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觀察】2017 金融科技安全分析報告

2021-02-13 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雜誌社

金融科技技術的發展大力推動了金融服務領域的拓展和維度,其面臨的安全威脅也與日俱增。美國 Cybersecurity Ventures 發布的《2017年度網絡犯罪報告》1中指出:網絡犯罪是當今世界上所有公司面臨的最大威脅,也是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根據這份報告,到 2021 年為止,網絡犯罪的成本將從 2015 年的 3 萬億美元增加到 6 萬億美元。眾所周知,金融行業是我國網絡安全重點行業之一,因其行業特殊性金融機構一直是網絡犯罪的主要目標。以下,我們將通過 2017 年金融行業的重大安全事件說明安全威脅可能造成影響及損失。

DDoS 攻擊

分布式拒絕服務 (DDoS: Distributed Denial ofService) 攻擊指藉助於客戶 / 伺服器技術,將多個計算機聯合起來作為攻擊平臺,對一個或多個目標發動 DDoS 攻擊,從而成倍地提高拒絕服務攻擊的威力。

2017 年 6 月相繼發生的「匿名者」和「無敵艦隊」勒索事件,是對金融機構發起大規模DDoS 攻擊。顯而易見,拒絕服務攻擊已是當前金融領域極為常見的安全威脅,金融作為對安全性和穩定性都要求極高的行業,一旦服務癱瘓,資產管理系統中斷,將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攻擊仍然頻繁,共發生 20.7 萬次攻擊

2017 年同去年同期相比,攻擊發生次數基本保持平穩,共計發生 20.7 萬次。但是從攻擊總流量上來看有較為明顯的波動,從年初到年中 5 月份前後,攻擊總流量有非常顯著的增長,而 5 月份之後攻擊總流量回落至較為平穩的水平。與 2016 年相比,2017 攻擊仍然頻繁,攻擊總流量大幅上升。

圖2 2017年vs.2016年各月份攻擊次數和流量

從類型上看,2017 年攻擊次數佔比最高的攻擊類型仍然為反射型攻擊,實施這類攻擊,黑客只需要擁有很少的帶寬,就能經過放大產生顯著的攻擊流量。從攻擊流量的上看,SYNFlood 2017 年度佔比突出超過 60%。綜合 2017年度網絡環境分析,綠盟認為與 2017 年度物聯網殭屍網絡的擴張大有較大的關係,物聯網設備基數大、防護弱、長時間在線的特點,天然就是 DDoS 攻擊發動的溫床。 

圖3 DDoS攻擊類型分布

流量再創新高,峰值高達 1.4Tbps

流量持續攀升似乎已經不是什麼新的態勢,從近兩年的報告中都可以看到,每個月都會出現超過百 G bps 的流量,最高的時候流量已經出於 T bps 的級別,2017 年度攻擊最頻繁的 5 月,攻擊最高的峰值更是達到了 1.4Tbps 的級別,這種「巨無霸」攻擊,一次一次挑戰著防禦者的能力上線。

圖4 DDoS攻擊流量分布

另外,從流量的區間分布來看,大流量攻擊明顯增多,也是 2017 年度一個顯著的趨勢。

來自 IoT 設備的攻擊比例達到 12%

在 2017 年的 DDoS 攻擊中,攻擊源中 IoT設備的數量已經佔據相當的比例,在或大或小規模的 DDoS 攻擊中 IoT 設備都有顯著的佔比,已經成為 DDoS 網絡環境中需要重點關注的一個類別。從網絡總體態勢來看,物聯網迅猛發展 的過程中必然伴隨著安全技術的滯後,可預期IoT 設備的威脅會進一步提上治理日程,而作為最易實施的攻擊類型之一,DDoS 攻擊中 IoT 設備的數量會進步增長。 

