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偏心,讓我介懷了三十多年,最終釋懷

2020-09-04 盈蝶之說

30多前年的一天,我出生了,奶奶一看是個女兒,轉身出了房間,走到院子裡先是唉聲嘆氣,接著指桑罵槐,諷刺媽媽是個生不出兒子的女人。

雖然媽媽聽到了奶奶的冷言惡語,可是那個時候的她根本沒有力氣反駁,看著剛剛出生就受氣的我,媽媽忍不住掉下了眼淚。

多年後,每當媽媽說起這段往事,都覺得心裡憋屈難過。

兩年後,我的弟弟出生了。他的出生和我可不一樣,因為媽媽說全家人都把弟弟捧在手心裡,卻忘了還有一個兩歲的我。

弟弟睡覺的時候,只要我吵鬧一下,奶奶的巴掌就會打到我的身上:&34;

家裡來了客人,帶來的好吃的,奶奶全都藏了起來,留給弟弟吃。我連偷偷看一眼的機會都沒有。

後來上了小學,我拼命的學習,想要在奶奶面前證明自己比弟弟好,可是奶奶卻說:&34;我不說話,心裡卻很難過,那個時候的我已經深深地感受到了奶奶對我的嫌棄。

後來弟弟上了一年級,可是弟弟不喜歡上學,每次奶奶把弟弟送到校門口,弟弟等奶奶走遠了,就偷偷地溜出去,跑到野外去玩。弟弟的班主任每天都要到我的班上,讓我回家找弟弟。我不敢回家,只能一個人去野地裡找,因為我知道弟弟喜歡去哪裡,找到後,再把他拉到學校。不然要是奶奶知道弟弟逃課,挨打的總是我。因為奶奶會說:&34;

那個時候,我一心想要離開家,離開這個讓我感覺到不平等的家。唯一的辦法就是學習。

那個時候,我每天放學後就在煤油燈下看書,寫作業,而弟弟在電燈下看書,因為奶奶說了,電費太貴了,我只能在煤油燈下寫作業,其實我明白奶奶話裡的意思:&34;

我在心裡憋著一口氣,終於在小學畢業的時候,我考上了我們縣城的學校,奶奶擔心花錢多,不想讓我讀了,可是媽媽這個時候卻鼓起了勇氣,對奶奶說無論如何都要供我讀書。因為媽媽知道我所受的委屈。

初中、高中,我都是住校的,很少回家。因為我不想看到奶奶那張對我嫌棄的臉。

後來我考上了大學,再後來我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每次回家,我都會給爸爸媽媽帶禮物,雖然奶奶對我並不好,我也會給她帶一些吃的。這個時候,奶奶依然會把好東西藏起來,留給弟弟吃。因為弟弟就在市裡上班,一周回來一次。

無論我怎麼努力,奶奶的眼裡都看不到我。因為在她的心裡,丫頭就是要嫁出去的,都是潑出去的水,都是別人家的人。而孫子卻是自己的,是傳宗接代的。

所以我也很少回家,或者是在家裡待的時間很短。因為總覺得自己從未真正的屬於這個家。

而奶奶雖然已經80多歲了,卻依然抱著傳宗接代的思想,依然嫌棄我這個孫女。

奶奶對我的不滿情緒,直到去世也沒有改變。其實我很想問問奶奶:難道你不是女人嗎?為什麼看不起女人?難道你不是從小女孩長大的嗎?為什麼可以做到這樣的偏心?

後來我問媽媽,是不是也恨奶奶?媽媽對我說了一番話:&34;

或許我真的該放下了,不管別人怎麼看我,怎麼對待我,只要我好好的就行了。因為我是活給自己看的。

當我想通了的時候,我就真的釋然了。我在心裡對奶奶說:&34;

(這是鄰居姐姐的故事,從小我們就一起玩,我經常看到她奶奶打她,罵她,用很難聽的話說她。姐姐也曾抱著我哭,我們甚至還曾經約好一起離家出走。不過最後放棄了,因為我們都不敢,不知道要去哪裡。)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媽媽心頭的寶貝,都是一個家庭的成員,地位是一樣的,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對孩子心靈的傷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我們提倡男女平等,不應該只是口頭上的,更應該表現在行動上。讓每一個孩子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遠離家庭冷暴力。

