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母親影響自己一生的8個故事

2020-08-28 小哲老師

聽說神無法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即使到了媽媽的年齡,媽媽的媽媽仍然是媽媽的守護神。媽媽這個詞,只是叫一叫,也覺得喉間哽咽。媽媽,最有力量的名字。

——《請回答1988》


莫言故居 圖片來自網絡


因為飢餓無力,我打碎了家裡唯一的熱水瓶

我記憶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著家裡唯一的一把熱水壺去公共食堂打開水。因為飢餓無力,失手將熱水瓶打碎,我嚇得要命,鑽進草垛,一天沒敢出來。

傍晚的時候我聽到母親呼喚我的乳名,我從草垛裡鑽出來,以為會受到打罵,但母親沒有打我也沒有罵我,只是撫摸著我的頭,口中發出長長的嘆息。

母親教會了兒子什麼是大愛和親情。

母親教會我什麼是寬容和理解

我記憶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著母親去集體的地裡揀麥穗,看守麥田的人來了,揀麥穗的人紛紛逃跑,我母親是小腳,跑不快,被捉住,那個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個耳光,她搖晃著身體跌倒在地,看守人沒收了我們揀到的麥穗,吹著口哨揚長而去。我母親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臉上那種絕望的神情我終生難忘。

多年之後,當那個看守麥田的人成為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在集市上與我相逢,我衝上去想找他報仇,母親拉住了我,平靜的對我說:「兒子,那個打我的人,與這個老人,並不是一個人。」

母親教會了兒子什麼是寬容和理解。

母親端起她那半碗餃子,倒進乞討老人的碗裡

我記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個中秋節的中午,我們家難得的包了一頓餃子,每人只有一碗。正當我們吃餃子時,一個乞討的老人來到了我們家門口,我端起半碗紅薯幹打發他,他卻憤憤不平地說:「我是一個老人,你們吃餃子,卻讓我吃紅薯幹。你們的心是怎麼長的?」我氣急敗壞的說:「我們一年也吃不了幾次餃子,一人一小碗,連半飽都吃不了!給你紅薯幹就不錯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滾!」母親訓斥了我,然後端起她那半碗餃子,倒進了老人碗裡。

母親教會了兒子什麼是憐憫和同情。



兒子,你讓娘丟了臉

我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跟著母親去賣白菜,有意無意的多算了一位買白菜的老人一毛錢。算完錢我就去了學校。當我放學回家時,看到很少流淚的母親淚流滿面。母親並沒有罵我,只是輕輕的說:「兒子,你讓娘丟了臉。」

母親教會了兒子什麼是誠實和恥辱。

母親教會我什麼是堅強和不屈

我十幾歲時,母親患了嚴重的肺病,飢餓,病痛,勞累,使我們這個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產生了一種強烈的不祥之兆,以為母親隨時都會自己尋短見。

每當我勞動歸來,一進大門就高喊母親,聽到她的回應,心中才感到一塊石頭落了地。如果一時聽不到她的回應,我就心驚膽戰,跑到廚房和磨坊裡尋找。

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間也沒有見到母親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裡大哭。這時母親背著一捆柴草從外面走進來。她對我的哭很不滿,但我又不能對她說出我的擔憂。

母親看到我的心思,她說:「孩子你放心,儘管我活著沒有一點樂趣,但只要閻王爺不叫我,我是不會去的。」

母親教會了兒子什麼是堅強和不屈。



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醜也能變美

我生來相貌醜陋,村子裡很多人當面嘲笑我,學校裡有幾個性格霸蠻的同學甚至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親對我說:「兒子,你不醜,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醜在哪裡?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醜也能變美。」

後來我進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後甚至當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親的話,便心平氣和地向他們道歉。

母親教會了兒子什麼是人生和處世。

只要是我因為看書耽誤了幹活,母親從不會批評我

我母親不識字,但對識字的人十分敬重。我們家生活困難,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但只要我對她提出買書買文具的要求,她總是會滿足我。她是個勤勞的人,討厭懶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為看書耽誤了幹活,她從來沒批評過我。

有一段時間,集市上來了一個說書人。我偷偷地跑去聽書,忘記了她分配給我的活兒。為此,母親批評了我,晚上當她就著一盞小油燈為家人趕製棉衣時,我忍不住把白天從說書人那聽來的故事複述給她聽,起初她有些不耐煩,因為在她心目中所有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務正業的人,從他們嘴裡冒不出好話來。

但我複述的故事漸漸的吸引了她,以後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給我排活,默許我去集上聽書。

為了報答母親的恩情,也為了向她炫耀我的記憶力,我會把白天聽到的故事,繪聲繪色地講給她聽。

母親教會了兒子什麼是學習和生活。

母親教會我什麼是夢想和志願

我在故鄉生活了二十一年,期間離家最遠的是乘火車去了一次青島,還差點迷失在木材廠的巨大木材之間,以至於我母親問我去青島看到了什麼風景時,我沮喪地告訴她:什麼都沒看到,只看到了一堆堆的木頭。但也就是這次青島之行,使我產生了想離開故鄉到外邊去看世界的強烈願望。

1976年2月,我應徵入伍,背著我母親賣掉結婚時的首飾幫我購買的四本《中國通史簡編》,走出了高密東北鄉這個既讓我愛又讓我恨的地方,開始了我人生的重要時期。

在這裡祝福所有的母親:節日快樂!健康平安!

