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蛇者的惡作劇

2020-09-17 廣工法學王曉先

(這就是劉禮貴同學)

我們知青組的劉禮貴同學是個業餘中醫,他喜愛舞草弄藥,懂點按摩推拿,膽子也大,敢赤手空拳抓毒蛇,力氣也大,下鄉插隊當知青前做過屠宰豬羊的工作,幾百斤的豬,他一個人就可以完成屠宰工作。

知青插隊的日子單調乏味,男生經常以惡作劇嚇女生來尋找樂趣。記得劉禮貴同學捉蛇弄過兩次惡作劇,一次嚇著我們生產隊的當地的與我們同齡的女生,一次嚇著了我們同知青組的女同學。

有朋友會擔心,毒蛇多危險,萬一咬到這些女生怎麼辦?有些毒蛇劇毒,人被咬到可也只有很短的救命時間啊!這個問題我也問過禮貴同學,他笑笑說:你以為我那麼傻?我會封住毒蛇的口的。

一天我們都正在出工,禮貴同學抓到了毒蛇,他封了毒蛇的口後就把毒蛇放在自己的衣服口袋裡,生產隊的幾個與我們知青同齡的當地女生見他衣服口袋鼓鼓的,就問他口袋都裝了什麼東西,他故作神秘,不告訴她們,也不給她們看,她們就非要看。她們仗著人多,把禮貴的手拉住,然後用手去掏他的口袋。結果摸到一個會動的,並且涼涼溼溼的東西,嚇得她們大叫起來。看到這些女生嚇得哇哇叫,禮貴則大笑起來。

還有一次,禮貴又捉到毒蛇了,他把它帶回了知青點,這次他決定要捉弄最喜歡哇哇亂叫的胡美媚同學。他把美媚同學晾在外面的內衣收下來,幫她疊好放在她床邊的凳子上,他把毒蛇放在疊好的內衣下面。美媚回房間,看到自己的內衣疊的整整齊齊的放在凳子上。她高興地大聲說:誰這麼好,幫我收了衣服還疊的這麼整齊。邊說著邊用手去拿她的內衣,結果一把就抓到了蛇。她魂都快被嚇沒了,一下子就癱坐到了地上,大聲哭了起來。這時,躲在一邊看熱鬧的禮貴忍不住大笑起來。看到禮貴的這個表情和反應,美媚馬上明白了是他的惡作劇,爬起來就追著他打。她哪裡追的上他,只得站在那裡大聲罵他。

在那難熬的單調的知青生活中,知青們常常尋著這樣的惡作劇來窮開心。


(中村知青合影,中排左二是 劉禮貴同學)

