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男子欲約會心上人,僕人驚慌,極力阻攔,「公子,別去!」

2020-08-25 狐沐說

我是【狐沐說】,謝謝你閱讀我的文章。請看到最後,你會喜歡。


聊齋誌異》作為一部蒲松齡先生創作的短篇故事集,裡面有許多感人的愛情故事。今天講的這一個,是主人公與心愛的姑娘一年後重逢,發現她還有個狐狸精姐姐的故事。

劉子固第一次見到阿繡時,就喜歡上她了。而在一年後重逢時,卻驚訝地發現「阿繡」不是一個人。

劉子固帶著僕從去舅舅家省親,路過長街雜貨鋪時,遇見了阿繡。正是十五六歲的年紀,豆蔻年華,春心萌動。劉子固覺得,這是他見過的最好看的姑娘。

帶著年輕人的青澀與害羞,他走進阿繡家的雜貨鋪,假意要買扇子,想趁機和阿繡搭訕。阿繡不太理會這個陌生的公子,喊了父親出來接待。

劉子固紅了臉,故意把價格壓得很低,這筆生意也就告吹了。他匆匆地走出門外,在對面的茶肆裡朝著阿繡家的小店張望。

沒多久,阿繡的父親出門辦事。劉子固大喜,急忙又走進了雜貨鋪,還是藉口要買扇子。

阿繡說,等我父親回來吧。

劉子固回答,你隨便說個價錢就好,我絕不還價。

阿繡將信將疑,就故意提高了價格,劉子固欣然付錢離去。之後幾日,劉子固每天都會找藉口來到阿繡家的店裡,然後高價買回去一兩件用不上的小玩意兒。

日子久了,阿繡有些過意不去。於是在一次交易後,她急忙追出來返還了一半的貨款,並告訴劉子固以後不必再這樣了。兩人自此也漸漸熟悉。

這一切被僕從看在眼裡,他就偷偷地告訴了劉子固的舅舅。戀情被發現了,劉子固被母親寫信催著回家。臨行前,他將這些日子買的雜物細心收好封存,不忍丟棄。

過了一年,劉子固又來到舅舅這裡,卻發現長街上的雜貨鋪已經關門了。他心急火燎地向街鄰打聽,才知道阿繡一家因為生意不好,已經關店回鄉了。

劉子固回了家,鬱鬱寡歡,精神不振。劉母發現了異常,在僕從嘴裡知道了原因,就拜託劉子固的舅舅去查尋。很快,舅舅那兒就傳來了消息,阿繡在家鄉與人定親了。

劉子固傷心欲絕,心情更加消極。少年的心,就如那春雨下被打溼的土塊,碎了。

劉母為了讓兒子走出陰影,為他張羅了一門親事。劉子固被迫著去相親,沒想到在相親的地方撞見了日思夜想的阿繡。

他整個人又活了。

阿繡給他傳來了眼神,示意他隨後來見。劉子固開心極了,於是擺脫了僕從,偷偷與阿繡相會。

在略顯蒼老的院子裡,兩人四目相對。

你還沒有嫁人嗎?劉子固先開口問到。

沒呢,我沒有訂婚。阿繡說。

劉子固詫異,急切道,可是,我舅舅說......

阿繡笑著說,是我父親和你舅舅騙你的,我父親覺得我們兩家離得太遠,不太滿意。

原來如此。劉子固長舒了一口氣。

阿繡說,我喜歡你。

劉子固,我也是。

兩人滿心歡喜,這一刻,終於讀懂了對方的心意。

此後幾天,劉子固就常常偷跑出來和阿繡約會,相親的事情被他忘得一乾二淨。這些事情被僕從瞧在眼裡,於是在劉子固又想偷跑出去的時候,僕從將他堵住了。

僕從說,少爺你偷偷約會的人是誰?

劉子固回答,我哪兒有約會誰。

僕從說,是那個雜貨鋪的女子吧?您別忘了您還在相親呢。

劉子固答道,我不想相親,我喜歡阿繡,她就住在這裡。

僕從說,哪兒有什麼阿繡,我都打聽過了,這附近只住了一個老婦人和一個小孩子,根本沒有其他人,您大概是遇到鬼魅了。

劉子固驚道,你胡說!

僕從說,真的是這樣,您不看看周圍這環境,破敗荒涼,像是人住的地方嗎?

聽了這話,劉子固已經信了大半,不覺背後發涼。

僕從說,我陪您一起去吧,如果出現意外也好保護您。

劉子固同意了。

傍晚時分,阿繡來了,劉子固有點緊張。

阿繡笑道,那個僕從你快出來吧,把武器丟掉,再準備一些酒菜,我是來和你家公子道別的。

僕從悻悻然地走出,為他們備了酒菜,然後默默守在一旁。

阿繡說,你有什麼想問的,直接問我就好了,還用得著設伏嗎?好歹陪了你這幾天,就一點情義也不講嗎?