圖5 DDoS攻擊源設備類型

在 IoT 設備參與 DDoS 的攻擊中,路由器、攝像頭是主要的設備類型。這與這兩年 IoT 發展的情況基本是一致的,大量的路由器、網絡攝像頭被引入生產、生活環境,而安全配套措施尚未進一步完善,可以合理預期的是在物聯網攻擊這個領域會有更多的攻擊形式出現。從統計數字上看,攝像頭 IP 的惡意 IP 比例約 4.8%。而歸屬中國的 IP 中惡意 IP 比例為 1.57%,攝像頭惡意 IP 比例是普通 IP 的 3 倍,是值得特別關注的。

圖 6 DDoS 攻擊源 IoT 設備 

網絡勒索

網絡勒索(cyberextortion)是一種犯罪行為,它對企業造成攻擊事實或攻擊威脅,同時向企業提出金錢要求來避免或停止攻擊。拒絕服務(DoS)攻擊是過去最常見的網絡勒索方式。近年,網絡犯罪已經開發出可以用來加密受害人數據的勒索軟體(ransomware),然後攻擊者利用解密密鑰向受害人索取錢財。

圖7 2017年上半年最流行的勒索軟體

2017 年 6 月, 「無敵艦隊」勒索事件再次上演,許多金融機構收到勒索郵件,被要求支付10比特幣(市值約20萬人民幣)作為保護費。同月,「匿名者」向全球金融機構發起代號為「Opicarus2017」的攻擊,中國人民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等超過 140 個金融機構都在其攻擊列表中。根據歐洲網絡與信息安全局 (ENISA) 的報導2:2017 年 8 月底至 2017 年 9 月上旬,攻擊者利用勒索病毒劫持超過 26000 個資料庫並要求贖金。現今,對網際網路服務的勒索攻擊已經成為一種網絡攻擊趨勢,平均每天有 4000 起勒索軟體攻擊。面對這一系列攻擊,適當地保護網際網路服務,遵循最佳做法是至關重要的安全措施。

殭屍網絡

據綠盟科技威脅情報中心(NTI)監測的數據顯示,2017 年 Botnet 活動仍然十分猖獗,尤其 Q2 季度更是 Botnet 活動的高發期。根據綠盟監控的殭屍網絡 C&C 攻擊指令數據,在 Botnet活動最高峰時期,平均每天共發出 5187 次指令,單個 C&C 每天發出的指令最高達 114 次。

圖8 殭屍網絡C&C攻擊指令數據

2017 年 Botnet 的數量和規模在不斷擴大。其中,C&C 的數量持續不斷增長,進入 8 月份後增速明顯,10 月份環比增長達到 1.67%。另一方面,全球受控主機的數量間歇性增長,8 月份的數量環比上月增長高達 3 倍(增長320%) 

圖9 殭屍網絡C&C變化趨勢

圖10 殭屍網絡受控主機變化趨勢

物聯網和智能、行動裝置構成的 Botnet 開始對 Botnet 戰場的形勢產生新的影響。我們持續跟蹤的 Botnet 中,至少存在 4% 的樣本攻擊目標為物聯網設備。雖然 Botnet 形式還是以Windows 平臺的設備為主,但是近年來,隨著IoT 設備、智能設備、行動裝置的入網,我們認為針對 IoT 或其他智能、行動裝置的惡意樣本會越來越多。

對於 PC 用戶,通過郵件、「水坑」站點或者在軟體安裝包中捆綁惡意代碼都是很有效的入侵手段,而對於物聯網設備來說,其在線時間長、用戶普遍疏於升級和配置、數量規模大,黑客通過簡單掃描就可以捕獲大量存在漏洞的設備。今年 10 月綠盟科技威脅情報中心(NTI)發現並命名的機頂盒蠕蟲 Rowdy,就是利用了機頂盒存在的脆弱性在國內網際網路上大規模 傳 播 。另外,綠盟科技關注到出現了一些Botnet 家族攻擊的目標是 Android 平臺的設備, 典 型 的 家 族 包 括:Dendroid、FlexiSpy、GMbot 等, Botnet 儼然是一個全平臺存在的網際網路威脅。