相關焦點

  • 捕蛇者(蘇寒志怪小說)
    有一天,有一位姓胡的中年男子帶著幾位鄉下人來到深山老林抓蛇。踏遍整片山野,為了能尋到蛇的蹤跡,他們花費了一個早上的時間,終於發現了一個蛇洞,然後捕蛇者們便挖開蛇穴,忽然發現裡面有好幾條蛇,有綠的,紅的、黃的、白的等顏色。其中有一條還帶點靈氣,那條有靈氣的蛇見有人伸手要抓它時,便飛快地逃走了。 那幾個鄉下人放下塑膠袋,抓住蛇七寸往袋裡裝進去。
  • 殺蛇者遭雷擊
    大家驚異地看著,有一個人說,這蛇可以曬成肉乾來補充我們的食物,眾人齊聲應和,讓他們中的一位射手射殺此蛇。又有一人說道:「此蛇如此之大,也許是龍神,殺它恐怕要惹禍的。找肉乾補充膳食的事,可以另外籌劃,哪裡就非這蛇不可呢?還是別動這條蛇吧。」可是眾人都已議定,勸阻不了他們。於是,那擅長射箭的人射出一箭,射中了那蛇,又射一箭,那蛇鬆開了纏塔的身體,跌落地下。
  • 故事:古代故事:駑馬,舞馬
    信宿而往,不復見焉,密詢左右,數日前, 魏博進一馬, 毛骨大小與此同,聖人常乘打球, 駿異未有偶(御廄有馬,毛色相類者,鹹有其對。)。安祿山以前看到過舞馬表演,非常喜歡。因此弄了幾匹放在範陽。後來被田承嗣所得,沒人知道是舞馬,夾雜在戰馬中間,拴在馬棚裡。某天,軍隊慰勞士兵,喝酒奏樂。舞馬聽到音樂跳起舞來。
  • 故事:民間奇聞異事拾遺之捕蛇者
    張勝龍也沒有什麼大本事,只有一樣——自幼不怕蛇。相反,蛇一旦見了他,便會立刻掉頭逃命。  說他是奇人,卻也沒有什麼驚天的本事,只不過,在北方,善於徒手捉蛇的人並不多,所以,當人們談論起來的時候,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要知道,許多人可都是談蛇色變的。
  • 故事:我認識的一個捕蛇者的悲慘報應
    作者 燦爛陽光女我父親年輕時候想學治蛇傷,要學治蛇,首先得學會捕蛇,他就找了個師傅——楊滿爹。楊滿爹是外地人,討飯討到我們那個地方,因為會捕蛇治蛇傷,就收了幾個徒弟,在我們那裡住下來了,他是個單身的流浪漢,就住在公社(鄉政府的前稱)裡的那間小屋,小屋在一個山坡上,站在我家可以看到他家,站在他家,可以看到我們全隊的房子,真是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楊滿爹帶著徒弟們捕來的蛇,有些直接解剖,有些就賣給供銷社。
  • 與蛇共舞的人
    他在一跳一躍間抓起一條蛇,麻利地裝進隨身帶的編織袋裡,一擰袋口,然後跳下近兩米高的土塹,不到半分鐘,又將另一條蛇抓在手裡。蛇屋,大山壘起來了;蛇苗,妮子幫他貸款買回來了。蛇開始要蛻皮,蛻不出,死了一些,妮子急得掉淚。大山難過極了,飯也不吃,圍著妮子團團轉。妮子查了資料,然後叫大山給蛇添加了一些基礎設施,讓它們也能」翻山越嶺、鑽洞過河」。
  • 蛇是怎麼查你頭髮的
    我曾經惡作劇過一次,把一隻四腳蛇悄悄放進了一個女社員的衣兜裡,可把她嚇壞了。她突然尖叫一聲,雙腳不住的跳起來,並且又跳又叫,"媽呀媽呀",馬上要死的樣子,臉色慘白,魂不附體。我趕快把它拿出來,怕她罵我,就飛快的逃走了。她定下了神,恢復了知覺,這才開始罵我。那個女社員,按村裡輩份,我應該喊她姑。長這麼大,我就惡作劇過那麼一次。
  • 上學路上的惡作劇
    這孩子聽說生性膽子小,公公和他的哥們兒,出於年少無知,好奇心作怪,便搞了個惡作劇:冬天,天亮得遲,他們幾個哥們兒,早早起來便藏在那道溝的隱蔽處,等了大約半個小時候,只見劉家這小孩蒙頭蒙腦地邁著腳步,向學校的方向走著……公公說,他向來愛出風頭,便第一個跳到這娃眼前,黑夜裡,不提防間,猛猛地跳出個黑洞洞的「東西」來,把這娃著實嚇得不輕,撩掉書包,折轉身,邊喊,邊往家跑……
  • 你見過米蛇嗎?你知道米蛇發家的傳奇嗎?
    你見過米蛇嗎? 我是沒有見過的。但是老早就聽媽媽講過米蛇的故事。眾人忙上前,掐人中,抹胸脯,舞弄了好半天才酒醒了蔣婆婆。 蔣婆婆眼珠子骨碌碌轉了轉,爬起來去看米缸,米缸裡只剩下薄薄的半寸底了。蔣婆婆又嚎啕起來:「是該窮啊,是該窮啊。」眾人被她反常的舉動弄懵了。忙問其故。 蔣婆婆哭也哭累了,悔也悔青了。可是事情已經發生了,無法挽回了呀。於是把米蛇的故事講給眾人聽。
  • 《挑燈斬蛇錄》:醉裡挑燈看劍,夢回斬蛇恩仇
    《挑燈斬蛇錄》,明晃晃五個大字,一眼看去準是「斬蛇」二字最為吸引人:尋常菜花小蛇自然沒有斬的必要,看來這蛇不但個頭不小來頭也肯定不小;都說打蛇要往七寸打,那斬蛇的精華要義又是什麼;《小王子》裡說大蟒蛇能一口氣吞掉一頭大象,這斬蛇的任務想來應該也不比斬龍輕省……電影還沒看,就已經對這「斬蛇」情節想入非非了。
