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工機器人·人物】專訪微軟洪小文:搜索未來轉型方向是人工智慧

2021-02-14 高工機器人

  「人工智慧將顛覆未來的搜索形態。」近日,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兼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獨家專訪時稱。

  

  洪小文認為,目前盛行的搜索形態,未來將被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人與機器對話」形式所取代。眼下,微軟「小冰」在個人智能助手領域的競爭對手包括蘋果的Siri以及谷歌的Google Now。

  

  據微軟亞洲研究院公布的最新數據,目前小冰擁有4000萬的註冊用戶。社交是「小冰」主要切入的場景之一,通過對話學習,未來小冰將有望被植入在微軟旗下的諸多產品中。微軟方面推行小冰的邏輯是,通過API接口的開放,引入更多的創業團隊接入,使小冰逐漸成為一個人工智慧平臺。

  

  洪小文認為,機器和人的結合能夠產生更大的價值。但他避開了如何恰當處理和中國眾多網際網路公司間的關係這一問題。事實上,在推行「小冰」的過程中,該產品曾一度遭遇微信的封殺,隨後其又在微博「復活」。如今,微軟正試圖在中國展露出比以往更為開放的姿態。

 《21世紀》:你認為小冰最終將取代搜尋引擎,為什麼?

  

  洪小文:例如我們和微信公眾號的合作,小冰進駐到公眾號中,就有了一個自然語言的界面。小冰可以根據你的搜索請求推送公眾號中的內容,把這個公眾號裡相關的很豐富的信息分享給你,這時你就有一個自然語言對話經驗。我覺得這是一個新的嘗試。這種相關性搜索的開發,以前可能需要搜尋引擎,通過輸入一兩個關鍵字,但現在可以用自然語言的方法去尋找。我們發現,通過這樣自然語言的交流,點擊率會特別高。

  

  事實上每一個搜索需求都不是獨立的,關鍵字搜索也只能反映人思維的片段。我們希望搜索能夠更像是人和人對話:這很可能是搜索接下來的一個轉型方式。

  

  《21世紀》:你所關心的小冰的核心數據是哪個?目前有哪些提升瓶頸?

  

  洪小文:我覺得最主要的數據就是CPS指數(Conversation Per Session),也就是每一次交流的對話往來次數。在搜索中相關性很重要, 而CPS就是相關性的指標:人的時間有限,如果你願意跟它繼續談下去,代表它對你還是有吸引力的。

  

  瓶頸當然還有,例如,如果與機器交流過程中,對方突然出現一個無釐頭的對話, 就算其他99.99%都是對的,對話也可能終止。而與人對話就不同,就算犯錯也不會讓對方覺得很突兀。但是人們對小冰的要求和對人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所以當小冰真的不了解你談論的內容時,它怎麼更好地展現出人性化的方面,是一個很具挑戰的工作。

  《21世紀》:Satya上任CEO以來,你感受到微軟內部的文化有哪些轉變?

  

  洪小文:現在的微軟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們的文化上必須也要調整,來適應這個戰略。首先我們的文化要開放,所以我們要對各種設備,各種平臺更開放。同時要有一個創客、極客的機制。一些新的孵化項目,像小冰,牛津計劃裡面的How-Old、TwinsOrNot,跟傳統的大項目如Windows、Office不一樣,其實一開始都是幾個人自發小項目,然後在公司的支持下發展成為今天的新產品。

  

  《21世紀》:微軟是否也面臨如何處理中國網際網路不同陣營間的關係的困惑?

  

  洪小文:微軟在中國和騰訊、新浪微博、京東等很多公司都有合作。微軟是一家生產力和平臺公司,我們追求在中國打造合作、創新、共贏的產業生態環境。微軟目前創造了「1:16.45」的生態輻射價值:相當於微軟在中國每賺1元錢,合作夥伴賺16.45元。我們相信哪怕我們只是這個餅的一小塊,但是餅做大了還是非常甜美的餅。比如說Windows、雲、Office,其實都是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裡就有很多夥伴,所有做平臺的公司都應該往這個方向去思考。


(來源:《21世紀》)

