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零售遊戲Game over?

2021-02-08 金融界

作為無人零售的鼻祖,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一定沒有想到,他以Amazon Go為依託推崇的無人零售,會在中國市場上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折。

無人零售的蕭條似乎是在一夜之間降臨的,這與其2017年興起時的繁榮反差很大。彼時,儘管概念還不甚明晰,無人零售仍如旋風一般席捲著零售和投資界,成為繼共享單車之後的又一風口。

然而,僅僅一年的時間,伴隨著一些無人零售頭部企業的「失敗」, 這一風口便逐漸消失,剩下一地雞毛。

市場洗牌、管理失控、資本逃離,如同一把把利刃,刺向還未成熟的無人零售,那些曾被資本熱捧的「追風者」,在風雨中飄搖。

無人零售的遊戲,Game over了?

為了解無人零售行業的真實情況,2019年伊始,《國際金融報》記者走訪了上海的多家無人便利店,採訪了在無人零售「賽場」依然堅守的投資人、創業者以及行業專家。

蹤跡

談及無人零售,一些消費者最先想到的會是繽果盒子。2017年6月,繽果盒子落地上海,成為國內市場上首個規模化商用的無人零售品牌。一個月後,它還獲得了由GGV紀源資本領投,啟明創投、源碼資本、銀泰資本等跟投的超1億元A輪融資。然而這一最早進入無人零售便利店業態的賽手,眼下在上海卻難覓蹤影。

根據繽果盒子APP上的信息,其在上海尚存有5家門店,但大多都位於在郊區。不過《國際金融報》記者在高德地圖上搜索上海範圍內的「繽果盒子」,僅能找到一家門店。

1月23日,《國際金融報》記者按照地圖的指引,找到了被美食店環繞的繽果盒子華山路店。走近後卻發現,在店門「掃碼開門」設備的顯示屏上,有顯目的一行字:「設備維修中,請耐心等待」。

「這家店前兩天剛關門。店內品類不多,平時去買東西的人較少,而且也沒看見有人來補貨,關門也是必然了。」在附近工作的陳女士如是對記者表示。

透過厚厚的玻璃櫥窗,記者發現,在這家面積約有40平方米的門店內,貨架上的貨物擺得並不滿,最裡面的冰櫃更是空空蕩蕩,冰櫃旁邊的桌凳已被摞起,貨架上沒有任何生鮮與飲料商品,剩下的僅是餅乾、方便麵等保質期較長的食品。

究竟是系統升級,還是另有隱情?1月24日,《國際金融報》記者分别致電該美食城的管理人員以及繽果盒子客服。雙方均確定這家店目前處於系統維修中,但至於什麼時候可以重新開業,雙方均表示不清楚。

「變味」

「大家對無人零售這種新形態非常關注,我們也一直受到這種關注。但關注越多壓力越大,這對一個初創企業來說未必是好事。作為一個創業公司,現實中需要完善的地方很多。我們精力和資源有限,只能集中精力把想法逐一落地。」兩個月前,在一次會議上,繽果盒子的創始人陳子林曾這樣表示。

無人零售興起時,除了繽果盒子之外,多家無人零售品牌紛紛入局。其中,由呂廣渝等前美團點評高管團隊創辦,美團創始人王興、前大眾點評創始人張濤等均參與投資的猩便利,在新零售浪潮中,堪稱風口上的「明星」。與繽果盒子不同,猩便利並未止步於單純的「無人零售」,還在上海等地開出了「有人便利店」。

日前,《國際金融報》記者走訪了浦東新區一家猩便利店。相比上述的繽果盒子,猩便利的這一門店空間更大,商品品類更多,以鮮食、飲料為主。另外,店裡有兩名員工,一位負責整理貨架,一位負責收銀。該店店員告訴記者,現在大多消費者都是在使用猩便利APP付款,APP上還推出了外賣服務,咖啡和便當可以配送上門。

「(這種方式)比較方便,自己看中的商品在APP上付款就行,價格也和外面差不多。」一位消費者對記者表示。

2018年7月,「x-24h智慧便利店」落地上海人民廣場地鐵站,該店主打鮮食商品,包括麵包、三明治、咖啡、冰淇淋、橙汁等。

記者走訪後發現,這家店與猩便利有些類似,雖然已經實現了無人化售賣,但考慮到消費者目前還未成熟的消費習慣,店內仍設置工作人員,主要職責是向大家介紹如何通過手機掃一掃實現自助購物,以及操作電腦後臺程序,配合到店的運維人員對機器進行清洗和維護。

