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參軍,全村老少無人送行,莫言:故鄉才是永遠的牽掛

2020-12-01 黑暗聖經肯定會

秋風蒼涼,陽光很旺,瓦藍的天上遊蕩著一朵朵豐滿的白雲,高粱上滑動著一朵朵豐滿白雲的紫紅色影子。

電視劇《紅高粱》想必大家都看過吧,無論是善良勇敢的九兒,還是剿了半輩子土匪最後死在日本人的槍口下的縣長,又或者是一身匪氣卻勇敢對抗日本人的餘佔鰲,這些人物性格性格鮮明,有著強烈的感情。

而《紅高粱》的是由小說改編而來,這個小說的作者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

1976年,還在山東高密家鄉棉花加工廠做工人的莫言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徵兵入伍通知,這在當時的農村是一件可以讓全村人敲鑼打鼓慶祝的喜事。可村裡人知道此事後十分憤怒,都在背地裡罵他。民兵隊長給莫言送通知書,遠遠扔給他就頭也不回地走了。莫言臨走時,村裡竟然沒有一個人給他送行。多年後莫言向公眾坦白此事時,還是滿臉愧疚。

那時候能當上兵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特別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當上兵就可以告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有了吃「官糧」的機會,十分難得。一個村裡要有孩子去當兵,整個村子都會敲鑼打鼓地歡送

莫言從小就是一個自卑的人,這種深深的自卑來自於從小吃不飽飯。在常年的飢餓下,莫言便覺得很屈辱。多年以後莫言談及童年飢餓的經歷:「童年時期我已經看到了人的底線,在生存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面子、尊嚴已經輕如鴻毛。」所以長大以後,莫言極力地想要出人頭地。

莫言有一位同鄉玩伴,他爸爸正是公社武裝部的,專門管徵兵。他找到莫言,讓莫言寫一封信,當是簡歷,交給了他爸爸,莫言偷偷在棉花加工廠做了體檢,沒過多久,莫言的入伍通知書就下來了。

給他送通知書的是村裡的民兵隊長,莫言後來回憶說:「我利用朋友的關係當上了兵讓鄉親們很不高興,民兵隊長來給我送信,遠遠的把信扔給我就頭也不回地走了。」鄉親們怨言甚大,莫言只念了小學五年級,那麼多貧農的孩子還沒有安排,怎麼就讓一個中農家的孩子當兵了?拿到通知書後,莫言好幾天都不敢出門,只盼著早點啟程離開,逃離這裡。莫言當兵沒有辦酒宴,臨走時全村也沒有一個人送他。

到了部隊,莫言靠著自己突出的文筆脫穎而出,新兵連一結束,他是唯一一個上臺代表新兵發言的人。在當時部隊政策變更,不允許直接從士兵裡面提幹的情況下,莫言憑藉自己優秀的文筆成功引起上級領導的注意,決定破格將他提幹,並推薦到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學習。當兵還提了幹,還上了大學,昔日指責他的鄉親才發現莫言前途不可限量。他們也想不通,只有小學五年級文化水平的莫言,怎麼就靠著筆桿子在外面站穩腳跟。

莫言雖然小學五年級就輟學回家,但從沒有放棄學習。他沉迷看書,誰家有書他就去誰家幫忙幹活,推十圈磨盤可以看十頁書,放一天羊可以帶著書看一天,莫言就這樣看完了周圍十幾個村子的書。農村能找到的書,《封神演義》、《聊齋志異》、《三國演義》、各種舊報紙,甚至字典,只要是帶有文字的,莫言都拿來讀,他的文化水平已經遠遠超過了一個小學生。

