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是怎麼選出來的?

2021-03-02 百科知識

沒有哪個國家的總統選舉會像美國一樣受到全世界的密切關注,紙媒的頭版頭條、電視直播和評論鋪天蓋地、社交媒體的熱門話題,大選當天仿佛全世界都是美國人一樣。然而當公眾在選舉當天時刻關注總統候選人的得票時,很多人對美國的總統選舉並不了解,甚至誤以為美國總統是由美國全民投票直接選舉產生的。除了媒體報導時主要關注普通選民的票數以外,人們產生誤解也和美國總統選舉的複雜性有關。事實上,美國總統是經過間接選舉產生的,最終希拉蕊和川普誰當選總統是由各州的選舉人票決定的。這套選舉程序於1787年費城制憲會議初步確立,經過了200多年的發展和演變,成為美國共和制政體最重要的體現。


選民在投票站填寫選票

 

從法律意義上看,實現美國「總統夢」的條件要求並不算高。按照美國憲法,出任總統只需要滿足年齡、出生地和居住時間三個必要條件即可。凡是年滿35歲、出生於美國本土並連續定居超過14年的美國公民,無論種族、性別和學歷高低,都可以參選美國總統。作為肯亞黑人留學生的後代,現任總統歐巴馬在大選中沒有因為膚色受到質疑,但是其出生地卻一直飽受競選對手攻擊,甚至在兩度當選之後,其是否出生於美國本土仍然是極具爭議的政治話題。即使歐巴馬於2011年4月公布了他的出生證明,顯示他的確出生於夏威夷,部分共和黨人也繼續懷疑其出生證明的真實性。直到今年9月份,川普才正式承認歐巴馬出生於美國本土。著名電影明星、原加州州長阿諾德·施瓦辛格曾有意參加總統競選,但因出生於奧地利只能作罷。那些只有「綠卡」,即擁有美國永久居住權的外國公民,不僅無法參選總統,也沒有投票權

當然,想入主白宮談何容易?要成功當選美國總統的現實條件要求就高多了。首先就是必須有充足的財力,即使沒有雄厚的個人資產,至少也要有很強的籌款能力。由於法律的限制,聯邦政府支持的財政資金根本無法支付漫長的選舉造勢、演講拉票、媒體廣告等競選活動所需要的資金,競選人必須依靠社會機構和個人的捐款才能籌得競選所需的巨額花銷。因此,廣泛的籌款能力是勝選的必要條件。房地產大亨、億萬豪富川普雄厚的個人財力就為其勝選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美國憲法雖然沒有對總統的信仰和價值觀作法律規定,但符合民主、自由等美國主流政治價值觀和普遍的道德原則也是擔任總統的必要條件。此外,候選人的個人品質、知識水平、政治經歷和執政能力等因素也是選民們評價考量候選人的主要標準,但是這些標準會隨著時代的變遷發生微妙的變化。很多人認為,本次美國總統選舉中沒有任何政治經歷、經常違背「政治正確」標準的川普能夠勝選,就是中下層白人「草根」對主流建制派精英的政治評價標準的挑戰。


 

符合參選條件後,還需要經過相應的選舉程序才能最終成為美國總統。經過200多年的發展演變,美國形成了一套複雜的選舉程序。具體而言,候選人需要分別在提名、全國黨代表大會和全國投票三大主要程序中獲勝,才能入主白宮,成為美國總統。

提名程序又可以理解為預選或初選,主要是指各州提名兩黨的總統候選人。有意參加總統競選者,需要先登記成為各州的總統候選人。由於美國憲法沒有規定初選的形式,每個州對於總統候選人資格的規定和選舉程序都各不相同,但一般情況下,每個候選人都以有黨派支持為前提。目前,美國大多數州採取普選投票的方式進行預選,即要求進行候選人登記的競選者必須得到一定數量的選民支持,因此預選又被稱為公民提名。年滿18周歲的美國公民都可以進行選民登記,普通選民在預選中將選票投給哪一個黨派,就成為該黨的黨員。各州通過初選、黨員會議和州代表大會,選出代表參加全國黨代表大會;一些黨內知名人士或政治資歷較深的黨員可以直接參加黨代會,被稱為「超級代表」。