圖11 殭屍網絡運行平臺統計

正如在前文提到的,Botnet 持續不斷的追求規模的擴張,通過俘獲大量設備提升自身攻擊的能力,IoT 設備具有的脆弱性使其成為理想的切入點。但是貪婪的黑客們野心並未停止,我們觀察到有的 Botnet 已經具備了跨平臺的能力,他們在兼具自傳播的特點時,同時能夠根據設備類型,植入對應平臺的程序來獲取控制權限,進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傳播能力。下面是幾個典 型的具有跨平臺傳播能力的 Botnet: 

表 1 殭屍網絡跨平臺傳播能力分析之運行平臺

從 Botnet 採用的程序語言上,也可以發現跨平臺的趨勢。C 語言和腳本語言具有良好的跨平臺能力,無論在 arm 架構的嵌入式系統中,在 linux、Windows 系統中都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在此基礎上構建的 Botnet 程序,可以具備跨平臺傳播運行的能力。 

表 2 殭屍網絡跨平臺傳播能力分析之編寫語言

另外,腳本語言的編寫相對比較容易,可以更加快速高效地實現一個新的 Botnet 程序。 

較低的門檻、快速的收益吸引著更多的黑客加入進來,使得網絡中 Botnet 的威脅形勢更加嚴峻。2017 年 9 月,眾多網站發現其網頁內嵌了挖礦JavaScript 腳本,一旦用戶進入網站,JS 腳本就會自動執行,佔用大量機器資源挖取數字加密貨幣,導致電腦異常卡頓1。挖礦病毒就是殭屍網絡的一種。

2017 年是挖礦木馬殭屍網絡大規模爆發的一年,出現了「Bondnet」、「Adylkuzz」、「隱匿者」等多個大規模挖礦木馬殭屍網絡,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挖礦木馬殭屍網絡來自於中國。金融、運營商及網際網路等眾多行業均有相關安全事件發生。2017 年 12 月底有安全公司發布預警稱「知名激活工具 KMSpico內含挖礦病毒」。據綠盟安全專家分析,原作者的官方版本並不含挖礦病毒,而是黑客利用搜尋引擎排名假冒克隆 KMSpico 的網頁,發布捆綁挖礦軟體在內的多種病毒,誘導用戶下載,進而竊取用戶隱私信息或利用用戶電腦挖礦謀取暴利。

APT 攻擊

高 級 長 期 威 脅( 英 語:advanced persistentthreat,縮寫:APT),又稱高級持續性威脅、先進持續性威脅等,是指隱匿而持久的電腦入侵過程,通常由某些人員精心策劃,針對特定的目標。其通常是出於商業或政治動機,針對特定組織或國家,並要求在長時間內保持高隱蔽性。 

在過往的監控中,實現政治訴求的 APT 居多,例如伊朗「震網」事件、白俄羅斯軍事通訊社事件,隨著時間遷移,APT 概念和技術開始被行業熟知,各種層面的對抗也更加複雜。2017 年 NSA「方程式組織」與 CIA 網絡情報機構的武器庫洩露,為整個黑色產業鏈條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彈藥」,更多的組織、個人可以利用更加成熟的技術實施高級攻擊。APT 攻擊相較普通的攻擊手法,實施難度和成本都更高,除了國家資助下政府間的對抗外,受到巨大的利益驅使,金融行業首當其衝成為攻擊的目標,2017 年綠盟科技發現的境外 APT-C1 組織就是利用「互金大盜」惡意軟體攻擊我國某互金平臺,竊取平臺數字資產就是一起典型針對金融行業新型業務所採取的 APT 攻擊事件。

金融行業與其他行業一樣,都在面對技術的革新和升級,一方面帶來了更多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勢必導致許多潛在的風險,但是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是,金融行業的資產天生比其他行業具有更直接的價值,對於 APT 風險,金融行業需要特別關注。 