相關焦點

  • 諾獎後,莫言去哪兒了
    母親希望他做一個沉默大方的孩子,經常提醒他沉默是金。但莫言是個話很多的「炮孩子」。小時候,莫言每周都會去集市上去聽說書人講故事。聽完回家把這些故事講給母親、姐姐,有些細節記不清,他就自己編造。母親自言自語又像是質問莫言一樣,說:「兒子,你長大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呢?難道要靠耍嘴皮子吃飯嗎?」1莫言五年級就輟學了。
  • ​所有人都在催著你長大,作家莫言卻說「慢一點」
    他說他買的莫言的書到了,這是莫言獲得諾獎之後「閉關」8年的新作,由於出差沒空拿,我拿到就先看了。8年前剛剛步入大學,突然想起大學在宿舍裡討論莫言憑藉《蛙》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是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
  • 莫言參軍,全村老少無人送行,莫言:故鄉才是永遠的牽掛
    在當時部隊政策變更,不允許直接從士兵裡面提幹的情況下,莫言憑藉自己優秀的文筆成功引起上級領導的注意,決定破格將他提幹,並推薦到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學習。當兵還提了幹,還上了大學,昔日指責他的鄉親才發現莫言前途不可限量。他們也想不通,只有小學五年級文化水平的莫言,怎麼就靠著筆桿子在外面站穩腳跟。
  • 《陳情令》:三位母親的三句話,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三個孩子的一生
    《陳情令》中女性角色較少,出現的次數也不多,時長也不長,其中有幾位母親,甚至都只是活在孩子的回憶中,然而,她們卻對各自孩子的一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人說過:「推動搖籃的手也是推動世界的手。」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地陶染著處於模仿期的孩子,影響孩子思想和觀念的形成。
  • 莫言十大長篇小說改編成有聲劇,上線喜馬拉雅
    莫言本人為聽眾領讀,親自錄製領讀音頻《一個作家的一輩子做的一件事》,從自己怎樣開始文學創作講起,和讀者分享了創作上述長篇小說以及走上諾獎領獎臺的心路歷程,也和讀者分享了他「用耳朵閱讀」的經歷:「在用耳朵閱讀的二十多年裡,培養起了我與大自然的親密聯繫,培養起了我的歷史觀念、道德觀念,更重要的是培養起了我的想像力和保持不懈的童心。」
  • 拉美「文壇颶風」給這個世界帶來的影響是怎樣的?
    1970年和1972年,分別創作了《一個海灘倖存者的故事》和《難以置信的悲慘故事-純真的埃倫蒂拉和殘忍的祖母》。此時,《百年孤獨》的英文版也在美國出版發行。它的震動效應,也影響到了一位美國青年,未來的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
  • 莫言走後門參軍,全村老少無一人送行,莫言:故鄉才是永遠的牽掛
    莫言走後門參軍從小莫言就展現出了他熱愛文學的特點,只要誰家裡有書看,他就去誰家做工,那時候的莫言把周圍十幾個村子的書都借遍了,可是書看的越多,就越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所以等到國家開始徵兵的時候,莫言連續申請了 好幾次。
  • 豐乳肥臀:亂世裡偷人借種生下9個孩子,反而成了家裡的大功臣
    心中,母親是個非常偉大的女性,雖然她只是個裹小腳,不識大字的農村婦女,但卻是莫言一生的指南燈,即使在諾貝爾文學獎講臺發言時,莫言也能夠大方談論他的母親。婚後她一共生了8個女兒,分別是來弟、招弟、領弟、想弟、盼弟、念弟、求弟和玉女。看看,這些名字告訴了所有人:我就想要個兒子!可惜,天不遂人願,生出來的都是「便宜貨」。
  • 莫言《豐乳肥臀》:描寫尺度到底有多大,才會成為「禁書」
    莫言《豐乳肥臀》:「母親」和不同的人生下8胎子女,怎麼做到的?有人提起莫言的《豐乳肥臀》最先想到的應該是裡面究竟寫了什麼?竟然用這樣一個書名。不用你猜,就是因為這個書名,莫言遭受了不少吐槽,同時也因為作品裡的這些片段描寫,使得它被封禁。
  • 莫言小說英語世界讀者接受調查
    差評讀者認為作品「對『倒敘』(閃回)的使用太過頻繁、多變而令人費解,(故事)情節中的時間前後穿插,讀來令人困惑,以至於總是要重讀,搞不清誰是敘述者,弄不清到底是父親、祖父、兒子還是曾祖父在敘述故事,故事的講法完全無趣,寫得很差、像亂燉、理解不了,故事的敘述者不止一個,故事不連貫,不喜歡敘事的鬆散,人名易混淆,時間太混亂,第三人稱敘述者讓人分不清父親和祖父」。