預選結束後,民主、共和兩黨會在大選年的七八月份左右召開全國代表大會,大會上最終確定由誰代表本黨參加總統、副總統的選舉並確立本黨的競選綱領。獲得本黨最終提名的候選人,就可以正式在全國進行競選活動了。兩黨提名候選人可以通過公開發表競選演講、召開記者招待會、發布各式競選廣告以及電視辯論等形式闡釋自己的政策主張,爭取選民的支持。競選活動一直要持續到大選當年11月第一個星期一之後的星期二,這一天便是最終決定總統人選的大選日。

大選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大選日選民投票。大選當日,選民可以到附近的投票站為自己支持的候選人投票,但選民的投票只能決定本州選舉人團將票投給哪一位候選人,不直接決定選舉結果。選舉人票才最終決定總統寶座的歸屬,選舉人團制度也因此成為美國總統選舉制度的核心。

選舉人票數的分配與各州在國會參眾兩院的代表席位數相同,具體分配方式是:參議院共100個席位按每個州2名代表平均分配;眾議院共435個席位按各州人口數量分配,人口越多代表越多。除此之外,首都華盛頓所在的哥倫比亞特區擁有固定3張選票。這樣,全國就總共有538張選舉人票,先獲得多數即270張選票的候選人勝選。除了內布拉斯加州和緬因州按普選得票分配選舉人票之外,選舉人團制度採取「贏者通吃」的規則,候選人只要獲得一州普通選民的多數票,即可獲得該州所有的選舉人票。由於各州的人口數量差異很大,所擁有的選舉人票也因此各不相同,人口最多的加州擁有55張選舉人票,而像阿拉斯加這樣人口較少的州則只有3張選舉人票。也就是說,只要加州超過50%的普通選民投票給其中一位候選人,該候選人就能夠獲得加州所有55張選舉人票。

美國各州選舉人票分布圖

 

這套由美國的國父們於200多年前設計的選舉人團制度的基本框架,雖然經歷各種危機和改革,其制度的核心內容仍然沿用至今,可以說這是一套比較成熟且有效的民主選舉方式。首先,全民投票選舉總統是國民意志的體現,是對多數人利益的尊重和民主的體現。其次,由選舉人團投票間接決定總統選舉結果可以降低發生「多數人的暴政」的可能性,更好地照顧到人口較少的州和偏遠地區的利益,避免人口大州長期控制選舉結果,是美國聯邦制的體現。本次大選川普能夠勝選,中部人煙稀少州就「功不可沒」。第三,由各州分開統計普選票的方式能夠方便計票,尤其是在建國初交通和通訊還不發達的年代,能夠儘快確定最終選舉結果;一旦選舉或計票出現問題,也不需要全國重新選舉或計票,節省選舉成本。

選舉人團制度也有很大的民主缺陷。由於各州的人口數量差異,每張選舉人票所代表的普通選民的數量又不相等,這就導致有可能出現獲得更多美國普通選民支持的候選人最終沒有當選,反而是普通選民支持較少但選舉人票達到270張的候選人當選。美國歷史上共5次出現這種狀況,最著名的例子就是2000年大選民主黨候選人戈爾和共和黨候選人小布希之間的選戰,前者獲得的普通選票比後者多近54萬張,但後者卻獲得了271張選舉人票,最高法院最終裁決小布希當選。本次大選的最終結果,希拉蕊獲得的普選票比川普多33萬餘張,但後者仍然因獲得了290張選舉人票而當選。因此,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選舉人團制度違背了「一人一票、每票平等」的民主原則,不是真正的民意體現,要求由選民直接投票選舉總統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由於美國橫跨6個時區,東部地區首先開始投票,投票與計票幾乎同時進行,因此大選當日,大致從東向西各州陸續公布計票結果,候選人、媒體和民眾都時刻關注各州的票數結果。一旦某一候選人率先獲得270張選舉人票,便意味著總統大選結果已定。此時即使有很多州或選區仍未公布計票結果,也沒人再願意關注這些州或選區的票數情況,公布選票數較晚的一些州在選舉中的意見和作用因此被忽視。

在美國兩黨制制度下,一些州長期呈現偏向於某個黨派的傾向,於是就出現了加州是民主黨的「鐵票倉」、德州是共和黨的「鐵票倉」的說法。這些明顯傾向某一黨派的州,對選舉最終結果的影響是有限的,那些兩黨勢均力敵的搖擺州往往才最終決定誰能勝選。候選人為了爭奪搖擺州使出渾身解數,傾向某一黨派的州的作用無形中卻被忽視了,所謂「得搖擺州者得天下」。此次大選中,川普就因為在佛羅裡達、俄亥俄、密西根等關鍵搖擺州中取勝而搶得先機。