看莫言的小說,你會驚嘆於他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對食物的描寫。同樣是寫中國半個世界的歷史,陳忠實《白鹿原》用的是白鹿原上白、鹿兩家三代人的命運變化,餘華的《活著》用的是富貴一家人命運的變化,而莫言《生死疲勞》用的是一位地主輪迴轉世成驢、牛、豬、狗、猴,以動物的視角看人世間滄桑的變化。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中國文壇的一大喜事,也有人質疑。陳丹青曾評價說:「我沒有看過莫言的東西,對他不感興趣,莫言獲獎跟他的作品關係不大。」但是作家餘華卻說:「以文學的標準看,莫言至少能獲得十次茅盾文學獎。」要給莫言頒十次獎,茅盾文學獎的評委肯定不會這麼幹,但事實上,莫言曾連著三次入圍茅盾文學獎,這是不可否定的事實。

2005年,莫言憑藉《檀香刑》入圍第六屆茅盾文學獎,僅因一票之差最終未能獲獎。第七屆茅盾文學獎,莫言憑藉《生死疲勞》入圍,也因數票之差落選,直到第八屆,莫言憑藉《蛙》再一次入圍並成功獲獎。

曾經被鄉親們指責的莫言,現在已經成為山東高密的一張名片,莫言用自己的小說讓山東高密這個名字傳遍全世界,在瑞典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獎典禮上,莫言也不忘提一提,自己是山東高密的後代。

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榮耀讓他見識到另一番世界,也讓他看到了現實的荒誕,他說:「我的下一部小說,把每天的經歷寫下來就已經夠荒誕的了。」的確,在莫言獲獎後,一夜間媒體的報導鋪天蓋地,到處都在討論他,大批的人不遠萬裡跑去莫言在山東高密的老家,站在門口拍照,摸摸莫言家小時候幹活的磨盤,就連莫言家的玉米地,也沒能逃過遊人的好奇心。

上個月,莫言又出新作,名叫《晚熟的人》,他用十二篇故事講述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裡裡外外,這是莫言獲得諾獎後用了8年時間創作的首部小說集。莫言說:「一個作家,在他的創作道路中不能過早的固步自封,不能過早地使自己的風格固化,要不斷地求新求變,成熟的越晚,說明你創新的過程越長。」這部小說集,代表了莫言求新求變,努力奮鬥的一種願望。喜歡的朋友不妨讀一讀,點擊下方連結,這本莫言歷經8年創作的小說集帶回家,帶你走進這位思想巨人的文化盛宴。