劉子固說,你真不是阿繡?

阿繡沒有回答,只是笑道,我這就要走了,在你回家的路上就能看到你想見的人了。隨即轉身,化狐離去。

劉子固心中悵然,和僕從收拾東西踏上行程。在回去的路上,他遇到一夥兒逃亡的流民,其中一女子問他,你是劉子固嗎?

劉子固駐馬細看,發現竟是阿繡。但他不敢確定,問,你真是阿繡?

阿繡說,你為什麼這麼問呢?

劉子固把他最近遇到的事詳細說給阿繡聽。阿繡聽後答道,我真是阿繡。我與父親遇到了兵匪,東西都被搶了。忽然從天而降一個女子,拉著我跑了出來。她讓我順著這條道走,說是能遇見你。

劉子固聽後,啞然無語。他將阿繡帶回來家,梳洗過後的阿繡容光煥發,十分美麗。劉母笑言,我終於知道我兒子對你念念不忘了。

阿繡得了劉母的認可,沒多久就和劉子固成了親。

一日,劉子固正在午睡。忽然聽到有人推門而進,他眯著眼睛一看,笑著說,阿繡,你過來了?

只聽「阿繡」答道,你再看看我是誰?

劉子固忽然驚醒,原來是狐仙來了,急忙起身穿衣。「阿繡」掩口失笑,不用著急,我就來和你說幾句話。

劉子固說,你就不能化成別的樣子嗎?

「阿繡」搖搖頭,不行的。其實阿繡前世是我的同胞妹妹,不小心夭折。我們曾經和母親一起到天庭覲見,見到西王母,心裡十分的羨慕,就在化形的時候刻意模仿。我這次來就是看看你們,看到你們這麼恩愛,我可以放心的離去了。說罷,隨風而去。

劉子固將這件事告訴了阿繡,阿繡也十分驚奇。兩人就在家中供奉了牌位,常常進香,和「阿繡」隔空聊聊天。

愛情可能會來得猝不及防,就看你抓不抓得住。劉子固與阿繡的愛情,是渾然天成的,受上天的眷顧。阿繡的姐姐,在看到妹妹幸福後才放心離去,你們也要相信總有這樣一個會在背後默默地關心著你。那最後的「有情人終成眷屬」,也寄託著你們親人與朋友的美好祝福。


我是狐沐說,帶你品讀更多歷史人物、經典故事,助你的人生更有成長。關注我,很有用。


你可能喜歡:

相關焦點

  • 婆婆把房子過戶給孫子,保姆驚慌阻攔,知道真相她怒打兒媳
    婆婆把房子過戶給孫子,保姆驚慌阻攔,知道真相她怒打兒媳!正文:我叫楊陽,是個平凡的中年婦女。 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回家照顧婆婆老公和兒子。 但我一個人也忙不完,因此家裡就請了一個保姆叫胡梅香,這胡梅香在我們家已經十幾年了,和兒子與婆婆關係都很親厚。 不過我卻覺得胡梅香非常奇怪。
  • 李雲龍和張白鹿好上之後,孔捷極力阻攔,為何丁偉故意放縱?
    六七十年代,還有一批立志嫁給高幹子弟的女孩,但很多人命運不濟,高幹子弟嫁不成,最後嫁給了高幹,俗稱填房,直接成為目標的後媽,跟如今嫁大款差不多。而李雲龍本人也覺得小張同志長得好,思想覺悟又高,能滿足自己的大男子主義
  • 《聊齋志異》之妖術篇:公子倚劍挑燈殺鬼,妖人幻術敗露伏誅
    於公子因武藝出眾,這一年往京都參加武舉殿試。不巧的是隨行僕人忽得怪病臥床不起,尋醫問診皆不見起色,為此很是憂慮。客棧老闆得知此事,擔心於公子的僕人病死在客房,影響自家生意,便找到於公子道:「貴僕身染重病,恐非藥石能治,集市上有一卦師,精通佔卜之道,能斷人生死命運,極為靈驗,公子何不去求問一卦,以測貴僕吉兇?」於公子一聽,也是個辦法,死馬當作活馬醫吧。
  • 明月說《聊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嘉平公子
    那女子見了他英俊瀟灑,便對他微微一笑,點了點頭,嘉平公子見狀便湊上前去跟她搭話。女子問:「你哪裡人士?」嘉平公子告訴她是來這裡考試的秀才,並告訴女子自己的住處。女子又問:「住處有別的人嗎?」公子回答說:「沒有。只有僕人書童等下人。」女子說:「那我晚上去拜訪你,不要讓人知道呀。」嘉平公子聽了很高興,於是就回到住所等候。
  • 新聊齋:男子山中捕獵,與美貌女子相愛,夜間相會才知她不是人
    新聊齋故事:兔仙夫人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多年前,連山灣村有個叫鄧清的年輕人,他自小父親去世這女子不是他村中之人,他從沒見過。女子見他呆住了,就走近前來,微微躬身向他行禮,笑著說:公子這是怎麼啦?小女子臉上有花嗎?鄧清回過神來後,覺得有些不好意思,然而這姑娘實在太美了,他一見便愛上她無法自拔。此時滿臉脹得通紅,看著女子口舌打結,說不出話來。
  • 故事:新聊齋:閻羅夫人
    新聊齋:閻羅夫人求親的公子裡,有一個叫馬貴的富商公子,長得瀟灑倜儻,英俊有才,曾一度迷倒萬千少女。然此人自命清高,看不上一般的庸脂俗粉,自那日在廟會上初遇蘭圓圓一眼,便被她的容顏身影深深給迷住。蘭圓圓問了丫鬟,知時辰已不早正欲起身告辭,馬貴不依再三勸留,蘭圓圓逐臉露難色,將就再陪喝一杯。此時,鳳春樓大門竟自動而開,一股微微涼的風吹襲進來,七八個黑袍高帽之人,行色匆匆走入樓來。
  • 李雲龍和張白鹿偷偷好上之後,孔捷極力阻攔,為何丁偉故意放縱?
    不過很多人也是感到疑問,孔捷跟丁偉兩個人都知道李雲龍跟張白鹿好上了,但是為何孔捷極力阻攔,而丁偉卻選擇故意放縱呢?但是孔捷並不一樣了,可以說在晉西北「鐵三角」中,也只有丁偉一人有文化,孔捷跟李雲龍一樣都是泥腿子一個,並且孔捷是標準的中國男人,為人正派,對於吃喝玩樂、交際跳舞等事情非常反感,還不如自己靜下來研究研究戰術呢,所以孔捷在面對李雲龍犯錯誤的時候,必須要極力的阻攔
  • 老母親以精神虐待兒女取樂,欲擒故縱丟了命,《死亡約會》推薦
    老夫人盛怒之下,卻沒有極力阻攔,相反卻邀請那位小姐來家裡住。她和大兒子很快陷入熱戀,老夫人催促他們結婚並一起居住。沉靜溫順的女士當年還沒識破老夫人的真面目,等她嫁過去意識到不對之時,為時已晚。大兒媳有自己的意志和個性,想拉大兒子走出泥潭,奈何家庭成員受精神控制太久帶不動,又放不下自己的丈夫,於是老夫人又多了一個可供驅使的對象,雖然她不好控制。
  • 聊齋故事之嘉平公子:被鬼女子拋棄的富家公子
    李公子本應與佳人有美好的愛情故事,但蒲松齡在這篇小說中,卻讓鬼女看見公子留給僕人的一張便條,從那便條認清了他是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草包公子,鬼女在他的便條後面寫到:有婿如此,不如為娼。嘉平縣的李公子生在富庶家庭,他為人忠厚老實,而且人長得十分俊秀,他的身上蘊含了一種讓人說不出的氣質,而且讓人覺得他這人非常值得信任和依賴。
  • 聊齋全圖 二十三,嘉平公子 等 精美繪本