記者對比發現,該店的商品價格稍高於普通便利店。值班的店員告訴記者,這家店是試運營店,相應的無人販賣設備還沒有達到商用的標準,目前公司正在進行技術升級。「平時門店客流量並不大,基本上是參觀的人較多,而真正購買的較少。」

潮起

無人零售也被稱為智能零售,在零售市場中,其被細分為幾大類,包括無人便利店、無人貨架和無人櫃(智能櫃)。CIC灼識諮詢執行董事王文華告訴記者,無人零售是企業實現人工成本降低的新興營業模式,通過使消費流程信息化數據化,最終實現產業鏈的智能化升級。

無人零售的興起始於2016年12月。彼時,巨頭亞馬遜在西雅圖推出了無人便利店AmazonGo。因為集結了應用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以及傳感器融合等技術,無人便利店被認為將給人們帶來了更多便利性以及提供無排隊的購物體驗。在新零售概念備受追捧,但眾人並不知曉如何推進具體模式的情況下,無人零售的出現一下子成為了企業和投資人追捧的對象。

除了前文提及的繽果盒子,2017年中國杭州的「淘寶造物節」上,阿里巴巴的無人超市「淘咖啡」閃亮登場,也使得無人零售一時間風光無限。

中商產業研究院《2017年中國無人零售市場調研報告》顯示,僅僅興起一年,2017年中國無人零售店交易規模就達到了100億元。有機構更是預計,2018年無人零售店交易規模將達到330億元,增長率為230%。

王文華告訴記者,無人零售在2017年集中爆發,得益於消費端和零售端的共同驅動。「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消費偏好逐漸向高品質和個性化服務傾斜,追求沉浸式和即時性的消費體驗,這推動了無人零售的發展。而對於零售商家來說,同時期外部大環境也呈現出行業向前發展的趨勢:一方面,行業相關的扶持政策出臺和資本的大量投入,推動了無人零售的發展浪潮;另一方面,行動支付開始普及,包括AR/VR/MR技術、人臉識別技術和RFID技術在內的新興科技迅速發展,為無人零售模式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

在行業發展高峰期,繽果盒子CEO陳子林曾在獲得融資後放言,一年內要完成5000個網點的鋪設。2017年11月,猩便利還曾宣布點位(無人貨架)數突破3萬個。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新零售行業投融資現狀分析》的一組數據,2017年新零售行業新成立57家公司,全年共發生172起投資事件,其中無人零售融資多達93起,佔新零售領域全年獲投事件的半數以上。

「那時,一部分企業認為無人零售第一階段的競爭就是點位之爭,現在來看,這些數字其實就是行業發展的伏筆。資本喜歡這樣快速擴張的狀況,但是真正做零售是不可能這麼快的。」 無人零售領域的投資人張坤(化名)這樣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潮落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清代詩人孔尚任在《桃花扇》中的這句話對無人零售行業來說,同樣貼切。

無人零售行業的「危機」來得很突然。

2018年2月, GOGO小超宣布倒閉。之後,無人貨架明星企業猩便利、果小美等紛紛陷入「倒閉疑雲」。 2018年10月底,小閃科技向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

「無人零售蹦出來的時候,全國應該有200多家,但是現在可能只剩下幾十家了。當然,這當中並不包括單純做無人櫃的。」張坤告訴記者,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整個無人零售市場已經進入冷卻期,資本也在觀望。

在張坤看來,嚴格來講,現在仍在掙扎生存著的無人零售基本已經不能算無人零售。「不少(門店)都僱傭了店員,這和尋常的便利店又有什麼差別呢?」

對於行業在一年多時間內的劇變,零售領域不少人士將之歸結在了創業者缺乏零售從業背景、盲目擴張以及成本高昂等方面。

王文華表示,2017年,大量初創企業在資本的加持下進行了盲目擴張搶奪市場,比如縮減營銷人員成本和瘋狂增加點位數量,導致市場裡惡性競爭不斷,點位價格遭遇哄抬,同時商品高損耗率、供應鏈的問題不斷浮現,無人零售的弊端日趨明顯。

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擴張中的企業在這時應該停下腳步去調整供應鏈,提高整合能力,解決核心運營問題。然而各方面成本的不斷上漲,比如線下點位費、損耗費,給企業的資金鍊帶來一定壓力。因此,很多尾部玩家開始退場,甚至部分巨頭也由於協同效應不夠強大、運營成本居高不下、消費頻率無法提升等原因,開始退出無人貨架賽道。