相關焦點

  • 專訪洪小文:人工智慧可怕嗎?
    」而相比於憂心忡忡的馬斯克和霍金,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洪小文對人工智慧的未來表現得相當淡定:「過度的擔心是沒有必要的。」從微軟自然交互服務部門的架構師,到微軟亞太地區研發創新的領航者,洪小文在過去20年裡,一直在微軟把控著人工智慧關鍵能力的發展方向。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
  • 【高工服務機器人•頭條】思必馳副總裁雷雄國:語音技術是未來人工智慧的核心入口
    當然,人工智慧改變的不僅僅是普通用戶的生活,未來製造業、金融、教育、醫療、旅遊以及物流等行業都將因為人工智慧的這些關鍵技術而被顛覆,人工智慧也不只是巨頭們的「盛宴」,任何企業都能利用這些技術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 洪小文 微軟科學家在中國丨領袖
    他們身上似乎有著同樣的DNA,洪小文說,他們都是科學家,而科學家們所在的這個陣營,「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18年裡)有超過5000位科研人員曾經和正在這裡工作、實習、訪問」,但曾經的創院元老級人物大都已經離開了。李開復成功轉型為創業者,張亞勤投身百度擔任總裁,張宏江金山軟體,趙峰海爾,芮勇聯想,王堅阿里巴巴,李世鵬科通芯城,林斌則成了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
  • 精選 微軟亞洲研究院洪小文:人工智慧與人類智能的共進化
    本文是東道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博士的壓軸演講精選:由人工智慧在計算機視覺和數據挖掘等領域已經超過人類專業水準等講起,洪小文在演講中探討了人類如何才能在創造力和判斷力方面做得更好。附微軟亞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劉鐵巖博士擔任現場點評。
  • 專訪楊強:阿爾法狗已經是"上帝"?它還有致命弱點 | AI英雄
    1、專訪微軟洪小文:下一個十年,AI應用將成兵家必爭之地2、專訪地平線機器人技術餘凱:我特立獨行 不畏懼行業泡沫!3、專訪科沃斯錢東奇:人工智慧落地還要十年,你很酷不代表你能存活4、專訪雲從科技周曦:刷臉時代 一支」國家隊」的獨特」戰法」5、專訪馭勢科技吳甘沙:2021年實現L5自動駕駛很難 共享無人車可期6、專訪優必選周劍:人形機器人普及還要十年,90%創業太虛都會死7、專訪聯想芮勇:以前大家把搞AI的當騙子 現在我希望AI是只"慢牛"
  • 【聚隆科技•演講】微軟亞洲工程院院長劉震:人工智慧發展的關鍵是解決好人機互動
    「從某種角度來說,人工智慧下一步發展的關鍵問題就是解決好人機互動。」 微軟亞洲工程院院長劉震博士在接受高工機器人網的專訪時這樣表示道。    正因為此,「人機互動」、「人工智慧」將是他在高工機器人12月23日年會閉幕式上主題演講的關鍵詞。會上,劉院長將談目前人工智慧發展的現狀,解決「人機互動」需要的關鍵性技術,以及微軟在人工智慧普及化方面的雄心和努力。
  • 「科研人」洪小文博士的科研故事
    而洪小文的履歷與微軟中國研究院創辦人李開復又有著驚人的相似:同樣生於臺灣,在卡內基梅隆大學攻讀博士,同樣師從全球人工智慧技術專家拉吉·瑞迪(Raj Reddy)、專攻語音辨識系統,也同樣選擇蘋果公司作為踏出校園的第一個去處,又同樣成為微軟研發體系的標誌性人物。
  • 微軟副總裁洪小文:AI+HI是終極智能形態 | 北大AI公開課第11講
    ——這是個不假思索的問題(Think Fast)2.   認知:這是喜劇還是悲劇?——這個要好好想一想(Think a little bit Slow)3.   決策:微軟是否要買下LinkedIn?——重大的決定(Think Slow)
  • 微軟副總裁洪小文:AI黑盒無法承擔重大決策,AI+HI是終極智能形態
    ——這個要好好想一想(Think a little bit Slow)3、決策:微軟是否要買下LinkedIn?——重大的決定(Think Slow)感知:人工智慧正在從各個方面超越人類水平,幾行代碼輕鬆實現人臉識別對於第一個問題,涉及語音識別、圖像搜索、圖像識別,人工智慧已經解決的很好。
  • 殿堂級男神洪小文即將開課: AI不為人知的威力
    不過好在一陣唏噓之後,終於有人敢出來講真話了,昨天經濟學人評未來簡史——一部膚淺、華而不實的作品,這聽起來特麼像正常人講的話!於是,關於算法勝利,自由意志將終結這個大放厥詞的觀點,我們決定炮製經濟學人的勇敢,請個流弊的評論家,來好好K一頓。所以這次我們請來了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男士。
  • 微軟的「人工智慧機器人」
    >:微軟Bing搜索中國團隊2014年5月29日發布一款智能聊天機器人,並取名「微軟小冰」。微軟對人工智慧一直孜孜以求微軟已經對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研究多年。早在 2006 年蓋茨便表示,21 世紀將是機器人世紀。但是直到近年微軟才拿出人工智慧產品。微軟先推出了 Cortana,隨後又在中國推出了小冰,在大會前不久,微軟還在社交網絡上上線了名為 Tay 的機器人。