相關焦點

  • 【報告】《蘇寧易購2017年度報告》財務分析報告
    為更好地了解蘇寧易購的現狀及發展,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微信ID:i100ec)特對《蘇寧易購2017年度報告》進行分析解讀並發布其財務分析報告。金融業務規模高速增長,產品不斷豐富:金融業務交易規模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金融產品不斷豐富,金融科技能力全面提升,風險防控能力持續增強。2017 年蘇寧金融業務(支付業務、供應鏈金融等業務)總體交易規模同比增長 129.71%。
  • 【講堂重點】北京金融科技產業聯盟第四期監管科技分享匯:漏洞補丁應用的挑戰—微軟SMB漏洞分析
    3月30日,由北京金融科技產業聯盟秘書處與主任委員單位國家金融科技測評中心聯合主辦的線上直播欄目《監管科技分享匯》第四期開播。在本期直播中,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特別研究助理賈相堃博士以《漏洞補丁應用的挑戰—微軟SMB漏洞分析》為主題與大家進行分享。
  • TalkingData參與的《平臺金融科技公司監管研究》課題報告正式發布
    在此背景下,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聯合開展了《平臺金融科技公司監管研究》課題。課題組梳理了我國金融科技的發展軌跡,分析其背後的商業邏輯,並針對當前金融科技業態存在的行業壟斷、信用風險、系統性風險和倫理等方面的問題提出了相應建議。TalkingData CEO崔曉波受邀出席課題報告發布會,並進行了發言。
  • 千帆競發 器利者先 ——2020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英文版正式發布!
    希望通過報告的分析,能促進北京繼續推動金融科技健康可持續發展。—— 張雁雲 浙江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金融科技產業能否迅速發展與是否有高質量的金融科技生態圈密不可分。從本報告可以看出,深圳在金融科技生態優化中所作的努力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效。
  • 《2021年中國網絡安全產業分析報告》發布
    2021年10月11日,在2021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網絡安全產業聯盟秘書長、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黨委書記
  • 科技產業的現在與未來—2019年中國科技創新產業研究報告
    中國從不知電子商務為何物的鴻蒙時期,到網際網路產業經濟位列世界先列,創造了難以想像的經濟成就。然而時至今日,無論是國際態勢,還是產業發展的自身需要,都將我國數字經濟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重心向科技本身轉移。基於此,本報告以科創板為契機,梳理中國製造2025所轄6大板塊,梳理我國科技行業發展近況以及面臨的問題,為社會各參與方提供數據及觀點層面的幫助。
  • 哈工大:2018年中國機器人產業分析報告
    2017年,中國機器人產業在工業4.0及「中國製造2025」政策的引導下蓬勃發展,國內機器人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工業機器人產品應用潛力逐步釋放,服務機器人細分市場百花齊放
  • 2021年中國網絡安全產業分析報告PPT(附下載)
    2021年10月11日,在2021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網絡安全產業聯盟秘書長、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黨委書記
  • 《2017新科技·新商業年度報告》重磅發布:千億ABC驅動萬億級新商業市場
    在以ABC為代表的新科技加速「使能(Enable)」新商業的大背景下,《2017新科技·新商業年度報告》暨2017極客大獎年度企業/產品/人物TOP榜(以下簡稱「報告」)應運而生。本報告由《極客網》與權威數據監測機構合作,並綜合2017極客大獎(Geek Awards 2017)年度評選結果精心編撰而成,涵蓋2017極客大獎10大類年度企業/產品/人物TOP榜單,以及相應的行業趨勢分析,各類別企業/產品/人物的優秀案例解讀等,以期能夠全面而系統地勾勒2017年及今後一段時間內科技商業的版圖和路線圖。
  • 零壹智庫發布5月全球金融科技動態報告
    ; 會議方面,零壹智庫與孜本家合辦閉門會"巨人覺醒:資本加持下的供應鏈金融之春";6月14日,零壹智庫將與君合律師事務所聯合舉辦閉門會「如何應對《網絡安全法》系列規範帶來的新挑戰」;7月21日,零壹財經將在北京舉辦夏季新金融峰會「解碼金融科技藍圖」並獨家發布《金融科技年度發展報告2017》。