劉海清(化名)是2017年下旬進入無人零售行業的創業者。「2018年這個風口就過去了,我是起步比較晚的。」

他看著無人零售飛速發展,也看著這個領域陷入了「寒冬」。在總結原因時,他先向記者強調了眾多參與者非零售出身這一背景。「無人零售的潰敗是有原因的,做無人零售的這些創業者以及投資人,很少有出身傳統零售業的,基本上是技術、文化傳播傳媒行業背景。繽果盒子的陳子林就是做廣告出身。」

劉海清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因為缺乏相應的行業背景,這波無人零售領域的參與者們忽略了零售的本質,他們的盈利點也並不在零售本身。「他們的盈利點要不然是廣告,要不然是大數據,要不然就是顧客關係管理。但是,脫離了零售本身是不行的。」

零售專家李維華也持有類似觀點。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他指出,目前無人零售狂熱褪去、理性回歸,從業者終於意識到,無人零售的關鍵詞是「零售」,而非「無人」。「很多人都把『無人』定義為關鍵詞,所以就誤把自動支付、無人值守等作為店面亮點,卻完全或大大地忽略了『零售』這個關鍵詞的真正意義,好奇心和新鮮感引發的生意是衝動和短暫的。」

此外,多名業內人士接受採訪時,都提及了無人零售的致命難題:高損耗。從硬體上來說,無人零售最開始的模式為無人貨架,但由於無法對消費者和派送員形成有效的監管,運營過程中,貨架損貨率居高不下。

「無人貨架的損耗率很大,一些企業的內部報告顯示,他們的損耗都達到了30%,甚至50%以上,等於一半的商品都被人白拿走了。所以,現在一些無人便利店都改成有人,原來是24小時營業,改成下午6點就關門。」劉海清告訴記者。

這名仍然堅守在無人零售領域的創業者說,2017年,無人零售商堅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僱用人工把RFID標籤貼在商品上,通過該舉動來防盜防損,並提高商品識別的準確性。但他也告訴記者,採用RFID技術帶來的問題就是高成本。「上遊的商品生產商不願意為自己的商品貼RFID標籤,只能由我們零售商自己做,否則如何實現無人零售呢?」

堅守

無人零售的巔峰暫時過去,但仍有部分企業低調生存著。

劉海清告訴記者,資本現在並未放棄無人零售。「一些產業資本還在進入,包括農夫山泉、娃哈哈等,現在都在積極發展這一業務。VC永遠是幹一兩年就得走的,行業要發展,後面必須要有產業資本跟進。」

「去年(無人零售)起來的時候,就像中國所有的創業者一樣,我們也變成了飛豬,但現在,幸好翅膀還沒斷,勉強飛著。」2019年1月初,「簡24」便利店創始人林捷在一次公開場合向包括《國際金融報》記者在內的媒體這樣表示。

2018年9月,林捷在接受《零售老闆內參》採訪時曾坦言,其技術合伙人出走,給公司帶來了不小的麻煩。此後,公司開始裁員,並關閉了3家無人便利店。目前「簡24」主要轉型做智能貨櫃。

林捷說,2019年,將是智能櫃爆發的元年。

記者注意到,目前,諸多產業資本入局的正是智能櫃,比如美的就推出了小賣櫃項目,每日優鮮便利購則是選擇與騰訊雲合作布局智能櫃。

事實上,智能櫃並不是新零售概念催生出的新零售形態。

「現在都改名叫智能貨櫃了,其實就是最早的無人售貨機衍生而來,因為早年的無人售貨機是投幣的現在都是刷微信了。」劉海清告訴記者,在無人零售的多個形態中,2018年真正活下來的正是智能櫃,很多快消品廠家認同了智能櫃的發展,現在連夜加班加點的生產智能櫃,生產線都不停機。

在業界看來,相較於無人貨架,智能貨櫃的技術和資金門檻更高,且更加安全。從場景端來看,智能貨櫃的選擇更為豐富。

當然,還有一些創業者看好整個無人零售未來的發展。

「我覺得一開始大家可能都在講技術,但技術只是一個手段,選址、選品這些,才是運營的重點。如果大家能把精力都聚焦到實際的運營上,其實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發揮。」1月23日晚上,EasyGo未來便利店聯合創始人王牧牧向記者發來了這樣一段話。

王牧牧表示,2017年,其開設的一百多家門店都是全無人,2018年他已經著手在調整這些門店的運營,包括商品品類、供應鏈和線下推廣等。「點位所在小區不同,情況也不同。有的點位適當加上地推人員運營效果更好,有的點位增加早餐、水果這些品類效果更好,所以2019年我們會更加細化發展。」

王文華最後指出,無人零售市場還將經歷一定時間的冷卻期,但行業未來仍可期。「頭部企業可以在產品類別、產業形態和場景多樣化上努力,重視精細化運營。一旦企業渡過轉型期,技術和零售結合得更好,資源分配的效率提高,顧客的體驗服務改善,資本將重新湧入,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相關焦點