相關焦點

  • 莫言走後門參軍,全村老少無一人送行,莫言:故鄉才是永遠的牽掛
    1976年的時候,莫言在棉花加工廠收到了入伍通知書,來送信的民兵隊長扔下之後頭也不回的就走了,甚至連一句違心的恭喜都沒有。村裡的人得知後也是十分生氣,在莫言入伍的當天,全村的男女老少竟然沒有一個人前來送行。
  • 莫言上抖音 尋找「晚熟的人」
    本報訊(記者 仇宇浩)繼新書首發上熱搜之後,文壇「頂流」莫言9月3日又以短視頻創作者@莫言的身份,通過抖音短視頻與讀者分享了自己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首部小說集《晚熟的人》,抖音話題「尋找晚熟的人」迅速衝上當日抖音話題熱榜。
  • 諾獎後,莫言去哪兒了
    但莫言是個話很多的「炮孩子」。小時候,莫言每周都會去集市上去聽說書人講故事。聽完回家把這些故事講給母親、姐姐,有些細節記不清,他就自己編造。母親自言自語又像是質問莫言一樣,說:「兒子,你長大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呢?難道要靠耍嘴皮子吃飯嗎?」1莫言五年級就輟學了。那時辦人民公社,莫言力氣不夠,做不了勞力,只能去放牛放羊。
  • 莫言十大長篇小說改編成有聲劇,上線喜馬拉雅
    2020年12月,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長篇精選有聲劇在喜馬拉雅APP上線,該有聲劇項目集中了莫言十大長篇小說代表作,不僅包括《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蛙》《檀香刑》《酒國》等經典名作,還包括《四十一炮》《天堂蒜薹之歌》《食草家族》《紅樹林》《十三步》等讓你重新認識莫言的長篇力作。
  • 莫言的成名作:《透明的胡蘿蔔》好在哪裡?
    莫言是我國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他的名字並不叫莫言,而是管謨業。他為什麼會叫莫言呢?有人說是因為小時候的經歷,莫言小的時候話比較多,俗話說禍從口出,莫言就經常因為說錯話挨打。他的母親心疼他,教導他少說話,後來莫言聽從了母親的勸告,自此取名莫言。
  • 難怪莫言對甄嬛熱心幫助,你看流朱與莫言什麼關係?其實在報恩
    大家都知道,甄嬛傳這部劇裡,很多後宮的女人都是帶有爭議性,今天小編就特意來聊一聊莫言這個人,她雖然不在宮裡,但是她卻是把什麼都看的很透,後宮的種種算計,男人的虛偽欺騙她都知道,所以莫言不僅是一個有故事的人,還是一個有價值的人。
  • 莫言的《酒國》,身邊的世相
    小說中金部長的原型應該就來源於文章中的那個陪酒員,他們有著幾乎相同的經歷,都是一樣的貧苦出身,一樣的驚人酒量,但也正是因為這驚人的酒量,才讓自己的人生由鬱郁不得志而變為人間四月天般的如沐春風、恣意暢然。這一切是個人的原因還是環境的原因,只怕是不言而喻了,所以從這點來說這本小說絕對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對於這一點,作者曾經在他的《用耳朵閱讀》一書中也有提到。
  • 涼生莫言(一)
    這位市長千金最喜歡也是最長做的一件事,便是坐在教室裡那個永遠不會變化的靠著窗戶的位置看著外面蔚藍的天和緩緩流動的雲靜靜地發呆。不管別人的位置如何變化,安莫言從來不跟著規定走,她喜歡這個靠窗的位置,為了獲得這個位置的長久擁有權,她以一張全市數學競賽一等獎的榮譽證書同班主任進行了交換。這個位置讓她非常滿意,每天早晨進來可以看到從城市東邊緩緩升起的太陽。
  • 莫言小說英語世界讀者接受調查
    英語國家地區莫言小說英譯本的普通讀者中有些讀者自稱「對中國很有研究」,有些讀者聲稱「是莫言的忠實粉絲」,「讀過所有的莫言小說英譯本」,也有很多讀者是初讀者,自稱「讀《紅高粱家族》是因為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 莫言《豐乳肥臀》:描寫尺度到底有多大,才會成為「禁書」
    莫言《豐乳肥臀》:「母親」和不同的人生下8胎子女,怎麼做到的?有人提起莫言的《豐乳肥臀》最先想到的應該是裡面究竟寫了什麼?竟然用這樣一個書名。不用你猜,就是因為這個書名,莫言遭受了不少吐槽,同時也因為作品裡的這些片段描寫,使得它被封禁。
  • 《甄嬛傳》莫言為何要幫甄嬛,看似豪爽仗義的她,卻暗藏心機