    聊齋全圖 這一冊我們講《嘉平公子》的故事,其它故事有空再補上。嘉平公子小姐低聲說:「晚上我來找你聊天,別讓其它人知道哦。」靚仔回到家裡,到了晚上,把傭人都派遣出去做事。沒多久,那小姐果然來了,自我介紹說:「我的名字叫溫姬,」然後又說:「我愛慕你風流倜儻,高大英俊,所以瞞著媽咪來的。我想跟你一起過下半生。」 那帥哥聽了當然很高興。從此以後,那小姐姐兩三夜就來一次。有一天晚上,外面下大雨,小姐姐還是來了。
  • 聊齋志異——單道士
    作者: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韓公子很喜歡他的法術,把他待為座上賓。單道士跟人走路或坐在一起時,常常忽然不見了。韓公子想跟他學這種隱身法,道士不肯。公子再三懇求,單道士說:「我並不是吝嗇我的法術,是恐怕傳出去後壞了我的名聲。如果我教給的是君子倒還罷了,傳給小人就不行了,會有人藉此隱身法去行竊。公子當然不會擊行竊,但你出去後,如發現誰家的姑娘媳婦漂亮,一喜歡上,就用隱身術偷進閨房,我豈不是助紂為虐,成了一婬一徒的幫兇了嗎?
  • 《聊齋志異》中的《劉夫人》的故事:任人唯賢、知人善任方得善果
    廉生正在驚慌害怕的時候,也來不及問這位老太太是誰,就請求借宿。老太太就領著他往前走,進入了一所高大的宅第中。這時有個丫鬟挑著燈籠,引導著一位年紀約有四十多歲的婦人出來了,婦人舉止有大家風度。老太太迎上前去說:「廉公子到了。」廉生連忙上前拜見,婦人高興地說:「公子清秀英俊,豈只是做個富家翁!」
  • 《靈魂擺渡》之五公子:女子為求人間美味,被男子蠱惑,跌入虎口
    這時一位身材矮小,長相醜陋的男子出現了,看著女人狼吞虎咽的表情,男子很滿意,嘴角露出詭異的笑容。女子問他,是不是五公子,男子卻回答自己只是一名廚子,並問她是否決定了下車後他熱情的對冬青招了招手,冬青雖然好奇,但也沒放在心上,也對他禮貌的問好,卻不知道五公子一直在暗處觀察他。
  • 故事:他被老翁害了命,15年後轉生為富家公子,結局不禁讓人感慨
    15年前他被養花老翁所害;15年後他轉世做了富家公子,報了此仇。看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這孽債,誰也拖欠不了。此時從門前經過一個挑著糞桶的人,那挑糞的中年人走過院門口後又折了回來。他徑直走進白老翁的院子,見老翁正在澆花,他放下糞桶便開始給花施肥。白老翁一看這人自己並不認識,便擔心那人毀了自己的花。老翁趕忙走了過來阻攔那個中年人。
  • 聊齋故事——小翠(四)
    聊齋故事——小翠(四)過來一年多,王公被王給諫的同黨彈劾免官,因為有小小的錯誤被掛職。原來有廣西中丞贈送的玉瓶,價值千金,想用來賄賂疏通官員。女子非常喜愛拿著把玩,不慎失手落地摔碎,慚愧地自己告訴王公。王公夫婦因為免官而心中不快,聽說玉瓶摔碎,非常惱怒,交口呵嗎。女子憤怒然後出走。對公子說:「我在你家,所保全的不止一個瓶子,為什麼有一件事不遂心願就給臉色行事?
  • 夜話聊齋之《顛道人》:又吃石頭,又玩蟒蛇,瘋癲道士何許人也?
    大家好,今天阿犬給大家送上聊齋一篇相當廣為人知的篇目——《顛道人》(「顛」通癲)。一個瘋瘋癲癲的道士,竟是個通天的人物,他究竟有什麼本事,我們一起來看看。直到半山腰才停了下來,與隨行的友人和僕人找了一個陰涼處開始休息。眾人一坐下便擺上酒肉瓜果,開始有說有笑地喝了起來。富家公子邊喝邊借著酒勁四處溜達,等喝完酒的時候剛好從顛道人所在的寺廟前經過。富家公子本想進來祭拜一下,誰想到剛到門前,首先看到的卻是那瘋瘋癲癲的顛道人。
  • 共讀聊齋:畫皮,你願為渣男吞下這口痰嗎?
    王生開口搭訕道:「姑娘,一大清早你一個人幹嘛呢?」那姑娘不耐煩的答道:「我正趕路,一肚子煩心事兒,公子你何必多問?」王生也不生氣,繼續厚著臉皮說:「你把你的煩心事兒說給我聽,說不定我能幫幫你呢。」美女嘆了嘆氣,面色悽慘的說:「我爹娘貪錢把我賣給了一戶有錢人家當小妾。
  • 《聊齋志異》:落第秀才不知己死,隨恩公返鄉,助其子金榜題名
    《聊齋志異》葉生,一個悲喜交加,令人唏噓不已的故事。可惜的時運不濟,考了幾次也沒中舉,不由得 讓人感嘆造化弄人。淮陽縣令丁乘鶴,讀過葉秀才的文章,認為此生不同凡響,便叫來談話,一番交談後,丁公對其大加讚賞,於是讓葉生在官府讀書,資助其所有學習費用,知道他家境貧寒,還經常救濟錢糧,讓他安心攻讀。在開科考試時,丁公在學使面前極力的推崇葉生,使他得了頭名,對葉生寄予極大的厚望。
  • 《聊齋志異》:男子彌留之際口是心非,復活後所為,讓人意難平
    彌留之際,男子追問妻子日後的打算,死後不甘心,避過鬼差重回陽間。《聊齋志異》——耿十八,解讀他的做法是否正確。家裡人聽到喊聲過來,見此情形連忙讓兩個力氣大的人掰開,妻子早已嚇壞了。,應該是對號入座,押車的人見耿十八出來,催促他上車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