  • 無人咖啡機登場!瑞幸咖啡進軍無人零售
    內容來源:廈門日報1月8日上午,總部設於廈門市的瑞幸咖啡在北京召開發布會,瑞幸咖啡創始人兼CEO錢治亞宣布進軍無人零售
  • Take Over
    About gameTake Over is a game about corruption, where you
  • 無人零售,7-Eleven在美國測試無人收銀系統
    自亞馬遜之後,大公司在無人零售的方面的嘗試一直未曾停止。
  • 2017中國無人零售商店專題研究報告
    無人零售商店勢頭看好 2020年將迎來噴發數據顯示,2017年無人零售商店交易額預計達389.4億元,未來五年無人零售商店將會迎來發展紅利期,2020年預計增長率可達281.3%無人零售商店有解放人力和時間成本的優勢,被各大電商平臺及知名品牌所認可。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產品所依託的技術尚未成熟,實際應用達不到理想水平,布局無人零售商店的平臺碰壁。未來隨人工智慧識別技術和提取特徵技術進一步發展,無人零售商店有望成就下一個零售巨頭。
  • 溫帶超級便利入局無人零售市場「搶點」無人智能貨櫃
    移動社交電商平臺萌店孵化的獨立運營品牌「溫帶超級便利」宣布正式進軍無人零售市場:智能便利品牌「WINMART GO!  溫帶超級便利」入駐上海寶山區華滋奔騰大廈。溫帶營運長蒙宇寧表示,「在辦公室無人值守貨櫃架幾成紅海的競爭態勢下,溫帶超級便利是將完全開放式的無人值守貨架模式,升級做了封閉式的無人智能貨櫃,能做到商品零貨損。」
  • 【新零售的無人時代:無人便利店為什麼會突然「火起來」?】
    自2016年12月美國亞馬遜試水」Amazon Go」開始,無人便利店便引起零售業界的廣泛關注,國內外市場中各種模式競相探索,無人便利店順勢開始迅速發展。作為移動網際網路大國,中國零售行業自然也在積極探索這一嶄新技術,國內領先的大數據分析公司易觀發布《中國無人便利店發展專題分析2017》,通過分析當前國內無人便利店主要廠商和市場環境等,帶領大家一起推開「無人時代」的新大門。
  • 溫帶超級便利布局無人智能零售,要掀起怎樣一場新零售風暴?
    今年下半年取代共享單車成為大熱門的無人零售,迎來了新的重磅玩家。11月16日,國內智能零售運營商「溫帶」宣布正式進軍無人零售市場,旗下首家無人智能便利 「WINMART GO!溫帶超級便利」當天在上海華滋奔騰大廈正式入駐開業。
  • 零售觀察丨無人便利店成新購物場景被資本熱捧
    在一個無人值守的便利店或小超市,你掃碼進門,拿起東西就走人  這一切,現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城市已經實現了。這就是繼共享單車之後,有望成為下一個爆炸性新型業態的無人便利店。無人便利店究竟有多火?在剛剛過去的一周,無人零售領域發生了兩起融資,金額超1億3千萬人民幣。在7月初的第二屆淘寶造物節上,阿里也來給無人便利店加了一把勁,將落地無人零售計劃呈現在名為「淘咖啡」的快閃店中。
  • 這家公司成為無人零售新星?
    在消費者對黑科技讚不絕口時,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打響,7-11、Kroger、沃爾瑪等零售商研發技術,搶奪無人零售陣地。2019年,智能零售技術創造的收益預計達92億美金,3年後,這一數字將增加8倍多,至780億美金。拿無人零售技術改造實體商店,亞馬遜成功的讓傳統零售商緊張起來,他們加入技術改造零售的潮流中。
  • 中國無人零售商店市場研究報告(完整版)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2017年中國無人零售商店市場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便利店門店數量達到
  • Game Over意味著「結束」還是「失敗」?從辭典裡追尋含義的變遷
    本來是網球術語,(中略)英文寫成game and set,(中略)在日本經常雖然會寫成『ゲームセット』,但是在棒球等其他場合則會寫成game over。《大辭林》第四版中則有「『the game is over』的省略寫法」,還有「將語句中重要的單詞提煉出來,用日語來模擬外文的片假名形式寫法」的注釋。在《大辭泉》的第二版中,則直接標明了「(日語)game+over」的注釋,完全把這一詞劃歸到了日式英語中。
  • 「死」字的研究:遊戲中的那些「GAME OVER」