此外,選舉人團制度還存在「失信選舉人」的問題。通常大多數州都要求選舉人投票時忠於本州選民,但是仍有選舉人在投票時違背選民意見,將票投給對方候選人。

 

 

大選前,多數人並不看好川普,尤其是上層社會精英及所謂「建制派」人士,完全不相信川普能夠勝選。美國政治、經濟等領域的大批專業人士都認為政治經驗豐富的希拉蕊將最終當選,選前的多數民調也顯示希拉蕊的支持率領先於毫無政治經驗的川普。

靜待投票結果

然而最終的選舉結果卻是川普在選舉人票數上大幅領先而獲得勝利。究其原因,與美國社會的分裂有密切關係。具體而言,主要是美國社會受教育狀況良好的精英階層與沒有獲得大學學歷的中下層白人選民的分裂有關,後者有67%的人將選票投給了川普。居住在人口超過5萬的城市居民有59%支持希拉蕊,小城鎮和鄉村選民則有62%支持川普。從選前的民調和媒體評論來看,由於絕大多數媒體和評論人士都擁有大學以上學歷,他們在報導和評論中的傾向性一定程度上都只是片面甚至錯誤反映了實際情況。

當然,也不能簡單的將川普勝選歸結為經濟或社會地位差異。從選舉結果看,年收入為3萬和5萬美元的中低收入選民分別有53%和51%支持希拉蕊,年收入10萬美元以上的高收入選民支持川普的反而佔多數。觀察投票數據可以發現,投票結果與兩位候選人的性別和種族、移民等社會政策不無關係。支持希拉蕊的選民中女性選民佔54%,支持川普的選民中男性佔53%;支持希拉蕊的黑人、西班牙裔、亞裔及其他族裔的選民分別達到88%、65%、65%和56%,支持川普的白人佔58%。

美國人長期引以為傲的民主選舉制度是否仍然適應美國政治和社會的發展值得深刻反思,美國社會的分裂也可從此次選舉中窺見一斑。作為一個成熟的民主制度國家,也有理由讓人相信其糾錯能力。三權分立的制度約束著總統的行為,無論誰當選總統都不可能「為所欲為」。畢竟,當選後的川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已經變得「更像一個總統了」。




不管是四年一次的總統大選,還是兩年一次的國會選舉,美國的全國性選舉總是在11月的第一個星期一之後的星期二進行。這是為什麼呢?
  國會參議院歷史學家貝蒂·科艾德說:「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但不一定有簡單的答案。」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要回到1845年。

當時美國是個農業社會,人們主要靠馬車出行。那時候各州的選舉日五花八門,有的星期三,有的星期五,甚至還有相差好幾個月的情況。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國會通過了一系列規範選舉程序的法律。到了1845年,國會又通過了一個法律,設定11月第一個星期一後的星期二各州選出總統選舉人。這個法律通過後的第一次全國統一選舉發生在1845年11月4號的星期二。這是美國各州第一次在同一天舉行大選。

1872年通過的立法將國會眾議院選舉也放在同一天舉行,當時參議院還不是直接選舉。1913年美國憲法第17修正案通過後,參議院也變為直選,所以這項立法也進行了修改,使得參議院選舉在同一天舉行。 

我們知道了美國從什麼時候開始進行全國統一選舉, 但為什麼在11月、為什麼是星期二呢?對當時的農業社會來說,11月秋收剛剛結束,天氣還不算太冷,正好有閒暇去投票。 選舉日定在星期二是因為當時人們必須趕馬車到縣政府所在地投票。星期天人們都要去教堂, 如果星期一出發,星期二才能到達投票地點。

即便如此,我們可能還有疑問,按照這些考慮,選擇11月的第一個星期二不就可以了,為什麼是第一個星期一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二呢? 這樣是為了選舉日不會落在11月1號。 歷史學家科艾德說:「11月1號是萬聖節,這是一個天主教的重要節日,他們要參加教會活動,不能去投票;而且在18世紀,商人要在每個月的第一天處理帳務。」