相關焦點

  • 三十多年後,我理解了生母
    隨後,我的手機響起,拿起一看,是陌生號碼,響了幾聲我就把它掛了。隨後,手機一直響個不停,我只好接聽:「喂,是女女嗎?我是媽媽,這麼多年我一直掛念著你!」每次放學,媽媽去接我,同學們都說媽媽是「奶奶!」我們家條件很艱苦,除了上學,剩餘時間,我都會去放牛。那時,爸爸常說:閨女努力點,等牛賣了,給你買新衣服及好吃的。所以,課餘時間,我經常去放牛,牛成了我小時候的玩伴。
  • 《唐山大地震》:不能釋懷的23秒,釋懷不了的32年
    最終母女在感情上互相救贖圓滿結局。對逝去的家人,李元妮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沒了,才知道什麼是沒了」對丈夫的愛:面對兒子讓她找老伴的提議,李元妮說:「哪個男人能用命對我好?我這一輩子就做她的媳婦,我一點也不吃虧,!」
  • 三十多年恩怨糾纏 今日塵埃落定
    我就納了悶了,咋這麼大權力啊。我媽就去村支部理論。村裡幹部說,你們家裡的事情說好,再來。中間聽過幾個版本,有人說那地是兩萬塊錢買的,有人說那是他舅舅給他的。二表哥找過我喝酒,這是這二十多年來,屈指可數的找我喝酒,深夜十點多吧,一個小番茄,一個砂鍋,一瓶老村長。在去之前喝另外一個同事喝了一瓶革命小酒,也是兩個人。
  • 家有「偏心眼」的老父親
    我對爸爸的「偏心眼」憤憤不平,又耿耿於懷。「如果我學習好,會做家務,老爸是不是就會偏愛我了?」為了引起父母和老師的注意,我在學校好學上進,在家裡乖巧聽話,一放學就幫媽媽做飯、餵雞,可連老師,街坊鄰居都誇我懂事聽話了。但,父親卻始終未察覺,反而對姐姐的偏愛到了溺愛的程度。
  • 我見到了這位三十多年未見的老同學!
    我見到了這位三十多年未見的老同學!文/長安18子前幾天,因為公事與鄰區分公司庫房聯繫,沒想到庫管員竟是我的一個老同學,大約三十多年都沒有聯繫過了。電話裡約好了,今天上午我去他那裡辦事。能與老同學見面,我很激動,也很期待,這麼多年都沒有見過,不知道他會變成什麼樣子了?
  • 釋懷我的姥姥
    我一聽有一種不詳的預感。一路上,想起了過去與姥姥相處的時光,因我姥爺六十年代初早早離開了人世,沒有了經濟收入來源,家裡頓時陷入困難之中。當時我老姨3歲,老舅9歲,四姨正讀初中,三姨剛剛分配工作,二姨結婚單過,我母親排行老大,只有父親一人工作,那時候家家日子都不容易。
  • 我奶奶的故事
    爺爺奶奶對兒子離婚和兒媳上學兩件事權衡再三,做了讓步,覺得寧可讓兒媳上學,也不能讓兒子離婚,不能讓一歲的孫子沒了娘。我的媽媽終於實現了自己多年的上學夢。天大的喜事讓我年輕的時年19歲的媽媽滿懷喜悅心花怒放,高興地一夜沒睡,卻沒想到嚴峻的考驗還在後面。
  • 爸媽接奶奶來我家過年,小叔突然打來電話,我爸把奶奶送回家
    我爸有出息了,我大姑也找到了好的婆家,就只有我小叔在家遊手好閒,爺爺奶奶也心疼自己的這個小兒子,什麼事都是先給小叔考慮,當初我媽生我跟我小嬸生堂弟是差不多的時間,但我奶奶就說我媽有自己的媽照顧,而且我媽跟她也不親,怕她照顧不好我媽還被我媽說,可我媽又不是那樣的人。
  • 張奶奶的偏愛
    鄰居張奶奶八十出頭了,身體還算硬朗,操著一口家鄉口音,平日極少言語,唯獨見到她的孫子小勇便笑顏滿面,仿佛全世界只有這個孫子最帥了。張奶奶沒進過學堂,她的老伴已去世二十多年,但張奶奶有兩三千元的退休金,加上她住房拆遷得到了一套新房和一筆安置費,所以老人家並不缺錢。張奶奶自打兩個媳婦進門就和她們極合不來,經常吵得雞犬不寧,她單獨一個人住著,房子拆遷後女兒看她和媳婦們合不來便叫她住在女兒家,張奶奶這一住便是十來年。
  • 奶奶養的那條黃狗,被殺死前的表現,五十多年了我也忘不掉
    二三十年前,從合江門遙望白沙灣一帶,還是一片山包和農田。而現在它已經變成了一片高樓大廈,白沙灣也不再叫白沙灣,它有了一個洋氣的新名字--臨港。奶奶和善慈祥,我們都喜歡她。在爺爺奶奶身邊還有我三個叔叔,我叫六爹,八爹和么爹。我幾歲的時候,他們進城耍了回白沙灣,有時就帶我下鄉去耍幾天。
  • 一個做母親的究竟能偏心到什麼程度
    《紅樓夢》中,中秋夜宴,賈赦說了一個笑話,暗諷賈母偏心,其實現實中比賈母偏心的父母不在少數。樓下有一鄰居,幾年前生了一對雙胞胎姐妹,由於他們是做蔬菜生意,比較忙,孩子小時候是由父母和爺爺奶奶分開帶,姐姐媽媽自己帶,妹妹爺爺奶奶帶 ,兩歲左右妹妹才回到父母身邊。姐妹兩還小的時候,妹妹偶爾來玩,父母並沒有區別對待,但是妹妹回來以後,母親的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偏」了。