  • 微軟亞洲研究院20年的傳奇人物
    作為人工智慧的「黃埔軍校」,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這20年來,走出了無數傳奇人物。從創始一代的李開復、沈向洋,到別人家的實習生何愷明;從在MSRA幹到退休的許峰雄,到投身創業浪潮湯曉鷗餘凱周劍,都是微軟亞洲研究院給整個行業帶來的財富。
  • 微軟加速器·北京 預創未來 從行業中來 到行業中去
    」為主題的微軟加速器·北京10期創新展示日Demo Day暨行業轉型創新交流大會,在中關村時尚產業創新園盛大舉行。現場還邀請了三角獸、IT桔子、活動行、薪人薪事、圖靈機器人等33家已經畢業的明星校友企業,和HoloLens、Surface、BizSpark、Office365、Azure、Dynamics等微軟明星產品,設立60個交流展位,吸引觀眾駐足參觀,進行跨界深度合作。
  • 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人和AI的界河是什麼?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在給《中國電子報》記者講解機器翻譯和人翻譯之間的區別時,提及了他給薩提亞當翻譯的事。最近微軟亞洲研究院與培生教育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聯手推動AI賦能個性化教育。在此之前,這兩家已經合作基於微信平臺、用人工智慧驅動的交互式英語學習應用——朗文小英。在他們的合作過程中有什麼可供業界借鑑的AI落地方法論?
  • 微軟副總裁洪小文:中國公司接受公有雲還是「有點膽怯」
    微軟副總裁洪小文在近期的「世界科技創新論壇」上如此談起雲計算的話題,在他看來,中國公司對公有雲接受程度比歐美國家要低很多。除此之外,在「公有雲和私有雲到底誰安全?」的問題上,洪小文堅持:公有雲的公司一定要是盡其所能把你的數據保護好,絕對不會掉,甚至有很多新的技術上的方法,能夠在加密的數據上直接做運算。從這個角度上去理解,公有雲比私有雲安全。
  • 越疆科技受邀出席2018高工機器人年會,DOBOT M1榮獲高工金球獎
    12月17日,以「機器人進入中國時間」為主題的2018高工機器人年會·高工金球獎頒獎典禮在深圳維納斯皇家酒店(寶安沙井)舉行,經過激烈角逐,越疆科技 DOBOT M1榮獲高工「機器人本體好產品協作機器人類(≤3公斤級)——金球獎」。
  • 看,微軟在博鰲論壇
    大數據、人工智慧、混合現實、區塊鏈這些黑科技詞彙更是大熱全場。沒去博鰲不要緊,微軟科技現在就帶大家回顧一下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洪小文博士在博鰲分享的精彩觀點。今年博鰲論壇的主題是「直面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未來」。正是科技的飛速發展加速了全球化的進程。科學家怎麼看全球化的未來?洪小文博士在接受 CCTV 採訪時表示:全球化是必然趨勢。
  • 微軟提倡「行星計算機」,一文看盡WAIC微軟論壇
    在3個小時的分享中,上海徐匯區區長方世忠、上海儀電集團總裁蔡小慶與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展開圓桌論壇,探討如何用AI建設未來的智慧城市。同時,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劉鐵巖、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宮鵬等國內外專家學者及各界商業領袖也現身分享,闡述AI、物聯網等技術在保護環境、抗擊疫情、節能減排等領域的應用情況及前景。
  • 微軟宣布麻將 AI 系統突破,在中國啟動微軟人工智慧商學院 |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
    Suphx 基於微軟亞洲研究院發明的自適應決策、先知教練、全盤預測等新型人工智慧技術,可以有效處理麻將的高度不確定性,在遊戲中表現出類人的直覺、預測、推理、模糊決策能力,和大局觀意識。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兼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博士表示:「遊戲一直是人工智慧研究的最佳試驗田,訓練遊戲AI的過程可以不斷提升人工智慧的算法和人工智慧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
  • 【高工機器人 | 新聞】拓野機器人教育學院今揭牌:致力打造機器人行業的「黃埔軍校」
    據《高工機器人網》記者了解,目前,該司已成為華為技術、中興通訊、比亞迪電子、長盈精密、宜安科技、木林森、高露潔、京東方、特變電工、航天科技等眾多知名企業的供應商。  拓野機器人教育學院依託安川電機豐富的工業機器人應用經驗和拓野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的教育行業資源,踐行「知行合一、止於至善」的辦學理念,培養企業急需的高端工業機器人應用人才,致力於打造機器人行業的「黃埔軍校」,助力傳統製造企業向智能生產轉型發展。  此外,拓野機器人教育學院是臺灣高雄大學的戰略合作夥伴,是高雄大學在深圳的培訓機構,雙方將進行產學合作。