  • 記童年的幾個惡作劇
    今天六一,追憶幾個童年的惡作劇,以紀念早已失去的童年。小時候,我很害怕父母,從來不敢放肆只有過年的時候,父母才讓放開手腳痛快的玩。可是,一放開,就戳出大窟窿。放炮總是盡力把聲勢造大,引人注目而不計後果,因此搞出很多惡作劇。
  • 都說豬狗不如,《聊齋志異》卻說人不如蛇,蛇的感恩之心讓人慚愧
    在古老的民間傳說中,動物往往被賦予某種靈性,比如狗有靈性,好狗識主,馬有靈性,老馬識途,狼也有靈性,但是東郭先生和狼那種白眼狼的靈性了,這其實是一種萬物皆有靈的思想,更甚者,這些靈物在人間生活久了,吸收了足夠多的陽氣,便可以修煉成仙(精),人們也因此形成了一種妖仙崇拜,最出名且最重要的妖仙,非五大家仙莫屬了:狐狸、黃鼠狼、刺蝟、蛇、鼠,分別被神話為:狐仙、黃仙、白仙、柳仙、灰仙,傳說,五大家仙睚眥必報
  • 故事:那個在街頭跳舞的「舞王」,卻是個人們不敢靠近的女瘋子
    舞王平時走在街上喜歡雙手環抱在胸前,像是抱著個嬰兒的樣子,還不時低下頭望望,一臉笑嘻嘻地對著空空的懷裡念念有詞。有人說,那是她想念她的兒子了,在幻想著照顧她自己兒子的樣子。那舞王跳起舞來十分自信,任我們怎麼調侃揶揄她,她倒是看也不看我們一眼,一門心思就著超市門口的外放音樂兀自跳她的,直到一曲播畢,她才氣喘籲籲、一扭一扭地從走廊上走下來。
  • 那一夜的「惡作劇」呻吟
    那一夜,是我第一次聽到一個女人墜樓落地的呻吟聲,起初以為是一場惡作劇,直至這個女人的呻吟聲永久的消失。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冷冬凌晨,約三四點的樣子。沉寂的黑夜裡伴隨著「啊~嗯嗯~痛~嗚嗚」女人的呻吟聲,真是擾人清夢!我猛的被驚醒,心想又是誰家兩口子吵架鬧彆扭,這女人賴在地上不起來,就是等不遠處的男人來哄勸吧。這樣的老小區一到深夜,真是形形色色的鬧劇皆有。
  • 《聊齋志異》:蛇人
    生活中很多人懼怕蛇,討厭蛇,看過這篇文章後,說不定會喜歡上它們。《聊齋志異》——蛇人。東郡有個人,喜歡蛇,到處為人耍蛇表演,靠收取酬勞,維持生活。他曾經養了兩條蛇,都是青色的,乾脆利落地為它們取名為大青 ,二青。
  • 聊齋志異 (蒲松齡)- 蛇人(三)
    一日,蛇人經其處,蛇暴出如風。蛇人大怖而奔,蛇逐益急。回顧已將及矣,而視其首,朱點儼然,始悟為二青。下擔呼曰:「二青,二青!」蛇頓止。昂首久之,縱身繞蛇人,如昔弄狀。覺其意殊不惡,但軀巨重,不勝其繞,僕地呼禱,乃釋之。又以首觸笥。蛇人悟其意,開笥出小青。二蛇相見,交纏如飴糖狀,久之始開。蛇人乃祝小青:「我久欲與汝別,今有伴矣。」謂二青曰:「原君引之來,可還引之去。
  • 蛇!蛇!蛇
    好多人以為,蛇都生活在水草或樹林裡,其實,有一種蛇,是生活在百姓家庭,它們壽命很長,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與老屋的主人相伴,彼此互不侵犯。這種蛇頭部為黑白搭配,有的也有紅色或淺藍色的紋路,一米多長,樣子醜陋、兇惡,它們很少在白天出來,一般情況下,白天都是躲在洞穴裡睡大覺,夜深人靜,耗子活動猖獗時,它們就出動了。
  • 二三裡喊你來跳「打穀舞」
    二三裡將從所有參與的用戶中挑選5名最強「舞」者送去一份驚喜禮物參與方式:1打開二三裡APP2點擊身邊板塊選擇「打穀舞」
  • 被蛇咬的農夫——再品《農夫與蛇》
    伊索寓言中《農夫與蛇》的故事相信每個人都不陌生,講的是在jiu寒冷的冬天,一個農民憐憫一條凍僵的蛇,把它帶回家用自己的體溫把蛇暖和過來後,反而被蛇咬的故事。助人本就不需要回報,那只是助人者的善良本性的體現,所以也就無所謂被善待之人如何了
  • 從農夫與蛇的故事中的啟發
    在一個冬日的傍晚,忙碌了一天的農夫走在收工回家的路上,看到路旁有一條快凍僵的蛇。這個農夫心生憐之情,把這條快僵死的蛇放在懷裡。這條蛇在農夫溫暖的體溫中甦醒了過來,反口咬了農夫,農夫中毒身亡。關於這個寓言故事,有許多的版本,具體到情節都是一樣的,農夫幫助了蛇,反被蛇咬。小時候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會覺得農夫很傻,心裏面會想,為什麼要救一條快僵死的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