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副總裁洪小文:中國公司接受公有雲還是「有點膽怯」

2021-02-13 雷鋒網

▲點擊上方 雷鋒網 關注

文 | 王剛

來自雷鋒網(leiphone-sz)的報導

「在中國,做公有雲的公司比美國要多三四倍還不止,但是大家接受公有雲的程度比起歐美還是有點怯步。」

微軟副總裁洪小文在近期的「世界科技創新論壇」上如此談起雲計算的話題,在他看來,中國公司對公有雲接受程度比歐美國家要低很多。

除此之外,在「公有雲和私有雲到底誰安全?」的問題上,洪小文堅持:公有雲的公司一定要是盡其所能把你的數據保護好,絕對不會掉,甚至有很多新的技術上的方法,能夠在加密的數據上直接做運算。

從這個角度上去理解,公有雲比私有雲安全。

洪小文在1995年加入微軟,已在微軟公司工作了近20年,他在2004年加入微軟亞洲研究院任院長,負責研究院在網際網路搜索、數據挖掘、語音技術,及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系統、無線與網絡、平臺器件以及媒體通信等領域的研究管理工作。洪小文同時還負責新成立的搜索技術中心(STC)及MSN/Live在中國搜索產品的開發。2005年他創立並領導了微軟亞洲搜索技術中心,該中心於2011年演進為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

2014年9月17日,微軟公司宣布任命洪小文為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即日起履新,接替原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

2015年10月27日,微軟宣布,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兼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晉升為微軟公司資深副總裁。 

在AI領域,洪小文是絕對的大牛,但這次發言卻緊緊圍繞著雲計算展開,並無太多AI行業的觀點。關於他對雲計算的一些認知,雷鋒網做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與整理:

今天這個活動的主題是最近參加活動以來第一次沒有AI在這個主題上,剛才王理事長也講了ABCD,我把區塊鏈放在一塊,很多人講ABC,A就是AI或者算法,B是大數據,因為數據我們一直都是有數據,但最近是大數據。C,你用的數據要計算,今天就是講的雲計算。

我一直常常跟大家說A沒有B和C的支撐的話是沒有AI的,AI是一個算法,你必須要有很大的計算裡,有GPU,有我們所了解的深度學習、AI。沒有大數據的話,這個AI的算法是行不通的。

這裡我特別強調一下,我看到全世界關於雲計算,在亞洲、中國一般的雲計算大部分是公有雲,在中國還有很多的討論,公有雲、私有雲公有雲到底是否安全,會發現在中國做公有雲的公司比美國要多三四倍還不止。但是大家接受公有雲的程度比起歐美還是有點怯步。

我要強調雲裡面,像剛才王理事長(雷鋒網註: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講的,它能降低這個成本。最有道理的,舉一個比方來說:一臺機器跑3000小時和3000臺機器跑一小時,在雲計算獲得的價錢是一樣的。如果自己搞一個私有雲搞3000臺機器跑一小時,你在雲計算付的價錢是一樣的。

我們都知道,如果你自己搞一個私有雲,你搞了3000臺機器只跑一小時,你的成本是非常大的。為什麼要做雲計算搞可伸縮的計算,我們知道今天創新、這個世界創新變化多端,雲計算可以讓你隨時需要什麼計算就買什麼計算,也不會多買。及非常重要。

公有雲和私有雲到底誰安全呢?我舉兩個實際的例子,第一個例子是:每個人家裡有很多珠寶和現金的時候,你不會放在家裡,而會放在銀行的保險箱。銀行的保險箱就是所謂的公有雲,所以其實公有雲是比私有雲安全的。而且,你更不要說你放在銀行的保險箱,一個銀行只要掉你的東西一次,或者去偷看你放了什麼東西,他做一次,這個銀行以後絕對沒有信用了,也沒有人跟他做了。

所以公有雲的公司一定要是盡其所能把你的數據保護好,絕對不會掉,甚至有很多新的技術上的方法,能夠在加密的數據上直接做運算。

大家如果還懷疑這個公有雲是不是安全的話,另外一個Gartner所做的報告,不管公有雲、私有雲,今天的黑客、駭客都會去攻擊你的系統,他不是把你的系統弄宕,而是在那邊不斷偷你的數據。

Gartner做了一個研究發現,基本上當一個企業的數據中心、應用受到攻擊的時候,平均142天以後這個公司才知道。所以你用公有雲當然比私有雲更加安全,除了你自己在那邊監控有沒有任何可疑的黑客,同時公有雲也會幫你看。這就是為什麼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較安全,這個東西就是公有雲和大數據的結合。

