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被稱為無人零售的元年,據創業邦研究中心統計,這一年共有138家無人零售企業,其中57家獲得融資,國內這一領域的創業公司融資總額達到了48.47億元。隨著亞馬遜、阿里、娃哈哈等巨頭企業的布局,以無人便利店、無人貨架為代表的無人零售一度成為投資創業企業的熱門選擇。
然而這一風口持續了不到1年似乎就要宣告落幕。2018年6月,無人便利店及貨架的運營商猩便利獲得螞蟻金服數億元人民幣的戰略投資,這被認為是2018年這個賽道的最後一筆融資;2018年12月中旬,無人貨架領域的小巨頭京東到家,被傳無人貨架業務「倒閉」,無疑為這個行業更添加了一層悲涼的色彩。有媒體甚至稱,「發生於2017年的第一代無人零售,已死。」
不過,在新零售「排頭兵」無人便利店踟躕不前、無人貨架經歷極速擴張而又快速收縮的背景下,以智能零售單機交付、多品類整合經營的便麗貓卻憑藉其主打的智能零售商業空間運營商模式,緊跟新零售代表盒馬鮮生的超級入口,低調佔據了新零售的一條重要賽道。
以智能零售商業空間運營切入無人零售
便麗貓成立於2017年11月,是一家智能零售商業運營平臺。區別於市場上常見的各種零星的無人零售業態,便麗貓採用B2B2C平臺模式,通過統一品牌、統一運維、統一支付、統一會員的品牌戰略邏輯,整合智能零售行業不同品類的零售終端,為鮮食類、預包裝類及娛樂類設備運營商提供運維支持,為消費者提供便利、安全、健康、美味的鮮食、預包裝、娛樂和後臺服務等。
便麗貓的兩位創始人孫向東和黃建榮在零售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孫向東曾任TOM.COM中國區副總裁,美國FrontPorch Inc中國區CEO,將精準廣告推送系統引入中國,推動了中國精準廣告市場的發展。黃建榮歷任宏圖三胞副總裁、順豐副總裁、易迅副總裁、京東及國美高管;具有22年連鎖運營及供應鏈管理經驗。
孫向東回憶,最初做便麗貓的想法,是因為一次去日本考察,看到了日本自動售賣機市場的成熟。最早的想法是做一款咖啡機,但後來對中國的市場做了一番深度調研之後,發現整個市場其實除了咖啡機之外,其他像橙汁、椰子汁、披薩的設備也特別多,但都比較零散,於是就萌生出打造一個平臺的想法,這樣就可以容納除咖啡之外的更多品類,讓用戶有更多的場景進行一些消費。從整個產業來看也是一次推動變革的機會。
從原來整個無人零售市場的產業鏈來看,最左端是生產商(工廠),即生產機器的公司,中間是品牌運營商,他們從工廠訂購設備,打上自己的品牌,然後自己找點位(租場地)去鋪機器,最後終端的機器給消費者提供服務,即構成工廠——品牌運營商——C端消費者的產業鏈。
而在這整個過程中,品牌商要自己承擔每個機器運維、獲客的工作,再加上品牌商去向物業拿場地過程中,得一個點位一個點位去談判、鋪設,導致整個線下推進的周期漫長、且人力成本高。這讓孫向東看到了可以去做優化和效率提升的地方。
便麗貓切入的正是品牌運營商與C端之間的這塊市場:
首先從場景痛點上,便麗貓通過整合不同品類的零售終端,將不同場景下無序的零售點位形成一個有序的集合「店面」,不同品類的智能零售設備及品牌運營商可以直接入駐其中,從而形成一個於C端用戶而言標準化的服務平臺;
運維痛點上,便麗貓對所有品類的智能零售設備及品牌運營商,提供開放的平臺接入模式,統一體驗、統一獲客、統一收銀、統一運維,其中運維團隊的復用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渠道營銷方面,通過統一「店面」品牌,將不同品類、不同品牌的零售終端機器整合起來,能更快、更好地佔領消費者的心智。
盒馬是便麗貓鋪設的第一個頭部渠道。據孫向東介紹,盒馬一直是一個新零售的代表,也一直有想法想要在自己的場景裡打造一塊智能的、帶有未來科技感的區域。2018年1月5日,便麗貓在盒馬北京亦莊店開了第一家樣板店,這個樣板店包含7個設備,有橙汁、咖啡、披薩、薯條等各種設備機。首月17萬銷售額的成績,讓便麗貓此後成為盒馬在全國拓展的一個重要合作夥伴。
同年4月28日,便麗貓跟著盒馬鮮生的「十城十店」計劃,成功布局國內10個核心一二線城市,隨後便麗貓在這10個城市裡開啟「毛細血管」計劃,將店鋪點位擴張到1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