    甄嬛看著這個豪爽仗義的莫言一直在保護她,所以便把莫言納為了她的朋友。後來甄嬛和這個擺渡人聊天,才突然發現這個女孩子是莫言的女兒阿奴,這樣一來甄嬛和莫言母女之家的淵源還真是不淺。莫言在甘露寺一直在保護和維護甄嬛,而莫言的女兒阿奴則一直在為甄嬛和果郡王擺渡,為他們之間的愛情保駕護航。
  • 甄嬛傳:貌似豪爽仗義無心機的莫言,其實並不簡單,甚至令人質疑
    這個仗義豪爽的莫言,似乎並不像她表面上表現出來的那樣單純直率。無論哪種結果,對莫言而言,都只有「幫助而沒有損失。」此刻,莫言的命運已不能再糟糕,因為實在沒什麼可失去的了。所以,自從甄嬛來到甘露寺後,莫言就開啟了俠義模式,處處維護甄嬛,為甄嬛強出頭,令甄嬛感動不已。莫言帶給甄嬛的,並非僅僅是感動,還有一個「意外驚喜」。
  • 莫言攜新作亮相京東直播《晚熟的人》半小時銷量破萬
    近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莫言的中短篇作品集《晚熟的人》正式出版並上線發售。莫言攜新作參與了京東的「新書有請」直播欄目,首次以直播的形式向讀者分享自己的新作。《晚熟的人》首發當晚10分鐘觀看人次破10萬,30分鐘銷量破萬冊,目前銷量已連續在京東自營圖書24小時暢銷榜和周暢銷榜上排名第一。
  • 莫言《枯河》:大師的魔幻筆法與奇異篇章
    前者又可包括直白平實、犀利豪爽等,後者可包括細膩清秀、華麗浮華……按此歸類,莫言自然屬於豪放派。或許是專注於小說寫作的緣故,所以莫言的文字給人的感覺倒是無比平實簡樸;也或許是生於北方,莫言的文字給人的感覺自然也是大氣磅礴。何種物像,經他一著色,便是赤裸裸地叫人刻進腦子裡去。
  • 莫言的《豐乳肥臀》引爭議,大作家劉白羽直言:世風如此江河日下
    瑞典文學院給莫言的「授獎詞」中稱《豐乳肥臀》是「最著名的小說」,說莫言「比拉伯雷和斯威夫特以及當代的加西亞·馬爾克斯以來多數作家更滑稽和震撼人心。」《豐乳肥臀》是莫言的一部代表作品,被莫言本人視為他眾多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小說全書五十多萬字,描寫了一位中國北方農村婦女
  • ​所有人都在催著你長大,作家莫言卻說「慢一點」
    如果這兩部劇你都不看的話,那就看看莫言的新書《晚熟的人》吧。他說他買的莫言的書到了,這是莫言獲得諾獎之後「閉關」8年的新作,由於出差沒空拿,我拿到就先看了。8年前剛剛步入大學,突然想起大學在宿舍裡討論莫言憑藉《蛙》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是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
  • 甄嬛傳:難怪滴血驗親時,為何莫言敢出面為甄嬛作證
    那麼,莫言要保護的那個神秘人到底是誰呢?與她又有怎樣的秘密關係?原著裡有詳細的交代。分別在即,莫言來找甄嬛,既是告別,亦是有事相求。莫言拉過女兒阿奴的手,鄭重道:「我把我女兒託付給你,你帶她進宮去吧。」
  • 莫言曾一度懷疑張藝謀看走了眼,擔心《紅高粱》會砸在鞏俐手裡。
    1986年張藝謀開始籌拍《紅高粱》,「我奶奶」這個角色很關鍵,尋找的過程也比較費腦筋,找了幾個人選都感覺不合適,只能先當作候補,後來張藝謀、顧長衛、楊鳳良去到中戲挑演員,他們當時相中了史可,因為莫言在小說中對「我奶奶」這個角色描述是體態比較豐滿的那種,史可外形上接近這個角色。
  • 《豐乳肥臀》的母愛象徵:莫言為何執意把上官金童寫成「戀乳癖」
    充滿著「懷鄉」與「怨鄉」的複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代表人物有莫言、張賢亮、賈平凹、張承志等等,並且作品深受魔幻現實主義的影響,而莫言的小說更是以天馬行空、斑駁的色彩敘事以及獨特的主觀感覺見長,《豐乳肥臀》就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 好物分享|董卿看後流淚,莫言讚嘆不已,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新作驚豔眾人
    這件事後,麥家恨極了父親,恨極了故鄉,他形容當時的自己:「在家裡,我像笤帚一樣任人使喚,卻無聲無息;出了門,我像只流浪狗一樣,總是縮著身子,耷著腦袋,貼著牆邊走路。」麥家一直想逃離家鄉,1981年高考,他考到了離家很遠的軍工學院。此後,麥家在外求學、打拼,寫書創作,後憑藉《暗算》獲得茅盾文學獎,聲名大噪。麥家拒絕回到家鄉工作,而是選擇在外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