  • 莫言的成名作:《透明的胡蘿蔔》好在哪裡?
    莫言是我國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他的名字並不叫莫言,而是管謨業。他為什麼會叫莫言呢?有人說是因為小時候的經歷,莫言小的時候話比較多,俗話說禍從口出,莫言就經常因為說錯話挨打。他的母親心疼他,教導他少說話,後來莫言聽從了母親的勸告,自此取名莫言。
  • 莫言的《豐乳肥臀》引爭議,大作家劉白羽直言:世風如此江河日下
    瑞典文學院給莫言的「授獎詞」中稱《豐乳肥臀》是「最著名的小說」,說莫言「比拉伯雷和斯威夫特以及當代的加西亞·馬爾克斯以來多數作家更滑稽和震撼人心。」,在艱困的情形下,如何拉扯大九個孩子的故事。 書中的母親有八個女兒,分別叫來弟、招弟、領弟、想弟、盼弟、念弟、求弟和玉女。
  • 莫言上抖音 尋找「晚熟的人」
    本報訊(記者 仇宇浩)繼新書首發上熱搜之後,文壇「頂流」莫言9月3日又以短視頻創作者@莫言的身份,通過抖音短視頻與讀者分享了自己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首部小說集《晚熟的人》,抖音話題「尋找晚熟的人」迅速衝上當日抖音話題熱榜。
  • 《隱秘的角落》:6歲朱晶晶墜樓身亡,母親的壞情緒究竟有多可怕
    這些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很可能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所以女兒在媽媽的影響下,變成了一個脾氣暴躁、喜怒無常、喜歡打人的「問題孩子」。這樣的孩子不懂得好好說話,性格敏感多疑,內向自卑。正如點點的媽媽所描述的那樣,「點點在學校不合群沒朋友、從不參加集體活動。」 其實,孩子的這些「問題行為」,不過都是家庭中母親的壞脾氣和壞情緒留下的「後遺症」而已。
  • 《豐乳肥臀》的母愛象徵:莫言為何執意把上官金童寫成「戀乳癖」
    上官金童的出生給母親上官魯氏帶來了此生最大的「安慰」,「重男輕女」的觀念讓上官魯氏吃盡了苦頭,丈夫上官壽喜沒有生育能力,為了讓上官魯氏能為上官家傳宗接代,婆婆竟「鼓勵」媳婦和別的男人發生關係,就是想為上官家生個兒子!
  • 難怪莫言對甄嬛熱心幫助,你看流朱與莫言什麼關係?其實在報恩
    大家都知道,甄嬛傳這部劇裡,很多後宮的女人都是帶有爭議性,今天小編就特意來聊一聊莫言這個人,她雖然不在宮裡,但是她卻是把什麼都看的很透,後宮的種種算計,男人的虛偽欺騙她都知道,所以莫言不僅是一個有故事的人,還是一個有價值的人。
  • 莫言《枯河》:大師的魔幻筆法與奇異篇章
    莫言的短篇小說《枯河》講述的是一個孩子因犯錯之後,不堪忍受父母懲罰,毅然赴死的悲劇故事。看到這,大多數人可能會把這件事的性質等同於父母虐童的社會性事件來看。可是莫大師的作品,其現實意義與文學價值自然不同於普通的社會報導。在這部以主人公孩童視角看待社會、他人、人生的小說中,主人公身心並不健全。但對於鄰家小女孩爬樹折枝的要求,他還是勇敢地答應。
  • 《豐乳肥臀》:承受了百年家族苦難的中國母親,讓我落淚潸然
    ——《豐乳肥臀》莫言向來喜歡寫人的苦難,他用語言把人心的刺痛感寫得入木三分,他講故事也儘量講得離奇,所以,那種乖戾的魔幻現實主義,把莫言的小說和現實隔得涇渭分明。誠然,這部小說寫的正是這樣一個偉大的母親,莫言用自己最動情的文字謳歌了母性這種人類情感,尤其是中國的母親
  • 莫言:我們的恐懼與希望
    我們的恐懼與希望文|莫言那個地方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才有了電,在沒有電之前,只能用油燈和蠟燭照明。蠟燭是奢侈品,只有在春節這樣的重大節日才點燃,平常的日子裡,只能用油燈照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煤油要憑票供應,而且價格昂貴,因此油燈也不是隨便可以點燃的。我曾經在吃飯時要求點燈,但我的祖母生氣地說:「不點燈,難道你能把飯吃到鼻子裡去嗎?」
  • 《豐乳肥臀》曾因大尺度描寫被禁,莫言卻說拍成網劇,想像要大膽
    去年5月10日,愛奇藝宣布莫言的長篇小說《豐乳肥臀》將改變為超級網劇。莫言曾演講說,好的改變並不是刻板按照原著講故事,而是應該提取原著精華,大膽想像常超發揮。翻開厚厚的小說,開篇就有不少「顏色」描寫。正如莫言所說,這是一部獻給母親的禮物,不僅僅指一個人,更是指齊魯大地,歷經磨難也孕育著一代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