相關焦點

  • 這個世界怎麼了?為什麼是這兩個人來選美國總統?
    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對決:如果當選,川普將是美國歷史上年齡最大的總統(70歲),而希拉蕊將成為第一位女總統。幾乎80%的主流媒體都選邊站了,旗幟鮮明地反對川普。然而,每當主流媒體為希拉蕊發聲,社交媒體上就會掀起支持川普的新高潮。這些都讓今年的總統選舉變成了一場關乎世界命運走向的大型勁爆真人秀。到底是什麼,導致了是這樣的兩個人出來參選美國——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的總統?
  • 美國總統山的故事
    ▲川普先在推特上發的圖片 圖源自網絡有小夥伴就問我,說這個總統山是怎麼回事?在哪?怎麼來的?能不能給講講?當然可以,今天咱們就來說道說道。山上有四座高達18米左右的美國前總統頭像,分別是喬治·華盛頓、託馬斯·傑斐遜、小西奧多·羅斯福和亞伯拉罕·林肯。這個小西奧多·羅斯福暱稱泰迪,一般俗稱老羅斯福,他是二戰時的那個富蘭克林·羅斯福的遠房堂兄,後者一般叫小羅斯福。那麼,雕刻總統頭像這事,是誰想出來的?為什麼要在南達科他州搞這個?
  • 拜登破總統年齡記錄,美國總統為啥越來越老?
    美國總統的年齡全面朝著「80後」一路飛馳。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川普之前,美國歷史上44位前總統平均年齡是55歲,上任時最年輕的是羅斯福總統,即將滿43周歲。難道美國總統正迅速老齡化?嚴謹來說,近150年來,美國確實存在總統老齡化的趨勢。在咱們說「總統老齡化「之前,簡單根據維基百科了解一下什麼叫「老」。
  • 侃爺參選美國總統,「選舉」的英文你知道多少?
    美國民眾這兩天應該是懵逼的:侃爺竟然參選美國總統了?!而且侃爺推特的發布時間選在了7月5號,也就是美國獨立日(美國的國慶節)這個日子裡,顯得十分正式。所以看轉推數和喜歡數都能看出來美國民眾有多麼震驚。他是話題女王金卡戴珊的丈夫。
  • 美國總統候選人怎樣才能獲勝
    難道美國的選舉不是選舉人一人一票選出來的嗎? 實際上,美國總統的選舉結果是由一個叫做「選舉人團」的票選結果出來的。上面講到的253、214也是選舉人團的票選結果。那麼,選舉人團是什麼?它和普通民眾的選票有什麼關係? 簡單來講,選舉人團,顧名思義就是選舉人組成的團體。美國總統的誕生,完全取決於選舉人團的投票結果。
  • 美國總統川普為什麼一定能取得最後的勝利?偉大的美國國父、偉大的美國人民
    第五、德州訟案的邏輯推演及川普勝選的路徑。對於高院發下來的德州訟案,四州會怎麼解釋呢?第一,承認違法;第二,否認違法。1、 最高法院判定由這四個州的州議會決定各州的選舉人;2、 最高法院援引美國憲法第十二修正案,在兩位總統候選人都未能得到法定當選的270張選舉人票的情形下,判定由聯邦眾議院按照每州一票的選舉規則直接選出第46屆美國總統。
  • 美國總統大選的遊戲規則
    儘管如此,長久以來,多數中國老百姓對美國大選的觀感大抵僅限於「外行看熱鬧」,在意的只是總統候選人們唇槍舌劍的電視辯論、巡迴演出式的各地拉票活動,以及此起彼伏的民意支持率,並相信支持率更高的那一個將會最終勝出。但實際上,美國總統大選有一套複雜的遊戲規則,可以說,看懂這套規則怎麼玩,也就看懂了美國政治。
  • 美國克隆總統
    【克隆總統】美國五任前總統美國總統被克隆了嗎?
  • 法國總統的英語說得比美國總統還溜!
    這個消息最先是從推特上面看到的美國演員 Betty Bowers在馬克龍勝選以後發了一條推文「分享一個有趣的事實這是有歷史記錄以來第一次一個法國總統英語說得比美國總統還溜!」再比如把一個完整的英文單詞overrated寫成over-rated,把nonsense寫成non-sense,把coverup寫成cover-up, 將ridiculous變成rediculous,混淆lose和loose,以為paid是payed……是他,是他,都是他,美國總統川普
  • 法國總統英語說得比美國總統還溜!川普:這TM就尷尬了
    美國演員 Betty Bowers,在馬克龍勝選以後發了一條推文:「分享一個有趣的事實,這是有歷史記錄以來第一次,一個法國總統英語說得比美國總統還溜!」看完這個視頻以後,全球的網友都樂翻了。 將ridiculous變成rediculous,混淆lose和loose,以為paid是payed……是他,是他,都是他,美國總統川普。