微軟是全世界雲的供應商、數據平臺的供應商,我們所看到的一般大家報導多的是toC的,今天ABC的應用。今天所看到,因為有ABC、AI、Big date和雲計算的成熟,每個公司都需要注意個東西叫做數字轉型。這個世界變成了數位化以後,數字轉型在每個企業至少有四塊地方是首要注意的。

第一,每個公司不管是toB和toC,有一個產品或者是服務產品的迭代、升級能用ABC的方法把你的產品做進一步的演進,這個大家很容易了解。

其它三個可能比較少注意,哪個公司可以用ABC的方法讓你跟顧客之間的距離拉得更近,從消極的智能客服到積極的把你的粉絲、顧客變成你營銷的一部分,這也非常重要,怎麼樣跟你的客戶能夠綁得更緊。最後兩塊是公司內部的,一個是你公司的運行上能夠用ABC的方法讓你做得更有效能更有效率。

最後一個是怎麼樣用ABC的方法,一個公司最大的資產一定是它的員工,怎麼樣用ABC的方法讓你的員工發揮他的潛力,讓他把工作和生活都照顧好,同時還能夠產生一些新的創造力的東西,能幫公司想到更多新的idea。

最後一點,大家對科技的關注是從來沒有過的,我們用的高科技的東西已經越來越多,我們做科技的人說要用科技去改變這個世界。當我們的技術用的越來越多,你要用科技去改變這個世界的時候,這個世界就要來管你。所以我們不但是預測,也在極力的呼籲政府部門、法律部門怎麼樣能夠監管到位,而且我相信會有更多的監管,我想大家才能夠看到所謂AI道德。

只有大家不斷地討論,才能夠確定數據最後是為大多數人服務的,甚至對於每一個人都帶來好處,而不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缺失。

謝謝大家。(發言全文是雷鋒網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關注雷鋒網(leiphone-sz)回復 2 加讀者群交個朋友