    下載地址:https://dl.3dmgame.com/patch/136704.html(須複製粘貼至瀏覽器打開) 這件事甚至吸引了日本遊戲媒體DenFamiNicoGamer的關注。"GAME OVER"在遊戲過程中,玩家們難免遇到角色失敗,甚至死亡的情況。經典的遊戲失敗畫面莫過於《超級馬裡奧》中黑屏白字的「GAME OVER」了。
  • 以智能零售商業空間運營切入無人零售,他說要打造自動販售機行業的7-ELEVEN
    2017年被稱為無人零售的元年,據創業邦研究中心統計,這一年共有138家無人零售企業,其中57家獲得融資,國內這一領域的創業公司融資總額達到了48.47億元。隨著亞馬遜、阿里、娃哈哈等巨頭企業的布局,以無人便利店、無人貨架為代表的無人零售一度成為投資創業企業的熱門選擇。然而這一風口持續了不到1年似乎就要宣告落幕。
  • Amazon Go終於要開業了,無人零售離我們還有多遠?
    儘管在國內Amazon Go被定位的標籤是無人零售,但Amazon Go強調的重點並不是無人化。
  • 「無人」永生:零售「偽命題」背後的大逃殺
    長達12個月的小組淘汰賽到狗年春天即將打響那場註定沒有獲勝方的決戰——只是這一次,巨頭和投資人的眼光總算回歸到了商業的原點:零售。誰能保證未來自己的公司能夠市值從5000億美元提升到10000億美元?答案或許只能是中國廣博的線下零售市場。因此這場增量市場宿命對決的兩位男主角仍然是雙方均稱與對方「私交甚好」的老熟人:馬總和馬總。1月底,北京。
  • 盒動力&玄鳥外服戰略合作,為無人零售運維賦能
    (玄鳥外服一體化解決方案)盒動力與玄鳥外服在無人零售方向達成戰略合作,共同為無人零售提供場景及運維一體化服務解決方案,通過場景開發及線下運維,為無人零售產業鏈賦能,提高無人零售設備運營效率。盒動力定位於新零售場景運營服務商,致力於連接新零售上遊運營方和下遊渠道,整合獨家醫院、景區、學校等線下場景,精準對接無人零售運營方投放的各種無人設備。玄鳥外服可通過專業化眾包服務管理,為無人零售運營方提供運營、供應鏈及線下營銷等服務。盒動力與玄鳥外服高度認可彼此的行業定位及團隊專業的服務能力,未來雙方將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更好的為無人零售提供矩陣式賦能服務。
  • 無人智慧麵包坊:新科技+新零售+新體驗
    據悉,味多美和阿里巴巴旗下本地生活平臺口碑攜手打造的中國首家無人智慧麵包坊——味多美華普店,已落戶北京朝陽門CBD商區,即將開業!無人智慧麵包坊:新科技+新零售+新體驗集合人工智慧、大數據、新零售於一體的智能自助智慧門店,充分利用新的科學技術和新零售理念的結合實現智能自助功能,讓購物體驗更加便捷。味多美華普智慧門店,現可提供自助購物收銀服務、預點單智能自提櫃服務、24小時智能無人櫃服務、生日蛋糕掃碼自助購服務。
  • 橙市超人蔣必武:無人零售的寒冬,為何說「一杯橙汁」是一門好生意?
    一鳴網2016年12月,第一家Amazon Go在美國西雅圖試運行。從2017年開始,阿里、京東等零售巨頭紛紛布局之外,無人零售也成為創業的新風口與資本的新寵兒,包括繽果盒子、F5未來商店、Easy Go便利店等以快速的融資能力迅速霸佔媒體的頭條。
  • 繽果盒子發布AI解決方案 無人零售進入新人工智慧時代
    新版無人零售解決方案融合了圖像識別、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技術,打通從供應鏈到商品管理到促銷完整零售鏈條,從技術上再次領先行業。發布會後繽果盒子宣布與北京市門頭溝、鄂爾多斯康巴什新區政府、雅居樂地產、百事(中國)集團等多家政府、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獲得政府、大物業方面的支持。發布會上繽果盒子宣布已經完成158個盒子落地,全新拼裝版盒子測試完畢進入量產階段,未來開始大規模部署落地。
  • 無人商店會越來越多,但是顛覆傳統零售還為時過早…
    實際上,像F5未來商店這樣的無人零售創業項目已經開始在北上廣深遍地開花。7月3日,宣稱「全球第一款可規模化複製的24小時無人值守便利店」的繽果盒子獲得超過了1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隨後,7月7日,阿里旗下的首家無人超市「淘咖啡」也開始正式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