就是賤骨頭,孫就是酸溜溜,李就是修理一頓,周就是走來走去,吳就是糊裡糊塗,鄭(繁體字:奠加耳朵旁)這個字比較複雜,就是在耳朵邊說要死了,因為棺材頭寫著的奠字表示死了,王就是我王老師。」班裡年齡最大的學生徐理高站起來說:「老師我能倒過來解。」
  • 打人老師碰到訛人家長(四)
    我們孩子看病要住院,沒錢人家不讓住,你們管了嗎?你們一分錢不出,誰管了?」「這個……」石主任說,「我們有事好商量,都是為著孩子健康成長……這樣,梁老師,嗯,你怎麼看?」他把頭轉向我。還訴訟,你打了我們孩子,把我們孩子打成這樣,都打成殘疾了,我們還沒去教育局告你,你還訴訟?你這樣的老師就應當被開除,嗚嗚……你賠我們孩子……」我提醒她:「你若告我,應當去法院,而不是教育局。另外,你所說的『把你孩子打成殘疾』,那只是你一廂情願的說法,事實要經過專門醫院的鑑定以及正規法律渠道裁定。」
  • 送禮送了白菊花
    我問孩子他爸,怎麼回事。他爸說:「明天就是十月初一,都回來上墳了……」因為我家鄉沒有這個節日,所以我一直對這個節日感到新奇。看著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的集市,聽著他爸講寒衣節的習俗,竟勾起了我回憶上高中時的一件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