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很久以前,有兩戶人家是鄰居,平時和睦相處,沒有任何糾紛,但是其中一家相對較窮,另一家相對較富裕些,儘管貧富存在差距,但兩家各過各的日子,兩家沒有利益衝突,倒也相安無事。
那一年,天下大旱,地裡顆粒無收,富的一家,因為家裡櫃有餘錢,囤有餘糧,倒也不甚驚慌,仍然過平常的日子。而窮的一家全靠地裡收成,這一天災,地裡完全絕收,吃飯的都成了問題,只有坐著等死。
大家鄉裡鄉親,富的一家看到鄰居這樣,總不能見死不救,於是就安排兒子給窮的一家送去了一升大米,所謂難時一口,這升米救了窮人家的大急,米雖只有一升,但救命之恩,當然是大恩,此所謂「升米恩」。
窮人一家,因為這一升米,總算挨過了最難的時候,一家人也都得以存活,於是舉家前往富人家裡去感謝富人的救命之恩。說話之際,雙方談起來年的種子,窮的一家吃飯米才剛解決,當然還沒有著落,於是富人家當家的說,這樣吧,我們家裡的糧食還有不少,咱們是鄰居,再給你一鬥吧。
窮人當然高興,於是又拿了富人一鬥米高高興興地回家了,要知道,古時一石等於10鬥,一鬥等於10升,那一升救命的米,這次又來了10倍,當然高興。
窮人回家後,窮人一家商量,米太少了,如果吃了,就還是沒有種子,如果當種子,立馬就又沒了吃的,一家人難過啊,紛紛開始埋怨富人家,說富人家太摳門了,你那麼有錢,為啥不多給我們一些米,或者乾脆給我們一些錢,讓我們去買米買種子,就給一鬥米,能幹啥?!真是為富不仁,太壞了!此所謂「鬥米仇」。
沒有不透風的牆,窮人一家的的話還是傳到了富人家耳朵裡,富人家當然生氣,我明明是白白送了你們家那麼多糧食,你們卻在背後罵我,真是救不得的窮鬼,壞透了。
於是,本來和睦相處的兩家鄰居從此就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來。
成語意思很明白:當人快被餓死的時候,你給他一升米,他會把你當作恩人;但如果給他一鬥米,他可能會想,既然你出得起一鬥米,就能給我更多,你竟然不給我,你就成了壞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