  • 2018年中國機器人產業分析報告
    2017年,中國機器人產業在工業4.0及「中國製造2025」政策的引導下蓬勃發展,國內機器人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工業機器人產品應用潛力逐步釋放
  • 深信服2017年安全威脅分析報告之勒索病毒篇
    本文節選自《深信服2017年安全威脅分析報告》,全面為您解密勒索病毒。最早的勒索軟體已知最早的勒索軟體出現於1989年。該勒索軟體運行後,連同C盤的全部文件名也會被加密(從而導致系統無法啟動)。此時,屏幕將顯示信息,聲稱用戶的軟體許可已經過期,要求用戶向「PC Cyborg」公司位於巴拿馬的郵箱寄189美元,以解鎖系統。
  • 艾媒諮詢| 2021年中國網絡安全產業發展報告
    特別提示:《艾媒諮詢| 2021年中國網絡安全產業發展報告》完整高清PDF版共32頁,公眾號後臺回復 40543 獲取報告下載連結!年中國網民網絡安全狀況調研1. 2021年中國網民信息安全情況調查2. 2021年中國網民網絡安全情況調查3. 2021年中國網民密碼安全意識4. 2021年中國網民軟體下載安全意識5. 2021年中國網民網絡支付安全意識6. 2021年中國網民網絡安全素養四、中國網絡安全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 揚帆偉業攜手機盾方案亮相2017第二屆中國移動金融安全大會
    11月15日,由行動支付網和北京移動金融產業聯盟聯合舉辦的2017第二屆中國移動金融安全大會在深圳召開,北京揚帆偉業科技有限公司與徽商銀行聯合參展
  • 2017年中國網絡安全報告
    本報告涵蓋惡意軟體與惡意網址、移動安全、網際網路安全、趨勢展望等多個章節,從解各方面分析 2017 中國網絡安全態勢。
  • 2017年中國手機安全風險報告
    同時國家網際網路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發布的《網際網路金融監測情況報告》中顯示,截至2017年4月30日,系統監測發現網際網路金融仿冒網頁4.5萬餘個,發現仿冒APP 1300餘個,仿冒APP累計下載量達3000
  • 《金融科技2020技術應用及趨勢報告》丨 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數據與計算四大技術引領行業應用趨勢
    技術應用及趨勢報告》。報告復盤了過去五年人工智慧、雲計算、數據與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在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與變革,並預測了四類核心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未來應用趨勢。報告指出,過去五年,全球範圍內金融科技行業投融資熱度五年來穩居前列。
  • 賀信| 祝賀德方智鏈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功加入中國供應鏈金融產業生態聯盟!
    掃碼諮詢入盟事宜經中國供應鏈金融產業生態聯盟秘書處推薦,中國供應鏈金融產業生態聯盟組委會審議通過,德方智鏈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正式成為理事單位。希望德方智鏈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在會員單位任職期間,協助推動聯盟發展,在產業鏈和供應鏈金融事業發展中進一步發揮聯盟會員作用,加強行業專業人才之間及行業與生態之間的互通,最終實現整個生態圈的共贏。特此祝賀!中國供應鏈金融產業生態聯盟秘書處
  • 2017年中國行動支付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簡版)
    行動支付事關國家金融安全,外資背景企業發力中國支付市場存在制度制約,同時用戶支付習慣的養成不利於其發展壯大。隨著國家對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監管加緊,現有市場攪局者可能來自體制或有制度背景企業,未來中國行動支付市場將出現三足鼎立市場格局。
  • 卡巴斯基2017第二季度APT趨勢分析報告
    同時,為了維持網絡安全,以及保持重要事件——例如WannaCry或Petya的真實性,這樣事件都會在私人的和公共的報告中被提及,下圖就是卡巴斯基的私人威脅情報門戶(TIP):【卡巴斯基的私人威脅情報門戶】在2017第一季度,我們發布了第一份APT趨勢報告,突出了2017年第一季度(1月-3月)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