  • 都挺好:明玉看到東西決定釋懷,原來母親對她的好都在細節裡
    都挺好:明玉看到這個東西決定釋懷,原來母親對她的好都在細節裡 在原著中有一個章節講述了蘇母和蘇大強結婚的原因,當時蘇大強已經三十歲但是還沒有成家,因為他是城市戶口明玉看到自己的獎狀決定釋懷這麼多年她心裡多母親的怨恨,看到獎狀才知道原來母親對她的好都在細節裡。接下來的劇情更加精彩,請網友們拭目以待!
  • 記憶奶奶三四事
    從我家到奶奶家,大致兩百多米,直行道路不用拐。左手邊是一個大坑,右手邊是一二三四戶人家,嗯,我們和奶奶家,僅僅隔著五戶人家,外加一個胡同。奶奶走到近前,我才看清楚她的左手胳膊挨著手的位置,有一大片紅,已經脫皮了,外面塗了一層薄薄的綠色的東西,像是碾碎了的麥子枝葉,奶奶臉色蒼白,呼吸甚至有點不暢,但仍是朝著我擠出一絲笑容。忙問奶奶怎麼了?
  • 故事:一起潛伏三十多年的復仇計劃,最終砸了自己的腳
    最終在兩家探討之下,張國奧答應了,而後來張國輝的表現也值得張國奧培養,就把他當成了家裡的繼承人開始重點培養,而自己的親生兒子則是放養狀態。其實在當年張國輝的親生父母也是做生意的,只不過是做食品加工的小生意,家庭條件也不算差,在收養張國輝時張國奧還義務資助了他們一下。時至今日張國輝的親生父母事業也算做的有頭有臉,也涉及了房地產行業。
  • 我的奶奶 1
    昨晚竟然做夢夢到了我的奶奶,夢到了那個總是拄著拐杖,冬天頭上戴著黑帽子,夏天頭上戴著藍黑色手帕,腳踩三寸金蓮的瘦小老太。早上醒來我都覺得不可思議,怎麼到我夢裡來了,從她過世到現在30多年了,這是唯一一次出現在我的夢裡,我不想她,因為真得從小到大沒有感受過她的疼愛和關心,我坐在床上陷入回憶,記憶的畫面猶如我翻開了連環畫。
  • 鄉下奶奶,重女輕男26年的真相
    03我一歲半時,弟弟出生了。 很多人覺得我的好運應該終結了,可有了弟弟,奶奶的偏心反而更重了。 弟弟一天天長大,當然知道自己作為家族香火繼承人的優勢。 可奶奶卻是他的滅火器。 而有好幾次,我跟弟弟邊走邊玩,猛一回頭時,清楚地看到奶奶在擦眼淚。 我問她怎麼了,她只說,沙子迷了眼睛。到了初中,我和弟弟開始住校。 每個周末回家,奶奶一定守在村口,手裡拿著我們愛吃的東西。 她始終還是偏心我的。
  • 故事:爺爺失蹤多年,奶奶去世2年後,我在自家儲物間發現他
    陳梓妙歪了歪頭,仿佛從來沒考慮過這個問題,最終她放棄了思考,聳了聳肩,「也許吧。」看到孟巖一臉疑惑,陳梓妙解釋道:「這東西很早就在我家了,但誰也沒刻意提起過。相機是陳梓妙爺爺的,連她奶奶也不知道這相機的來歷,只知道有一天陳爺爺神神秘秘地拿回這個相機,還不讓陳奶奶碰。當時陳爺爺也不過三十來歲,陳奶奶比他還小几歲,都是好奇心旺盛的年輕人。在陳奶奶的追問下,陳爺爺才透露了一些,說這個相機會「吃人」。這是陳爺爺當時的原話。
  • 我的爺爺奶奶!(2)
    爺爺說他當兵的那些年跟著部隊跑遍了大半個中國,廣西,內蒙古,新疆,河南,山東,陝西等,後來沒打仗了,爺爺就回家了,那時候爺爺26歲了,本來爺爺當了這麼多年的兵是有工作安排的,可是因為當時的各種原因,爺爺就沒有去國家安排的單位工作,而是和奶奶結婚了,在一個小山村裡生兒育女,一輩子務農。
  • 交了三十多年社保,剛退休兩年,突然心梗人沒了……
    吳老師王老師兩口子都是公辦教師退休,社保都交了三十多年。王老師退的比較早,領了十年的退休工資了。我們這裡就是女職工五十歲退休,男職工六十歲退休。所以吳老師六十歲退休,到現在領了兩年多退休工資。兩個人都大高個,王老師比較胖,一米七的個子二百來斤,那時候大家都擔心王老師會高血壓心臟不好,結果誰也沒想到,看著很結實的吳老師竟然先去世了!
  • 《大宅門》:白老太太偏心老三不待見老大,只因老大沒有眼力勁?
    在《大宅門》故事的開篇,就講到了白家二少奶奶白文氏生下個男娃。平常人家的孩子一生下來就知道哇哇得哭,二少奶奶這男娃可奇了怪了——生下來不會哭,還越打越笑。白家老太太知道自家大孫子怎生得這怪模樣,心裡著急壞了,找了瞎眼的算命先生給大孫子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