  • 美國大選的選票是怎麼計算的? 壹讀精選
    這就意味著,哪位總統候選人先獲得270票,他就通過這條「通往270之路」贏得了大選。如果538票在兩位候選人中平分,怎麼選出總統呢?我們來看最後的環節:各州選舉人的投票結果,經有效籤名認證後,送到國會, 在參議院和眾議院的聯席會議上公布。要當選總統,首先 得票數必須超過選舉人總數的一半。其次,必須得到最多的票數。
  • 美國會毀於這次總統選舉嗎?
    圖片來源:Reuters這次衝突,為總統權力能否和平交接,蒙上了一層陰影。2020年美國大選,為什麼爭議頻頻,始終無法塵埃落定?一位川普支持者,在國會舉著內戰時期聯盟國的旗幟。圖片來源:Reuters直接原因,是因為川普始終沒有宣布敗選,而是不斷向支持者宣稱,存在廣泛的選舉舞弊和違規行為,導致自己的勝利被「竊取」。
  • 【美國總統選戰】(非)即時評論3:拿著明朝的尚方寶劍,卻要斬清朝的官
    其次,有美國《通信規範法案(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第230條款撐腰。美國是個法律大國,床鋪團隊用了一個多月時間努力推動大選舞弊調查,堂堂在任總統領銜,卻硬是連法院的門都進不去。現在又是230條款「一夫當關」,任你說破嘴皮,我自巋然不動。
  • 美國新舊總統交替期間出現一個黃金時刻閃電戰收復臺灣
    嚮往美國文化的他們,其中的一些人或者是在美國有財產,或者是子女在美國讀書,總之吧,就是和美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川普這個人又非常感性,他甚至發表了一條政策,任何中國人只要在自媒體上表達了對美國不尊重,或者對美國總統不尊重的言語,就不允許前往美國,這實際上根本違反了美國言論自由的根本原則。
  • Kanye West正式競選美國總統
    就在剛剛不久,侃爺Kanye West正式宣布參加美國總統選舉。侃爺發文表示:「現在,我們必須通過信任上帝、團結我們的願景和建設我們的未來,來實現美國的承諾。我要競選美國總統。」這一消息一出,立即引爆全球。目前消息已登頂推特全球趨勢。
  • 「我們不是軟柿子」:美國微信用戶聯合阻擊總統令
    」的抗爭,美國一法院暫停了川普關於禁止微信交易的總統令。南方周末:這是美國華人罕見地挑戰總統令,這個動議是怎麼提出的?曹英:我創建了一個在美華裔律師微信群,有180多位在美執業的華人律師。封禁微信的總統令一出來,群裡就掀起了軒然大波。總統令用了一個模糊不清的字眼:「交易」(即不得與微信進行任何交易),沒人弄得清到底禁了什麼,沒禁什麼。
  • 美國歷屆總統一覽
    註:美國總統史第一位西點軍校畢業的總統!註:美國首位具有神職人員身份的總統,也是美國第二位被暗殺的總統。註:美國歷史上首位連任四屆(病逝於第四屆任期中)的總統;也是美國迄今為止在任時間最長的總統。羅斯福曾多次被評為美國最佳總統,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
  • 全球調侃,法國總統馬克龍英語碾壓美國總統!
    史上最年輕的法國總統Emmanuel Macron(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和第一夫人之間的故事想必你們已經知道啦!除了秀恩愛,最近,又有一件事情引起了網友的討論。那就是馬克龍的英語竟然比美國總統Donald Trump(唐納·川普)還要好!Word天!法國人不是都不會說英語的嗎?
  • WWE巨石強森宣布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競選,憤怒的翻譯官助陣!
    WWE名人堂成員特朗姆·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引發了一波反對潮,有人走上街頭抗議,也有人開始在猜測2020
  • 推特和臉書要「決定」誰是美國總統?
    推特20日宣布,無論現任總統川普是否承認敗選,美國總統推特官方帳號(@POTUS)將會在總統就職典禮當天,自動轉移給拜登,白宮(@whitehouse)、副總統(@VP)和第一夫人(@FLOTUS)等官方帳號也會同時移交。臉書隨後也宣布,將把總統、白宮、副總統以及第一夫人的官方帳號同日轉移給拜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