相關焦點

  • 洪小文 微軟科學家在中國丨領袖
    2016年11月14日,在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微軟亞洲研究院第三任院長沈向洋牽頭下,微軟亞洲研究院院友會成立。沈向洋擔任會長,李開復、張亞勤任名譽會長,洪小文等出任了常委會委員。當天,四個人的合影刷遍了微軟亞洲研究院每一位院友的朋友圈。
  • 【高工機器人·人物】專訪微軟洪小文:搜索未來轉型方向是人工智慧
    近日,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兼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獨家專訪時稱。    洪小文認為,目前盛行的搜索形態,未來將被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人與機器對話」形式所取代。眼下,微軟「小冰」在個人智能助手領域的競爭對手包括蘋果的Siri以及谷歌的Google Now。
  • 「科研人」洪小文博士的科研故事
    除了當年的瑞希德以外,從目前洪小文的直屬主管微軟研究院院長李彼得(Peter Lee)到負責技術與研究的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再到公司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整條業務線上的每個高管與卡內基梅隆大學都有緊密關聯。例如李彼得是他在攻讀博士期間的年輕教授,他們早在校園時期就相識; 目前華人在微軟最高職級之一的應用與服務產品事業部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也是卡內基梅隆大學博士。
  • 微軟副總裁洪小文:AI+HI是終極智能形態 | 北大AI公開課第11講
    AI 公開課,就 AI 的感知與認知能力、AI (人工智慧)與 HI (人類智能)的共進化等問題展開了深入講解。洪認知也有相當一部分被超越。 人類應當習慣,就像計算能力和記憶力,我們覺得機器比我們強是很正常的。我們其實早就朝著人類智能和人工智慧共同進化的路狂奔了。
  • 「微軟中國」還是「中國微軟」?
    不久前,IDC、Forrester兩家國際知名分析機構相繼公布了兩份關於中國公有雲市場的調查報告,由世紀互聯運營的微軟智能雲Azure均被評為「領導者」。在在中國,微軟智能雲Azure已經成為值得信任的頂尖公有雲服務商。這份信任來之不易,而其中最重要、最堅定的支持,就來自於以中國電信為代表的本土生態圈合作夥伴。以下是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兼市場營銷及運營總經理嚴治慶,介紹微軟與中國電信為代表的本土生態圈合作夥伴如何共同加速中國自己的雲創新的博文。
  • AI MOOC | 微軟人工智慧公開課中文版首發
    圖:微軟公司資深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長兼執行長柯睿傑(Alain Crozier)在第九屆中國雲計算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
  • 微軟副總裁洪小文:AI黑盒無法承擔重大決策,AI+HI是終極智能形態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老師的北大AI公開課備受矚目。在這堂接近兩小時的公開課上,洪小文博士是從一本書開始說起的—《Thinking, Fast and Slow》。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諾貝爾經濟獎的得主,他把人類思考的行為分成兩大塊,一個是我們不假思索,一個是需要好好想一下的。
  • 【世達資訊】Azure手把手系列 1:微軟中國公有雲概述
    相信現在還在泡博客的還在做IT的,或多或少都聽過雲、私有雲及公有雲的概念,那麼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微軟在中國的公有雲服務。
  • 微軟公有雲入華五年:穩步增長靠的是創新之耐力
    2014年,中國公有雲市場有48.8億元(人民幣)的規模,而截止到2019年3月底,中國公有雲市場規模已經直指521.1億元,實現了將近11倍的增長。這其中,作為第一家跨國公司身份在中國落地公有雲的微軟,無論是在技術創新還是在生態構建上,都在市場發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重新認識公有雲,中國雲需要新名片
    正是這位主管微軟雲計算部門22年的老兵,提出了「云為先」的戰略方向,以及對公有雲Azure的大力推動,造就了今天微軟在雲上的成功。客觀的說,在過去十年,全球科技和網際網路行業所有的「奇蹟」,都來自於公有雲帶來的商業模式變革。
  • 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人和AI的界河是什麼?
    「我也常常做翻譯,在我老闆微軟公司全球CEO薩提亞訪問中國的時候。」
  • 精選 微軟亞洲研究院洪小文:人工智慧與人類智能的共進化
    【新智元導讀】11月3日,以「Human and Machine Working as a Team」(人機協作)為主題的第18屆「二十一世紀的計算」學術研討會於韓國首爾舉行。
  • 微軟資深副總裁洪小文:人工智慧十年預測(演講全文、61PPT)
    ,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兼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博士晉升為微軟公司資深副總裁。以下是洪小文在2015年中國計算機大會的現場報告。洪小文:目前是擔任微軟亞太集團主席,他是2004年加盟微軟亞洲研究院擔任副院長,2007年晉升成為院長,2014年擔任了微軟亞太集團的主席,還負責與亞太地區包括中國在內的高校的各種合作。
  • IDC:2017年中國公有雲市場排名:阿里雲、騰訊雲、電信雲、金山雲、AWS
    北京,2018年7月13日—— 國際數據公司 (IDC)最新發布的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半年度跟蹤報告顯示,2017
  • AI MOOC 2.0 | 微軟人工智慧公開課 2.0 更新版正式開放
    微軟公司全球資深副總裁 人工智慧核心團隊負責人
  • 來也科技與微軟中國達成戰略合作,聯手推動 RPA 中國市場全面落地!
    (中國)與來也科技在微軟大廈 Center One 正式籤訂戰略合作夥伴協議,微軟(中國)將協助來也科技基於其技術及資源優勢,對解決方案進行整合,打造具有行業領先水平的商業化產品;而來也科技也將部署其軟體解決方案在 Microsoft Azure 公有雲平臺,為 Azure 生態補充 RPA 領域能力
  • 微軟中國與來也科技達成戰略合作,聯手推動 RPA 中國市場全面落地!
    (中國)有限公司(「微軟中國」)與北京來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來也科技」)在微軟大廈 Center One 正式籤訂戰略合作備忘錄,微軟中國將協助來也科技基於其技術及資源優勢,對解決方案進行整合,打造具有行業領先水平的商業化產品;而來也科技也將部署其軟體解決方案在 Microsoft Azure 雲技術支撐的公有雲平臺,
  • 一文讀懂公有雲的現狀與未來
    雲服務市場同樣不會跳脫這一規律,一個較為突出的現象是,阿里雲、亞馬遜的AWS、微軟的Azure(簡稱3A)保持了持續增長勢頭,其它大部分廠商的市場份額則不斷萎縮。(二)國內公有雲市場現狀分析7月13日,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了最新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半年度跟蹤報告。
  • 微軟的決絕:抱緊雲與 AI 的未來
    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兼市場營銷及運營總經理康容在接受極客公園採訪時談到,「基本上所有的企業都對這個服務表示出興趣。比如在金融行業,客戶都提出了對於數位化客戶的需求。倒不是並不是要完全取代人,遇到棘手問題還是會由人工接管,目的在於更系統性地獲取客戶數據。」此外,康容提到,在微軟面向行業應用市場的一系列「AI+雲」解決方案中,首當其衝的將是製造業、新零售以及金融行業、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