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前年的一天,我出生了,奶奶一看是個女兒,轉身出了房間,走到院子裡先是唉聲嘆氣,接著指桑罵槐,諷刺媽媽是個生不出兒子的女人。
雖然媽媽聽到了奶奶的冷言惡語,可是那個時候的她根本沒有力氣反駁,看著剛剛出生就受氣的我,媽媽忍不住掉下了眼淚。
多年後,每當媽媽說起這段往事,都覺得心裡憋屈難過。
兩年後,我的弟弟出生了。他的出生和我可不一樣,因為媽媽說全家人都把弟弟捧在手心裡,卻忘了還有一個兩歲的我。
弟弟睡覺的時候,只要我吵鬧一下,奶奶的巴掌就會打到我的身上:&34;
家裡來了客人,帶來的好吃的,奶奶全都藏了起來,留給弟弟吃。我連偷偷看一眼的機會都沒有。
後來上了小學,我拼命的學習,想要在奶奶面前證明自己比弟弟好,可是奶奶卻說:&34;我不說話,心裡卻很難過,那個時候的我已經深深地感受到了奶奶對我的嫌棄。
後來弟弟上了一年級,可是弟弟不喜歡上學,每次奶奶把弟弟送到校門口,弟弟等奶奶走遠了,就偷偷地溜出去,跑到野外去玩。弟弟的班主任每天都要到我的班上,讓我回家找弟弟。我不敢回家,只能一個人去野地裡找,因為我知道弟弟喜歡去哪裡,找到後,再把他拉到學校。不然要是奶奶知道弟弟逃課,挨打的總是我。因為奶奶會說:&34;
那個時候,我一心想要離開家,離開這個讓我感覺到不平等的家。唯一的辦法就是學習。
那個時候,我每天放學後就在煤油燈下看書,寫作業,而弟弟在電燈下看書,因為奶奶說了,電費太貴了,我只能在煤油燈下寫作業,其實我明白奶奶話裡的意思:&34;
我在心裡憋著一口氣,終於在小學畢業的時候,我考上了我們縣城的學校,奶奶擔心花錢多,不想讓我讀了,可是媽媽這個時候卻鼓起了勇氣,對奶奶說無論如何都要供我讀書。因為媽媽知道我所受的委屈。
初中、高中,我都是住校的,很少回家。因為我不想看到奶奶那張對我嫌棄的臉。
後來我考上了大學,再後來我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每次回家,我都會給爸爸媽媽帶禮物,雖然奶奶對我並不好,我也會給她帶一些吃的。這個時候,奶奶依然會把好東西藏起來,留給弟弟吃。因為弟弟就在市裡上班,一周回來一次。
無論我怎麼努力,奶奶的眼裡都看不到我。因為在她的心裡,丫頭就是要嫁出去的,都是潑出去的水,都是別人家的人。而孫子卻是自己的,是傳宗接代的。
所以我也很少回家,或者是在家裡待的時間很短。因為總覺得自己從未真正的屬於這個家。
而奶奶雖然已經80多歲了,卻依然抱著傳宗接代的思想,依然嫌棄我這個孫女。
奶奶對我的不滿情緒,直到去世也沒有改變。其實我很想問問奶奶:難道你不是女人嗎?為什麼看不起女人?難道你不是從小女孩長大的嗎?為什麼可以做到這樣的偏心?
後來我問媽媽,是不是也恨奶奶?媽媽對我說了一番話:&34;
或許我真的該放下了,不管別人怎麼看我,怎麼對待我,只要我好好的就行了。因為我是活給自己看的。
當我想通了的時候,我就真的釋然了。我在心裡對奶奶說:&34;
(這是鄰居姐姐的故事,從小我們就一起玩,我經常看到她奶奶打她,罵她,用很難聽的話說她。姐姐也曾抱著我哭,我們甚至還曾經約好一起離家出走。不過最後放棄了,因為我們都不敢,不知道要去哪裡。)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媽媽心頭的寶貝,都是一個家庭的成員,地位是一樣的,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對孩子心靈的傷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我們提倡男女平等,不應該只是口頭上的,更應該表現在行動上。讓每一個孩子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遠離家庭冷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